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上交民商法

上交民商法

發布時間: 2021-12-23 23:29:32

『壹』 求指導!上海財經大學民商法研究生怎麼樣啊,好不好就業

都碩士了,混個就業的話,根據上海財大的質量,應該是沒問題的。內
關鍵是法律碩士就業之路無非就容那幾條:
1、公務員:這個跟自身素質有關,能不能考上是自己的實力,依上財的品牌,可以往財政稅務的崗位靠,公檢法喜歡華政或者上大的,這點你一定很清楚;
2、企業:即便是對口的金融類企業,更傾向於招復旦或者華政的法碩畢業生,壓力也不小。
3、律師:必須過司法考試,而且面臨著復旦、華政的阻力的同時,還有上交、同濟、上大等同檔次法碩院校畢業生的競爭。
如果你本科是財經類或者外語類可以考慮上財。否則的話,想進入法律領域,在上海還是盡量考慮復旦或者華政。

『貳』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碩士好考不和華東政法比那個更容易上啊(本人意向民商方面)

兩個學校的難度差不多的。
華政是傳統的法學學校,民商法比較強的版。
上交大是綜合性的大學,權凱源法學院最近發展的勢頭很猛。民商法也很好的。
兩個沒有一個是容易上的,相對而言,知道上交大的稍微少點。但是如果考這個兩個學校要做好心理准備,當然了,如果是本身本科學校就比較好的話,問題應該不大,努力復習即可。如果本科學校一般,需要更加努力。
祝你成功@

『叄』 上海交大和華東政法法學研究生

樓上撒謊也太厲害了。。至少華政是在交大前面的。華政發展了多少年,上交才幾年。搞笑。廖凱原的那筆錢還沒到賬,而且也沒有這么多。沒記錯的話,是一年幾百萬。但金融危機停掉了。

而且樓上對法律是純粹的外行。目前上海法學界,無論是做律師,還是公檢法。主要的勢力是華政跟復旦,而不是上交。華政在上海耕耘多年,公檢法大部分都是華政畢業生。復旦則在律師行擁有一些勢力。相比之下上交差太多了。人脈基礎太淺。連考的公務員,都是華政的最多。

至於法學實力,華政還是最好的。這個是顯然的。上交除了一個季衛東還有誰?你說季衛東,復旦還去了孫笑俠。吹牛不能不打草稿。人家念研究生是要有出路的。你拿著金融醫院吹牛跟人家什麼關系。

言歸正傳。華政的民商法更難考。其他方面也是如此。如果你來上海念法學,還是推薦華政跟復旦。

至於上交的分數線,應該在研究生招生網上可以查到。

『肆』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研究生怎麼樣

發展歷史

早在年南洋公學(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時期,學校招收政治班,開設憲法、國際公法、國際條約、政治學等課程,這是交大法學教育的前身。1986年設立了法學教研室,1992年開辦法學本科專業,1993年招收第一批本科生,1996年成立法律系, 1998年取得法學碩士學位授予權。根據建設「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世界一流大學的需要,上海交通大學於2002年6月成立法學院,並投資2500萬元進行一期建設,開啟了上海交通大學法學教育發展的新階段。如今法學院已經擁有包括本科、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法學一級學科碩士授予點和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學位授予權點等多層次的學位體系。

? 機構設置

法學院設有憲法與行政法研究所、民商法研究所、環境資源法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訴訟法與司法制度研究所、刑事法研究所、法律基礎課研究中心、人權法研究中心、知識產權法研究中心、都市法研究中心、經濟法研究所、仲裁法研究中心、中美法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

? 師資概況

截止2006年12月,法學院有教職員工56人,其中專任教師44人。教師隊伍結構呈現出兩高一低的優勢(即學歷高、職稱高、年齡低),具有博士學位37人,占教師總數的86%;具有高級職稱31人,占教師總數的72%;高級職稱人員的平均年齡只有41歲。同時,法學院的教師在地域構成上則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有來自全國各省市高校的知名教授;有來自北京大學法學院、武漢大學法學院、人民大學法學院、中國政法學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的優秀法學博士;還有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瑞士、台灣、香港等海外國家和地區著名高校的法學博士。更為難得的是,教師隊伍中有80%的教師有任法官、檢察官、律師等法律實務部門工作的經歷。而有海外求學、訪問學者、學術交流經驗老師的比例也高達80%。除此之外,我們還聘有30多位德高望重的知名學者和實務界人士任兼職教授和兼職碩士生導師,使我們的教師隊伍更加符合時代的需求和法學人才培養的形勢。。學院近年來集中引進高學歷、高職稱的法學師資,學科梯隊建設成效顯著。

今後三年內,法學院計劃循3個途徑進一步加強師資力量:一是從國外名牌大學的法學院吸引學成歸國的博士;二是選用國內著名法學院的博士應屆畢業生;三是通過派往國外留學、進修和到國內法院、檢察院實習等形式提高現有人員、尤其是尚無博士學位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吸收更多的學者型高級法官、高級檢察官和高級律師做我校的兼職教授,讓他們參與教學 、指導模擬審判、合作指導論文並參與論文答辯等教學工作。

? 教學設施

新法學大樓於2005年底建成使用,總投資逾3000萬元,總建築面積1萬余平方米。內設模擬法庭、遠程教室、電子閱覽室、資料室、中小型會議室和小型討論課教室。我校十分重視法學圖書資料和法學教育配套設施的建設,至2006年底,館藏文獻260萬余冊(件),中外文科技類現刊4,000餘種,其中與法學教育相關的圖書十萬冊左右;25萬種電子圖書,外文電子期刊近10,000種,中文電子期刊7,000餘種,國內外網路版學術資源資料庫系統 30餘種(200餘個資料庫)。法學院的法學資料室現藏書二萬余冊,訂閱中文期刊100餘種,外文期刊40餘種。為了加速實現JM教育的國際化,充分運用發達國家的法學信息資源,我校已投資引進WEST LAW、LexisNexis等法律專業資料庫。此外,法學院已安排200餘萬元專項資金供今後三年采購法學圖書之用,各類中外圖書資料還在不斷增加購置。我校校園網是全國 教育科研網華東南地區的中心,上網條件優越,全校每一個學生宿舍都開通了網線,每個學生都分配了Email信箱。

? 科研概況

我校自1986年法學教研室成立以後,法學學科的教學科研人員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2002年,法學院正式成立之後,科研成果數量和質量都有較大幅度提高。截止2006年12月,我院教師在CSSCI期刊發表論文近200篇,出版學術著作40餘部,科研課題立項80餘項,其中國家級課題6 項,省部級課題20餘項,曙光計劃2項,到賬科研經費總額為210餘萬元。法學院教師目前承擔的科研課題包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課題、國家社科一般課題、教育部課題、司法部課題、最高人民檢察院課題、上海市依法治市領導小組專課題、上海市社會科學基金課題、上海市曙光課題以及上海市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下達的課題,涉及廣泛的領域。其中有一批作品和科研課題獲得了省部級以上的社會科學獎勵。

? 學生活動:

法學院的學生活動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目前除了學生分團委、學生會之外,還有法興社、志願者分會、鄧研會和三個代表實踐團等學生社團組織。這些社團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課餘生活,而且在黨建團建、幫貧扶困、就業、大學生素質拓展、危機干預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法學院就業情況良好,2003年取得全校就業信息率第一名的好成績,2004年的就業率更是達到了100%。幫助特困生也是法學學生活動的一個重要內容,到目前為止已經幫助26名貧困生申請了獎助學金,幫助4名特困生完成了學費減免,並積極安排助管崗位,為貧困生創造勤工助學崗位。

分團委組織和學生會的組織建設完善,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工作制度和選舉換屆制度,各類社團組織也發揮自己特色特長,開展了一系列有意義的學生活動:2003年成功地舉辦了第一屆法學節、「知性*美學」迎新晚會、「關注生活*關注法律」——12.4憲法宣傳活動;製作學生刊物《法韻》、學生報紙《法音》等;針對知識產權在理工科學校的重要作用,開展了「知識產權與大學生在一起」的知識產權宣傳活動;組織「法學之旅」的實踐團隊參加暑期社會實踐並榮獲優秀項目二等獎;承辦2003年上海市八校法學院民法辯論賽、我院同學參加最後決賽並奪得冠軍。鑒於以上成績,法學院團委榮獲2003年度上海交通大學「特色團組織」稱號。

? 人才培養

我校自1993年開始已連續招收法學本科生十餘屆。經過多年來對法學學科建設的重視,在師資引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條件建設等方面形成了理工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辦法學教育的特色和新路子,積累了較豐富的培養法學學士的經驗。我院法學專業本科教育旨在將學生培養成具有「寬厚型、復合型、創新型、開放型」特徵的優秀人才。法學專業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迎接時代對法律人才的挑戰。培養系統掌握法學知識,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立法機關、行政機關、檢察機關、審判機關、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除法學本科專業外,法學院利用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在已有的憲法與行政法學和法理學碩士點的基礎上拿到了法學一級學科碩士授予點和法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2003年到2006年,學院曾掛靠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下招收博士生。2006年1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十次學位授權審核會議正式批准我校憲法與行政法學博士學位授予點。自2007年開始學院正式招收憲法與行政法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同時,掛靠管理科學與工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為發揮上海交大傳統理工科優勢和多學科綜合優勢,培養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法學院積極探索新型人才培養的道路,開設了法學本科第二專業知識產權方向,法律碩士知識產權方向等。法學院在辦學中充分注意法學專業教育基本要求與上海市地緣特點和交大傳統特色之間的和諧統一,十分注重開展與國外名校之間的師資與學術交流,進行合作辦學。法學院現在已經是包括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和留學生各層次學生。現有在校本科生300餘名(含留學生)、碩士研究生200多名、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400餘名、博士研究生近50名。我校法學畢業生在社會上供不應求,基本的去向是著名法律服務機構和市級法院、檢察院,出國和在國內繼續深造的也佔一定比例。

2003年法學院已獲批准設立的法律碩士專業學位點,面向全國招收法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2004年,法律碩士專業碩士點招收碩士生75人,2005 年開始招收在職法律碩士研究生。法學院將依託這個學位點,在培養我國立法、司法、法律監督、法律服務和行政執法等法律實務部門的高層次復合型、應用型法律專門人才方面,做出自己的貢獻。

2004年針對交大以理工科為主的特色,我院新開設法學專業(知識產權法方向)集成班(簡稱知識產權集成班)。該班旨在培養政治合格、基礎寬厚,既有法學專業知識特別是知識產權法專業知識,又有其他專業背景,綜合素養好,富有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擅長知識產權法律事務的復合型法律人才。畢業生可在國家機關、中介機構、企事業單位從事法律事務工作特別是知識產權法律事務工作,畢業後可參加全國統一司法考試、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商標代理人資格考試。

? 博導及研究方向

姓名 學科、專業 主要研究方向 鄭成良 法理學 法理學、司法制度

葉必豐 行政法學 行政法、行政訴訟法

朱芒 行政法 行政程序、都市法

周偉 憲法學 憲法、反歧視法

韓長印 民商法學 民法、商法

張紹謙 刑法學 刑事法

王曦 環境法學 國際環境法、比較環境法

徐冬根 國際法 國際金融法、國際私法

胡加祥 國際法 國際經濟法、世界貿易組織法

壽步 知識產權法 知識產權法

王先林 經濟法 經濟法

王福華 民事訴訟法 民事訴訟法、證據法

童之偉 憲法學 中國憲法、比較憲法

孫潮 憲法學 憲法學

『伍』 上海交通大學法學考研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030100 法學考研,
研究方向: 01 法學理論、憲法學與行版政法學、刑權法學、民商法學、訴訟法學、經濟法學、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國際法學、知識產權法學、社會法
初試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論;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③632法學基礎(法理學);④858法學綜合(刑法學和民法學)
1、本學科按法學一級學科招生,入學後結合指導教師與學生的互選分方向培養。
2、入學前須取得學士學位。
3、外語考試選擇日語的考生,復試時需加試英語,入學後統一學習英語或自費到華東師范大學修讀相關小語種課程。

『陸』 上海交大的法學博士怎麼樣

是不是211,不大影響就業,影響落戶~
上海留滬是打分的,211的學校打分比非211的學校多幾分~
211的研究生畢業只要找到工作就能留滬;非211的比較不容易,就差2、3分大概~
上海機會多,壓力也大,特別是房價。。。
上海交大的法學院不錯;交大有錢,可以買很多牛的教授;現在季衛東等教授也來交大~
上海除了華政具有10個法學博士授予點~復旦有兩個博士授予點(民商法和國際法);上交有1個(憲法和行政法);上財有兩個博士授予點(法律經濟學和法律金融學);還有些是合作的,比如上海社科院和山東大學共同培養法理學博士~
博士點可以從側面反映學校的法學實力~
就業靠自己~
好工作也找人,就看自己能不能拿下~

『柒』 跪求參考書目 上海交大 法學考研,民商系 !!!!

632 法學基礎 鄭成良主來編:《法理學》(自21世紀法律教育互動教材——基礎課系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
649 民法學 《民法學》(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
842 刑法學 《刑法學》(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銘暄、馬克昌主編 北京大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8》(會涉及)
858 法學綜合 高銘暄、馬克昌主編:《刑法學》(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五版;魏振瀛主編:《民法》(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捌』 上交的法學什麼專業最好

這個,就看你喜歡讀哪個方向了,上交,應該都不錯的呢。好好努力吧。

『玖』 上海交通大學招收法學專業畢業的法律碩士研究生么

建議你去上海交通大學法律專業問一下。

熱點內容
教育法規的功能與作用 發布:2025-08-16 09:39:24 瀏覽:944
法院拒不執行拘留 發布:2025-08-16 09:39:18 瀏覽:5
長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8-16 09:28:06 瀏覽:777
勞動合同法調整范圍 發布:2025-08-16 09:22:57 瀏覽:716
引入外商條例 發布:2025-08-16 09:22:25 瀏覽:456
依法治國一個偉大政黨的庄嚴選擇 發布:2025-08-16 09:08:35 瀏覽:890
中國石油大學經濟法第二次作業 發布:2025-08-16 09:08:34 瀏覽:133
合同法和民法通則 發布:2025-08-16 08:51:43 瀏覽:653
我國民法典質 發布:2025-08-16 08:51:07 瀏覽:594
經濟法與民商法之間的關系是 發布:2025-08-16 08:45:54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