司法鑒定的效力
一)合法來源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依據現有的規章及司法解釋的規定,來源合法的鑒定結論應具備以下條件:
1、委託鑒定的程序合法。首先,委託人或機構符合有關規定條件並具有符合要求的相關手續,由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鑒定,或者由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統一對外委託鑒定;下級人民法院可逐級委託上級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鑒定。其次,受託機構享有規定的鑒定管轄權。
2、受託的鑒定機構及鑒定人的資質符合現有的規章及司法解釋規定,即鑒定機構和鑒定人具有相關規定要求的開辦手續及執業資格。
3、檢材或客體全面、客觀、真實,並取得的手段合法。
4、出據鑒定結論的機構和鑒定人的印鑒齊備。
(二)符合規格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符合規格的鑒定結論是指鑒定結論的形式要件具備有關規定。司法鑒定結論的形式要件應包括:
1、委託人姓名或者名稱、委託鑒定的內容。
2、委託鑒定的材料。
3、鑒定的依據及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
4、對鑒定過程的說明。
5、明確的鑒定結論。
6、對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
7、鑒定人員及鑒定機構簽名蓋章。具備形式要件的鑒定結論能夠較客觀地反映鑒定的全貌,為執法人員審查、判斷被鑒定對象提供有力證明。
(三)法定鑒定部門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法定鑒定部門是指由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或規章規定享有司法鑒定權的鑒定部門。決定(草案)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有鑒定職能的組織接受委託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從其規定,不再列為該決定管理的范圍。這說明決定(草案)給予部分法定鑒定部門的管理以例外,也確立了這些鑒定結論效力的惟一性。其他鑒定部門是指非經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或規章規定享有司法鑒定權的鑒定部門。法定鑒定部門依據法律規定所產生,且其具有較高的鑒定水平,故其作出的鑒定結論效力具有法定性、權威性,法定鑒定部門的鑒定結論效力應優於其他鑒定部門所作的鑒定結論。
(四)本部門委託鑒定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因為該結論是本部門對爭議的專門性問題委託進行鑒定,鑒定機構、鑒定人員都是自己選定的,對此產生的鑒定結論委託部門在適用時其效力應優先。
(五)距案發時間近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有些被鑒定對象受時間變化的限制,如易腐爛、變質、受市場經濟規律調節的價格浮動較大的事物、傷害後治癒復原的傷口、隨著時間的流逝易消磁的音像製品等。或依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或消失或無法重新恢復到被侵害之時的情形,距案發時間的遠近直接影響案件的性質或賠償的范圍、數額等,距案發時間最近的鑒定結論能夠客觀、全面地反映案發當時的情況。
(六)對實物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實物(包括人或物)鑒定結論是源於被鑒定的物體,具有直觀、真實、客觀的特點,對實物進行鑒定所產生的結論是原始的、第一手的鑒定結論,具有絕對的不可替代性。而以實物鑒定結論為依據、運用專用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而產生的鑒定結論,其來源於書面資料,是間接的、第二手的,是對初始鑒定結論的再創作,因此,在司法實踐中應以實物鑒定結論效力優先於其他鑒定結論效力。
(七)資質高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出據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擁有先進的鑒定設備、手段及先進的理論、豐富的經驗為資質高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其出據的鑒定結論相對於一般的鑒定機構、鑒定人所出據的鑒定結論在客觀、科學和理論依據上,更貼近實物的原貌和本質,有較高的科學性、客觀性、公正性和證明力。在實踐中,資質高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出據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但是對精神病的致病原因的鑒定在此應為例外,因為,司法精神病學界對精神病的診斷、病理分析、評定被鑒定人的控制能力、辨認能力並沒有統一的科學標准。在認定司法精神病鑒定結論的效力問題上,應由執法人員根據鑒定人向法庭報告自己的自然狀況、工作經歷,接受質證、詢問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專業水平等,運用執法人員的自由心證決定鑒定結論的優先效力。筆者認為,決定(草案)規定的各鑒定機構之間沒有隸屬關系,鑒定人和鑒定機構接受從事鑒定活動,不受地域范圍的限制,將會造成一案多份鑒定結論,使訴訟成本加大,與現行的訴訟價值觀相悖,在此,筆者建議立法者能充分考慮嚴格鑒定的資質和等級,避免出現混亂現象。
(八)重新鑒定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重新鑒定是指司法機關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或司法解釋的規定前提下,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或依據案件的實際情況,拋開原鑒定結論的基礎上,對被鑒定對象(應是與初次鑒定相同的鑒定材料)進行新的鑒定。根據有關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委託上級法院的司法鑒定機關做重新鑒定。
1、鑒定人不具備相關鑒定資格的。
2、鑒定程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3、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的。
4、鑒定材料有虛假,或者原鑒定方法有缺陷。
5、鑒定人應當迴避沒有迴避,而對其鑒定結論有持不同意見的。
6、同一案件具有多個不同鑒定結論的
② 司法鑒定在法庭是否具有法律效應
司法鑒定意見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關乎客觀性、關聯性和合法性三個基本因素。這三個因素是互相聯系、缺一不可的。客觀性和關聯性是證據的內容。合法性是證據的形式,是證據真實性和相關性的法律保證。
(一)合格主體是司法鑒定有效的前提。
國家對從事法醫類鑒定、物證類鑒定、聲像資料類鑒定以及根據訴訟需要由國務院司法行政機關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的其他
應當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實行登記管理的鑒定事項實行登記管理制度,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負責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名冊編制和公告。偵查機關根據
偵查工作的需要設立的鑒定機構,不得面向社會接受委託從事司法鑒定業務。
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只能對已立案偵查的刑事案件中出於偵查工作需要的事項進行鑒定,對於不是由於偵查需要而進行的司法鑒
定都是無效的。對於未經登記非法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鑒定機構和鑒定人,不但其作出的鑒定意見無效,根據司法部《司法鑒定機構登記管理辦法》和《司法鑒定人登記管理辦法》,由省司法廳責令其停止司法鑒定活動並處以違法所得一至三倍的罰款。
(二)鑒定程序是否合法影響鑒定的效力。
現代法治理念體現了訴訟的程序正義的價值觀。司法鑒定程序是否合法,直接影響到鑒定意見的准確性。如對傷害案件中視力傷害的鑒定有關機關的規范性文件規定
了必須在受傷三個月以後進行鑒定,如果鑒定意見在三個月內做出的就可能導致鑒定意見的准確性。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必須嚴格執行司法部《司法鑒定程序
通則(試行)》進行鑒定,否則就有可能導致鑒定意見的無效和不被法官採信。
(三)鑒定標準直接影響鑒定意見是否准確。
當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以及其他一些機關各自都制定了相關的鑒定標准,鑒定標准不統一往往造成司法鑒定意見的不一致,直接影響
到當事人的利益和法院對鑒定意見的採信。2004年12月15日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印發了《關於執行〈人體損傷殘疾程度鑒定標准(試行)〉的通知》(浙高
法〔2004〕264號),在訴訟中司法鑒定必須嚴格引用法院目前適用的鑒定標准和相關的技術標准。比如交通事故的傷殘等級鑒定就不能適用工傷事故的傷殘
等級鑒定標准,但是對於上下班途中機動車導致的交通事故就應適用工傷事故的鑒定標准,這是因為國家已明確上下班途中機動車導致的交通事故應當認定為工傷。
庭上質證要注意的若干問題。
(一)要看委託人向司法鑒定機構提供的鑒定材料真實與否。
(二)要看鑒定意見書形式是否合乎規范。一份完整的司法鑒定文書都有相應的格式規范。從文書規范中也可以發現相應的問題。根據司法部《司法鑒定程序通則
(試行)》,司法鑒定活動應當有二名或二名以上鑒定人進行鑒定。多人參加的鑒定,對鑒定意見有不同意見的,應當註明。
(三)要看鑒定人是否出庭作證及質證的相關情況。司法鑒定人是訴訟參與人,負有對當事人有異議的鑒定意見在庭上予以說明的義務。鑒定人出庭
作證,在法庭上對自己作出的鑒定意見,從科學依據、鑒定步驟、鑒定方法、可靠程度等方面進行解釋和說明,並在法庭上當面回答質詢和提問,可以使法官能夠更
好地審查鑒定意見的可信度,或對幾個不同的鑒定意見進行分析比對,從中採信正確的鑒定意見。如果經過法庭質證,司法鑒定人不能說服法官確信其鑒定意見的正確性,則法官可以對鑒定意見不予採信。對於司法鑒定人拒絕出庭質證的,法官對鑒定意見可以不予採信,並可由主管的司法行政機關對司法鑒定人進行行政處罰。
③ 司法鑒定法律效力大還是民事判決書法律效力大
鑒定結論作為證據的法律效力一般要大於其它書證、視聽資料和證人證言;鑒定機構由當事人選擇與人民法院指定相結合的原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七十七條人民法院就數個證據對同一事實的證明力可以依照下列原則認定
(一)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依職權製作的公文書證的證明力一般大於其他書證;
(二)物證、檔案、鑒定結論、勘驗筆錄或者經過公證、登記的書證其證明力一般大於其他書證、視聽資料和證人證言;
(三)原始證據的證明力一般大於傳來證據;
(四)直接證據的證明力一般大於間接證據;
(五)證人提供的對與其有親屬或者其他密切關系的當事人有利的證言其證明力一般小於其他證人證言。
《人民法院對外委託司法鑒定管理規定》
第十條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依據尊重當事人選擇和人民法院指定相結合的原則,組織訴訟雙方當事人進行司法鑒定的對外委託。
訴訟雙方當事人協商不一致的,由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在列入名冊的、符合鑒定要求的鑒定人中,選擇受委託人鑒定。
第十一條司法鑒定所涉及的專業未納入名冊時,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可以從社會相關專業中,擇優選定受委託單位或專業人員進行鑒定。如果被選定的單位或專業人員需要進入鑒定人名冊的,仍應當呈報上一級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批准。
第十二條遇有鑒定人應當迴避等情形時,有關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應當重新選擇鑒定人。
第十三條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對外委託鑒定的,應當指派專人負責協調,主動了解鑒定的有關情況,及時處理可能影響鑒定的問題。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委託司法鑒定工作的若干規定》
第五條在案件審理和執行過程中,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由相關法院或相關業務庭決定。
第六條對需進行司法鑒定的,首先由當事人協商選擇司法鑒定機構。當事人選擇一致的,委託該機構進行司法鑒定。
第七條當事人選擇司法鑒定機構時,必須有兩名以上法院工作人員在場,明確交待選擇的原則和辦法,選擇過程和結果如實記錄在案。
在當事人選擇過程中,法院工作人員不得強迫或示意、誘導當事人進行選擇。
第八條當事人一方放棄選擇或一方當事人經正式傳喚不到的,由另一方當事人單方選擇。
第九條雙方當事人均表示放棄選擇的,可由相關法院或相關業務庭提出建議,經雙方當事人同意後確定。
④ 司法鑒定意見書有法律效力嗎
司法鑒定意見書有法律效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三十三條 證據包括:
(一)書證;
(二)物證;
(三)視聽資料;
(四)電子數據;
(五)證人證言;
(六)當事人的陳述;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
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4)司法鑒定的效力擴展閱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7條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意見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准許:
1、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
2、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
3、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
4、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
案例:
華商報多次報道的1歲早產兒含含(化名)與西安市兒童醫院的醫療損害糾紛案,近日有了新進展。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定:陝西藍圖司法鑒定中心出具的醫療過錯鑒定程序違法,不能作為定案依據。撤銷此案一審判決,發回蓮湖區人民法院重審。
2016年4月出生於山西的男童含含系早產兒,在西安市兒童醫院治療時和院方發生醫患糾紛。家屬認為造成含含雙目失明是院方的責任,將醫院起訴至西安市蓮湖區人民法院。
2017年12月12日,蓮湖區人民法院作出民事判決:含含雙目失明的結果和西安市兒童醫院的診療行為之間無因果關系,醫院不存在「貽誤治療、未告知含含父母檢查結果及治療建議」的事實。
據華商報調查了解,一審法院作出院方無責判決是基於一份漏洞百出的司法鑒定意見書。第一鑒定人范某同時在兩家鑒定機構執業,嚴重違反相關法律法規,鑒定人簽字系他人代簽,也屬違規。最終陝西省司法廳對鑒定人及鑒定機構進行了相應處理。
2018年4月10日,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該案進行了二審。庭審中,鑒定人對患者方提問的多個醫學知識無法回答,最後無奈地稱自己確實不具備眼科或兒科臨床醫學知識。
近日,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做出了二審裁定:患者方遞交的新證據足以證明陝西藍圖司法鑒定中心做出的鑒定報告程序違法,故該鑒定意見不能作為本案定案依據,屬於認定基本事實不清。按照相關法律,撤銷本案一審判決,案卷發回蓮湖區人民法院重審。
⑤ 檢察機關司法鑒定效力的結論
檢察機關司法鑒定效力優先的結論有:
1.合法來源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2.符合規格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3.法定鑒定部門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4.本部門委託鑒定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5.距案發時間近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6.對實物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7.資質高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出據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法律依據】
《司法鑒定程序通則》第十三條
司法鑒定機構應當自收到委託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對於復雜、疑難或者特殊鑒定事項的委託,司法鑒定機構可以與委託人協商決定受理的時間。
⑥ 關於司法鑒定結論效力的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給你個有關司法鑒定效力的法規你自己研究最好了,!!!!!
案數份司法鑒定哪個優先
新聞來源:法制日報
由於司法鑒定結論在定案中的特殊地位,加之我國沒有統一的法律、法規規范司法鑒定機構的設置、運行機制等問題,使得司法實踐中一案所爭議的焦點有數份司法鑒定結論成為司空見慣。
一案數份司法鑒定結論的出現,不僅加大了訴訟成本,使辦案時間遲延,影響了案件的審結效率,尤其影響了法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影響了法院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
2002年底,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了《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草案)》(簡稱決定(草案)),但是決定(草案)只規定了國家對司法鑒定人員和鑒定機構的管理,不涉及訴訟問題。各鑒定機構之間沒有隸屬關系,鑒定人和鑒定機構接受從事鑒定活動,不受地域范圍的限制,這使鑒定結論的無序性得到法律的認可,也使審判中一案數份鑒定結論的效力認定難的問題更加嚴重。依據現已生效的司法解釋、部門規章的規定,筆者就訴訟中如何審查、判斷數份鑒定結論的效力問題作一粗淺探討。
一、合法來源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依據現有的規章及司法解釋的規定,來源合法的鑒定結論應具備以下條件:(一)委託鑒定的程序合法。首先,委託人或機構符合有關規定條件並具有符合要求的相關手續,由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鑒定,或者由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統一對外委託鑒定;下級人民法院可逐級委託上級人民法院司法鑒定機構鑒定。其次,受託機構享有規定的鑒定管轄權。(二)受託的鑒定機構及鑒定人的資質符合現有的規章及司法解釋規定,即鑒定機構和鑒定人具有相關規定要求的開辦手續及執業資格。(三)檢材或客體全面、客觀、真實,並取得的手段合法。(四)出據鑒定結論的機構和鑒定人的印鑒齊備。
二、符合規格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符合規格的鑒定結論是指鑒定結論的形式要件具備有關規定。司法鑒定結論的形式要件應包括:(一)委託人姓名或者名稱、委託鑒定的內容;(二)委託鑒定的材料;(三)鑒定的依據及使用的科學技術手段;(四)對鑒定過程的說明;(五)明確的鑒定結論;(六)對鑒定人鑒定資格的說明;(七)鑒定人員及鑒定機構簽名蓋章。具備形式要件的鑒定結論能夠較客觀地反映鑒定的全貌,為執法人員審查、判斷被鑒定對象提供有力證明。
三、法定鑒定部門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法定鑒定部門是指由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或規章規定享有司法鑒定權的鑒定部門。決定(草案)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有鑒定職能的組織接受委託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從其規定,不再列為該決定管理的范圍。這說明決定(草案)給予部分法定鑒定部門的管理以例外,也確立了這些鑒定結論效力的惟一性。其他鑒定部門是指非經法律、法規、司法解釋或規章規定享有司法鑒定權的鑒定部門。法定鑒定部門依據法律規定所產生,且其具有較高的鑒定水平,故其作出的鑒定結論效力具有法定性、權威性,法定鑒定部門的鑒定結論效力應優於其他鑒定部門所作的鑒定結論。
四、本部門委託鑒定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因為該結論是本部門對爭議的專門性問題委託進行鑒定,鑒定機構、鑒定人員都是自己選定的,對此產生的鑒定結論委託部門在適用時其效力應優先。
五、距案發時間近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有些被鑒定對象受時間變化的限制,如易腐爛、變質、受市場經濟規律調節的價格浮動較大的事物、傷害後治癒復原的傷口、隨著時間的流逝易消磁的音像製品等。或依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或消失或無法重新恢復到被侵害之時的情形,距案發時間的遠近直接影響案件的性質或賠償的范圍、數額等,距案發時間最近的鑒定結論能夠客觀、全面地反映案發當時的情況。
六、對實物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實物(包括人或物)鑒定結論是源於被鑒定的物體,具有直觀、真實、客觀的特點,對實物進行鑒定所產生的結論是原始的、第一手的鑒定結論,具有絕對的不可替代性。而以實物鑒定結論為依據、運用專用知識進行綜合分析而產生的鑒定結論,其來源於書面資料,是間接的、第二手的,是對初始鑒定結論的再創作,因此,在司法實踐中應以實物鑒定結論效力優先於其他鑒定結論效力。
七、資質高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出據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擁有先進的鑒定設備、手段及先進的理論、豐富的經驗為資質高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其出據的鑒定結論相對於一般的鑒定機構、鑒定人所出據的鑒定結論在客觀、科學和理論依據上,更貼近實物的原貌和本質,有較高的科學性、客觀性、公正性和證明力。在實踐中,資質高的鑒定機構、鑒定人出據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但是對精神病的致病原因的鑒定在此應為例外,因為,司法精神病學界對精神病的診斷、病理分析、評定被鑒定人的控制能力、辨認能力並沒有統一的科學標准。在認定司法精神病鑒定結論的效力問題上,應由執法人員根據鑒定人向法庭報告自己的自然狀況、工作經歷,接受質證、詢問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專業水平等,運用執法人員的自由心證決定鑒定結論的優先效力。筆者認為,決定(草案)規定的各鑒定機構之間沒有隸屬關系,鑒定人和鑒定機構接受從事鑒定活動,不受地域范圍的限制,將會造成一案多份鑒定結論,使訴訟成本加大,與現行的訴訟價值觀相悖,在此,筆者建議立法者能充分考慮嚴格鑒定的資質和等級,避免出現混亂現象。
八、重新鑒定的鑒定結論效力優先
重新鑒定是指司法機關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或司法解釋的規定前提下,根據當事人的請求或依據案件的實際情況,拋開原鑒定結論的基礎上,對被鑒定對象(應是與初次鑒定相同的鑒定材料)進行新的鑒定。根據有關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重新鑒定的,人民法院應當委託上級法院的司法鑒定機關做重新鑒定:(一)鑒定人不具備相關鑒定資格的;(二)鑒定程序不符合法律規定的;(三)鑒定結論與其他證據有矛盾的;(四)鑒定材料有虛假,或者原鑒定方法有缺陷;(五)鑒定人應當迴避沒有迴避,而對其鑒定結論有持不同意見的;(六)同一案件具有多個不同鑒定結論的;(七)有證據證明存在影響鑒定人准確鑒定的因素的。原鑒定結論出現瑕疵,而這種瑕疵是補充鑒定、復合鑒定所不能補強的,故不能作為裁判訴訟的依據,必須進行重新鑒定。
⑦ 司法鑒定的法律效力
你說的情況法院不會採用這份鑒定結論。你可以要求重新鑒定。
⑧ 法院司法鑒定效力具有法律效果嗎
是有法律效力的.
引用法律;
《刑事訴訟法》關於證據的規定;「第四十八條 可以用內於證明容案件事實的材料,都是證據。
證據包括:
(一)物證;
(二)書證;
(三)證人證言;
(四)被害人陳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辯解;
(六)鑒定意見;
(七)勘驗、檢查、辨認、偵查實驗等筆錄;
(八)視聽資料、電子數據。
證據必須經過查證屬實,才能作為定案的根據。」
《刑事訴訟法》關於鑒定的規定;「第一百四十四條 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決案件中某些專門性問題的時候,應當指派、聘請有專門知識的人進行鑒定。
第一百四十五條 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意見,並且簽名。
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一百四十六條 偵查機關應當將用作證據的鑒定意見告知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害人提出申請,可以補充鑒定或者重新鑒定。
第一百四十七條 對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鑒定的期間不計入辦案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