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刑法考試名詞解釋

刑法考試名詞解釋

發布時間: 2021-12-26 05:27:16

刑法學-名詞解釋2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 過於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在判斷過於自信的過失時,主要是看行為是是否應當避免,這也是避免義務和避免能力的統一。罪刑法定: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罪要法定,刑也要法定」。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以後,對於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如果適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是沒有溯及力。 自首:犯罪後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我國刑法第27條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這就是我國刑法關於從犯的法定概念。 結果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結果的發生作為犯罪既遂標志的犯罪想像競合犯,亦稱想像數罪,是指行為人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數個罪名的犯罪形態罰金是指強制犯罪人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罰金作為一種財產刑,是以剝奪犯罪人金錢為內容的,這是罰金與其他刑罰方法顯著區別之所在。 累犯:已經犯過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服刑完畢或赦免後,在一定期限內又犯必須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人。 刑法第65條(一般累犯) 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釋放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除外。 前款規定的期限,對於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從假釋期滿之日起計算。刑法第66條(特別累犯) 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釋放以後,在任何時候再犯危害國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論處。數罪並罰是對一人所犯數罪進行合並處罰的制度。我國刑法中的數罪並罰,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人在法定期限內所犯數罪分別定罪量刑後,依照法律所規定的並罰原則決定所應當執行的刑罰制度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閉或者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

❷ 刑法學2名詞解釋

單位犯罪:是指公司、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團體實施的依法應當承擔刑事責任的危害社會的行為。 過於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已經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在判斷過於自信的過失時,主要是看行為是是否應當避免,這也是避免義務和避免能力的統一。罪刑法定: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罪要法定,刑也要法定」。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以後,對於其生效以前未經審判或者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是否適用的問題。如果適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適用,就是沒有溯及力。 自首:犯罪後自動投案,向公安、司法機關或其他有關機關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為我國刑法第27條規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輔助作用的,是從犯」。這就是我國刑法關於從犯的法定概念。 結果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結果的發生作為犯罪既遂標志的犯罪想像競合犯,亦稱想像數罪,是指行為人實施一個危害行為,而觸犯兩個以上數個罪名的犯罪形態罰金是指強制犯罪人向國家繳納一定數額金錢的刑罰方法。罰金作為一種財產刑,是以剝奪犯罪人金錢為內容的,這是罰金與其他刑罰方法顯著區別之所在。 累犯:已經犯過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服刑完畢或赦免後,在一定期限內又犯必須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人。
刑法第65條(一般累犯) 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犯罪分子,刑罰執行完畢或者釋放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的,是累犯,應當從重處罰,但是過失犯除外。 前款規定的期限,對於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從假釋期滿之日起計算。
刑法第66條(特別累犯) 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罰執行完畢或者釋放以後,在任何時候再犯危害國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論處。數罪並罰是對一人所犯數罪進行合並處罰的制度。我國刑法中的數罪並罰,是指人民法院對犯罪人在法定期限內所犯數罪分別定罪量刑後,依照法律所規定的並罰原則決定所應當執行的刑罰制度非法拘禁罪,是指以拘押、禁閉或者其他強制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的行為。

❸ 刑法名詞解釋

刑法學以世界各國刑法為研究對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罰、刑事責任及其罪刑關專系的科學。屬它屬於部門法學的范疇,是部門法學中最重要的學科之一。
刑法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卻是近代才出現的。一般認為,1764年義大利著名刑法學家貝卡里亞《論犯罪和刑罰》一書的出版,標志著現代刑法學的正式誕生。此後,經費爾巴哈、龍勃羅梭、菲利、李斯特等人的不斷努力,先後出現了刑事古典學派與刑事實證學派(包括刑事人類學派和刑事社會學派),創立和發展了刑法理論體系。

❹ 刑法學名詞解釋

1、形式特徵 正當化行為是一種非罪行為,既然不是犯罪,本不應在刑法中加以規定。但正當化行為不同於一般的非罪行為,它在形式上與犯罪具有相似性。實質特徵正當化行為雖然與犯罪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但它與犯罪之間存在本質區別,這就是正當化行為不具有法益侵害性。法律特徵正當化行為在法律上規定不認為是犯罪,或者雖然在法律上沒有明文規定,但在司法中不認定為犯罪,因而在定罪過程中應予排除。在這個意義上說,正當化是非犯罪化。2、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實施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的發生的行為。其具有時間性、自動性、客觀性、有效性這4大特徵。3、兩罪的主要區別在於:1、犯罪對象不同。貪污罪侵犯的是公共財產;而職務侵佔罪侵犯的是私有財產。2、犯罪主體不同。貪污罪的主體是國家工作人員,即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而職務侵佔罪的主體是非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 4、偽證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在刑事偵查、起訴、審判中,對與案件有重要關系的情節,作虛假的證明、鑒定、記錄、翻譯的行為,或者隱匿罪證的行為。所謂作虛假的證明、鑒定、記錄、翻譯,指證人作了虛假的證明,鑒定人作了不符合事實真相的鑒定,記錄人作了不真實的記錄,翻譯人作了歪曲原意的翻譯。所謂隱匿罪證,指掩蓋歪曲事實真相、毀滅證據,將應該提供的證據予以隱匿。所謂與案件有重要關表的情節,主要是指對案件是杏構成犯罪、犯罪的性質或者對罪行輕重有重大影響的情節。如果偽證的事實無關緊要、對案件的處理影響不大,不能以偽證罪淪處。至於偽證行為是否造成了錯判,不影響定罪,可作為量刑的情節予以考慮。
5、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6、罪責刑相適應原則是刑法的一項重要的基本原則,在刑事立法中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第一,確立了科學嚴密的刑罰體系。我國刑法總則確定了一個科學的刑罰體系,這一體系由不同的刑罰方法組成。各種刑罰方法相互區別又相互銜接,能夠根據犯罪的不同情況靈活地運用,從而為刑事司法實現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奠定了基礎。第二,規定了區別對待的處罰原則。我國刑法總則根據各種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大小,規定了輕重有別的處罰原則。第三,設立了輕重不同的量刑幅度。我國刑法分則不僅根據犯罪的性質和危害程度,建立了一個犯罪體系,而且還為各種具體犯罪規定了可以分割、能夠伸縮、幅度較大的法定刑。這就使得司法機關可以根據犯罪的性質、罪行的輕重、犯罪人主觀惡性的大小,對犯罪人判處適當的刑罰。輕重不同的量刑幅度。7、訴訟欺詐 、合同詐騙罪、非法集資罪、票據詐騙、信用卡詐騙、保險詐騙、惡意透支信用卡。。。。8、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人大代表、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公安機關工作人員都列出來了,希望你滿意(感覺像是刑法分論的主觀題啊~~~)

❺ 刑法的幾個名詞解釋。。。

緩刑:指人民法院對被判處拘役(管制除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據其犯罪回情節和答認罪、服罪、悔罪表現,認為原判刑罰可以暫緩執行,規定一定期限的考驗期,在考驗期內沒有發生法定的撤銷緩刑的情形、原判刑期不再執行的一種刑罰執行制度。
假釋:是對被判處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刑期之後,因其遵守監規,接受教育和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而附條件地將其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間再犯新罪的,不構成累犯。
免除刑罰:是量刑情節,是指根據《刑法》規定,對於符合規定的犯罪分子免於處罰.
減刑:刑法規定的刑罰執行過程中的一項措施。是對於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確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現的,適當減輕其原判刑罰的制度。
加重:對於同時觸犯多條法律的犯罪分子,在量刑時,對其加重處罰!

❻ 關於法律考試的一些名詞解釋

司法行政制度:是關於司法行政的性質、任務、工作原則與工作規范等的總和,同時也是司法行政機關、司法行政程序和司法行政法律法規的總和。 世界各國對司法行政有著不同的理解與詮釋。

人民調解協議:在人民調解委員會或社區矛盾調解中心主持下,經過雙方當事人多輪的商討、互相讓步最終達成一致意見,最後簽訂的協議即是人民調解協議書。

刑罰執行監督:是指人民檢察院對人民法院判處刑罰的執行情況進行的法律監督。刑罰執行監督包括對人民法院、公安機關、監獄等機關執行人民法院已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是否合法實行的監督。依照法律規定,刑罰執行監督的內容包括對死刑、無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等主刑執行和對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等附加刑執行是否合法實行監督。

執行制度:是指執行法院依法執行判決書上的判決的法律制度。

人民檢察院的立案范圍(別人說了,我就不多說一次了)

❼ 刑法總則中涉及的名詞解釋

法律(Law)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以規定當事人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❽ 刑法學考試中名詞解釋和簡答題的重點部分

  1. 一般包括:刑法的基本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罪責刑相適應原則;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則。版

  2. 一罪與數罪的問權題,包括競合犯、牽連犯等等;刑罰中的主刑和附加刑;緩刑、假釋、自首等等;犯罪構成的主體、客體、主觀方面、客觀方面;量刑的參考依據,犯罪動機、犯罪心理、手段、方法、時間、地點、危害結果等等;犯罪過程中的未遂犯,中止犯,能犯的未遂、不能犯的未遂等等;犯罪年齡,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無刑事責任能力。犯罪管轄問題;屬人管轄、屬地管轄第;犯罪法律適用問題,是否有溯及力。

❾ 刑法可能會考的名詞解釋有哪些

這個太多了,看你考的是什麼考試,如果考研什麼的要看是什麼參考用書,部分參考用書的後面會附有一些名詞的索引,這裡面的內容應該比較全了。可是部分考試比較難,會選擇一些比較偏的名詞解釋,那就要看課堂筆記了~

❿ 刑法的名詞解釋

刑法:掌握政權的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階級利益和統治秩序,根據本階級的意志,以國家的名義頒布的,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在我國,狹義的指刑法典;廣義的指一切規定犯罪、刑事責任和刑罰的法律規范的總稱。

2、單行刑法:是指國家立法機關對刑法規定進行部分補充、修改或廢除部分刑法規定的單行規范性法律文件。

2、 刑法體系:廣義的指刑法的各種淵源及其相互關系;狹義的指刑法典的組成和結構。 3、 立法解釋:最高立法機關對刑法的含義所作的解釋。

司法解釋:指有最高司法機關對刑法的含義所做的解釋。

學理解釋:指有國家宣傳機構、社會組織、教學科研單位或者專家學者從學理上對刑法含義所作的解釋。

文理解釋:指對法律條文的字義,包括單詞、概念、術語,從文理上所作的解釋。

倫理解釋:指按照立法精神,聯系有關情況,從邏輯上所做的解釋。包括當然解釋:指刑法規定雖未明示某一事項,但依規范目的、事務屬性和形式邏輯,將該事項當然包含在該規范使用范圍之內的解釋。擴張解釋,是指根據立法原意,對刑法條文作超過字面意思的解釋。限制解釋,是指根據立法原意,對刑法條文作狹於字面意思的解釋。 4、 刑法基本原則:刑法基本原則是指貫穿全部刑法規范、具有指導和制約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意義,並體現我國刑事法治的基本精神的准則。具體來說有以下兩點:

(1)刑法基本原則必須是貫穿全部刑法規范,具有指導和制約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意義。

(2)刑法基本原則必須體現我國刑事法治的基本精神,這就是堅持法治,摒棄人治;堅持平等,反對特權;講求公正,反對徇私。

5、 罪行法定原則:罪刑法定原則的含義是:什麼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種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麼,有哪些刑種,各個刑種如何適用,以及各種具體罪的具體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規定。對於刑法分則沒有明文規定

熱點內容
勞動法調休2016 發布:2025-08-15 22:34:15 瀏覽:365
投資協議書承擔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22:34:09 瀏覽:752
薩嘎法院 發布:2025-08-15 22:29:38 瀏覽:595
公司法表決權 發布:2025-08-15 22:20:08 瀏覽:158
借條由誰寫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5 22:14:31 瀏覽:225
華東師范大學法學排名 發布:2025-08-15 22:04:30 瀏覽:747
新鄭律師咨詢 發布:2025-08-15 21:54:22 瀏覽:44
民主法治建設與經濟建設 發布:2025-08-15 21:24:03 瀏覽:742
罵法官咒警察 發布:2025-08-15 21:05:04 瀏覽:450
什麼是交通法規 發布:2025-08-15 20:52:35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