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基礎商法

基礎商法

發布時間: 2021-12-22 01:00:20

商法基本原則

誠實信用原則是合同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根據誠實信用原則,民事主體在實施民事行為回時,應當講究答信用,嚴守諾言,不把自己利益的獲得建立在損害國家、他人和社會利益的基礎之上,應當在不損害國家、他人和社會利益的前提下追求自己的利益。(合同法)第6條就明確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不僅是中國,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已經將誠實信用這一道德基準進一步提升到民商立法中去,將誠實信用原則規定為民商法的一條基本原則,因此將其稱為「帝王規則」。
1)誠實信用本質上是一個道德規范。只有在市場主體的市場行為都符合誠實信用標准時,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會有質的發展和飛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才會有更大的發展。
2)正確理解和掌握《合同法》中誠實信用原則的真正內涵,正確運用誠實信用原則去解釋合同,裁判案件,維護善意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② 商法怎麼學

商法只有記住一些書本上的定義及區別,課後的案例分析能夠看懂,基本就可以了。

司法考試中的商法和經濟法怎麼學習,怎麼記憶,怎麼看書,都是大家關注的,因此獨角獸司法考網的老師為大家分析了商經法的內在內涵和考試的本源。
經濟法屬於公法,商法屬於私法。按司法考試4張卷子的安排經濟法被安排在卷1,卷1考察的內容比較雜,說得通俗就是屬於大雜燴。而商法被安排在卷3,也就是和民法、民訴一起考察。 根據以往的真題,經濟法的考察比較平均,除了勞動法分數稍高一點外,其他小法平均就考1、2分,遇到特殊情況一般也在5分左右(如04年銀行業法修訂,考察了6分),有些甚至幾年才出現1分。但就是這些零碎的分數04年經濟法一共考察了32分,占卷1約20%的分數。 商法的重點就比較突出,以04年為例。公司法就有18分,其他小法加起來只有14分。但是公司法要復習的內容,大概只有商法1/4左右。所以公司法的復習效果是性價比極高的,決不能輕視。另外在商法中票據法和保險法的分數稍微高些。04年商法考察的分數與經濟法相當,32分。 商法、經濟法佔了考試分數的10%多一點,所以絕對不可輕視。
上面已經說過,商法和經濟在不同的卷子中考察,為什麼一些復慣用書在復習的時候會安排在一起呢?這是因為兩者存在一些共同的特點:在司法考試中,商法中除了公司法與一些民法理論(如法人)有關聯外,其他的內容基本考察法條,涉及的理論不多、甚至沒有。經濟法則表現得更突出,看法條就可以應付考試了。 那麼是否商法和經濟法就可以直接通過復習法條來通過呢?這也需要根據不同同學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如果是沒有基礎,或基礎薄弱的同學,由於沒有閱讀法條的經驗,對一些法條的理解會產生困難,這個時候就需要參看輔助的教材,而不能只看法條,因為許多教材都會串聯法條,或者對法條予以解釋。這里有必要解釋一下我前面說的「基礎」,這個基礎不是法學理論基礎,而是閱讀過大量法條的基礎,如果對法條裡面的一些表述特點(如但書)不能了解的,就屬於「沒有基礎」。 看菜吃飯,公司法和會計法安排的時間是決不會相同的(會計法在列入考試大綱以來,只有04年考了1分)。而一些比較難的法,如獨角獸司法考網QQ1971736835 票據法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考慮放棄部分甚至全部內容。大家要注意我說的是一些技巧,不是要大家走捷徑或省力氣,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應該全面復習,是沒辦法的時候才放棄。比如,甲復習安排復習商法的時間不夠,只能復習公司法或外商投資企業法其中一個,那才果斷放棄後者。而不能從一開始就不打算復習,因為復習中的每1分都可能決定你的命運。
對於復習什麼法,要安排多少時間,應根據其特點和自己的特點。比如票據法對一般考生來說比較難,這就是該法的特點;但如果本身具有一定的財會知識,可能理解起來會容易很多,這就是考生自己的特點。同時,也要根據內容的多少和考察的多少來合理安排時間。
對於本部分復習的法條、真題和教材,我有一個復習步驟的建議(實際上,其他一些內容的復習也可參考下列復習步驟),大家請根據自身情況參考適用:
第一步,瀏覽法條。通過瀏覽了解法條的基本規定,對整體留有印象。注意不可過細,有實在不能理解的問題可上網問人、可略過,但不可深究。
第二步,看教材。通過看教材,一般第一步裡面遇到的問題就可以解答了,如果仍然不懂,則上往提問,可適當深入研究,但仍注意不可為一、兩個問題化過多時間。
第三步,做真題和同步題。實戰練習,把法條演化為真正的考試內容,了解出題點。此時,即使錯誤再多也屬正常,關鍵在於弄懂如何錯,弄懂真題的出題規律。同步題也可以安排在第四步裡面。時間不夠的同學也可略去同步題。 第四步,看法條。這時對法條有一定理解了,本步驟主要用於記憶知識點、考點。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查看教材、上網提問。本步驟一直重復到胸有成竹或本部分安排的復習時間不夠為止。

③ 商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商法有有以下的5個的基本原則:1、效益原則;2、公平交易原則。源於民法,又有所發展;3、主體法定原則。商主體的創設、維持及解散需嚴格遵守法定條件和程序;4、維護交易安全原則。強調誠實信用、公示主義、外觀主義、行為獨立、以及嚴格責任,並建立風險分散機制;5、創業自由原則。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五條 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誠實守信,接受政府和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公司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不受侵犯。

④ 商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商法原則主要有:(1)強化商事組織原則;(2)維護交易安全的原則;(3)促進交易迅捷的原則;(4)交易公平的原則。

商事法的基本原則,是指反映一國商事法律的基本宗旨,對於商事關系具有普遍性適用意義或司法指導意義,對於統一的商法規則體系具有統領作用的某些基本法律規則。

這些原則是:

(1)強化商事組織原則

(2)維護交易公平原則,從兩個方面體現,一個是商事交易主體的地位平等,一個是誠實信用。

(3) 促進交易迅捷原則,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 交易簡便,2 短期時效,3 定型化交易規則。

(4)維護交易安全原則。

拓展資料

商法的基本原則是商法具體規則與抽象的商法價值的交匯點,是現代商法性質的集中體現。對於商法的基本原則,我國商學界的學者們眾說紛紜,還沒有形成統一的觀點。

目前在我國主要有四種觀點:一是「二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有李玉泉、何紹軍;二是「三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是黎燕;三是「四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是覃有士;四是「五原則說」,代表人物主要是董安生。

雖然他們對商法基本原則的概括層面不同,但是他們的學說都體現了商法的基本價值觀念、綜合反映了商法的宗旨和任務。尤其是他們在「維護交易安全」這一基本原則上達成了高度的一致,說明了維護交易安全原則在商法基本原則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商法中確立維護交易安全原則的依據。現代商事活動,隨著交易標的額的增大、交易手段的復雜、交易周期的加快、交易范圍的擴大,交易風險日益加大。

為了增強商事主體的安全感、調動人們從事交易活動的積極性,維護交易安全便構成了商法的基本原則。維護交易安全就是要減少和消除商事交易活動中的不安全因素,確保交易行為的法律效用和法律後果的可預見性。

⑤ 商法基礎第一次作業

D BD D ACD CD ACD C ACD C ABCD

⑥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商法以什麼為基礎

⑦ 民法商法的基本原則

1、就法域而言,二者同屬私法。因此,就適用對象而言,主體都具有內平等性;行為方容面都追求保護自由與意思自治;原則及立法理念上看,都倡導權利至上;法律救濟的融合性,同為權利義務平衡法。
2、從法律適用來看,商法為特別法,應優先適用,民法為普通法,補充適用。 區別:(1)民法是一般性私法,而商法則屬特別性私法; (2)適用對象不同,民法是民事關系,商法是商事關系;(3)特徵不同,商法與民法不同的是追求營利性、國際性、易變性以及規則的相對強制性等。

⑧ 民法商法包括哪些法律

民法是規定並調整平等主體的公民間、法人間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民法主要包括物權法、債權法、人身權法、侵權行為法、知識產權法、婚姻家庭法、合同法、收養法、繼承法等。

商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商法(包括商主體法和商行為法)主要包括公司法、企業法、保險法、票據法、破產法、海商法等。

所謂民商合一,是指民法包含商法,民法是商法的母法,指導和統帥商法,而商法是民法的子法或者特別法,如瑞士、義大利等國;所謂民商分立,是指民法與商法屬兩個並存的獨立的部門法,通常在民法典以外還制定了商法典,如法國、德國等國。



(8)基礎商法擴展閱讀:

民法是商品經濟的產物,是市民社會個體在生活交往過程中因為生活的需要產生的,民法伴隨商品經濟的產生而產生,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而商法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與依託的、商法的產生是隨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

現代商法不再是維護商人特殊利益的法律,已經變成了規范商事組織和商事活動的法律,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法不斷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規范市場主體、維護交易安全。

⑨ 商法的基本原則有哪些

商法基本原則如下:

(1)強化商事組織原則。強化商事組織原則要求提高企業素質和完善企業結構。我國軍工企業在改革中存在著很多障礙。於是針對我國的國情,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經驗,我國應遵循強化商事組織原則。

(2)維護交易公平原則。從兩個方面體現,一個是商事交易主體的地位平等,一個是誠實信用。

(3)促進交易迅捷原則。主要體現交易簡便,短期時效,定型化交易規則三個方面。

(4)維護交易安全原則。維護交易安全原則在商法基本原則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9)基礎商法擴展閱讀:

商法的一般原則是市場經濟的客觀要求,在法律上的反映。

一、強化企業組織。

1、提高企業素質。主要依靠兩套法律機制,一是企業融資和確保企業財產基礎的法律機制,二是實現企業優勝劣汰和實現資產優化組合的法律機制,如破產、重整、兼並制度。

2、完善企業結構。包括完善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和協調企業內部關系。

二、提高經濟效益。

1、商法保護產權,主要體現在界定產權和維護其權威上,包括在產權受侵害時,給予及時,充分的救濟。

2、信用的核心是信任。信任就意味著可以低成本地進行交易,從而提高經濟效率。破產法對維護信用有積極的作用。

三、維護交易公平。

就是要維護市場的正常秩序,主要體現為平等原則和誠信原則。例如,信息披露制度、一股一權原則、禁止內幕交易等,體現了平等原則。董事對公司的忠實義務、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等,體現了誠信原則。

四、保障交易安全。

熱點內容
快遞預計到達時間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7 22:06:10 瀏覽:804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最基本的要求 發布:2025-08-17 22:06:05 瀏覽:802
2017西安勞動法 發布:2025-08-17 21:58:42 瀏覽:123
刑事法律服務內容 發布:2025-08-17 21:46:56 瀏覽:788
法治禁毒手抄報 發布:2025-08-17 21:45:16 瀏覽:889
刑法選擇罪名 發布:2025-08-17 21:29:17 瀏覽:934
經濟法概論提綱 發布:2025-08-17 21:29:14 瀏覽:505
法律法規地方性規章 發布:2025-08-17 21:24:52 瀏覽:829
在審判實踐中如何把講政治和講法治統一起來 發布:2025-08-17 21:24:49 瀏覽:741
營商環境與政府法治建設 發布:2025-08-17 21:14:33 瀏覽: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