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逝世

刑法逝世

發布時間: 2021-12-25 04:03:03

A. 聶樹斌逝世時間

1995年4月27日,享年20歲

B. 公職人員去逝領導瞞報多領3年工資,領導該受何種處分

至少是要被開除公職,如果是黨員還要被開除黨籍,如果有人追究甚至要被判刑的!

C. 5月23日的逝世人物

1125年——亨利五世,羅馬帝國皇帝。
1370年——元惠宗孛兒只斤·妥歡貼睦爾於應昌府死於痢疾。
1857年——柯西(Cauchy),法國數學家,成就有柯西積分公式,柯西不等式等。
1906年——亨利·易卜生,挪威劇作家。
1937年——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美國資本家,也是上世紀第一個億萬富翁。
1945年——納粹黨衛軍首腦希姆萊死亡。
1960年——閻錫山病逝。
1966年——德王,內蒙古王公。(1902年出生)
1988年——木藤亞也,小說《一升眼淚》作者,因脊髓小腦萎縮症而死。短暫而輝煌的一生結束(1962年出生)
1992年——義大利司法刑法司長、被視作反黑手黨「旗幟」的著名法官喬瓦尼·法爾科內在西西里島被黑手黨暗殺。
1999年——職業摔跤手Owen Hart(歐文·詹姆斯·哈特)從15米的高空墜死。
2009年——韓國前總統盧武鉉自殺身亡。
2010年——歐文·羅斯滕 ,美國著名紀錄片人、導演、作家、艾美獎獲得者
2015年——約翰·納什,86歲,著名經濟學家、博弈論鼻祖、《美麗心靈》男主角原型。

D. 遺屬補助受益人已經死亡 繼續領遺屬補助承擔什麼責任

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標准為:子女每人每月30%。

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供養親屬撫恤金的標准每月領取。

《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照下列規定從工傷保險基金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一)喪葬補助金為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按照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

(4)刑法逝世擴展閱讀:

條件范圍:

1、職工或離退休人員死亡後,其生前直系親屬無生活來源,系依靠死者供養,並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列為供養直系親屬:

(1)祖父、父、夫年滿60歲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2)祖母、母、妻年滿55歲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祖父、祖母作為供養對象,還必須是目前無子女或子女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而又沒有收入來源者。

(3)子女(包括養子女,前妻或前夫所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孫子女、弟妹(包括同父異母或同母異父的弟妹)年未滿16歲或雖滿16歲仍在上中學或職業中學的;孫子女、弟妹作為供養對象,還必須是目前無父母或父母均喪失勞動能力而又沒有收人來源者。

2、職工及離退休人員自幼依靠他人撫養長大,現撫養人符合第一條(1)、(2)款條件的,可視為供養直系親屬。

E. 董必武逝世時間

董必武

董必武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元勛,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中國社會主義法制的奠基者。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人物生平
1886年生,原名董賢琮,又名董用威,字潔畲,號壁伍。湖北黃安(今紅安)人。
董必武
1903年考取秀才。
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學堂,1910年畢業,獲清朝學部授予的拔貢學銜。後在黃州任教員。
1911年參加了辛亥革命,同年加入中國同盟會。
1914年考入日本東京「私立日本大學」學習法律,在日本加入孫中山創建的中華革命黨。
1915年6月回國從事反袁活動,兩次被捕入獄。
1916年出獄後再度赴日本。
1918年回國,參加護法運動。
1919年在上海參加了五四運動,後創辦武漢中學,教授國文。
1920年秋在武漢建立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7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武漢小組代表。隨後建立和發展湖北省的黨組織,任中共武漢區委委員,湖北民運部部長,湖北省委委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時領導籌建了國民黨湖北省黨部,並任湖北省國民黨工作委員會主任,國民黨中央候補委員。
1928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列寧學院學習。
1932年回國,在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歷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中央黨務委員會書記,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執行委員,最高法院院長,工農檢察委員會副主任。
1934年10月參加長征。到陝北後,任中共中央黨校校長,陝甘寧邊區政府代理主席。抗日戰爭時期和抗戰勝利後,是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談判的代表之一。
1945年代表解放區參加舊金山聯合國制憲會議。曾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副書記,中共重慶工委書記,中共中央財經部長,華北局書記,華北人民政府主席。
建國後,歷任中央財經委員會主任,政務院副總理,政務院政法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1975年1月任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是中共六屆中央委員,七、八、九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
出版有《董必武選集》、《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董必武詩選》、《董必武年譜》。
1975年4月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1]

主要貢獻
董必武同志在本世紀初參加過辛亥革命,又是中國最早的共產主義者之一。他的一生,是同中國
董必武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
近百年幾個重要歷史時期的人民革命斗爭緊緊相聯系的,是同中國共產黨的產生和發展、黨的主要領導活動緊緊相聯系的。中國近代急劇變化的歷史潮流,淘汰了多少顯赫一時的風雲人物。但是,董必武同志始終站在偉大歷史變革的前列。他在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歷史發展中,不斷地隨著時代前進。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人之一,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法學家,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黨和國家的重要領導人。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為偉大的共產主義事業,畢生奮斗不息,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巨大功勛。
董必武同志於1886年3月5日出生在湖北黃安縣(今紅安縣)一個清貧的教師家中。十八歲考取秀才。中學讀書時接受革命團體日知會的影響,擁護孫中山的民主主義革命綱領。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加入同盟會,並在武昌軍政府中擔任工作。1914年他在東京私立日本大學學習法律,曾會見亡命日本的孫中山先生。在反對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後的險惡環境下,他毅然參加孫中山重建的中華革命黨。1915年回國,策動討袁的軍事活動,兩次被捕入獄。出獄後繼續堅持斗爭。這些,都表現了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頑強的戰斗精神。在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下,他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他總結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教訓,對比俄中兩國革命成敗的經驗,從中認識到,「中國的獨立,走孫中山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須走列寧的道路」。由此
董必武
他逐步實現由激進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重大思想轉變。1920年,他和陳潭秋等同志共同創建武漢共產主義組織。1921年,他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隨後,任中共武漢地方委員會書記、中共湖北省委委員。作為無產階級革命政黨的一名優秀戰士,董必武同志走上在中國爭取民主革命的徹底勝利並進而實現社會主義的新的革命征途。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期間,董必武同志是湖北省和武漢地區轟轟烈烈大革命運動的核心領導人物之一,在湖北和全國都很有聲望。他以國民黨中央候補執行委員、湖北省黨部和湖北省政府主要負責人的身份,作了大量艱苦的工作。在發動工農群眾、創辦革命報刊、爭取軍閥部隊起義、支援北伐勝利進軍等等方面,都取得出色的成績。特別是放手發動擁有二百幾十萬農協會員的湖北農民運動,形成強大的革命聲勢,同湖南農民運動交相輝映,對促進大革命迅速向長江流域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雖然在當時他的工作中也難免帶有黨的幼年期的弱點,但是,他對國民黨右派作斗爭和支持工農運動的堅定的原則立場,是同黨內右傾機會主義領導人的立場相對立的。
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國民黨反動當局以重金懸賞通緝董必武同志。他毫不畏懼,迅速轉入秘密活動。1928年受黨的派遣到蘇聯學習。他抓緊在那裡的三年多時間,刻苦攻讀馬克思列寧主義著作,注意聯系中國的國情和革命實踐經驗,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這為他後來堅持毛澤東思想和提高領導工作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礎。1932年他回國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後擔任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副校長、中央黨務委員會書記、最高法院院長等職。1934年10月起,他參加中央紅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年近半百,歷盡千難萬險,一直保持著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實現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他更是熱烈擁護和堅決支持。在黨
董必武
中央同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的斗爭中,他旗幟鮮明地批判張國燾的錯誤,維護中央的統一領導。長徵到達陝北後,他擔任中央黨校校長,為培養大批黨的骨幹、迎接抗日民族解放斗爭的新高潮付出巨大的精力。
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抗日戰爭時期,董必武同志作為中共代表團的成員和中共中央長江局、南方局的主要領導人之一,長期在國民黨統治區工作。他協助周恩來同志,參加同國民黨當局的談判,領導我們黨在國民黨統治區的工作。抗戰初期在武漢,他利用合法身份和他在湖北廣泛的社會影響,大力開展黨的統一戰線工作,宣傳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黨的全面抗戰路線和持久戰的人民戰爭思想。他直接領導中共湖北省委,抵制王明右傾投降主義的干擾,團結當地愛國人士,創辦七里坪、湯池等訓練班,為開展華中敵後抗日游擊戰爭、創建華中抗日根據地培養大批骨幹。到重慶後,他作為中共參加國民參政會的參政員,或是同我黨其他參政員一道,或是單槍匹馬,在這個會議上對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投降活動進行英勇機智的斗爭。他模範地執行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廣泛團結各民主黨派、各階層愛國人士、地方實力派和國際友好人士,為堅持國共合作,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深入開展大後方的抗日民主運動,作出重大貢獻。1944年黨中央提前為他作六十大壽,對他的功績作了高度的評價。黨中央在賀電中說:「現在你正代表著黨站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前衛地位,高舉著毛澤東同志的旗幟,不屈不撓地奮斗著。你是中國民族解放、社會解放的老戰士,你是中國共產黨的模範的領導者之一。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為慶祝你的生日,將感到光榮。」1945年4月,董必武同志代表中國共產黨和解放區軍民,參加中國代表團,出席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聯合國制憲會議,並向旅美僑胞和國際人士介紹中國共產黨的綱領和解放區各方面的成績,擴大了中國人民革命的影響。
抗日戰爭勝利後,董必武同志繼續在國民黨統治區工作。他作為中國共產黨代表團成員參加政治協商會議,為爭取和平民主、制止內戰進行復雜艱巨的斗爭。1947年春,國共兩黨談判
董必武
破裂,他率領中共代表團駐南京、上海辦事處的同志撤返延安。隨後,前往華北,任中共中央工作委員會常委和華北財經辦事處主任,緊張地投入支援解放戰爭的工作。1948年8月,他主持召開華北臨時人民代表大會。經過這次大會,成立華北人民政府,他當選為華北人民政府主席。接著,他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籌備工作,主持起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草案)》,為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積極進行立法方面的准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董必武同志先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副總理兼政治法律委員會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長,中國人民政協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代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他同毛澤東同志為首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密團結,積極參與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決策,為新中國的鞏固和發展竭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董必武同志在1938年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和以後的歷屆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從1945年中共七屆一中全會起,歷屆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1973年在十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他在黨和國家領導工作中的建樹甚多。尤其是在政權建設、法制建設、農民運動、統一戰線工作、反動統治區黨的秘密工作這些方面,都有突出的貢獻。
董必武同志是我們黨的一位法學專門家。他不但長期從事法制建設的實際工作,而且根據馬克思主義關於國家和法的學說,結合我國法制建設的具體實際,提出許多獨創性的見解。他認為,法制和國家是緊相連屬的,沒有法制就不能成為一個現代國家。無產階級領導人民奪取政權後,必
董必武
須迅速創立人民民主的法制,以促進和保障經濟建設的發展。在國家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主要的任務已經由解放生產力變為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的時候,不能再經常搞群眾運動,必須進一步健全法制。他針對五十年代我國法制工作中的問題明確地指出,加強法制的中心環節是依法辦事,一是要有法可依,二是要有法必依。要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逐步制定出必要的法規。特別要抓緊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的制定工作。要加強法制建設和法制宣傳,提高人民當家作主的思想,培養人民的法律意識,使人民信法、懂法、守法。黨員和幹部首先要模範地遵守法制。凡自命特殊、置國法於不顧而犯了法的人,不管他地位多高,功勞多大,一律要追究法律責任。董必武同志的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對於今天我們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這是他留給我們的極為珍貴的精神遺產。[2]

社會評價
董必武同志的一生,是光輝的革命戰斗的一生,是不斷開拓前進的一生。他從一個清末的秀才,成長為一個激進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者,又成長為一個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這中間走
董必武偕夫人何連芝在廣州
過的道路是很不平坦的。他親眼看到過舊中國幾個朝代統治的黑暗和民族災難的深重,經歷過幾個時期中國人民革命斗爭的風雨。他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和社會狀況有深切的了解,對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斗爭生活有豐富的經驗。他沒有被舊的歷史文化知識所束縛,沒有被局部經驗所限制,而是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理論指導下,把這些知識、經驗提煉、升華為正確的思想原則,指導自己的革命行動。他不斷從毛澤東思想中吸取精神營養。他的一些獨創性的思想成果,也充實和豐富了毛澤東思想的寶庫。正是由於具有這種思想基礎,他才能夠在極其復雜的革命斗爭中,在一些重大的歷史轉折關頭,正確掌握並堅決執行黨的綱領和政策。他在黨內政治生活中總是立場堅定,是非分明,表現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度
董必武
的黨性。這是特別值得稱道的。
董必武同志的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道德品質表現在許多方面。他一生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革命事業,真正實踐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他身居高位,從不自視特殊,而是嚴格要求自己和親屬,注意以身作則,服從組織,遵守紀律,不徇私情,敢於同一切損害人民利益的違法亂紀行為作斗爭。他謙虛謹慎,平易近人,愛護幹部,團結同志,善於同黨外朋友合作共事,時刻關心群眾,同群眾保持密切的聯系。他好學深思,刻苦攻讀馬克思主義和文化科學書籍,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他熱情獎掖青年後進,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讀書是他平生的一大嗜好。對於中國古典詩詞、書法和文化歷史有很高的造詣。他不愧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中國共產黨優良傳統的傑出代表之一。

F. 誹謗已死去的人會有罪嗎

盜竊、侮辱屍體罪,本罪是選擇性罪名,盜竊屍體罪,是指秘密竊取屍體,置於自己實際支配下之行為。侮辱屍體罪,是指以暴露、猥褻、毀損、塗劃、踐踏等方式損害屍體的尊嚴或者傷害有關人員感情的行為。本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社會風尚。主體是已滿十六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觀上為故意,即明知道是他人的屍體而故意進行侵害。可能行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但不影響本罪的成立。逝者享有的權利逝者享有哪些權利,這是 殯儀 服務機構和 殯儀 工作者必須認清的問題。本節用了較多的文字來說明我國現行法律中對逝者仍享有權利的規定。一、逝者權利概述本文所說的權利是指公民的權利。公民的權得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某種權益。它表現為享有權利的公民有權作出一定的行為和要求他人作出相應的行為,並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首先,公民的權利必須是憲法和法律作了規定的,從而受到國家的保障。其次,權利包括作為和 不作為 兩個方面。也就是說,一方面,公民有權按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自己去實現某種行為;另一方面,公民有權要求要求其他公民或國家機關、 社會團體 、企業事業組織去作或者不作某種行為,使本人得到一定的利益或者實現某種願望,並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公民的權利,包括依法而享有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人身等各項權利。以上所說的權利是指一般公民的情況,但對已經去逝者來說,某些權利會隨著逝者的死亡而消滅(中止),但另一些卻被保留下來。這些被保留的權利,也不會像生人一樣是完全的權利,而是部分的權利。即逝者不可能通過自己作為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權利,只能通過 不作為 或要求他人作為或 不作為 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權利。如公民的 榮譽權 ,生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這在法律上稱為作為的實現方式。死人就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這項權利,但如果逝者生前努力工作,有關組織可以追授他這種權利。而生前沒有獲得,死後也沒有被追授的,就永遠不再有這種 榮譽權 。如果逝者生前曾獲得過某種榮譽,這種 榮譽權 並沒有隨逝者的死亡而中止,而是被永遠地保留下來。這種榮譽權是要求他人不得侵犯的方式享有的。二、逝者的權利逝者所享有的權利是我國憲法的 基本法律 所規定的。我國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 人格尊嚴 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憲法的這一條款規定了公民的 人格權 不受侵犯。我國刑法第三百零二條規定:「盜竊、侮辱屍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這一條又以 基本法律 的形式規定了逝者的 人格權 並不隨逝者的死亡而消滅。逝者仍享有的權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 人身權人身權利 是指與公民人身不可分離,又沒有直接財產內容的 民事權利 。 人身權 的范圍比較廣泛,一般公為 人格權 和 身份權 兩大類。1.人格權人格權是指公民具有法律上的 獨立人格 所必須享有的 民事權利 。人格權主要包括: 生命健康權 、 姓名權 、 名譽權 、榮譽權、 肖像權 、 自由權 等。在上述權利中,只有 自由權 是隨享有者的死亡而消滅的權利。生命健康權 是盡管也是不可保留的權利,因為逝者既無生命也無健康。但是逝者卻享有自己 遺體 的完整權。在沒有法律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不得任意對自己的 遺體 進行解剖和破壞。否則會被認為是犯了侮屍罪。另外一些人格權,如 姓名權 、 名譽權 、榮譽權和 肖像權 則是完全不消滅而永遠享有的。2. 身份權身份權 是指公民因特定身份而產生的 民事權利 。也是 人身權 的重要組成部分。身份權並非人人都享有。身份權主要包括 著作權 、發明權、 專利權 、 商標權 等等知識產權中的人身權以及 監護權 、 親屬權 等。身份權中的 監護權 是隨享有者死亡而立即消滅的權利。其他的身份權則永不消滅或在一段時間內不消滅。親屬關系 是人的基本社會關系。 親屬關系 的構成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 血緣關系 而產生的 親屬關系 ,如 父子關系 、母子關系、姑侄關系等。這種親屬關系關不隨親屬關系人的死亡而中止。是一種永恆的親屬關系。另一種親屬關系是由於婚姻的締結而產生的親屬關系,如 婆媳關系 、姑嫂關系等。這種親屬關系因婚姻中一方的死亡而消滅。我國法律規定,夫妻雙方一方死亡的,婚姻關系即告中止。也正是由於婚姻關系的結束,由此而帶來的親屬關系也告結束,即 親屬權 利的結束。知識產權是所有者身份是以 著作權人 、發明人、專利所有人等出現的身份權利。這種身份權的 保留時間 是同國家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期相一致的。如我國《 著作權法 》規定,國家對 著作權 的保護期是作者逝世後的50年。我國《 專利法 》規定, 發明專利 的保護期為20年。這就是說, 著作權人 在其逝世後的50年內,仍享有 著作權人 的身份;而 發明專利 的享有人,在20年內(自法律認定之日起),不論享有人是否死亡,都繼續享有這一身份。(二)個人財產的 處分權公民對個人合法財產的 處分權 是法律規定的權利。對個人財產的處分是一種單方面的個人行為,不需要徵得他人的同意(另的約定或法律規定的除外)。但對於逝者來說,這項權利的實施主要體現在對自己遺產的處分上。對自己遺產的處分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財產處分問題,我國專門制定了《繼承法》來規范這種行為。說其特殊是在於,遺產的處分是在被繼承人死亡後才能進行的民事活動,而被繼承人又是自己生前以遺囑的形式宣布自己財產處分方式方法的單方面規定。這種單方面宣告的行為,只有其內容不違反法律的規定,是受法律保護的行為。(三)特殊合同的執行權合同是雙方或多方面當事人之間的行為。但由於一方當事人去逝,會造成合同無法實際履行而被中止。如 勞務合同 會因為提供勞務服務的一方當事人死亡而無法執行。但是,也有一些特殊的合同不受此限。這類特殊的合同體現在逝者生前與 自然人 或法人訂立的關於自己 遺體 的處理方式和為自己組織 喪葬 儀式的合同。這類 合同生效 的前提是逝者死亡的事實發生。逝者沒有死亡這個合同是不會執行的,只有逝者死亡事實發生了,這個合同才能被履行。這類合同的執行人是逝者的對方當事人。關於逝者對自己遺體的處分問題,法學界有不同的意見。因為活著的生人是不會處分自己的身體的,也不會讓別人來處分自己的身體。這種出現了遺體是人還是物的爭論。綜合目前的觀念,在處分自己遺體方面,多數人認為遺體具有 物權 性特徵。因為只有物才能被所有人進行處分。

G. 交通事故半年後致人死亡,我方為主要責任,會坐牢嗎

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第二條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傷三人以上,負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責任的;……」之規定,你的情況是有可能構成交通肇事罪的;
二、根據你的描述,受害人是發生事故後半年後死亡,此時不能排除受害人自身疾病導致死亡結果的,建議你可以要求公安機關對死者的死亡原因進行司法鑒定,確認交通事故對死亡原因的參與度,若只有部分參與度,可不承擔刑事責任。
三、若最終仍然構成交通肇事罪,按照你的描述,最終是實刑還是緩刑,最重要的是民事賠償是否履行完畢,因各地賠償標准不一致,建議你可以將事故發生地,事故認定書,受害人自身及家庭情況信息做更詳細的描述,以便計算民事賠償金額,確定民事賠償是否履行完畢。
四、每一案件都具有自身獨特情況,不可一概而論,要結合案件具體情況才可以做出相對准確的評估,特別是刑事案件,對案件當事人來講關系重大,建議你應該尋找律師進行深入的咨詢。

H. 給我么講刑法的李芳曉老師難道去世了

是的,老師已經去世了。所以沒有出現在講壇上,祝願一路走好,生者節哀版。
資料:權
李芳曉,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法學博士,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分黨委書記兼副院長。在與病魔頑強抗爭14天後,於2012年6月14日22:15在北京不幸去世,享年50歲。

I. 請問:家人去逝了,需要去派出所注銷戶口嗎如果不注銷,可以嗎謝謝

人去世按照戶口登記條例,必須進行銷戶處理。
公民自然死亡的,應當在一個月以內,由戶主、親屬或者社區、村(居)委會持死亡證明、死亡公民居民戶口簿和居民身份證,向死亡公民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報死亡登記,注銷戶口。
不按規定及時注銷戶口,將造成公安機關的人口信息資料庫內的無效人口信息積聚,影響人口統計數據的准確性,進而影響到政府的宏觀決策,不利於社會管理。
公民死亡後,如其家人不及時辦理戶口注銷手續,將影響到諸如保險金領取、遺產繼承、銀行取款之類一些事務的正常辦理,等等。

熱點內容
中國政法大學案例研習經濟法 發布:2025-08-16 02:14:36 瀏覽:456
合同法中的明顯不合理低價 發布:2025-08-16 01:57:10 瀏覽:431
海港區法院 發布:2025-08-16 01:56:15 瀏覽: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發布:2025-08-16 01:54:05 瀏覽:572
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報 發布:2025-08-16 01:53:56 瀏覽:226
民法扣工資 發布:2025-08-16 01:27:54 瀏覽:386
司法考試6 發布:2025-08-16 01:27:04 瀏覽:772
存款保險條例是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6 01:07:04 瀏覽:214
蒂法官方cp 發布:2025-08-16 00:55:05 瀏覽:313
交通法規的英文 發布:2025-08-16 00:47:07 瀏覽: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