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卷子

民法典卷子

發布時間: 2021-12-24 12:40:34

㈠ 在哪裡免費下載鄭大法學考研試卷

鄭大04年
考試科目: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
一、名詞解釋:
1、《法經》2、十惡3、廷杖4、馬錫五審判方式5、天人不相與6、中體西用
二、簡答題:
1、何謂「春秋決獄」?
2、唐律關於涉外案件的處理原則?
3、墨家「兼愛」與儒家「愛人」的區別?
4、《老子》中「無為而治」如何實現?
5、韓非是如何論證「法治」的必然性?
6、賈誼的「以民為本」思想。
三、論述題:
1、漢初刑制改革評述。
2、《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的基本內容、特點及歷史意義。
3、儒家」為政以德「的德治論。
05年
考試科目: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
一、名詞解釋:
1、四民分居定業
2、道家「三絕」
3、阿黨附益
4、理學
5、刺配
6、五四指示
二、簡答題
1、簡述周公「慎罰」說的主要內容。
2、簡述荀況的嚴格執法主席張、
3、漢代的刑法原則有哪些進一步發展。
4、簡述唐律的基本精神。
5、簡述王夫之法律思想的主要內容。
6、《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的基本內容。
三、論述題:
1、封建正統法律思想。
2、王安石「三不足」變法理論。
3、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民法典評述。
06年
考試科目: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
一、名詞解釋:
1、明德慎罰
2、親親得相首匿
3、廷杖
4、道統論
5、律學
6、權能分治
二、簡答題:
1、根據《雲夢秦簡》的記載,簡述秦律中經濟性法規的內容。
2、《魏新律》與漢舊律相比,其突出特色何在?
3、何謂「輕其輕罪、重其重罪」?
4、《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主要內容。
5、何謂「以德配天」說,其積極意義何在?
6、何謂「中體西用」?
三、論述題:
1、試舉例說明唐律的倫理特色。
2、孔子「德治」思想的主要內容及其現代借鑒價值。
3、封建正統法律思想的形成及其主要內容分析。
07年
考試科目:中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
一、名詞解釋
1、一同天下之義
2、律學
3、賞罰及時說
4、《摩奴法典》
5、城市法
6、《國社黨刑法之覺書》
二、簡答題
1、簡述孔子以「仁」為核心的法律觀
2、簡述王安石「三不足」的變法理論
3、古代雅典民主制的特點
4、法國行政法的特點
5、古代羅馬法發展中法學家的作用
6、德國1900年民法典的時代特色
三、論述題
1、論述韓非的「法治」理論
2、評述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思想
3、論普通法系
08年
考試科目:中國法律思想史、外國法制史
一、名詞解釋
1、明分使群
2、道家
3、《大學衍義補》
4、吠陀
5、《聖經》
6、《獨立宣言》
二、簡答題
1、神權法思想在商代有和發展?其實質是什麼?
2、簡述鮑敬言「無君論」的主要內容
3、日耳曼法的特點
4、簡答英國法上的程序先於權利特徵
5、法國民法典的基本特徵
6、簡答中世紀教會法的基本特徵
三、論述題
1、試比較儒、法兩家法律思想的得與失
2、論述沈家本的法律思想
3、論羅馬法的復興及其對後世法律的影響

03年
考試科目:憲法、行政法
一、名詞解釋:
1、憲政
2、人權
3、國家元首
4、不利行政行為
5、行政許可
6、(英)實質上的越權
二、簡答
1、從各國憲法的規定來看,對修改憲法的限制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2、我國國家機構的民主集中制原則的基本含義是什麼?
3、美國總統的權力結構大致是怎樣的?
4、簡述抽象行政行為與具體行政行為劃分的標准。
5、簡述正當程序原則。
6、簡述起訴的期限
三、論述
1、論述我國公民基本權利的分類
2、論述法國總統的主要職權
3、試述行政復議法對行政復議條例的重大修改
4、試述行政復議法對行政復議條例的重大修改
04年
考試科目:憲法、行政法
一、名詞解釋
1、選舉制度
2、人身自由
3、副署
4、行政規章
5、授益姓行政行為
6、行政補償
二、簡述題
1、簡述我國總理負責制的主要表現
2、簡述美國總統的簽署公布法律權
3、簡述俄羅斯聯邦的司法體系
4、簡述行政法中的正當程序原則
5、簡述我國行政訴訟舉證責任原則以及舉證期限制度
6、結合我國相關的行政法律制度,分析信賴保護原則的涵義及其在我國行政法中的適用
三、論述題
1、簡述憲法修正案及其在我國的運用
2、試論行政權及其對行政權的控制
05年
考試科目:憲法、行政法
一、名詞解釋
1、社會公德
2、聯邦制
3、彈劾制
4、行政計劃
5、結果責任說
6、行政實事行為
二、簡答題
1、簡述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機關和制定程序
2、簡述美國國會審議法案時「三讀」程序
3、簡述俄羅斯聯邦現行憲法的主要特點
4、簡述行政徵收與行政徵用的異同
5、簡述控權論的基本觀點
6、簡述行政合同的法律特徵
三、試述題
1、試述我國違憲審查制度的主要內容
2、試述國家賠償的歸責原則
06年
考試科目:憲法、行政法
一、名詞解釋
1、名義性憲法
2、特別行政區
3、科學研究自由
4、特別犧牲說
5、行政許可
6、行政給付
二、簡答題
1、簡述「人權」及其在我國憲法中的體現
2、簡述國家性質與國家形式的相互關系
3、簡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性質和地位
4、簡述行政許可法第13條規定的可以不設許可的事項
5、簡述行政行為無效的條件
6、簡述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則
三、論述題
1、論述民主集中制嚴責在我國國家機構的組織與活動中的主要體現
2、論述行政訴訟中當事人的舉證責任
07年
考試科目:憲法學、行政法學
一、名詞解釋30分
1、公權力
2、行政裁決
3、行政聽證
4、違憲審查
5、職業代表制
6、憲法解釋
二、簡答題60分
1、簡述行政賠償與行政補償的聯系與區別
2、簡述行政法的信賴保護原則
3、簡述行政訴訟中確認違法或無效判決的適用條件
4、簡述羅斯福總統的新政對美國憲法的影響
5、簡述議會共和制的主要特徵
6、簡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職權
三、論述題60分
1、試論制憲權
2、試論行政信息公開制度
08年
考試科目:中國憲法、外國憲法、行政法
一、名詞解釋30分
1、基本法律
2、社會公德
3、彈劾制
4、行政國家
5、行政徵收與徵用
6、委任司法
二、簡答題60分
1、如何理解憲法的最高法律效力
2、簡述地方性法規的制定機關和制定程序
3、簡述三權分離原則在美國憲法中的體現
4、簡述信賴保護原則
5、簡述哪些行政案件應適用優勢證明標准
6、簡述英國行政法的特點
三、論述題
1、試述我國違憲審查制度的主要內容(包括主動審查機制和被動審查機制兩方面的內容)
2、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談談行政信息公開的范圍

㈡ 2020法考難度

今年民法典發布,民法典的發布同時也預示著民法的分值加大,看到對民回法的重答視程度。考試難度有所增加。

法考在考試內容上,加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憲法、民法典等的考查力度,加大案例題的考查比重;在考試方式上,主觀題考試將全面實行計算機化考試方式,因身體、年齡等原因使用計算機考試確有困難的,可申請使用紙筆答題方式。

(2)民法典卷子擴展閱讀

客觀題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客觀題考試共兩卷。分為試卷一、試卷二,每張試卷100道試題,分值為150分,其中單項選擇題50題、每題1分,多項選擇題和不定項選擇題共50題、每題2分,兩張試卷總分為300分。具體考查科目為:

試卷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法理學、憲法、中國法律史、國際法、司法制度和法律職業道德、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二:民法、知識產權法、商法經濟法、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一、試卷二、為機讀式選擇題,考試時間為180分鍾。

㈢ 請提供一套高二歷史試卷

一、客觀題(本卷共26小題,每小題2分,共52分。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羨符合題目要求的,答案做在空格里)

16世紀前後,人類開始步入近代,經歷了「人」和「世界」和發現,對人類歷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回答1~4題

1.下列關於世界近代歷史的理解和認識,不正確的是

A.資本主義產生、發展是近代歷史的主流

B.壟斷的形成標志著資本主義開始腐朽和衰弱

C.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最終形成

D.人類社會從農業文明跨入工業文明時期

2.在歐洲「價格革命」中沒有獲得基本原始積累實惠的國家是

A.英國 B.法國 C.荷蘭 D.葡萄牙、西班牙

3.在世界各民族的歷史逐漸融合為統一的人類歷史的起點中起了最重要作用的是

A.義大利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 B.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侵略

C.新航路的開辟 D.中國四大發明的廣泛傳播

4.關於文藝復興運動為什麼要發源於義大利,某文班同學在激烈辯論之後得出四種答案,你認為其中不合適的一項是

A.資本主義萌芽最早出現 B.保留了豐富的古代文化遺產

C.聚集了許多學者和人才 D.人文主義思潮盛行

17~18世界為早期中產階級革命階段,標志著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的到來。回答5~11題

5.17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是英國歷史的分水嶺,主要是因為

A.處死了封建君主 B.創立了議會民主制

C.改變了社會性質 D.確立了君主立憲制度

6.吉倫特派統治時期,法國大革命的最大成果是

A.發布《人權宣言》 B.頒布《1791年憲法》

C.成立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D.處死國王路易十六

7.英國多次參加反法同盟的主要原因是

A.維護歐洲封建制度 B.阻止法國革命蔓延

C.幫助波旁王朝復辟 D.與法國爭奪歐洲霸權,阻止法國強大

8.拿破崙對外戰爭所產生的最重要的積極影響是

A. 改變了歐洲的政治格局 B.沖擊了歐洲的封建勢力

C. 促進了本國工業革命的發展 D.遏制了俄國的擴張野心

9.從政治角度看,拿破崙的對內措施影響最大的是

A.鼓勵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 B.制定和頒布《民法典》

C.保證農民的小塊土地 D.鎮壓王黨勢力的叛亂

10.北美獨立戰爭和拉美獨立運動的不同點是

A.擺脫宗主國束縛 B.美國資本主義政治經濟改革比較徹底
C.民族民主意識日益增長 D.出現了一系列獨立的國家

11.下列關於美國獨立戰爭爆發的背景、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美利堅民族的形成和覺醒 B.啟蒙思想的傳播,民主意識的增強

C.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D.英國在北美的殖民統治,導致民族矛盾的尖銳

19世界資本主義在政治、經濟領域取得了重大勝利,逐步確立了在世界的統治地位,回答12~18題

12.在19世紀中期,歐洲歷史發展的主流是

A.資本主義運動 B.民族解放運動 C.封建勢力復辟 D.社會主義運動

13.1848年,恩格斯對美國領士擴張作了如下評價:「合眾國兼並加利福尼亞而獲得太平洋的統治權,這符合整個美洲發展的利益。」所以這樣說,是因為

A.在北美迅速發展了資本主義

B..成功地驅逐了英法的殖民勢力

C.美國人民獲得了渴望已久的士地

D.使北美人民解除了奴隸制的束縛

14.以下幾組歷史人物中,對自己國家的統一都做出過重要貢獻的是

A.華盛頓、拿破崙、加富爾 B.彼得一世、俾斯麥、拿破崙

C.彼得一世、林肯、克倫威爾 D.林肯、俾斯麥、加富爾

15.《共產黨宣言》中說:「資產階級……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民族都卷進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採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下列對這段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A.自然經濟不足以抵抗資本主義商品經濟

B.資產階級要把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推廣到世界各地

C.廉價的商品必然會征服各民族的仇外心理

D.資本主義制度優於當時一切社會制度

16.資本主義列強在全世界擴張的影響有

①促進本國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② 促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初步形成 ③加劇了亞、非、拉美地區的貧困 ④傳播了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和思想觀念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17.下列對巴黎公社革命爆發原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當時的生產關系嚴重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
B.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
C.普法停戰協定的簽訂
D.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內外政策

18.俄國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維新都是不徹底的改革,其共同原因是
A.缺少自下而上的革命而建立起來的
B.改革的領導力量與封建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C.用贖買方式進行土地改革
D.遭受外來危機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度,帶來了一系列變化,回答19~24題

19.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出現與下列歷史現象有密切關系的是

A.英國成為最大的殖民帝國 B.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

C.資本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的勝利 D.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劇

20.右圖交通工具的發動機是使用

A.蒸汽機 B.內燃機 C.發電機 D.電動機

21.列寧說:布爾什維克就是「現代社會民主黨中雅各賓派」。列寧是指二者都具有

A.先後相繼的繼承性 B.堅決徹底的革命性

C.廣泛深厚的群眾性 D.階級利益的一致性

22.列寧稱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亞洲民族解放運動為「亞洲的覺醒」,主要是因為

A.提出了明確的革命綱領 B.運動的時間長、規模大

C.具有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性質 D.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勢力

23.觀察分析右圖,判斷右圖反映的是什麼時期的歐洲政治地圖。

A.拿破崙帝國時期 B.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 C.十九世紀末 D.20世紀初

24.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集中於哪兩個國家之間

A.法、德 B.俄、奧匈 C.英、奧匈 D.英、德

近代自然科學領域的成就轉化為巨大的生產力,推動著社會經濟的前進。回答39~40題

25、使機械能可以轉化為電能的科學發現的奠基者是

A. 牛頓 B. 法拉弟 C. 西門子 D. 赫茲

26、被稱為19世紀三大科學發現的是

(1)細胞學說 (2)進化論 (3)相對論 (4)能量守衡定律

A. (1)(2)(3) B. (1)(2)(4) C. (2)(3)(4) D. (1)(3)(4)

二.主觀題(共三大題,48分)

27.閱讀下列材料:(21分)

材料一 各地農村裡,稱作上田的肥沃土地,都在富人手中,在窮人手裡的只有收成不好的下田……至於連下田都已喪失的人家,只能去做佃戶。 ——引自日本《世事見聞錄》

材料二 這些商人日日夜夜地賺錢,聚積著財富……商人家中陳設華麗,以及生活奢侈,傾筆難盡……商人本來地社會最下層,可是到了如今,,商人已不把農民放在眼中,甚至商人中已有人超凌武士身價的大豪傑了。……武士中不論大小,一般都很貧窮……武士們衣飾講究,灑食豐厚,居住華麗後,手中的財產就愈來愈少,尤其是身心因而衰弱,忠誠也日益減退……有些武士染上了商人習氣,不知仁義廉恥為何物…… ——引自日本《世事見聞錄》

材料三:下列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歷史圖片:

圖一 日本地券 圖二 日本火車站

圖三 新式學校 圖四 日本使團出港

請回答:

(1)上引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怎樣的社會經濟的什麼變化?當時日本的社會階級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6分)

(2)材料二作者關於「武士……忠誠也日益減退……有些武士染上了商人習氣,不知廉恥為何物」的認識是否正確?為什麼?(3分)

(3)從材料三你看到了當時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社會發生了什麼變化?(6分)

(4)這些變化對日本社會發展產生哪些重大影響?(6分)

28.閱讀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所謂帝國主義,就是工業巨頭力圖用尋找國外市場和國內投資的辦法為自己剩餘的產品擴大渠道,以便安置在自己家裡賣不出去和無法利用的商品和資本。 ——霍布森《帝國主義》

材料二 由單個企業家所經營的生產……已經愈來愈成為一種例外了……如果我們從股份公司進而來看那支配著和壟斷著整個工業部門的托拉斯,那麼,那裡不僅私人生產停止了,而且無計劃性也沒有了。 ——恩格斯語

材料三 壟斷是好東西,因為它是經濟范疇……競爭是好東西,因為它也是經濟范疇。但是不好的是壟斷的現實和競爭的現實。——馬克思語

請回答:

(1)霍布森認識的帝國主義本質是什麼?(2分)

(2)恩格斯是如何評價壟斷組織的?(4分)

(3)馬克思、恩格斯對壟斷組織的評價有何相同之處?(2分)

(4)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不好的是壟斷的現實」?(6分)

29.由於國情不同,世界各國工業化的途徑是不盡相同的。請回答:(13分)

(1)指出16世紀以來的英國和19世紀中期以來的日本在工業發展的早期階段資本積累的主要來源(結合中國近代史),以及政府所起的不同作用。(7分)

(2)就政府作用而言,以日本為例結合史實加以說明,並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6分)
參考答案

1B 2D 3C 4D 5C 6C 7D 8B 9B 10B 11C 12A 13A 14D 15C 16A 17A 18B 19C 20B 21B 22C 23D 24D 25B
26B

27.(1)封建領主經濟開始瓦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逐漸形成並得到發展,新興地主和高利貸商人逐步成為一種政治力量,中下級武士要求改變現狀,從維護封建社會的支柱變為一支反對幕府的力量。(6分)

(2)不正確。作者沒有看到資本主義因素對封建社會的沖擊的重要進步作用,而站在守舊的立場上只看到它的某些消極因素。(3分)

(3)變化:①改革土地制度,承認土地私有,廢除了土地買賣的禁令;正式從法律上保障了新興地主的土地所有權;②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大力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積極修建鐵路興辦工廠;③推行「文明開化」政策,用西方資本主義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發展近代教育,培養資本主義建設人才。(6分)

(4)影響:日本改變了封建落後狀況,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擺脫民族危機,成為亞洲強國。但仍保留較強的封建殘余勢力,對外推行侵略擴張政策,成為新興的帝國主義國家。(6分)

28、(1)對外經濟侵略,即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2分)(2)壟斷組織是生產力發展的產物,是生產和資本高度集中的結果。壟斷組織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資本主義生產的盲目性。(4分)

(3)都認為壟斷組織一定程度上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需要,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2分)

(4)壟斷資本家干預國家經濟政治生活。壟斷組織還跨出國界,形成國際壟斷集團,要求從經濟上瓜分世界,促使各資本主義國家加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步伐。(6分)

29.(1)英國:通過(貴族地主)圈地運動和(銀行家、大商人、手工工場主)海外貿易、殖民掠奪,為發展工業積累了資本。(3分)

日本,通過明治政府大力改革,如徵收統一的地稅,以及發動對外戰爭勒索賠款等,為發展工業積累了資本。(2分)

不同點:英國工業起步階段政府作用不大,主要靠私人投資;日本在工業起步時政府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2分)

(2)主要史實:政府投資、扶植私人企業、海外拓展。(3分)

主要原因:由於市場狹小、資源不足、農業落後等原因,單靠私人資本無力發展新工業。(3分)

㈣ 司法考試試卷結構

考試分為四張試卷,每張試卷分值為150分,四卷總分為600分。試卷一、試內卷二、試卷三為機讀式選擇試容題,試卷四為筆答式實例(案例)分析試題。各卷的具體科目為:

試卷一:綜合知識。包括:法理學、法制史、憲法、經濟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司法制度與法律職業道德;

試卷二:刑事與行政法律制度。包括:刑法、刑事訴訟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試卷三:民商事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含仲裁製度);

試卷四:實例(案例)分析。包括:法理學、憲法、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商法、民事訴訟法。

㈤ 法碩(非法學)准備什麼參考資料針對英語那些書比較好請各位幫幫忙

http://ke..com/view/146590.html?wtp=tt
2011年法律碩士考試大綱變化及考試特點綜述
一、2011年考研法律碩士大綱變化綜述 2011法律碩士考研大綱在2010基礎之上做了微小得調整,其中刑法分則新增了幾個罪名,民法刪除了一個考點,憲法學應該是變化最大的,不僅增加了一個考點而且加了一個小節,所以考生在復習時候尤為留意,總的來說是變化不大的。考生大可不必擔心考綱大變動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 二、2011年考研法律碩士學科考試特點 一個就是法律碩士的考試和大家的學分考試不一樣,法律碩士考的一個科目,它考的知識面很全,很難找到側重點,如果只看幾塊的話就很難應付考試。另外就是出題角度多樣性,它不會像學分課的老師交代那樣從哪出題等等,法碩每年出題都有靈活的變化,主要根據趨勢的變化靈活掌握,很難有統一的模式。這樣說來法碩考試的類型可能有預測性,考試的知識點以及考試的角度這個預測性可能就比較難把握一些,自己復習可能就更難把握。這些是不同於學分考試。再一個特點就是不同於法學碩士的考試。法律碩士是第二專業,所以要求掌握基本知識、基本點,而法學碩士的考試是在掌握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要提高它的知識難度、知識深度,所以考起來就相對難些。另外法學碩士專業課的考試是各校出題,所以只要理解這個學校在某個領域中的觀點就可以,考試的時候按照這個學校的觀點來答就可以了。但是法律碩士考試是全國統考,如果專門學人大的觀點、北大的觀點、法大的觀點,這些觀點都是不一樣的,如果按照某一個學校的觀點來答就容易出錯。 三、2011年考研法律碩士大綱特點 1、考查目標 縱觀大綱考查目標中的要求,我們可以看到大綱對考生的要求有:再認和再現、理解和掌握、運用、綜合運用、使用等。 再認和再現,這是記憶中的兩個層次,其中再認一般是指對於自己以往記憶的事物,在再次見到時能夠辨認出來;再現則是指在沒有見到而只是收到某種直接或間接的刺激時能夠想起原來記憶的事物。 理解和掌握,這個我們就不用多說了。運用、綜合運用和使用,其實區別並不太大,我們在下文中再分別予以分析。 對於專業課,考查目標共有5項,相比綜合課多出來的是第1項,即再認和再現,其對象是刑法學和民法學的基本知識。在理解和掌握方面上,刑法學和民法學的對象是重要概念、特徵、內容和其法律規定,綜合課部分則是基本概念、特徵和基本原理。從這兩個方面可以看出,對於專業課,由於刑法和民法是理論的海洋,知識點較多,故而對其基本知識僅僅要求能夠認知,對其重要概念才要求理解和掌握;而綜合課部分,由於其理論並不復雜,或者我們可以說除了法理學較為難懂之外,憲法學和法制史部分一般都是記憶性的內容,故而大綱對其基本知識要求了理解和掌握。 在運用上,專業課部分第3項要求運用相關原理來解釋和論證某些觀點,明辨法理,這主要是針對辨析題而言的,要求是通過解釋和論證達到明辨法理的目的,可知其要求並不是很高,考生大可不必感到手足無措以至於無從下手,這一點我們在後文中再予以論述。綜合課部分的運用,是要求對給定材料進行分析處理並正確評價,可知只要考生能夠准確提煉出材料中的信息,找出其關聯的知識點和理論,同時對其進行了正確的定性和評價,就算是達到了要求。 綜合運用方面,專業課部分要求是結合生活背景和特定法律現象,分析、評價有關案件和事件,並找出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綜合課則要求綜合運用三科的基本知識和原理,對我國現實法律現象和法治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可見,兩者的區別在於,專業課更傾向於具體案件的分析和處理,其案例大多是單科性的,即刑法案例不涉及民法知識,反之亦然;而綜合課則傾向於較為宏觀現象的分析,其要求是綜合三科的知識對一個現象予以分析。這就要求我們在復習和應試中區別兩者的特點,對症下葯,才能事半功倍。 使用上,專業課和綜合課的考查目標差別不大,無非是運用專業術語進行一些符合邏輯的論證,要求是四項即使用專業術語(綜合課中還要求法律思維)、論述有據、條理清晰、符合邏輯,看起來很抽象,其實並不難。所謂使用專業術語,就是要使用一些相關學科的名詞,論述有據也就是在論證的時候要找到合適的論據,符合邏輯和條理清晰就更簡單,無論是總分總、分總還是總分結構,只要論述時分開層次,每個層次專注於一個小點即可。 上述只是根據專業課和綜合課的不同特點,對兩者的考查目標做了一個大致的分析,當然它們內部還是有別的不同,比如刑法學和民法學雖然都是專業課部分,但其肯定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對於這些我們將在各個科目的分析中予以論述,敬請關注。 2、考試形式 閉卷,筆試,考試用時180分鍾。試卷滿分為150分 3、試卷內容結構 專業課一:包括刑法學和民法學兩部分內容 專業課二:包括法理學、中國憲法學、中國法制史三部分內容 4、試卷題型結構 專業課一: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辨析題、法條分析題和案例分析題、法條分析題和案例分析題 專業課二: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簡答題、分析題、論述題五種題型 5、試卷總題量 130題目 四、2011年考研法律碩士考試范圍變化 總體上變化不大刑法分則新增了幾個罪名,民法刪除了一個考點,憲法學應該是變化最大的,不僅增加了一個考點而且加了一個小節。 法制史的第一次 第一部羅馬歷史上的成文法:《十二表法》; 第一個形成憲法的資產階級國家:英國憲法(「近代憲法之母」); 「第一個人權宣言」:《獨立宣言》/美國; 第一部成文憲法:1787《美國憲法》; 第一部歐洲大陸成文憲法:1791《法國憲法》; 第一部資本主義社會民法典:《法國民法典》(《拿破崙民法典》); 第一部現代資產階級憲法:1919《魏瑪憲法》(《德意志共和國憲法》); 規模最大(第一)的資本主義國家民法典:1900《德國民法典》(「德國法律科學之大成」); 第一部日本成文法典:《大寶律令》; 第一部日本憲法:《明治憲法》。 第一次公布成文法:鄭國/子產/「鑄刑書」; 第一部系統的封建成文法典:《法經》/戰國/魏/李悝; 第一次改法為律:商鞅/秦; 第一次廢除肉刑:漢文帝; 第一次確立「親親得相首匿」:漢宣帝; 第一次「八議」入律:《魏律》; 第一次「官當」入律:《北魏律》/《陳律》; 第一次規定「重罪十條」:《北齊律》; 第一次廢除宮刑:南北朝時期; 第一次規定「准五服以治罪」:《晉律》/《北齊律》; 第一次死刑復奏:北魏太武帝; 第一次設立大理寺:北齊; 第一次規定「十惡」:《唐律疏議》; 第一部刊印頒行的法典:《宋刑統》; 第一次以六部體例定律:《大明律》; 第一次設立大誥:明太祖/朱元璋; 最後一部(倒數第一)封建成文法典:《大清律例》; 第一個憲法性文件:《欽定憲法大綱》; 第一部近代意義上的刑法典:《大清新刑律》; 第一部資產階級憲法性文件:《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第一部北洋政府憲法草案:《天壇憲草》/《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第一部近代史上正式公布的憲法:《中華民國憲法》(「賄選憲法」)。

㈥ 九年級上冊歷史試卷

九年級上冊期末考試模擬題

一、選擇題

1.1649年1月30日,倫敦白金漢宮外的廣場上,一位特殊的犯人被送上斷頭台,這位「特殊的犯人」是:

A.詹姆士一世 B.查理一世 C.查理二世 D. 路易十六

2.標志著英國革命資產階級結束的事件是:

A.查理一世上斷頭台 B.英國宣布成立共和國

C.1688年宮廷政變成功 D.通過權利法案

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成功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是

A.推動了歷史發展進程 B.揭開歐洲資產階級革命運動的序幕

C.限制了王權,國王不能濫用權力 D.推翻了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

4.在一次戰役中,美軍對包圍的英軍散發傳單說:「自獨立戰爭開始兩年來,盡管我們遭受了巨大的困難和挫折,但今天,你們必須投降,因為上帝正全力支持我們的正義事業。」據此判斷這場戰役是:

A.波士頓傾茶事件 B.來剋星頓的槍聲 C.薩拉托加戰役 D.約克鎮戰役

5.2004年11月2日,布希競選成功,再次當選總統。美國總統競選的制度開始於:

A.《獨立宣言的發表》 B.1787年憲法的制定

C.北美大陸會議決定 D.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6.1793年把法國大革命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A.《人權宣言》的發表 B.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成立 C.攻佔巴士底獄 D.雅各賓派掌權

7.以下關於英國、美國、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發生的共同原因表述中准確的是:

A. 資本主義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B.封建專制制度腐朽的結果

C.君權神授學說同議會矛盾的結果 D.殖民壓迫使民族獨立願望增強

8.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一枝獨秀」的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遍地開花」的革命。這里的「一枝獨秀」的革命是指:

A.英國 B.法國 C.荷蘭 D.美國

9.《泰坦尼克號》是一部扣人心弦的電影,其中泰坦尼克號(意為永不沉沒之船)的動力主要是依靠:

A.風力 B.電力 C.蒸汽 D.人力

10.改變了世界面貌,使歐美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強大的工業國的歷史事件是:

A.新航路的開辟 B.文藝復興

C. 資產階級革命 D.工業革命

11.在罪惡的黑奴隸貿易中,最早和最大的奴隸販子是

A.葡萄牙和英國 B.葡萄牙和荷蘭 C.西班牙和英國 D.西班牙和法國

12.英國在18世紀後半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國家,它先後打敗的國家順序是:

A.西班牙、荷蘭、法國 B.西班牙、法國、荷蘭

C.荷蘭、西班牙、法國 D.荷蘭、法國、西班牙

13.英國迅速成長為資本主義工業強國的決定因素是:

A.掠奪殖民地財富 B.進行海外貿易

C.販賣黑人奴隸 D.剝削本國人民

14.16世紀一群西班牙人帶著他們的家屬移民到一些殖民地,但有個地區他們沒有權力去,這個地方是:

A.哥倫比亞 B.秘魯 C.巴西 D.阿根廷

15.來到巴黎這個城市,你會看到法文所寫的「1871年5月21日-5月28日公社的犧牲者」的牆壁,這是為了紀念:

A.憲章運動 B. 里昂起義 C.巴黎公社革命 D.拿破崙遠征

16.美國南北戰爭爆發前是「一國兩制」的經濟格局,其中「兩制」是指:

○1北方資本主義經濟○2南方封建主義經濟○3北方奴隸制經濟○4南方種植園經濟

A.○1○2 B.○2○3 C.○3○4 D.○1○4

17.美國南北戰爭中,使北方獲得雄厚兵源轉敗為勝的事件是:

A.《獨立宣言》的發表 B.林肯當選美國總統

C.《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的頒布 D.林肯遇刺身亡

18.在美國歷史上被譽為「開國元勛」和黑奴解放者的兩位總統是:

A.華盛頓、林肯 B.傑佛遜、杜魯門 C.羅斯福、里根 D.羅斯福、柯林頓

19.之所以把美國獨立戰爭和美國內戰稱為美國歷史上的兩次資產階級革命,主要原因是:

A.贏得了民族獨立廢除了奴隸制

B.具有反殖民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性質

C.推動了世界其他國家和其他地區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

D. 建立和鞏固了資本主義制度有利於美國資本主義發展

20.男士穿西服,女士打洋傘,這是19世紀中期日本上層人物崇尚的行頭,這里所反映的情景最符合下列哪一口號:

A.廢藩置縣 B. 置產興業 C.求知識於世界 D. 文明開化

21.日本明治維新的根本目的是:

A. 社會生活的西方化

B.殖產興業在經濟上趕上西方

C. 實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

D.富國強兵避免重蹈中國的覆轍

22.「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奇跡的時代,大車不需要馬拉,新聞通過環繞地球的電線一瞬間傳遍世界……。」請判斷這樣的生活最早應出現在:

A.文藝復興時期 B.工業革命時期

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第三次工業革命時期

23.第二次工業革命開發和利用的能源中最符合環保標準的是:

A.煤炭 B.石油 C.電力 D.原子能

二、非選擇題

1.近代以來,重視法制建設成為世界歷史發展的重要潮流。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英國於1689年通過的法律性質的重要文獻是什麼?它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2)法國資產階級爆發後不久通過了哪一部重要文獻?其主要內容有哪些?

(3)拿破崙曾不無得意的說:「我真正的光榮並非打了40次勝仗,滑鐵盧之戰抹去了關於這一切的記憶,但有一樣東西是不合被人們忘卻的,它將永垂不朽……」拿破崙所指的「東西」是什麼?它有什麼樣的歷史地位?

(4)1954年新中國民主法制建設的重大成果是什麼?

2.兩個歷史小組要舉行一場「是非成敗拿破崙」的辯論會,其中正方觀點是:拿破崙是英雄;反方觀點是:拿破崙是戰爭狂人。

(1)你想加入哪一方進行辯論?

(2)辯論前你將怎樣搜集資料?請寫出你搜集資料的兩種方法或途徑。

(3)請至少寫出三點史實來支持你方的觀點。

3.概括19世紀中期美國、俄國、日本各自出現的主要社會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所採取的措施,這對我們有何啟示?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B2.C3.A4.C5.B6.D7.A8.A9.C10.D11.A12.A13.A14.C15.C 16.D17.C18.A19.D20.D21.D22.C23.C

二.非選擇題

1.答:(1)《權利法案》。它的作用是以法律的形式對國王的權利進行了明確的制約,這樣,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統治開始確立起來。(2)《人權宣言》。內容為: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3)《拿破崙法典》。歷史地位是:它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立法規范,成為近代歐洲各國資產階級法典的範本。(4)1954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答:(1)我想加入正方,拿破崙是英雄。或我想加入反方,拿破崙是戰爭狂人。

(2)①到圖書館查找有關拿破崙的課外讀物,如拿破崙傳記,評價他的文章。

②通過網上查找相關的文章和圖片資料。

③查找音像資料,電影《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音樂《馬賽曲》等。以上任選兩種即可。

(3)反方:拿破崙不斷的發動戰爭,1807年征服葡萄牙,1808年征服西班牙,1812年遠征俄羅斯等等。他的對外戰爭掠奪了大量財富,開了廣闊的市場為法國資產階級謀取了利益,也給歐洲和法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因此是侵略的非正義的戰爭。

正方:拿破崙具有非凡的軍事才能。他連續大敗五次反法同盟,征服了許多國家而成為歐洲霸主,寫下了世界戰爭史上的許多神話。他頒布《民法典》,把資產階級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打擊了封建殘余勢力,保證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拿破崙法典》後來成為近代歐洲各國資產階級法典的範本。

3.答:美國:奴隸制度和國家分裂。通過南北戰爭解決的。

俄國:農奴制出現危機並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通過1861年改革解決的。

日本:出現嚴重的民族危機。 通過明治維新解決的。

啟示:根據具體問題採取有效的措施,強國富民等。工業革命後社會生產力得到迅速發展,同時資產階級也發展成為強有力的階級,各國資產階級進行一系列政治活動,來排除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的障礙,使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起來。

人民教育出版社網頁里有很多類似的試題,你可以自己去找著做,還有參考答案的,很方便的。
http://www.pep.com.cn/czls/jszx/9s/st/

㈦ 拿破崙稱帝的意義或影響 -----要寫在試卷上的拜託!!!!!

總有人咬住拿破崙「加冕稱帝」這一點不放,認為他的做法是歷時的倒退,是對法國大革命的反動(參見【蘇】葉·維·塔爾列《拿破崙傳》),那麼先讓我們來看看這位「歷時、革命反動者」在建立帝國後的所作所為吧。
1800年創辦法拉西銀行,鼓勵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
1804年頒布《民法典》,保障了雅各賓派新建立的小農土地所有制,1807年頒布《商法典》,1810年頒布《刑法典》,這些法典成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法律規范。
建立公立中學和法蘭西大學,培養人才,鼓勵科學研究和技術教育。
歷史證明,這一切保護了大革命的勝利果實,鞏固了資產階級社會的秩序。尤其是一系列資產階級性質法典的頒布,曾任法蘭西共和國政府首腦的歷史學家梯也爾在《執政府和帝國的歷史》中這樣評價道:「用民法典來組織我們的社會、國家」,「他把公民地位和行政組織連同秩序給了我們。」

㈧ 我是一名初中生,每次吵架,父母都拿學費來了威脅我,我該怎麼辦

熱點內容
教育法規的功能與作用 發布:2025-08-16 09:39:24 瀏覽:944
法院拒不執行拘留 發布:2025-08-16 09:39:18 瀏覽:5
長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8-16 09:28:06 瀏覽:777
勞動合同法調整范圍 發布:2025-08-16 09:22:57 瀏覽:716
引入外商條例 發布:2025-08-16 09:22:25 瀏覽:456
依法治國一個偉大政黨的庄嚴選擇 發布:2025-08-16 09:08:35 瀏覽:890
中國石油大學經濟法第二次作業 發布:2025-08-16 09:08:34 瀏覽:133
合同法和民法通則 發布:2025-08-16 08:51:43 瀏覽:653
我國民法典質 發布:2025-08-16 08:51:07 瀏覽:594
經濟法與民商法之間的關系是 發布:2025-08-16 08:45:54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