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羊毛刑法
Ⅰ 上海一退休阿姨專去醫院薅羊毛被捕,將會面臨什麼處罰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奇怪的事情,尤其是根據網路上的報道,有一名上海退休的阿姨竟然專門去醫院裡面薅羊毛這件事情更是吸引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很多網友都認為這名阿姨這樣的做法是非常錯誤的,也是非常不應該的,也正是因為這名阿姨的做法是觸犯到相應的法律法規的,目前已經被直接逮捕,接下來這名阿姨將會面對的是形事的拘留或者監禁。
我們的國家給我們發放醫保卡,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順利,也是能夠在我們需要的金錢的時候為我們解決一部分的經濟負擔,而不是利用這樣的方式去欺騙國家的錢,這樣子只會遭受到嚴格的法律懲罰。
Ⅱ 薅羊毛的法律邊界在哪裡法律是如何認定的
薅羊毛是有可能會違法,特別是利用一些平台的漏洞而薅了價值很高的產品或是金錢,就有可能要承擔法律責任。
對於普通用戶和“羊毛黨”,其法律責任應根據獲利程度的不同區別對待。情節輕微尚不構成刑事犯罪的,依據民法關於無效民事行為和不當得利的規定處理;情節嚴重或者數額巨大的則可能觸犯刑法,涉嫌刑事犯罪。
(2)薅羊毛刑法擴展閱讀:
薅(hāo)羊毛是指以年輕人為主的群體對銀行等金融機構及各類商家開展的一些優惠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並專門搜集這些優惠信息,在網路和朋友圈中傳播的行為。
其最初來源於春晚小品中白雲大媽“薅羊毛織毛衣”,經過發展後定義越來越廣泛,已經跨出了金融行業的界定,滲透到各個領域。
事實上,薅羊毛這個詞並非天生和P2P聯系在一起。根據網路解釋,薅羊毛的群體多以80後人群為主,對銀行等金融機構以及各類商家開展的一些優惠活動引發興趣,從而獲得優惠乃至金錢上的回報,也被認為是理財族慣用的手法之一。
Ⅲ 薅羊毛金額多少算犯法
薅羊毛金額2000元以上算犯法。「羊毛黨」是指那些專門針對互聯網公司的優惠營銷活動,以低成本甚至零成本換取高額獎勵的人。凡是存在用戶補貼、優惠券、新老用戶獎勵等等推廣燒錢的互聯網金融領域,都有「羊毛黨」的身影。
「羊毛黨」分為兩種,一種是用自己賬號虛擬定位刷紅包,另一種是注冊登錄上百個賬號虛擬定位進行大規模刷單。兩者在行為性質上是一樣的,都涉嫌詐騙,但數量和程度上有所區別,前者利用自己的信息,規模小;而後者使用虛假信息,大規模刷單。
兩者在定性上有區別,前者行為一般而言應由治安管理處罰法調整,後者行為則可能涉嫌犯罪。如果「羊毛黨」用自己賬號虛擬定位刷紅包,雖有虛擬定位刷紅包行為,但這仍是對自己的身份信息的使用,對於這種行為,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9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3)薅羊毛刑法擴展閱讀:
《關於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
一、根據《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和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詐騙罪。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於詐騙數額特別巨大。詐騙數額特別巨大是認定詐騙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的一個重要內容,但不是唯一情節。
Ⅳ 利用網站漏洞薅羊毛違法么
薅羊毛的違法節點主要在:非法獲取他人身份信息。如果這個環節是正常的(朋友、家人、親戚的身份信息,並且知曉、同意你拿來薅羊毛,我認為不存在違法。其它還有哪個環節違法?請專業人士指正。
當然,前提是沒有非法修改被薅平台的後台數據,這個現在很少發生。
Ⅳ 薅羊毛犯法嗎怎樣算違法
您好!對於您提出的薅羊毛犯法嗎怎樣算違法?這一具體問題,我將為您進行解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可能會犯法而被判刑。
對於普通用戶和「羊毛黨」,其法律責任應根據獲利程度的不同區別對待。情節輕微尚不構成刑事犯罪的,依據民法關於無效民事行為和不當得利的規定處理;情節嚴重或者數額巨大的則可能觸犯刑法,涉嫌刑事犯罪。
不當得利的成立要件
1、一方取得財產利益:一方取得財產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實結果而獲得了或增加了財產或利益上的積累。受益人獲得的利益限於財產利益,即可以用金錢價值衡量的利益,精神利益不屬於這里的利益范疇。判斷受益人是否受有財產利益,一般以其擁有的財產或利益和如無與他人之間發生利益變動所應有的財產或利益總額相比較而決定。凡是財產狀況或利益較以前增加,或者應減少而未減少,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損失的,損益抵銷後剩餘有利益的,也為受有利益。
2、一方受有損失:僅僅有一方受有財產上的利益,而未給他人帶來任何損失,不成立不當得利。如甲投資興建廣場,鄰近乙的房屋價值劇增,乙獲有利益但未給甲帶來損失,乙對甲而言不成立不當得利。這里的損失,既包括現有財產或利益的積極減少,也包括應增加而未增加(可得利益)利益的喪失。對於後一種情形,受損人無須證明該項事實如未發生即確實可以增加財產,只須證明若無該項事實,依通常情形,財產當可增加,即為受有損失。也就是說,「應增加」的判定不必以其「必然增加」為必要,只要在通常情況下受損人的利益能增加即為「應增加」。如無權使用他人房屋,不管他人是否有使用該房屋或是否有出租房屋給第三人的打算,都可認為該房屋所有人受有相當於租金額的損失,因為他對房屋進行使用收益的潛在價值受到侵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二十二條 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其返還不當利益
Ⅵ 收費教別人薅羊毛犯法嗎 請學法律系的來回的下謝謝了
電商時代「薅羊毛」盛行,「羊毛黨」已經成為一種互聯網生存現象。利用平台漏洞「薅羊毛」的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偶爾利用平台漏洞撿漏的普通用戶;二是明知是漏洞卻依舊多次「薅羊毛」的「羊毛黨」;三是以此謀利的黑灰產團伙,或是用自己注冊多個虛擬賬號刷紅包,當做兼職做。第三種羊毛黨如果是「專業」刷單和虛假交易、騙取平台的補貼,以非法佔有他人財產的目的,隱瞞真相騙取公司數額較大財物行為,如果非法佔有他人財產數額較大就可能涉嫌詐騙罪。
相關法律根據我國刑法修正案(九)第十七條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Ⅶ 薅羊毛犯法嗎判刑嗎
一、關鍵在於消費和信息的真實性,如果用了虛假的交易,包括非法獲取他人的個人信息來換取這些積分再換取禮物,就屬於是欺詐行為,如果數額足夠就有可能構成犯罪。二、【法律依據】:《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單位犯前三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各該款的規定處罰。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Ⅷ 90後用優惠券薅羊毛45萬被捕,網友怎麼看待
90後用優惠券薅羊毛45萬被捕,消息沖上熱搜後,有網友譴責這種違法行為。也有人不解:「這不是平台漏洞嗎?」「啥意思,新用戶給優惠,嫌人家注冊新用戶多了?這也犯法?」「評論奇奇怪怪的,公司前內部人員注冊虛擬賬戶用漏洞獲利也沒錯了嗎?」
據媒體報道,日前上海破獲一起電商平台詐騙案。某買菜平台發現有人利用該平台開展的優惠活動非法牟利,造成公司損失45萬元。
類似事件——大學生薅肯德基羊毛被判刑
近期,還有一則大學生利用肯德基漏洞詐騙20餘萬元的消息引發熱議。據了解,徐某利用肯德基App和微信端之間數據不同步的漏洞,騙取兌換券或取餐碼售與他人牟利,並將詐騙方法傳授給同學,給百勝公司造成20餘萬元的損失。
最終,徐某等五人因犯詐騙罪、傳授犯罪方法罪被判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至一年三個月不等並處罰金的刑罰。
據報道,此種行為的非法性和欺騙性非常明顯,並非「羊毛黨」那麼簡單。根據刑法規定及法理,詐騙罪主要指行為人虛構事實或隱瞞真相誘騙被害人,使被害人基於錯誤認識處分自己的財產,行為人獲取不法利益。法院提醒,薅羊毛」亦需要遵守規則,逾越規則獲取非法利益,必然會承擔法律責任。
以上內容參考北晚新視覺-男子惡意「薅羊毛」,獲利45萬被批捕!
Ⅸ 薅羊毛金額多少算犯法
薅羊毛金額2000元以上可能犯法,構成刑法上的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