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哪吒說民法

哪吒說民法

發布時間: 2021-12-26 12:44:18

Ⅰ 哪吒的故事,反應了中國神話中的反抗精神嗎

很遺憾,哪吒的故事還是不算什麼反抗精神的,因為無論是在《封神演義》裡面的哪吒起源故事, 還是《西遊記》裡面的起源故事,在哪吒身上是看不到一絲反抗精神的,雖然說是在《哪吒鬧海》這部作品裡面展現出來了哪吒的反抗精神,講述了哪吒在發現東海龍王擅自吃童男童女的事情之後先是打死了東海龍王三太子,隨後勇於反抗四海龍王,寧願一死也是不肯屈服於它們,最後重生之後歸來徹底鏟除了東海龍王,還給了陳塘關百姓一個太平,但是這畢竟 是通過改編的,在原著裡面哪吒只是一個隨隨便便的打死了夜叉和太子的一個蠻橫不講禮 的孩子而已。

所以說哪吒身上是不存在反抗精神的。

Ⅱ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說了什麼才解開的神捆圈

盜版談談,現在卡就在南站什麼去看檢查去了咋吃呀?就這吧在哪看那扎西日崗非常厲害的人買菜他要乾坤錢要分,我有個地道還要人行和齊衡是非常的霸氣,為她的帥氣非常的夜晚開啟看一下哪查的這個電影的肉色黑色。

Ⅲ 哪吒的歌詞

歌曲:《哪吒》

作詞:戴荃

作曲:戴荃

演唱:戴荃

歌詞:

生來我就如此這般狂野,管它什麼神鬼我都不屑

什麼粉身碎骨都是浮雲,有膽就來放手一決

浪挑千丈,誰敢阻撓

橫行肆虐,決不輕饒

翻雲倒海,誰能奈何

心中的火熊熊燃燒,心中的火熊熊燃燒

休要將我心中的火點燃,斬妖殺鬼從來都不手軟

別把興風作浪當作要挾,從來我命由我不由天

浪挑千丈,誰敢阻撓

橫行肆虐,決不輕饒

翻雲倒海,誰能奈何

心中的火熊熊燃燒,心中的火熊熊燃燒

縱然叫我魂飛魄散,則來日重生

浪挑千丈,誰敢阻撓

橫行肆虐,決不輕饒

翻雲倒海,誰能奈何

心中火焰熊熊燃燒,心中火焰熊熊燃燒

嘵嘵風濤一人肩挑,浴火重生靈魂昭昭

取我熱血染盡蒼穹,看我迎風仰天長笑

(3)哪吒說民法擴展閱讀:

《哪吒》是由戴荃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發行於2016年05月08日,收錄於2016年05月15日發行的專輯《悟空》中。

對於這首《哪吒》是善是惡或正或邪,聽者自有感悟;或許我們需要看清本來面目,或許我們因為困惑需要英雄來拯救靈魂。一切都順其自然由心而生,若是刻意而為之,那便是最大的阻礙。

Ⅳ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經典台詞都有哪些

第一句:不成功便成仁

這句話實際是出自於《論語》中的一句諺語,大白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不能成功那麼便成全仁,在聯想起哪吒這短短的三年,便能明白這一句話是多麼的有力量了,這個世界對於哪吒來說是不公平的,他從來都沒有傷害過別人,卻一直被大家當作妖怪。

到最後他都沒有殺了靈珠,因為對於哪吒來講那是他的朋友,而且當時哪吒也說了這句話,就像能咋所說的那樣,是魔又如何?是仙又如何?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是自己才說的算的!

Ⅳ 《哪吒》中哪吒說「我命由我不由天」,為何遭申公豹嘲笑

我認為《哪吒.魔童降世》已經上映很久了,票房突破三十億大關,刷新了國漫大電影的做高記錄。看過哪吒反抗命運之後,相信大多數觀眾都被這位「丑哪吒」給圈粉了。


《哪吒.魔童降世》這部動漫的始作俑者其實還是元始天尊,本來太乙真人和申公豹一起捉拿混元珠,元始天尊出手之後把混元珠分成魔丸和靈珠兩份,但是只給太乙真人布置任務,完成任務之後就能成為十二金仙之一。


申公豹也說了一句話,這句話剛好諷刺了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那就是:「人內心的成見就像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也搬不動絲毫,無論你是善是惡,他們都不在乎」。敖丙在哪吒要殺死陳唐關百姓的時候出手救人,卻因為頭上的角被人們嫌棄,被稱作是妖。哪吒反抗命運成功是偶然的,所以申公豹才會嘲諷哪吒。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Ⅵ 急求有關哪吒(哪吒/那扎/哪喳)有關的古籍文獻等!!

哪吒
又作「那吒」。源於元代《三教搜神大全》。明代古典小說《西遊記》,《封神演義》中人物。
《西遊記》講的是扥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形似少年,但神通廣大。曾參與討伐孫悟空,大敗而歸。《封神演義》說:一日哪吒去東海九灣河沐浴,因將太乙真人所賜寶物「乾坤圈」置水中玩耍,東海龍宮動搖不已。龍王急忙差巡海夜叉察看,惹腦哪吒被打死。後龍王三太子敖丙調集龍兵與之大戰,被哪吒打死。龍王准奏玉帝,捉拿其父母。哪吒又在天宮門前痛毆之。後為表示自己的作為與父母無關,便拆肉還母,拆骨還父。死後,其師太乙真人把哪吒的魂魄借蓮花為之而復活。又賜火尖槍,腳踏風火輪。後助姜子牙興周滅紂,戰功顯赫。
在佛經中哪吒是梵文 Nalakuvara 的音譯之略。相傳是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之子,是佛教護法神之一。毗沙門天王有五子(一說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除了三太子哪吒之外,二太子獨健(即灌口二郎)也是神通廣大,母親是吉祥天女,姊妹也是天女,屬佛門中之豪門之家。
【哪吒的最早記載】
根據學者們考證,哪吒最早寫作那吒,更多出現在唐代及此後與毗沙門有關的佛經中。「哪吒」是一個異國語音的名字,也就是說他並不是中國本土所產的。原來,哪吒的確是一個舶來的神名。他本是佛教中的一個神,在唐以前,我國尚無關於「哪吒」的任何記載。如此說來,「哪吒」的進口當屬唐代,經以後歷代文人的演義,才形成如今天我們所知之形象。
唐代僧人大廣智不空翻譯的《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稱哪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還有其它的唐代佛經文獻中出現的關於哪吒的記載,如「爾時哪吒太子,手捧戟,以惡眼見四方」,「哪吒捧塔隨天王」……從這些佛經不甚詳細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關於他的事情,如他的身世,他的角色。
由於唐代崇佛風氣興盛,佛經故事中的這位天王的第三子的事跡,便廣為傳播了,開始成為唐代筆記小說的人物。如唐玄宗朝《開元傳信記》里就記載了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這應是除佛經之外,唐人筆記小說中記載哪吒事跡最早的一個故事了,不過承襲之跡非常明顯。
哪吒又作那吒。源於元代《三教搜神大全》。
相傳哪吒是托塔天王李靖的第三子,也是太乙真人的弟子之一,在天宮任三壇海會大神。哪吒出生時,左手掌有個「哪」字,右手掌有個「吒」字,所以起名哪吒。他三歲就下海,闖下大禍,踏倒水晶宮,捉住蛟龍抽筋刮鱗。托塔天王怕他長大再惹大禍,想殺哪吒以絕後患,誰知哪吒憤怒,拿刀在手,割肉還母,剔骨還父,後來太乙真人取荷藕做他的骨骼,荷葉做他的肌肉,使哪吒起死回生。後來哪吒要殺天王,報那剔骨之仇,多虧如來從中說和,賜給天王寶塔一座,讓哪吒以佛為父,才消釋了父子冤讎。哪吒年少但法力廣大,可以變化為三頭六臂,足蹬風火輪,手使一柄金槍,項戴乾坤圈,又有斬妖劍、砍妖刀、縛妖索、降妖杵、綉球兒等六件法寶,變化多端。每逢托塔天王掛帥出征,哪吒必然前往,有時當先鋒,有時為大將,先後降服九十六個妖魔,是天上人間公認的少年小英雄。
略論哪吒的神性起源和象徵意義(完整版)

作者:Keanufan
哪吒,本體為太乙真人之寶靈珠子,托搭天王李靖第三子,兄為金吒和木吒,還有一妹,玉皇大帝駕前中天元帥和三壇海會大神。生平事跡有:
一,其師太乙真人送靈珠子下界投胎,七歲時大鬧東海,殺龍王三太子和夜叉,剝龍筋,被龍王告到天庭,剔肉還母,削骨還父。
二,死後魂魄飄盪,在四川宜賓翠屏山(1990年哪吒向台灣嘉義市開基南天門太子宮主持黃樟托夢顯聖,黃樟率領台灣尋根團到大陸遍查,在宜賓找到哪吒祖廟)受人間香火三年,其父打碎金身,其師太乙真人以蓮花為其再造身體,是蓮花清凈身,沒有魂魄。蓮花直接說明了他的佛教起源。
三,哪吒復活後追殺冷酷的父親李靖,後來和好的原因說法有二種:封神榜里說是太乙真人拜託文殊廣法天尊和燃燈道人(即佛教的燃燈古佛)磨礪他的殺性,再給了李靖一尊玲瓏寶塔,西遊記里則直接說李靖到西方求告佛,佛給他上面各面都刻有佛像的寶塔,叫哪吒呼佛為父,化解恩仇。
四、哪吒在西周滅殷湯大戰中擔任先鋒,開始變形為三頭六臂,手拿六種法器,後降伏天下七十二洞妖邪,父子肉身成聖,成為天界著名元帥,曾經奉旨意征討妖邪,相關典籍有《西遊記》里討伐孫悟空——這位的原型是來自於古印度的聖典《羅摩衍那》里猴神、《狐狸緣全傳》里和楊戩討伐狐狸妖等。
以上種種都印證了他的佛教——古印度起源。

因為我對哪吒非常感興趣,拋磚引玉,試著討論下他的神性起源和象徵意義。
哪吒雖然是道教正神,卻來源於古印度,佛經中「哪吒」一詞是梵文Nalakuvara 的音譯之略。傳說是四大天王中之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門之子,是佛教護法神之一。毗沙門天王有五子,另外一說四大天王各有九十一子,毗沙門天除生了三太子哪吒之外,還生了二太子獨健,即灌口二郎,此灌口二郎本來被認為是秦朝治水的李冰太守的二公子,後來被民間叫做楊戩,又叫二郎神,此君也是赫赫有名,在封神榜里和哪吒並肩戰鬥打敗殷商。哪吒之母是吉祥天女,姊妹也是天女,屬佛家的豪門世家,他剔肉還母,削骨還父,再為父母說法,使全家得以覺悟。哪吒後到中國,以靈珠子化身為商朝末年陳塘關總兵李靖之第三子。

佛教的神明最初來源於古吠陀時代、婆羅門教的神明,比如帝釋天就和古婆門教的神明有共同起源,在佛教里成為了一位暫時享受福報的某層天之主,佛教把原來四大吠陀里永恆正法的象徵和宇宙本體——梵,降低為色界天里受暫時福報的神明——大梵天。通過這些手法佛教降低了神的地位,抽空神的代表意義,讓非人格化的神成為六道眾生之一,從而突出人的覺悟的意義,提高佛——覺悟者的地位,強調六道眾生必須成佛才能得救,抬高了佛教的地位。
必須追溯這些被佛教降低了身份和意義的神的來源,把被抽空的外部形象盡量還原,按照佛教一貫貶低古老神明的來源和意義的規律,哪吒本來也有比較高的來源,但在佛教里而被改成了某天王之子。
可惜我不懂梵文,無法追到Nalakuvara 一詞的詞源,否則當可以發現更多哪吒在印度古典籍中的資料。我就事理來談談自己的揣測。

四大吠陀時代(前十四世紀)的神明來源於人類的原始文明時期,大約一萬年前左右有一個橫跨歐亞,橫貫於多瑙河、兩河流域、亞洲北部一帶、波及印度文明、蘇美爾文明、中國文明等文明的古文明中心,單就古代漢語來說,就和原始印歐語有天然血緣關系,說不定曾經存在過共同語言,中國的北方仰韶類型的彩陶文化更是來源於這個文明的中心的擴散和影響,中國文化至少有一部分來源於此,而印度文明、蘇美爾、埃及等文明的一部分也來源於此。
如果追溯下去,還可以追溯到史前幾萬年開始的從非洲向其他大洲的移民運動,該運動就是經過一次冰川紀的殘餘人類走出非洲的過程,向全世界擴展,並且不斷地遷移,最終形成了現代所有的文明人類。

也就是說,所有民族最初很可能有同一個根源,有相同的信仰和神話,有相同的神。這些神明在當時沒有明確的譜系,也不具有完全的擬人形象,而僅僅代表宇宙的基本力量。
哪吒最初來源於哪一位神,或者說史前人類崇拜的哪種宇宙力量呢?

哪吒的性質和西方的太陽神光神阿波羅很接近,都青春不老,都有中性美貌,提到他們的文獻都強調他們的青春不老和驚人美貌,都有太陽的標志。阿波羅駕駛天馬運行古天空,馬蹄下有熊熊烈火,是普羅米修斯盜火的來源,哪吒則腳踏風火輪,身帶乾坤圈和混天綾,手持火尖槍,正象徵太陽和陽光。
哪吒降伏天下妖魔,擔任天界中天元帥,是一位戰神,而阿波羅也以戰鬥力著稱,曾經在特洛伊城牆上三次把古希臘第一武士阿喀琉斯的攻擊擋回去,也是戰神。
他們都有從遠處打擊的功能,阿波羅是著名的遠射神,哪吒的紫金磚可從遠處打擊敵人,這些暗示了哪吒的最初起源很可能是太陽神,但哪吒後來在中國神話里又被和水相連,因為他降伏龍王,在海外地區的崇拜里普遍被認為和水有關,附加了水神的功能,他的各種祭祀儀式也以下雨為吉祥。

哪吒的死而復生,也可以和古希臘的阿多尼斯、蘇美爾的塔木茲等死而復活的神明對照來看,阿多尼斯、塔木茲都是著名的美男子,也都是象徵春天與植物的神明,和太陽的照耀和陽光在各個季節的變化有直接關系,哪吒本身是蓮花化身,跟植物有關系,同時死而復活,又跟太陽的季節變化有關系。說到死而復活,最著名者是耶穌基督,他就是經常被和阿多尼斯、塔木茲等死而復活的神明對照,同時基督的生日特地被教會定在12月25日,這日子正是古希臘羅馬的太陽神紀念日,而且基督在聖經里被稱為「真光」,本身既有植物的特性又有太陽神光神的特性。
在古埃及神話里,太陽神荷露斯的典型形象是一個把手放在口邊的胖娃娃,而他在希臘的典型形象卻是坐在含苞欲放的荷花上的孩子,手持「聚寶角」。大家有沒有想起身為荷花化身手持紫金磚的哪吒?荷露斯的父親奧西里斯被沙漠之神塞特殺害並分屍,後成為冥府之王,荷露斯的船每天都要經過冥府再升起,這也暗示了死而復活。
哪吒具有的殺父情結是中國古文明中極其罕見,甚至是獨一無二,西遊記里過了一千多年,他為了救孫悟空以腰劍架住托塔天王之劍,仍然使托塔天王大驚失色,急忙取下寶塔在手,害怕他再次動手殺父。他的殺父情結似乎並沒有消失到使托塔天王完全放心,這種叛逆也是中國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完全和孝道文化背反,但是這個情節保留下來了,而且被敘事者故意喜劇化以沖淡它的挑戰性,同時這樣叛逆的哪吒仍享有正神的地位,這也是絕無僅有的。這種殺父情結在中國文明裡不具有普遍性,相反卻是西方文明的母題,這也暗示了哪吒的西方來源。古瑪雅文化每日殺人祭祀太陽,為太陽的每日升起而作戰,古代神話里往往把國王和太陽等同,比如天無二日,民無二主,殺父也就等於對太陽的挑戰,作為「子」取代舊的太陽,成為新的太陽。

從以上分析看,哪吒絕不是簡單的神。他本身象徵著:青春,速度,美貌,熱情,火焰,挑戰,光明,戰鬥力,死而復活等等,如果我的看法不錯的話,他應該是一位起源非常古老,可以追溯到大約近九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太陽崇拜時期的神明。而這個時候,也正是橫跨歐亞,橫貫於多瑙河、兩河流域、亞洲北部一帶、波及印度文明、蘇美爾文明、中國文明等文明的古文明中心興盛之時。

再看一下,對於哪吒的神性起源和象徵意義,有一個最明顯的證據擺在眼前,「靈珠子」!
靈珠子本身沒有靈魂,是太乙真人的至寶。太乙者,太一也,泰一,即宇宙本體。泰一的至寶是什麼?不用我說也大家也該明白代表宇宙本源之一,宇宙基本能量之一。靈珠子成為有靈魂之人,是元始天尊頒布玉旨,太乙真人送其下界,投為人身,才有了魂魄,後來死去復活,成為蓮花化身,又沒有了魂魄。可見靈珠子本身就是宇宙那些無具體人格形象的基本力量或者說能量中心之一,考慮到古印歐語和古漢語的同源,以及古仰韶文化的西方來源,靈珠子這個這個詞里可能包含著遠古人類對於宇宙能量中心的理解,本身就暗示著宇宙基本力量的一個源泉,大家想想,對於遠古人類,什麼是能量源泉?
答案出來了——
太陽!
從那裡出來的什麼——
光!

參考資料:
1、阿波羅資料見古希臘神話。
2、古印歐語和古漢語同源的考證見《中國人的命運》,鄭剛著。同時可參考該書第一章第三節中國文明的起源考證。
3、關於梵在佛教和古印度吠陀時代地位和象徵意義的不同見印度教的《四大吠陀》和佛教的《阿逸夷經》。
4、基督的資料參考新約聖經。
5、對塔木茲、阿多尼斯、荷露斯的資料,見古蘇美爾、古希臘、古埃及神話。
6、哪吒的資料主要參考《封神榜》、《車王府曲本封神榜》、《西遊記》、宜賓哪吒主廟專頁。

附:我對孫悟空神性起源的部分思考
孫悟空的原型是民間傳說中伴隨玄奘西遊的猴行者,猴行者的原型是古印度《羅摩衍那》里的猴神。
羅摩是印度三大神的毗濕奴化身,毗濕奴事跡來源要追溯到四大吠陀時代,四大吠陀又來源於更古老的史前文明,而羅摩的愛妻悉多被魔王抓走後,就靠猴神幫忙救回來。
可見這位猴神的來源非常古老,如果真正去考證源頭,那就可費工夫了。
所以,孫悟空也絕不僅僅是中國小說家的創造,而真正對應著遠古一位神明。

根據印度教典籍,毗濕奴總共有十次化身,前四次不是人類,後六次才是人身,釋迦牟尼是他的六次人類化身之一,是毗濕奴的第九次化身。羅摩作為毗濕奴的人類化身之一,是釋迦牟尼的前生。

繞來繞去,孫悟空的印度原型猴神救過釋迦牟尼的印度前生羅摩,而哪吒則是孫悟空的對手和佛的養子(他呼佛為父)。糾纏錯雜的神明關系,延續了好幾個文明,糾纏了也許近萬年。
另外還有一點,哪吒死後三年復活,基督死後三日復活,都是「三」,都是「子」,都是「光」,不知道遠古神話里他們是否有相同的神性原型?

除了阿多尼斯重要是以愛神維納斯的情人出現,不具備子的身份,而是以春天的象徵死而復活,其他的神如塔木茲,也是子的身份,也是死後復活,也是植物之神。荷露斯則是子又是坐於荷花上的神明,荷花即蓮花,在古埃及神話里,世界是從一棵完美無瑕的荷花花苞里誕生的。蓮花可以理解為世界完美本體,宇宙的神性本身。所以光明神太陽神荷露斯坐在荷花上,象徵著他和世界本體的聯系。
他們都是非常非常美麗的神,阿多尼斯是令愛神維納斯也瘋狂的美少年,古代兩河一帶的祭典中有不少詩篇和歌曲唱給不幸而美麗的少年塔木茲。他們永遠死而復生,也永遠青春美麗。
而荷露斯美到什麼地步呢?據說他還未出生時父親奧西里斯就被他的叔叔塞特害死,他是其母用仙術和死去丈夫遺體交感而生的遺腹子,和塞特仇深似海,長大後他去報仇,不敵塞特,塞特竟然提出雙方為對方手yin的方式來平息戰斗,他被迫同意了,回去後他的母親伊西斯砍下了他的那隻手,再用仙法讓他的那隻手重生,她用了種種辦法讓兒子的精ye成了一棵果樹的肥料,最後設計讓塞特在無意中吃下了果子,然後嘲笑塞特。(寫到這里,我頭冒大汗,古埃及人真開放啊!華麗地拜拜)荷露斯就在這么搞笑又尷尬的氣氛中不斷磨礪,提高了戰鬥力,成為為男子漢。經過漫長的戰斗,最後在眾神裁決下塞特受到懲罰,而荷露斯我寫這個比較惡心的資料不為別的,只為說明荷露斯美到連死仇都捨不得殺他想跟他同性戀的地步。

而哪吒是子,是荷花化身,是佛法里的清凈法身的象徵,是古埃及的世界本體,是三年後復活的植物神,是火焰與熱力、光明與戰鬥力的光神、太陽神、戰神,是永遠青春的美少年。

只除了基督不是美少年(聖經里先知以賽亞預言說,將要出生的基督「無美容」)外,其他種種都符合。但是基督經常以一個可愛娃娃或者小孩的造型出現,這點和哪吒、荷露斯的常用造型也都符合。

Ⅶ 哪吒之魔童降世,幾句經典台詞笑哭過後,為什麼讓人陷入沉思

就在前不久的時候,《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始了它在各個電影院的熱播,雖然這個時間很多的電影都是集中的上映,但是它還是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在這個電影當中的哪吒可愛又調皮,在整個故事裡面為我們帶來了不少的笑料。

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都是不斷的碰壁,每個人都遭遇了不同的苦難,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苦苦的煎熬,每個人這個時候都是劇中的哪吒,希望在自己的不懈奮斗之後,可以像它一樣的獲得認可,撐起一片屬於自己的人生,把所有的誤解都拋開。

Ⅷ 哪吒哪吒說的好句是啥

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

熱點內容
罵法官咒警察 發布:2025-08-15 21:05:04 瀏覽:450
什麼是交通法規 發布:2025-08-15 20:52:35 瀏覽:927
吉林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廢止決定 發布:2025-08-15 20:52:35 瀏覽:285
司法考試2013卷三真題解析 發布:2025-08-15 20:52:32 瀏覽:670
怎麼理解合同法解釋二第29條 發布:2025-08-15 20:37:25 瀏覽:87
邀請律師法律知識的邀請函 發布:2025-08-15 20:36:46 瀏覽:798
經濟法著名案例分析 發布:2025-08-15 20:36:41 瀏覽:805
民法典輔導報告會 發布:2025-08-15 20:35:05 瀏覽:773
潮陽區法院 發布:2025-08-15 20:14:30 瀏覽:988
違法經營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8-15 20:09:16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