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順序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順序

發布時間: 2021-12-25 22:18:18

❶ 申請宣告死亡是哪些人有無順序限制

沒有順序限制。

民法總則》第46、47條:關於宣告死亡的規定是沒有順序限制的,也就是取消了《民通意見》第25條的順序限制。由於宣告死亡是保護利害關系人的權益,那麼利害關系人的權益就應該平等保護,沒有順序之說。

❷ 申請宣告死亡有順序嗎

《民法總則》第46、47條關於宣告死亡的規定是沒有順序限制的,也就是取消了《民通意見》第25條的順序限制由於宣告死亡是保護利害關系人的權益,那麼利害關系人的權益就應該平等保護,沒有順序之說。

❸ 民法總則對宣告死亡的時間是怎樣確定的

你好,
一、民法總則關於死亡日期的規定
第四十八條【宣告死亡的死亡日期確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決作出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發生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
二、什麼是宣告死亡?
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離開住所,下落不明達到法定期限,經利害關系人申請,由人民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與宣告失蹤制度的設計目的相比,宣告死亡主要解決失蹤人的整個民事法律關系的狀態問題,而宣告失蹤則主要解決失蹤人的財產管理問題。
故宣告死亡重在保護被宣告死亡人的利害關系人的利益,而宣告失蹤則重在保護失蹤人的利益。
三、人民法院審理宣告公民死亡的案件,一般要經過以下幾個階段或者步驟:
1、申請和受理
宣告公民死亡,必須由利害關系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申請。對利害關系人的申請,人民法院應當進行審查,認為手續不完備且無法補正的,駁回申請;認為手續完備的,受理案件,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受理申請後,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清理下落不明人的財產,並指定審理期間的財產管理人。
2、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
人民法院受理宣告死亡案件之後,必須發出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下落不明滿4年或者因不測的事故下落不明滿2年的,公告期間為1年;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因遇到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其不可能生存的,公告期間為3個月。公告期間是尋找下落不明人、等待其出現的期間,也是宣告公民死亡的必經期間,人民法院不得縮短或者延長。
人民法院判決宣告公民失蹤後,利害關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失蹤人死亡,從失蹤的次日起滿4年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宣告失蹤的判決即是該公民失蹤的證明,審理中仍應當依據發出尋找失蹤人的公告,公告期間為1年。
3、判決
在尋找下落不明人的公告期間,被申請宣告死亡的公民出現,或者確知其下落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駁回申請的判決,終結案件的審理。
公告期間屆滿,下落不明人仍未出現,宣告死亡的事實得到確認的,人民法院應當作出宣告該公民死亡的判決。判決書除應當送達申請人外,還應當在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住所地和人民法院所在地公告。判決一經宣告,即發生法律效力。判決宣告的日期,就是被宣告死亡的公民的死亡日期。
被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現的處理:
宣告死亡只是推定死亡,被宣告死亡的公民完全有可能重新出現或者確知其沒有死亡。被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現或者確知其沒有死亡的,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作出新判決,撤銷原判決。
人民法院作出新判決後,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的人身和財產關系依照下列方法處理:首先,其因宣告死亡而消滅的人身關系,有條件恢復的,可以恢復。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的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關系從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其配偶已再婚,或者再婚後又離婚,或者再婚後配偶又死亡的,則不得認定夫妻關系自行恢復。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子女被他人收養,死亡宣告被撤銷後,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僅以未經本人同意而主張收養關系無效的,一般不應當准許,但收養人和被收養人同意的除外。
其次,被撤銷死亡宣告的公民有權請求返還財產。其原物已被第三人合法取得的,第三人可以不予返還。但依繼承法取得原物的公民或者組織,應當返還原物或者給予適當補償。利害關系人隱瞞真實情況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財產的,除應當返還原物及孳息外,還應當對造成的損失予以賠償。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日期即為公民死亡的日期,若公民被宣告死亡但實際上並未死亡的,不影響其在宣告期間實施的行為的法律效力。在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後,需要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宣告死亡的申請,與該公民有關的財產需要返還。

❹ 新民法總則中有關申請死亡的利害關系人順序

《民法總則》並沒有直接規定申請宣告死亡的利害關系人順序,其中第四十二條規定:失蹤人的財產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願意擔任財產代管人的人代管。

❺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日期的規定是怎樣的

《民法總則》關於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相關規定的總結

宣告失蹤

①明確了代管人的賠償責任(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失蹤人財產損失)。

②增加了變更財產代管人的規定。

宣告死亡

①取消了原來的申請人順序限制;

②死亡日期:法院判決作出之日,意外事件導致下落不明的是意外事件發生之日;(原來是判決宣告之日)

③撤銷死亡宣告後:

婚姻關系不能自行恢復的情況增加了: 配偶向婚姻登記機關書面聲明不願意恢復的。

❻ 宣告死亡的申請人有沒有順序的先後限制

對此,有不同看法。部分人認為民法總則沒有規定申請宣告死亡的利害關系人順專序。因此原先民屬通意見規定的申請宣告死亡順序的規定已被改變。但最高人民法院法官杜萬華在其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實務指南》中指出,在未出台新司法解釋之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中關於申請宣告死亡的利害關系人順序的規定仍然有效。(杜萬華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實務指南》第195頁)

❼ 關於新修訂的《民法總則》宣告死亡申請順序有無限制

沒有順序限制。

《民法總則》第46、47條關於宣告死亡的規定是沒有順序限制的,也就是取消了《民通意見》第25條的順序限制。

第四十六條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死亡: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

(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滿二年。

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請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時間的限制。

第四十七條對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死亡,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失蹤,符合本法規定的宣告死亡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宣告死亡。

拓展資料:

第四十八條被宣告死亡的人,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決作出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宣告死亡的,意外事件發生之日視為其死亡的日期。

第四十九條自然人被宣告死亡但是並未死亡的,不影響該自然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間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

第五十條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現,經本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申請,人民法院應當撤銷死亡宣告。

第五十一條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關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滅。死亡宣告被撤銷的,婚姻關系自撤銷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復,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記機關書面聲明不願意恢復的除外。

民法總則 網路

❽ 宣告死亡的申請人有順序先後的限制嗎

原來有限制,今年民法總則頒布後修改了,現在沒有順序限制了。
民法總則:
第四十六條自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死亡:(一)下落不明滿四年;(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滿二年。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請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時間的限制。
第四十七條對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死亡,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失蹤,符合本法規定的宣告死亡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宣告死亡。
原來沒有《民法總則》,是按照《民通意見》來的,對比可以看出來。
民通意見:
24.申請宣告失蹤的利害關系人,包括被申請宣告失蹤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以及其他與被申請人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
25.申請宣告死亡的利害關系人的順序是:

(一)配偶;

(二)父母、子女;

(三)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四)其他有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人。

申請撤銷死亡宣告不受上列順序限制。

❾ 民法總則宣告死亡有哪些法律規定

《民法總則》第抄46條規定自然人有下列情襲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該自然人死亡: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
(二)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滿二年。
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經有關機關證明該自然人不可能生存的,申請宣告死亡不受二年時間的限制。
《民法總則》第47條規定對同一自然人,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死亡,有的利害關系人申請宣告失蹤,符合本法規定的宣告死亡條件的,人民法院應當宣告死亡。

熱點內容
勞動法規定的哺乳時間 發布:2025-08-15 23:59:50 瀏覽:736
趙孟道德經pdf 發布:2025-08-15 23:59:48 瀏覽:90
司法部升級 發布:2025-08-15 23:52:06 瀏覽:633
全法官迴避 發布:2025-08-15 23:47:04 瀏覽:853
政府法律顧問服務的難點 發布:2025-08-15 23:42:34 瀏覽:232
借條和借據哪個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23:38:43 瀏覽:922
立法解釋權屬於 發布:2025-08-15 23:36:37 瀏覽:660
對律師的祝福 發布:2025-08-15 23:32:59 瀏覽:953
醫保法治有獎 發布:2025-08-15 23:29:12 瀏覽:930
復旦大學法學院博士 發布:2025-08-15 23:28:20 瀏覽: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