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⑴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所稱船舶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3條第1款規定,「本法所稱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動裝置,但是用於軍事的,政府公務的船舶和20總噸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海商法以商業和民用為目的,軍事和政府公務船舶不適用。20噸以下的小船不適用,只適用於大船。
德國海商法規定,「本法所稱船舶,是指用於海上及與海相通的水域的航行工具及浮動和固定的設施」。日本海商法規定,「本法所稱船舶,是指以進行商業行為為目的,供航海使用的船舶」;原蘇聯海商法規定,「本法所稱船舶,是指機動或非機動的浮動裝置」,但「不適用懸掛海軍旗的船舶」,狹義的船舶與廣義的船舶相比,概念的內涵相同,在外延上作了某些限制。
海商法所規定的船舶定義的范圍
1、可航性,即在海上及與海相通水面或水中,具有自航能力的海船或海上移動裝置。
2、總噸位在20噸以上的船舶;總噸位是指船上所有圍蔽空間以100立方英尺為一個噸位的丈量總和。
3、該船舶為商業或民用目的,軍事的、政府公務的船舶不適用。
⑵ 論述你對中國海商法的評價
海商法是調整海上運輸關系和船舶關系的商事法,是屬於商事行為的法律。海商法所調整的法律關系具有比較強的國際性,因此,各國在制定海商法時必須參照國際立法和國際慣例,以求得國際海上運輸法律規則的相對統一,維護國際航運市場的秩序。我國在制定海商法時也參照和引入了相關的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的規定。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於1992年11月7日審議通過、1993年7月1日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是我國第一部規定海商制度的法律。該法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國際條約和國際慣例的內容,系統規定了船舶、船員、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海上旅客運輸合同、船舶租用合同、海上拖航合同、船舶碰撞、海難救助、共同海損、海事賠償責任限制、海上保險合同、時效以及涉外關系的法律適用等海商法律制度,從而為規制海上商事行為、解決海事糾紛、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提供了重要的依據。鑒於海事案件審理的特殊性,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於1999年12月25日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法》。該法規定了管轄、海事請求保全、海事強制令、海事證據保全、海事擔保、送達、審判程序、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程序、債權登記與受償程序、船舶優先權催告程序等海事訴訟的特別程序,使得我國的海事審判有了專門的程序法,填補了我國海事立法的空白,為強化海上運輸法制環境提供了法律保障。
⑶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txt全集下載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⑷ 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常用法律法規全書的民商法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婚姻登記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中國公民收養子女登記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
馳名商標認定和管理暫行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法
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鎮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私營企業暫行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積國個人獨資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
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
證券公司風險處置條例
期貨交易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⑸ 中國一共有多少部法律
中國一共有892部法律。
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有243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根本法。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統治階級意志的規范體系。
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權的立法機關行使國家立法權,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並頒布,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基本法律和普通法律總稱。
法律是法典和律法的統稱,分別規定公民在社會生活中可進行的事務和不可進行的事務。
法律是維護國家穩定、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最強有力的武器,也是捍衛人民群眾權利和利益的工具,也是統治者統治被統治者的手段。法律是一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一套制度來落實。
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
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不同於其他社會規范的權利和義務,它是由國家確認或認可和保障的一種關系,這是法律的一個重要特徵。
法律是一種國家意志,它的實施就由國家強制力來保障。法律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是由專門的國家機關以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國家的強力部門包括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等有組織的國家暴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條 【立法宗旨】為了懲罰犯罪,保護人民,根據憲法,結合我國同犯罪作斗爭的具體經驗及實際情況,制定本法。第二條 【本法任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任務,是用刑罰同一切犯罪行為作斗爭,以保衛國家安全,保衛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社會主義制度,保護國有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維護社會秩序、經濟秩序,保障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⑹ 我國《海商法》代表的是船方利益還是貨方利益
是平衡雙方權益,且符合法理的,並不是代表哪方利益。
⑺ 依據我國海商法的規定,承運人對哪些原因造成的貨損不負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五十一條
在責任期間貨物發生的滅失或者損專壞是由於屬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承運人不負賠償責任:
(一)船長、船員、引航員或者承運人的其他受僱人在駕駛船舶或者管理船舶中的過失:
(二)火災,但是由於承運人本人的過失所造成的除外;
(三)天災,海上或者其他可航水域的危險或者意外事故;
(四)戰爭或者武裝沖突;
(五)政府或者主管部門的行為、檢疫限制或者司法扣押;
(六)罷工、停工或者勞動受到限制;
(七)在海上救助或者企圖救助人命或者財產;
(八)托運人、貨物所有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的行為;
(九)貨物的自然特性或者固有缺陷;
(十)貨物包裝不良或者標志欠缺、不清;
(十一)經謹慎處理仍未發現的船舶潛在缺陷;
(十二)非由於承運人或者承運人的受僱人、代理人的過失造成的其他原因。
承運人依照前款規定免除賠償責任的,除第(二)項規定的原因外,應當負舉證責任。
⑻ 超高分-喜馬拉雅條款 海商法的問題
Himalaya clause 喜馬拉雅條款。學習海商法必須了解和掌握的一個重要條款。
提單中擴展到規定第三方,諸如承運人的雇傭人員或代理人及承運人所僱傭的獨立合同人(Independent contractor)(如理貨人(stevedores)或碼頭經營人(terminal operators)),關於提單項下承運人的免除、限制、抗辯和豁免的利益。該名稱起源於英國上訴法院在Adler訴Dickson (the Himalaya)[1955] 1 Q.B. 158, [1954] 2 Lloyd』s Rep.267(C.A.)案中的裁決。喜馬拉雅條款所授予的第三方利益已經因英國1999年(第三方權利)合同法(The Contract (Right of Third Party) Act, 1999),U.K. 1999, c. 31, sects. 1 及6(5)至(7)而獲得了成文法依據。喜馬拉雅條款有時被並入循環賠償條款(Circular Indemnity Clause) 。
調整海上輸中船、貨各方有關當事人間權利、義務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海指海洋及與海相通的江、河、湖等水域;商指國內海上貿易及國際遠洋貿易;海商法主要調整商船海事(海上事故)糾紛,但若發生海上船舶碰撞,則軍艦、漁船、遊艇等船舶以及水上飛機都在海商法調整范圍之內。海商法的內容相當廣泛。主要有:船舶的取得、登記、管理,船員的調度、職責、權利和義務,客貨的運送,船舶的租賃、碰撞與拖帶,海上救助,共同海損,海上保險等。
海商法屬於國內民事法律,在民商法分立的國家屬於商法范疇;但為解決國際通航貿易中的船貨糾紛,多年來已簽訂了許多國際公約和規則,主要有:《統一提單若干法律規則的國際公約》(即《海牙規則》,1968年修訂稱《維斯比規則》)、《聯合國海上貨物運輸公約》(簡稱《漢堡規則》)、《統一有關海上救助的若干法律規則的公約》、《國際海上避碰規則》、《約克-安特衛普規則》、《防止海上油污國際公約》。它們分別對承運貨物的權利和義務、責任豁免、海上船舶碰撞、海上救助、共同海損等作了詳細規定。
中國於1992年11月7日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1993年7月1日施行共15章,主要內容有:①適用范圍為調整海上運輸關系和船舶關系。海上運輸是指海上貨物運輸和海上旅客運輸,包括海江之間、江海之間的直達運輸。但海上貨物運輸合同的規定,不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口之間的海上貨物運輸。船舶是指海船和其他海上移動式裝置,但是用於軍事的、政府公務的船舶和20總噸以下的小型船艇除外。船舶包括船舶屬具。②詳細規定了海上貨物運輸合同、海上旅客運輸合同、船舶租用合同、海上拖航合同、海上保險合同的成立,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③實行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原則,即船舶所有人、救助人,可依法規定限制賠償責任。該法還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同本法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的規定;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國際慣例」。
⑼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271條【抵押權的法律適用】:「船舶抵押權適用船旗國法律。船舶在光碟租賃
其實這個法條很好理解,關鍵是要理解為什麼會針對光船租賃這種情況規定了這專么一個特例。因為船舶被光船屬租賃後,承租人往往希望船舶懸掛對其有利的船旗,比如說法國的一家石油公司光船租賃一條中國船東的油輪,我們假定該船舶原先在中國登記,這時候法國的石油公司希望船舶登記在法國,這樣便於獲得法國政府的承認,享受國民待遇,這時候船旗國就變成了法國,那麼根據第271條的前半段,船舶抵押權就要適用船旗國法律,即法國法律。那麼法律為何要做出這樣的特別規定,理由在於船舶抵押權誰可以設定?光船承租人是無法設定的,所有權人,也就是從船東才可以設定,那麼船東是中國的,是原登記國的,所以適用原登記國法律。當然,這其實也是我國法律擴大自己適用范圍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說,我國海商法不希望因為光船租賃導致的船舶登記國的變更而導致原來在中國登記的船舶的船舶抵押權不能適用中國海商法。這就是立法的用意。
⑽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第5章泰坦尼克號中反映了那些法律問題
1、承運人的賠償責任認定;(海商法第114條)2、貴重物品滅失、損壞的責任;(海商法第116條)3、賠償責任限制;(第117條)4、承運人的運輸責任和連帶責任;(第121、12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