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上的財產關系

民法上的財產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1-02 23:18:56

A. 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的具體范圍

1.靜態財產關系抄,又稱財產支配關系,是指財產在特定主體支配下形成的與社會一般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其具體表現是財產支配者直接享有財產的現實經濟利益,以滿足生產和消費需要。它包括:物之財產佔有關系;智慧財產專有關系。
2.動態財產關系,即財產流轉關系,是指財產在民事主體之間移轉時在財產轉讓者與受讓者之間形成的財產關系。包括商品交換關系、投資與盈利分配關系、勞動工資關系及勞動保險關系、遺產繼承關系、撫養關系。

B. 民法中的財產關系和經濟法 有什麼區別

1、財產關系

網路對財產關系的定義是:在法律上被確認的所有制關系。是指人們在產品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經濟內容的關系。其特點是主體地位平等、自願發生、受價值規律支配。那麼,這與民法中的平等原值、自願原則(意思自治)及經濟法中的遵循價值規律原則是向匹配的。從定義上來說,經濟法強調的是不平等的主體之間的法律關系(國家調控),而民法上強調的是平等主體之間的社會關系,這就是界限(區別)之一吧。
但是同時,民法規定和調整平等的(經濟)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而我們又是在經濟活動中(受經濟法調整)開展經濟活動的,界限還真不明顯……
2、民法中涉及哪些財產關系
那就得對「財產關系」進行分類了,該如何分類?民法中對財產的處置主要是佔有、支配和流轉,由此產生了佔有關系、支配關系和流轉關系。(同時,大民法中的《婚姻法》中還有「夫妻共同財產關系」,我覺得只是主體為夫妻二人的差別而已)。民法中有財產的佔有、支配和流轉,由此產生了所有權、用益權和債權等,經濟法和商法中同樣也包含,只是商法的主體主要是商事主體(企業法人、社團法人等),經濟法的主體是國家(調控)行政部門,如稅收部門等。從三種財產關系的分類上而言,若論是否有界限,我覺得主要在參與的主體同。
3、經濟法和商法中有沒有涉及到財產關系
結合財產關系的定義和分類,我覺得財產關系既然是一個法律概念,那麼它應該是貫穿於所有的法律,或者所有的部門立法都會考慮到的,畢竟它是生產關系在法律層面的體現。肯定是有啦,但還是離不開上述的三種分類。

C. 《民法總則》中財產關系是什麼意思

您好,財產抄關系(property relation),生產襲關系的法律用語,即在法律上被確認的所有制關系。是指人們在產品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過程中形成的具有經濟內容的關系。
特徵: 1.這種財產關系的主體處於平等的地位
2.這種財產關系一般是在自願的基礎上發生的
3.這種財產關系一般是有償的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D. 民法身份關系和財產關系的劃分意義

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包括靜態財產關系和動態財產關系。靜態財產關系,又稱財產支配關系,是指財產在特定主體支配下形成的與社會一般人之間的財產關系,其具體表現是財產支配者直接享有財產的現實經濟利益,以滿足生產和消費需要。它包括:物之財產佔有關系;智慧財產專有關系。動態財產關系,即財產流轉關系,是指財產在民事主體之間移轉時在財產轉讓者與受讓者之間形成的財產關系。包括商品交換關系、投資與盈利分配關系、勞動工資關系及勞動保險關系、遺產繼承關系、撫養關系。

E. 民法不調整哪些財產關系

1,民法並不調整全部的財產關系,不調整非平等主體之間的橫向財產關系。
2,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包括靜態的財產關系和動態的財產關系。
靜態的財產關系也稱為財產流轉關系,主要是債權關系,比如贈與、買賣等。
動態的財產關系也稱為財產支配關系,主要包括物權關系、知識產權關系、股權關系等。

F. 民法要調整哪些財產關系

核心內容:民法調整的財產關系包括靜態的財產關系和動態的財產關系,靜態的財產關系也稱為財產流轉關系,主要是債權關系,動態的財產關系也稱為財產支配關系,主要包括物權關系。下面由法律快車小編為您介紹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
根據《民法通則》第二條的規定,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是平等主體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工貿結合與法人之間的財產關系與人身關系。從這一規定可以看出:第一,我國民法調整的社會關系既包括財產關系,又包括人身關系。第二,我國民法所調整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主體既包括公民,也包括法人。第三,我國民法挑戰書的是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確立了我國民法的私法屬性。
《民法通則》第2條關於民法的規定,指明了民法的調整對象,即民法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在這里,平等主體、財產關系、人身關系即成為
民法調整對象
的三個要素。
【財產關系】
(一)財產關系是以財產為媒介發生的社會關系,是人們在物質資料生產、分配、交換、消費中形成的具有經濟內容的社會關系,屬於物質的社會關系。
(二)民法並不調整全部的財產關系,而只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橫向財產關系,包括財產所有關系和財產流轉關系,即發生在平等主體之間因財產的歸屬和財產的移轉所產生的經濟關系。
(三)財產關系的特徵是:
1、這種財產關系主要是商品經濟關系、市場經濟關系。
2、這種財產關系的主體處於平等地位。
3、這種財產關系是等價有償的。
其中財產關系是以商品經濟為基礎的財產所有和財產流轉關系,一般具有平等自願和等價有償的性質。民法調整對象隨民法的發展而變化,在與公法分離而成為獨立法律部門之初,民法所調整的是旨在實現私人利益的社會關系,包括民事主體人格、婚姻家庭、物權、財產繼承、債權、民事侵權(即私犯,包括盜竊、搶劫)和民事訴訟等關系。古羅馬法學家烏爾比安努斯即稱:規定羅馬國家事務的是公法,規定私人利益的是私法。
在近現代資本主義國家民法則調整國家權力不直接介入的各種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與羅馬私法的不同主要在於,後者將盜竊、搶劫和民事訴訟關系分出由公法調整。同時,在民商分立的大陸法系國家,商法相對獨立,民法一般不直接調整因投資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而形成的商事關系。在社會主義國家,蘇俄於十月革命後分別編纂了婚姻、家庭和監護法典,民法典,土地法典和勞動法典等,法學界則按社會關系的性質決定法律部門的劃分及其調整對象的理論,於30年代末確認民法部門的調整對象不再包括婚姻家庭關系、土地關系和勞動關系。由於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建立,社會主義國家承擔了對社會經濟進行計劃和組織協調的職能,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學界則摒棄了公私法劃分的做法和民法是私法的傳統觀念,因此在前蘇聯於50年代中期准備更新民法和中國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准備編纂民法時,兩國的民法學界都開展了關於民法調整對象的討論。前蘇聯的討論結果是,蘇維埃民法的調整對象是以所有制形式為依據、並與價值規律和按勞分配規律的作用有關的社會主義財產關系以及某些人身非財產關系,其中財產關系的平等性是由這種關系受價值規律制約所決定的。50年代後期,前蘇聯現代經濟法學派興起,該學派提出,社會主義組織之間的經濟關系具有計劃組織因素與價值因素融為一體的特點,因而應由獨立的經濟法部門調整,民法只應調整公民之間和公民與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以及人身關系。但該觀點未被立法者所接受

G. 民法典第二條中的人身關系與財產關系分別包括哪些具體關系,並一一舉例說明

一、人身關系:是基於人身利益而發生的關系,包括以人格利益為基礎產生的人格關系,和以身份利益為基礎產生的身份關系。

(1)人格關系,是指因民事主體的人格利益而發生的社會關系,主要是指人的生命、健康、姓名、名稱、肖像、名譽等方面的利益。人格關系在法律上表現為人格權關系,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等關系。它是民事主體依法固有的、以人格利益為客體的,為維護主體的獨立人格所必備的權利。

(2)身份關系,是指基於一定的身份而產生的社會關系,包括親屬、監護等關系,這些社會關系表現為民事法律關系則為身份權關系。知識產權中有身份權的內容,比如作者、發明者的署名權、發表權等,這些權利就屬於身份權。另外應注意,婚姻自主權不是妻權、夫權,也不是婚姻權,而是每個公民所享有的結婚自由、離婚自由的權利,所謂的婚姻自由實際上是人身自由的主要內容,故而婚姻自主權不是身份權,而是屬於人格權。
二、財產關系:可分為財產歸屬關系和財產流轉關系。財產歸屬關系是指財產所有和支配關系。因具有金錢價值的物質資料和智力成果的歸屬發生的關系,是基本的財產歸屬關系;財產流轉關系是指財產由一方向另一方轉移而發生的關系。財產流轉的基本內容是商品交換關系,其表現形式有商品買賣關系、貨幣借貸關系、貨物運送關系、物品保管關系以及知識產權轉讓關系等。

H. 財產關系在婚姻法和民法中的區別

1、主體不同

財產關系在婚姻法中調節的對象是夫妻雙方之間,其主體相對確定,而民法中財產關系調節的對象一般不確定。而民法中財產關系的相對人則是不確定的,去商廈買衣服相對人是商廈。

去飯店吃飯相對人是飯店。從婚姻法上分可以由夫妻共有財產關系、夫妻個人所有財產關系。民法上則有共同共有關系、按份共有關系等等,比婚姻法的財產關系要復雜得多。

2、調整關系不同

婚姻家庭法中的財產關系以法定為原則,以約定為例外,即法定共同所有制,但可以約定個人所有制;民法中的其他財產關系一般以約定為主,即財產關系的內容主要以當事人約定為主。

婚姻家庭法中的財產關系產生、並依附於身份關系,而民法中的其他財產關系的當事人之間不必然存在身份關系。二者的相同之處在於都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遵循民法建立相應財產關系的基本原則,本質上都建立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之上。

3、法定從屬不同

婚姻家庭法屬於民法一部分,區別於刑法行政法,具備民法的基本特徵,私權自治。婚姻家庭法總的財產關系有其特殊性,特殊在與人身關系(尤其表現為身份關系)的附著性。

具體表現為,身份關系影響和決定財產關系。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繼承法里的繼承。此外,夫妻財產公有制也是一個表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夫妻財產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財產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

I. 法律上涉及財產關系是什麼意思

法律上的關系主要有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

人身關系包括人格關系和身份關系。

人格關系是基於人格利益而發生的社會關系,人格在法律上不得拋棄、不得轉讓並不得剝奪。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人亦享有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等有限人格權。

身份關系是以特定身份利益為內容的社會關系。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親屬關系。身份關系僅存在自然人之間,也不得拋棄和轉讓。

財產是人們可以支配的有經濟價值的有體物、智力成果和利益,財產關系是人們基於財產的支配和交易而形成的社會關系。

涉及財產關系的,說明只是財產關系糾紛,或者是即有財產關系又有身份關系的糾紛也就是說不是單純的身份關系糾紛。

例如,單純的財產關系糾紛有打官司要對方還錢,單純的身份關系糾紛有解除養父子女關系,既有身份關系又有財產關系的也是涉及涉及財產的一種,如離婚涉及解除婚姻關系和財產的分割。

熱點內容
河北省司法廳冀東分局 發布:2025-08-15 08:44:03 瀏覽:35
體現民事訴訟法的案例 發布:2025-08-15 08:43:11 瀏覽:341
在職法律碩士騙子 發布:2025-08-15 08:41:46 瀏覽:757
法律援助精準扶貧會議信息 發布:2025-08-15 08:41:36 瀏覽:960
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知識測試問卷 發布:2025-08-15 08:36:36 瀏覽:691
雲南省高速公路條例 發布:2025-08-15 08:34:57 瀏覽:166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99條 發布:2025-08-15 08:24:23 瀏覽:328
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綱要 發布:2025-08-15 08:10:08 瀏覽:866
在經濟法的定義中 發布:2025-08-15 07:58:58 瀏覽:145
合同法第5258條 發布:2025-08-15 07:58:56 瀏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