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司法獨立研究

司法獨立研究

發布時間: 2021-12-24 13:40:19

⑴ 我國司法獨立的現狀與問題

由於國家制度、政治體制和司法制度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國並不存在而且在現有制度框架內也不可能存在一般意義上的司法獨立。我們所說的當前我國的司法獨立,只能是一種特殊樣式的司法獨立。其特殊性表現在:

其一,系組織獨立而非官員獨立。從法理上看,司法獨立固然包含在外部意義上的組織獨立,但其核心內容,是以司法官員為權利義務承受對象的個體性獨立。這是因為,第一,司法的理性在本質上是個體性的;第二,全部司法程序是為保證審判法官的客觀判斷和公正判決而設置的;第三,司法責任應當是個體化的。因此從根本上來講,在司法程序中的審判獨立應當是法官的獨立,因為只有法官獨立,才能使現代訴訟中幫助和制約法官作出正確裁決的一整套制度真正發揮作用,也才能有效貫徹司法責任制度。然而,在一定條件下,強調法院獨立而不強調法官獨立也不能說沒有某種現實的合理性。因為在我國情況下,這在根本上由大的體制背景所決定,而且與法官的"工匠化",總體素質不高,對社會責任的承擔能力較弱等狀況相對適應。可見,強調法院獨立,乃環境和條件使然。

其二,系技術獨立而非政治獨立。我國憲法和法律並未肯定司法機關在國家基本權力結構中的獨立。因為我們國家結構形式上,實行人大監督下的"一府兩院制"。司法機關相對於立法機關並非相互制衡的分權關系而系產生與被產生的關系。司法官員受人大任免,司法機關對人大報告工作並接受其監督。在實質的權力關繫上,所有國家機關必須接受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司法機關與司法工作也不例外。雖然黨的領導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司法機關並不享有政治結構上即國家權力關繫上的獨立,這應無疑義。憲法和法律只是肯定了司法機關在行使其職權時的某種獨立性,實即司法程序中的技術性獨立。這突出顯示了我國司法獨立的基本樣態。

其三,系有限獨立而非充分獨立。即使就技術性而言,這種獨立也不能不是十分有限的。這種有限性主要是因為,技術獨立對政治獨立存在一種依存關系,如果沒有國家體制上的獨立性,在司法程序中也很難完全避免非程序化的干預。因為對司法機關具有上位關系的權力實體可能利用直接指導、人事任免、經濟控制等權力來通過司法機關貫徹其意志。雖然這些權力實體可以自我抑制,力圖避免非程序性干預,但缺乏體制約束的自我抑制不一定是始終有效的,尤其在那些重大、敏感的刑、民案件中。除了這種具有根本意義的體制性制約,我國當前的司法獨立還受到其他幾個方面的限制,從而造成其獨立的程度十分有限。

一是司法的體製造成的障礙。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負有審判監督的職責。這種監督的方式和程度雖然受到法律的嚴格制約,而且目前看也有弱化趨勢,但畢竟與法院形成一種監督上的上位與下位關系。而且就刑事案件辦理,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檢、法三機關之間實行互相配合、互相制約,這種平等的配合制約關系,使得以審判至上為前提的司法獨立難以有效貫徹。

二是經濟保障不足且財政供應體制不順。法官的待遇低,在司法活動中可能獲得的非法利益與其合法收入相比誘惑太大,易於影響其廉潔與公正,也使司法獨立受到損害。而且法院經費受政府的制約,它有時難以避免"手捧帽子向自己的當事人乞討"的尷尬。

三是法官資質與身份保障不夠。雖然近有法官法的頒布以提高法官素質,但總的看,由於法官與一般公務員無明顯區別,進入標准不高,資質要求不嚴,大量法官無論就其業務能力還是就其精神品格都難以做到獨立而公正地行使司法權。法院不得不以行政性的院、庭長指導與審委會研究決定等實質上為非程序性的方法來提高司法公正的程度,而這種行政性司法管理方式的運用,使得司法獨立即法官獨立這一根本性的設定受到破壞。

由於上述因素的影響,當前在司法活動中司法不獨立並由此而影響司法公正的情況較為突出。表現在:1.地方保護主義。由於法院受地方轄制,實踐中可能成為實現地方利益的工具。2.以權代法,以言代法。尤其是遇到一些利益損益突出、影響大或者有其他因素介入的案件,某些掌權人物出於這樣那樣的考慮,於法不顧,直接干預司法或施加壓力要貫徹其意志。3.辦"金錢案"、"人情案",司法活動中的腐敗現象突出。由於缺乏獨立的能力和獨立的品格,司法官員可能因利誘腐蝕而在實際上出賣司法權。這方面的情況已到了不能不下大力氣予以整頓的時候了。

⑵ 司法獨立後司法部門腐敗怎麼辦

書法獨立應該是提司法機關在審理案件過程中不受外界因素干擾,而非司法體專制獨立。司法獨屬立是保證任何案件都能夠得到公平、公正法律判決的前提,是法制國家的象徵。司法獨立後的司法部門要防止和杜絕司法腐敗,必需做到凡不涉及公民隱私、國家安全等必須保密以外,所有民事、刑事案件的審理都應公開,至少要做到審理信息的公開。讓民眾和社會媒體來監督司法審理過程。從而防止司法腐敗的發生。當然還有很多防止司法腐敗需要注意和完善的方面,在此不一一列舉。願我國的司法能真正獨立並能乾乾凈凈、公正、公平地對待每一起案件的審理。這是一個法制國家和國民的期望。

⑶ 卞建林的學術觀點

1.健全中國刑事訴訟法治,進行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研究,借鑒國外先進經驗,貫徹聯合國刑事司法准則與國際人權標准;
2.主張維護社會公益與保障個人權利相均衡、秩序與自由相均衡,這是實現訴訟民主和司法改革的基本理念;主張凸顯訴訟程序的獨立價值、保障程序合法、完善程序制裁措施,這是弘揚程序法治理念的重要內容;
3.在我國刑事訴訟中明確無罪推定原則,賦予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沉默權,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證據,確立全面的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同時確立一事不再理原則,以更好地實現控辯雙方的平等對抗,保證程序正當、實現司法正義;
4.主張司法獨立,改革審判組織,加強法官對審判前程序合法性的司法審查;改革現行法庭設置與庭審方式,強化辯護律師在訴訟中的抗辯作用,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權利;
5.建議充分發揮微罪不起訴和簡易審判程序的作用,實現刑事訴訟的效益價值,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探索刑事和解、調解等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
6.主張重新建立訴訟證明的理論體系,認為在訴訟領域,證明是指國家公訴機關和訴訟當事人在法庭審理中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和要求向審判機關提出證據,運用證據闡明系爭事實,論證訴訟主張的活動;由於認識能力的相對性和訴訟證明的特殊性,人們對案件事實的認識不可能達到與客觀存在的事實完全一致、絕對真實的程度。基於訴訟證明的相對性原理,我國刑事訴訟中的定罪判決,其主觀標准可以概括為「法官內心確信無疑」,其客觀標准則為「最大限度地符合或接近案件客觀事實」。

法學論文,法制史的,論清末司法獨立原則的確立,題目較偏,答辯難嗎憲法老師是答辯組的,會問什麼啊

法制史是所有法學的基礎,就跟法理學一樣,所以即使是憲法學老師,也不會僅僅圍繞憲法問題提問,而是依舊圍繞你的論文中心及內容題問,這是不言而喻的。我也是學法學的,我雖然沒看過你的論文,但從你的論文的題目《論清末司法獨立原則的確立》,我認為該論文中可能涉及的核心問題有幾個:
1、這種司法獨立原則確立的背景是什麼;
2、司法獨立的進步意義是什麼;
3、清末司法獨立原則確立與當今時代司法獨立的衍生關系是什麼,其區別與聯系是什麼;
4、該原則的確立對後世憲政體制確立的作用是什麼。

上述問題也是我認為,如果要我寫這篇論文,除了論述「司法獨立原則」的歷史背景、來龍去脈、比較法情況等問題外,應著重闡述的幾個問題。如果你的論文中提到了這些問題,那麼請著重關注。答辯時候回答老師提問,知道的請盡量回答,如果不知道、沒想過,也希望能夠當即思考,迅速結合自己的論文,作出中規中矩的回答。一方面不要讓老師覺得你對此完全無知,另一方面也要坦誠的講你對此研究的不夠深入,將來會繼續研究,以示謹慎的研究態度。答辯中切忌一個問題,就是與專業的老師抗衡,固執己見。在遇到老師提問時,尤其是專業的老師提出專業的問題,在此如果你認為與你意見相左,請保守回答,盡量的將老師的觀點與你的論文觀點聯系起來,說成一致或者老師的觀點是你的深化,而不能說是對立的、完全相悖。否認如果你的觀點錯誤了,將直接導致論文的價值被否定。

⑸ 司法獨立制度

[美]米爾依安·R·達瑪什卡:《司法和國家權力的多種面孔》,鄭戈譯,北京回:中國政答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美]詹姆士·Q·惠特曼:《合理懷疑的起源:刑事審判的神學根基》,佀華強、李偉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英]羅伯特·巴特萊特:《中世紀審判》,徐昕,喻中勝等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⑹ 海南大學法學院的科研成果

近年來學院取得了較多的科研成果,承擔完成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中國仲裁製度研究》、《中國司法改革理論與防止司法腐敗的對策研究》和教育部研究項目《中國司法改革研究》、《司法獨立研究》,出版了《中國民事訴訟法要論》、《國際反貪污的理論與實踐》(部分)、《行政訴訟導論》、《中國行政訴訟法原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導論》、《廉政學》、《檢察制度比較研究》、《基層司法工作理論與實務》、《刑事訴訟原理與改革》、《日本民法概論》、《中日擔保法律制度比較》、《中國經濟特區立法研究》、《監督政府的理論與實踐》、《論犯罪觀》等四十多部著作。同時,訴訟法學科的譚兵教授和譚世貴教授還受司法部原法學教育司聘請,分別主編了全國統編法學教材《民事訴訟法學》和《律師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副主編)、《證據法學》(副主編)。目前,學院的教師正承擔十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學院教師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政法論壇》、《現代法學》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三百多篇,有30多項成果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其中王峻岩教授與譚兵教授撰寫的《論鄧小平關於創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思想和偉大實踐》一文,1996年9月曾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第五屆入選作品獎,是當年全國高校中獲此獎項的兩篇論文之一和當年海南省獲此獎項的唯一論文;譚世貴教授主編的《中國司法改革研究》一書和撰寫的論文《論司法獨立》分別榮獲第四屆、第三屆全國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撰寫的論文《中國司法機構改革研究》獲全國司法改革優秀論文一等獎。

⑺ 律師:我國司法不獨立表現在哪些

由於國家制度、政治體制和司法制度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國並不存在而且在現有制度框架內也不可能存在一般意義上的司法獨立。我們所說的當前我國的司法獨立,只能是一種特殊樣式的司法獨立。其特殊性表現在:

其一,系組織獨立而非官員獨立。從法理上看,司法獨立固然包含在外部意義上的組織獨立,但其核心內容,是以司法官員為權利義務承受對象的個體性獨立。這是因為,第一,司法的理性在本質上是個體性的;第二,全部司法程序是為保證審判法官的客觀判斷和公正判決而設置的;第三,司法責任應當是個體化的。因此從根本上來講,在司法程序中的審判獨立應當是法官的獨立,因為只有法官獨立,才能使現代訴訟中幫助和制約法官作出正確裁決的一整套制度真正發揮作用,也才能有效貫徹司法責任制度。然而,在一定條件下,強調法院獨立而不強調法官獨立也不能說沒有某種現實的合理性。因為在我國情況下,這在根本上由大的體制背景所決定,而且與法官的"工匠化",總體素質不高,對社會責任的承擔能力較弱等狀況相對適應。可見,強調法院獨立,乃環境和條件使然。

其二,系技術獨立而非政治獨立。我國憲法和法律並未肯定司法機關在國家基本權力結構中的獨立。因為我們國家結構形式上,實行人大監督下的"一府兩院制"。司法機關相對於立法機關並非相互制衡的分權關系而系產生與被產生的關系。司法官員受人大任免,司法機關對人大報告工作並接受其監督。在實質的權力關繫上,所有國家機關必須接受執政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司法機關與司法工作也不例外。雖然黨的領導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司法機關並不享有政治結構上即國家權力關繫上的獨立,這應無疑義。憲法和法律只是肯定了司法機關在行使其職權時的某種獨立性,實即司法程序中的技術性獨立。這突出顯示了我國司法獨立的基本樣態。

其三,系有限獨立而非充分獨立。即使就技術性而言,這種獨立也不能不是十分有限的。這種有限性主要是因為,技術獨立對政治獨立存在一種依存關系,如果沒有國家體制上的獨立性,在司法程序中也很難完全避免非程序化的干預。因為對司法機關具有上位關系的權力實體可能利用直接指導、人事任免、經濟控制等權力來通過司法機關貫徹其意志。雖然這些權力實體可以自我抑制,力圖避免非程序性干預,但缺乏體制約束的自我抑制不一定是始終有效的,尤其在那些重大、敏感的刑、民案件中。除了這種具有根本意義的體制性制約,我國當前的司法獨立還受到其他幾個方面的限制,從而造成其獨立的程度十分有限。

一是司法的體製造成的障礙。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檢察機關是法律監督機關,負有審判監督的職責。這種監督的方式和程度雖然受到法律的嚴格制約,而且目前看也有弱化趨勢,但畢竟與法院形成一種監督上的上位與下位關系。而且就刑事案件辦理,憲法和法律規定公、檢、法三機關之間實行互相配合、互相制約,這種平等的配合制約關系,使得以審判至上為前提的司法獨立難以有效貫徹。

二是經濟保障不足且財政供應體制不順。法官的待遇低,在司法活動中可能獲得的非法利益與其合法收入相比誘惑太大,易於影響其廉潔與公正,也使司法獨立受到損害。而且法院經費受政府的制約,它有時難以避免"手捧帽子向自己的當事人乞討"的尷尬。

三是法官資質與身份保障不夠。雖然近有法官法的頒布以提高法官素質,但總的看,由於法官與一般公務員無明顯區別,進入標准不高,資質要求不嚴,大量法官無論就其業務能力還是就其精神品格都難以做到獨立而公正地行使司法權。法院不得不以行政性的院、庭長指導與審委會研究決定等實質上為非程序性的方法來提高司法公正的程度,而這種行政性司法管理方式的運用,使得司法獨立即法官獨立這一根本性的設定受到破壞。

由於上述因素的影響,當前在司法活動中司法不獨立並由此而影響司法公正的情況較為突出。表現在:1.地方保護主義。由於法院受地方轄制,實踐中可能成為實現地方利益的工具。2.以權代法,以言代法。尤其是遇到一些利益損益突出、影響大或者有其他因素介入的案件,某些掌權人物出於這樣那樣的考慮,於法不顧,直接干預司法或施加壓力要貫徹其意志。3.辦"金錢案"、"人情案",司法活動中的腐敗現象突出。由於缺乏獨立的能力和獨立的品格,司法官員可能因利誘腐蝕而在實際上出賣司法權。這方面的情況已到了不能不下大力氣予以整頓的時候了。

⑻ 法理學論如何處理社會輿論與司法獨立的關系

你提到的問題我沒有看過相關的資料,所以幫不到你了。
不過從生活中來看,輿論會影響到司法程序上的處理。
而司法程序在執行中會兼顧到輿論

這兩者的關系就像李剛他孩子撞了人而遭到處理一樣。

法是維護社會公平和秩序的基本,而理是在處理相關司法程序中用相對客觀的因素去量刑

比如說,如果某人傷害別人是因為自衛造成的,那麼這個時候在處理他的時候,就要考慮他的行為,就不能按照原有的規則去處理了。

換過來說,一個小偷在偷取他人財務的時候被別人發現而受到傷害,那麼在法的角度,被偷的人不應該去傷害他,而是應該交給相關部門。可是誰遇到小偷不揍他呢。揍得不嚴重的情況下,自然是可以理解的,法律也不會過多的追究打小偷的人的責任,可是一旦把小偷打死或者打殘,那麼這個時候又會追究打小偷的人的責任了。因為這個時候小偷被打殘、打死的結果和被偷東西的人的損失比起來,小偷因為違法而受到的損失較大,而法的公平就必須以維護受到侵犯較嚴重的人的利益為前提。小偷偷了東西是錯的,可是把小偷打殘、打死也是不對的。

而像李剛他兒子,還有重慶北碚的書記,就必須考慮到涉及的影響而選擇合適的辦法了。

法的根本是維護社會的秩序和個人的合法利益,而理就在處理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對當事人雙方的影響和輿論對次的看法。

英國人被殺讓重慶換了人,也是因此。

純屬個人看法,我對你提到的問題沒有研究過。

⑼ 司法獨立

這個問題只怕研究許多年的專家都回答不了,問問憤青吧,他們的觀點有時比較明確。
想想幾十年前中國還是等級森嚴的君主制度,眨眼就人人平等了,很難很難的。也不是誰的錯,歷史是沒有錯的,就看怎樣往下書寫了......
中國需要一個驚世駭俗的人物出現......
我在等。

熱點內容
教育法規的功能與作用 發布:2025-08-16 09:39:24 瀏覽:944
法院拒不執行拘留 發布:2025-08-16 09:39:18 瀏覽:5
長汀法院院長 發布:2025-08-16 09:28:06 瀏覽:777
勞動合同法調整范圍 發布:2025-08-16 09:22:57 瀏覽:716
引入外商條例 發布:2025-08-16 09:22:25 瀏覽:456
依法治國一個偉大政黨的庄嚴選擇 發布:2025-08-16 09:08:35 瀏覽:890
中國石油大學經濟法第二次作業 發布:2025-08-16 09:08:34 瀏覽:133
合同法和民法通則 發布:2025-08-16 08:51:43 瀏覽:653
我國民法典質 發布:2025-08-16 08:51:07 瀏覽:594
經濟法與民商法之間的關系是 發布:2025-08-16 08:45:54 瀏覽: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