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我國民法典新的權利

我國民法典新的權利

發布時間: 2021-12-25 09:29:01

A. 民法典規定的新興權利有哪些

訂閱
民法典中包括了民事權利、民事行為能力、民事法律責任、物權、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方面的規定。是對我國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收養法》、《侵權責任法》等民事法律規定進行的全面系統的編訂修撰。

《民法典》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中通過了表決,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民法典實施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關於《民法典》部分規定介紹見下文:

1、關於民事主體。民事主體是民事關系的參與者、民事權利的享有者、民事義務的履行者和民事責任的承擔者,具體包括三類:一是自然人。自然人是最基本的民事主體。二是法人。法人是依法成立的,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

2、關於民事權利。保護民事權利是民事立法的重要任務。第一編第五章規定了民事權利制度,包括各種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

3、關於民事責任、訴訟時效和期間計算。一是規定了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並對不可抗力、正當防衛、緊急避險、自願實施緊急救助等特殊的民事責任承擔問題作了規定。二是規定了訴訟時效的期間及其起算、法律效果,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等內容。三是規定了期間的計算單位、起算、結束和順延等。

4、明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的籌集、使用情況應當定期公布。禁止物業服務人採取停止供電、供水、供熱、供燃氣等方式催交物業費。

5、完善了防止性騷擾有關規定,將「文字、圖像」納入性騷擾的認定范圍。

6、完善關於高空拋物墜物的規定,規定發生從建築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築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公安等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

7、地面塌陷傷人問題,規定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倒塌、塌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建設單位與施工單位承擔連帶責任,並對因他人原因導致倒塌、塌陷的侵權責任作出了規定。

民法典是對我國所有現行民事方面法律的編訂和修撰,並且對現行法律中部分內容進行了完善,更加明確了公民的基本權益和需要承擔的民事責任,對我國公民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B. 我國民法典的編纂是如何體現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的關於編纂民法典的決定,是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保障人民基本權利的重大舉措。民法作用於社會經濟生活的深度和廣度為諸法之最,近現代以來,民法典編纂歷來是成文法國家法治建設的基本工程,成為有關國家立法活動中的重大事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草案)》已於2016年6月27日提交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初審,這標志著民法典編纂正式進入立法程序。目前我國民法典編纂工作正在順利推進,立法機關作出的關於民法典編纂工作分兩步走的工作方案,切合我國目前民法體系法律制度建設的實際狀況,也符合民法典編纂的基本規律。

(2)我國民法典新的權利擴展閱讀:

在新中國民法典起草制定過程中,奠定我國現行民法體系基礎的是第三次民法典起草工作。這一次立法雖然最終沒有完成民法典的起草,但制定出了民法通則、經濟合同法、繼承法等重要民事法律。立法機關此後的很多商事立法、知識產權立法也都是在此基礎上進行的。

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剛剛開始,社會生活尚處在變動之中,不具備制定一部體系完整的民法典的現實條件。因此,立法機關在民事立法方面採取了「宜粗不宜細」、「改批發為零售」的立法方針,即首先制定一批社會生活亟需的民事單行法,待時機成熟,再考慮制定民法典。

C. 我國民法典最大的亮點之一是

體系化。

體系化也就是法典化,就是按照一定的邏輯關系和價值序列將數量內龐大的法律容條文和規則有秩序地排列組合為一部法律。我國民法典的體系首先是總分結構,即提取公因式的潘德克頓體系;其次是按照基礎性權利或法律關系與救濟性權利或法律關系的區分安排分編結構,即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與侵權責任,前者具有基礎性,後者是救濟性的民事侵權責任。

(3)我國民法典新的權利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綠色原則:這是民法總則新確定的一項法律原則,是具有重大意義的創舉,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當有利於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這項原則既傳承了天地人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傳統文化理念,又體現了新的發展思想,有利於緩解我國不斷增長的人口與資源生態的矛盾。

公序良俗是由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兩個概念構成的,要求民事主體遵守社會公共秩序,遵循社會主體成員所普遍認可的道德准則。這項原則還有一種含義,凡違反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為是無效的。

D. 我國《民法典》的主要內容和主要創新點是什麼

1、主要內容: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

2、主要創新點:中國特色、實踐特色、時代特色。

在編纂民法典的過程中,合理借鑒世界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但絕不照搬外國的民法條文,更不照抄書本上的民法理論,而是始終堅持從我國國情和實際出發,堅持問題導向,滿足人民群眾的實際需求。民法典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偉大實踐的最新成果。例如,總則編創新法人制度,增設特別法人;物權編落實中央關於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的要求,對土地承包經營權的相關規定作了完善。民法典是民事法治實踐的最新成果。

編纂民法典,通過完善權利保護和救濟規則,更好地維護人民權益。民法典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新需求。例如,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對人格獨立、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的關注程度日益提高,尊重和維護人格權成為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容。

我國民法典是一部紮根中國大地、立足中國國情、彰顯中國精神的民法典。民法典編纂工作始終堅持黨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三次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聽取民法典編纂工作相關匯報。正是因為在編纂工作中貫徹落實黨中央確定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才確保了民法典編纂工作的成功。民法典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特徵。

(4)我國民法典新的權利擴展閱讀:

編纂民法典的重大意義:

編纂民法典是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確定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和立法任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設部署。編纂民法典,就是通過對我國現行的民事法律制度規范進行系統整合、編訂纂修,形成一部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例科學、結構嚴謹、規范合理、內容完整並協調一致的法典。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國擺在突出位置,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新征程中,編纂民法典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E. 民法典是我國第幾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民法典是共和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及附則,共計1260條。

從胎兒到墳墓,民法典保護中國人生老病死的各個階段,涵蓋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保護的權益范圍相較於之前的單行法也將更加廣泛。作為民法典時代的初代公民,我們應該了解它為我們賦予的新權利,不做法律的糊塗人。

(5)我國民法典新的權利擴展閱讀

婚姻家庭編新增條款更傾向於女性權利的保護

婚姻家庭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編的內容佔比不算大,但地位卻十分重要。即將實施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對比原來的婚姻法,存在著較大幅度的改動。比如,離婚冷靜期的增設,讓更多想要離婚的夫妻多了一個緩沖的機會。

此外,訴訟離婚實踐中,經常存在「久調不判」問題,民法典為解決此問題,新增一款「應准予離婚」的情形,即如果初次起訴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男女雙方分居滿一年,再次起訴離婚的話,法院應判決准予離婚,這給那些想從婚姻中脫身、卻始終深陷泥潭的人了一個新的解決思路。

民法典婚姻家庭編還增加了全職太太離婚時的補償規定。在婚姻法時代,只有「分別夫妻財產制」的全職太太,才有權利要求獲得離婚補償,這背離了實際情況,因為在我國很少有夫妻會約定「夫妻分別財產制」,所以它成為一條被封印的條款。

民法典刪掉了對於「離婚補償」的限定性條件,新規定施行後,離婚補償只要一方因撫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協助另一方工作等負擔較多義務,離婚時就有權提出「離婚補償」,從法律的層面來講,這是對全職太太的權益保障。

熱點內容
合同法中的明顯不合理低價 發布:2025-08-16 01:57:10 瀏覽:431
海港區法院 發布:2025-08-16 01:56:15 瀏覽:78
行政法公益慈善 發布:2025-08-16 01:54:05 瀏覽:572
單位法律知識考試簡報 發布:2025-08-16 01:53:56 瀏覽:226
民法扣工資 發布:2025-08-16 01:27:54 瀏覽:386
司法考試6 發布:2025-08-16 01:27:04 瀏覽:772
存款保險條例是行政法規 發布:2025-08-16 01:07:04 瀏覽:214
蒂法官方cp 發布:2025-08-16 00:55:05 瀏覽:313
交通法規的英文 發布:2025-08-16 00:47:07 瀏覽:445
食品安全管理法規 發布:2025-08-16 00:39:14 瀏覽: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