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民法
❶ 民法通則第二十三條
《民法通則》第23條 宣告死亡的條件
第二十三條【宣告死亡的條件】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宣告他死亡:
(一)下落不明滿四年的;
(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從事故發生之日起滿二年的。
戰爭期間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時間從戰爭結束之日起計算。
[相關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 法(辦)發〔1988〕6號)
36.被宣告死亡的人,判決宣告之日為其死亡的日期。判決書除發給申請人外,還應當在被宣告死亡的人住所地和人民法院所在地公告。
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時間不一致的,被宣告死亡所引起的法律後果仍然有效,但自然死亡前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與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後果相抵觸的,則以其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為准。
❷ 民法包括哪些法律
民法包括:民法總則,民法通則,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侵權責任法,婚姻法,繼承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民法是調整平等民事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
民法性質:
1、民法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
2、民法為文明法。
3、民法為行為規范兼裁判規范。
4、在民商分立的國家,民法為商法以外的全部私法;在民商合一的國家,民法為私法的全部。
5、就其內容來說,是規定權利主體有無權利、義務的法律,因此是實體法,而不是程序法。
6、就其適用范圍來說,是施行於一國范圍內的法律,因此是國內法,而不是國際法。
7、就其效力來說,是全國范圍內主體間一般通用的法律,因此是普通法,而不是特別法。
(2)三條民法擴展閱讀
民法通則民事財產權相關規定:
第七十一條 財產所有權是指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財產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七十二條 財產所有權的取得,不得違反法律規定。
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財產的,財產所有權從財產交付時起轉移,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七十三條 國家財產屬於全民所有。國家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私分、截留、破壞。
第七十四條 勞動群眾集體組織的財產屬於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包括:
(1)法律規定為集體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
(2)集體經濟組織的財產;
(3)集體所有的建築物、水庫、農田水利設施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設施;
(4)集體所有的其他財產。
集體所有的土地依照法律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由村農業生產合作社等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以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
集體所有的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私分、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第七十五條 公民的個人財產,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儲蓄、生活用品、文物、圖書資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以及其他合法財產。公民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侵佔、哄搶、破壞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凍結、沒收。
第七十六條 公民依法享有財產繼承權。
第七十七條 社會團體包括宗教團體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
第七十八條 財產可以由兩個以上的公民、法人共有。
共有分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按份共有人按照各自的份額,對共有財產分享權利,分擔義務。共同共有人對共有財產享有權利,承擔義務。
按份共有財產的每個共有人有權要求將自己的份額分出或者轉讓。但在出售時,其他共有人在同等條件下,有優先購買的權利。
❸ 民法第一二三條
沒有民法,應該是《民法總則》。
《民法總則》的第一百二十三條是:
民事主體版依法享有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權權利人依法就下列客體享有的專有的權利:
(一)作品;
(二)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三)商標;
(四)地理標志;
(五)商業秘密;
(六)集成電路布圖設計;
(七)植物新品種;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客體。
❹ 《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的規定在〈民法典〉中可以找到相關的法律法規嗎
我國《民法通則》第43條規定:「企業法人對他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民法典》
第六十一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
第六十二條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
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❺ 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對應民法總則是多少條
民法通則第四十三條: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回,承擔民事責任。答對應民法總則第六十條到六十二條,第六十條:法人以其全部財產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第六十一條: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代表法人從事民事活動的負責人,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義從事的民事活動,其法律後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權力機構對法定代表人代表權的限制,不得對抗善意相對人。第六十二條:法定代表人因執行職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法人承擔民事責任。法人承擔民事責任後,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規定,可以向有過錯的法定代表人追償。
❻ 民法通則各條分別是什麼
第一章,基本原則。
第一條,立法目的。第二條,調整范圍。第三條,平等原則。第四條,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原則。第五條,民事權利受法律保護原則。第六條,遵守法律和政策原則。第七條,禁止權力濫用原則。第八條,適用范圍。
第二章,公民(自然人)
第一節,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
第九條,公民民事權利的開始與終止。第十條,公民民事權利能力平等。第十一條,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第十二條,未成年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第十三條,精神病人的民事行為能力。第十四條,法定代理人。第十五條,公民的住所。
第二節,監護
第十六條,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第十七條,精神病人的監護人。第十八條,監護人的職責權利和民事責任。第十九條,精神病人民事性能力的宣告。
第三節,宣告失蹤和宣告死亡。
第二十條,宣告失蹤的條件。第二十一條,宣告失蹤的法律後果。第二十二條,宣告失蹤的撤銷。第二十三條,宣告死亡的條件。第二十四條,宣告死亡的撤銷。第二十五條,宣告死亡撤銷後的財產返還。
第四節,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
第二十六條,個體工商戶的定義。第二十七條,寧村承包經營戶的定義。第二十八條,「兩戶」合法權益的保護。第二十九條,「兩戶」民事責任的承擔。
第五節,個人合夥
第三十條,個人合夥的定義。第三十一條,合夥合同。第三十二條,合夥財產。第三十三條,合夥字型大小與經營范圍。第三十四條,合夥的內部關系。第三十五條,合夥的民事責任。
第三章,法人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三十六條,法人的定義及其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第三十七條,法人的條件。第三十八條,法定代表人。第三十九條,法人的住所。第四十條,法人的清算。
第二節,企業法人
第四十一條,企業法人資格的取得。第四十二條,經營范圍。第四十三條,企業法人的民事責任。第四十四條,企業法人的變更。第四十五條,企業法人的終止。第四十六條,注銷登記。第四十七條,清算。第四十八條,承擔責任的財產范圍。第四十九條,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責任。第
第三節,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法人
五十條,法人資格的取得。第四節,聯營
第五十一條,法人型聯營。第五十二條,合夥型聯營。第五十三條,合同型聯營。
第四章,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
第一節,民事法律行為
第五十四條,民事法律行為。第五十五條,實質要件。第五十六條,形式要件。第五十七條,法律效力。第五十八條,無效民事行為。第五十九條,可變更、可撤銷的民事行為。第六十條,部分無效。第六十一條,無效、撤銷的法律後果。第六十二條,附條件的民事行為。
第二節,代理
第六十三條,代理及其適用范圍。第六十四條,代理的種類。第六十五條,委託代理的形式。第六十六條,無權代理。第六十七條,違法代理。第六十八條,轉委託。第六十九條,委託代理的終止。第七十條,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的終止。
第五章,所有權
第一節,財產所有權和與財產所有權有關的財產權
第七十一條,財產所有權的定義。第七十二條,所有權的取得。第七十三條,國家財產所有權。第七十四條,集體財產所有權。第七十五條,個人財產所有權。第七十六條,財產繼承權。第七十七條,社團財產。第七十八條,共有。第七十九條,埋藏物與拾得遺失物的歸屬。第八十條,土地使用權與承包經營權。第八十一條自然資源使用權與承包經營權。第八十二條,經營權。第八十三條,相鄰關系。
第二節,債券
第八十四條,債的定義。第八十五條,合同的定義。第八十六條,按份之債。第八十七條,連帶之債。第八十八條,合同的履行。第八十九條,債的擔保。第九十條,借貸之債。第九十一條,合同的轉讓。第九十二條,不當得利。第九十三條,無因管理。
第三節,知識產權
第九十四條,著作權。第九十五條,專利權。第九十六條,商標權。第九十七條,發現權、發明權及其他科技成果權。
第四節,人身權
第九十八條,生命健康權。第九十九條,姓名權、名稱權。第一百條,肖像權。第一百零一條,名譽權。第一百零二條,榮譽權。第一百零三條,婚姻自主權。第一百零四條,婚姻、家庭、老人、母親、兒童和採集人合法權益的保護。第一百零五條,男女平等。
第六章,民事責任
第一節,一般規定
第一百零六條,歸責原則。第一百零七條,民事責任的免除。第一百零八條,債務的清償。第一百零九條,因保護公益或他人私益受損失的賠償和補償。第一百一十條,法律責任的重合。
第二節,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一條,違約責任。第一百一十二條,賠償責任與違約金。第一百一十三條,雙方違約。第一百一十四條,防止損失擴大。第一百一十五條,合同變更或接觸式的違約責任。第一百一十六條,因上級機關的原因違約時的責任承擔。
第三節,侵權的民事責任
第一百一十七條,侵害財產權的民事責任。第一百一十八條,侵害知識產權的民事責任。第一百一十九條,侵害生命健康權的民事責任。第一百二十條,侵害人格權的民事責任。第一百二十一條,職務侵權責任。第一百二十二條,產品侵權責任。第一百二十三條,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第一百二十四條,環境污染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第一百二十五條,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第一百二十六條,物件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第一百二十七條,動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第一百二十八條,正當防衛。第一百二十九條,緊急避險。第一百三十條,共同侵權責任。第一百三十一條,混合過錯責任。第一百三十二條,公平責任。第一百三十三條,無行為能力任何限制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
第四節,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第一百三十四條,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第七章,訴訟時效
第一百三十五條,普通訴訟時效。第一百三十六條,短期訴訟時效。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的計算。第一百三十八條,當事人自願履行。第一百三十九條,訴訟時效的終止。第一百四十條,訴訟時效的中斷。第一百四十一條,特殊規定。
第八章,涉外民事關系的法律適用
第一百四十二條,涉外法律適用的一般規定。第一百四十三條,涉外民事行為能力的法律適用。第一百四十三條,涉外民事行為的法律適用。第一百四十四條,不動產所有權的法律適用。第一百四十五條,涉外合同的法律適用。第一百四十六條,侵權行為的法律適用。第一百四十七條,涉外婚姻關系的法律適用。第一百四十八條,涉外撫養關系的法律適用。第一百四十九條,涉外繼承關系的法律適用。第一百五十條,公共秩序保留。
第九章,附則
第一百五十一條,民族自治地方的變通或補充規定。第一百五十二條,本法生效前的國企法人資格。第一百五十三條,不可抗力的定義。第一百五十四條,期間的計算。第一班五十五條,與期間計算有關的術語。第一百五十六條,生效日期。
❼ 民法典三百零三條是什麼
父母去世後,房子留給了你,後來加了前妻的名字,你們離婚後是應該共同平分這套房產的,因為你前期也有奮斗
❽ 民法典共多少章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如版果說憲法重在許可權制公權力,那麼民法典就重在保護私權利,幾乎所有的民事活動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繳納物業費、離婚,都能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據。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