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刑法
① 掌管刑罰之事的古神是誰
【神話傳說——刑天舞干戚】刑天原是一個無名的巨人,因和黃帝爭神座,被黃帝砍掉了腦袋,這才叫刑天。「刑天」這個名字的意思就是:天者,顛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 刑天誓戮天帝以復仇。
② 罪若無名的意思是什麼
刑法沒有規定的罪名,不是犯罪。
③ 古朝鮮夾腿的刑罰叫什麼
老虎凳
老虎凳是中國舊社會特有的一種刑具,通過對雙腿和膝蓋關節施加人體無法承受的壓力以達到折磨、拷問受刑者的目的。在黑暗的中國近代被反動勢力廣泛用於殘害遭到關押的愛國民眾和革命烈士。新中國建立後,該刑具已經被廢除。
受刑者一般在上老虎凳之前已經遭受了鞭打之類的簡單刑罰,為了繼續拷問而加重刑罰,上老虎凳成了施刑者手裡的一張王牌。准備上老虎凳之前,犯人的上身通常已經被剝光,光身綁在老虎凳上,以便於繼續鞭打,而受刑者的鞋襪也必須脫下,這樣是為了便於接下來捆綁雙腳。於是,光膀子赤腳上老虎凳成為一種慣例,這增加了女性受刑者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
(3)無名刑法擴展閱讀:
老虎凳基本結構
長凳的一頭豎直安裝著一根木樁或者木柱,木柱與長凳的夾角呈垂直90°。用刑時需要在受刑者的腳下墊磚頭,所以長凳的另一端會事先放幾塊磚頭。清代一些所謂講究的老虎凳上還附帶皮套,用來捆綁固定身體和大腿,腳下磚頭用的是青磚,還有專門夾住膝蓋、小腿施加重壓的木棍,衙門管這個叫無情木。民國時期有些老虎凳的木柱呈十字狀,架子兩端有鐵制鎖扣,可以將受刑者的手腕固定在架子上,十字架的交叉上端位置正好對准受刑者的脖子,這里也會附帶繫上繩索,用來纏繞勒住脖子。
④ 古代有哪幾種刑法
什麼老師留的作業呀?太病了吧?具體懲罰手段請參考網路百回科。以下是種類:
1。答<剝 皮>
2。<腰 斬>
3。<車 裂>
4。<俱五刑>
5。<凌 遲>
6。<縊 首>
7。<烹 煮>
8。<宮 刑>
9。<刖 刑>
10。<插 針>
11。<活 埋>
12。<鴆 毒>
13。<棍 刑>
14。<鋸 割>
15。<斷 椎>
16。<灌 鉛>
17。<梳 洗>
⑤ 割喉刑的羅馬的刑法
割喉始終是古羅馬所特有的刑罰,因此有羅馬刑之稱。
但羅馬的刑罰中卻從未內將割喉刑列為主要的死刑手段容。
在古羅馬的角斗場里,兩個角鬥士中受傷的一方會在倒下後舉起自己的膀子,並用左手無名指指向觀眾,一方面是通過這樣的手勢承認失敗,而另一方面是請求觀眾從寬。這時,勝利者會來到他面前,做一個單腿跪地的造型,並控制住他的頭,將刀深入他的頭下,再昂起頭,等待觀眾的裁決,如果失敗者在角斗過程盡了全力並勇敢而靈巧,博得觀眾的喜好,他們就會舉起手示意赦免,如果他的表現不令人滿意,他們就會伸出大拇指向下判他去死,如果這樣,競技場主席便會喝一聲:割喉!
割喉的確帶有幾分榮譽與悲壯的意味。
⑥ 刑法論證
以偏概全!
⑦ 中國刑法
罪刑均衡原則的概念
罪刑均衡的觀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的同態復仇和奴隸社會的等量報復。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罪刑均衡思想最原始、最粗俗的表現形式。而作為刑法的一項基本原則,罪刑均衡則是由8紀啟蒙思想家首先提出來的,並在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被為一項重要的刑法原則。值得注意的是,從19世紀末期以來,隨著刑事人類學派和刑事社會學派的崛起,傳統的罪刑均衡原則受到了有力的挑戰。行為人中心論和人身危險性論的出現,保安處分和不定期刑制度的推行,使罪刑均衡原則在刑事立法上受到削弱和排擠。但是,由於罪刑均衡原則所蘊含的公正性始終是人類所追求的重要刑法價值內容。因此,從當今世界各國的刑事立法來看,盡管罪刑均衡原則在內容上有所修正,但作為刑法基本原則的地位,卻是不容動搖的。
我國刑法第5條規定:「刑罰的輕重,應當與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由此可見,我國刑法中的罪刑均衡原則,實際上包含了刑罰的輕重與所犯罪行相適應、刑罰的輕重與所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這兩個方面的內容。刑罰的輕重與所犯罪行相適應,體現的是報應觀念,要求刑罰的輕重與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相適應,也就是重罪重判、輕罪輕判。而刑罰的輕重與所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體現的是預防觀念,要求刑罰的輕重與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相適應。因此,我國刑法關於罪刑均衡原則的規定,反映了報應與預防相統一的刑法觀念。當然,這種統一並非平分秋色,而是應當有所側重,這就是以報應為主,以預防為輔。反映在刑法第5條的規定上,就是以刑罰的輕重與所犯罪行相適應為主,以刑罰的輕重與承擔的刑事責任相適應為輔。
二、罪刑均衡原則的立法體現
我國刑法除明文規定罪刑均衡原則外,在立法內容上也始終貫穿著罪刑均衡的思想。這一原則在刑法中的具體表現是
(一)科學嚴密的刑法體系
我國刑法總則確定了一個科學的刑罰體系,此一刑罰體系按照刑罰方法的輕重次序分別加以排列,各種刑罰方法相互區別又互相銜接,能夠根據犯罪的各種情況靈活地運用,從而為刑事司法實現罪刑均衡奠定了基礎
(二)區別對待的處罰原則
我國刑法總則根據各種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程度和人身危險性的大小,規定了輕重有別的處罰原則。例如對於防衛過當、避險過當而構成犯罪者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預備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等等。此外,刑法總則還側重於刑罰個別化的要求,規定了一系列刑罰裁量與執行制度,例如累犯制度、假釋制度,等等
(三)輕重不同的量刑幅度
我國刑法分則不僅根據犯罪的性質和危害程度,建立了一個犯罪體系,而且還為各種具體犯罪規定了可以分割、能夠伸縮、幅度較大的法定刑。這就使得司法機關可以根據犯罪的性質、罪行的輕重、犯罪人主觀惡性的大小,對犯罪人判處適當的刑罰。三、罪刑均衡原則的司法適用
根據罪刑均衡原則的基本要求,結合我國刑事司法的實際情況,司法機關在貫徹這一原則時,應當首先解決下列問題:
(一)重視量刑活動
在司法實踐中貫徹罪刑均衡原則,首先必須糾正重定罪輕量刑的錯誤傾向,把量刑與定罪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長期以來在刑事審判活動中,對於量刑工作的重要性,存在著錯誤認識,認為:我國刑法對犯罪規定的量刑幅度頗大,因此,只要定性准確即可,至於多判幾年或少判幾年則無關緊要。基於這種認識,在處理上訴、申訴案件時,就形成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則,即確屬定性錯誤或量刑畸輕畸重的才予改判,而對於量刑偏輕偏重的,則維持原判。針對這種錯誤傾向,為了切實貫徹罪刑均衡原則,必須提高審判機關和法官對量刑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把定性准確和量刑適當作為衡量刑事審判工作質量好壞的不可分割的統一標准,以此來檢驗每一個具體刑事案件的處理結果。
(二)糾正重刑主義
在司法實踐中貫徹罪刑均衡原則,還必須糾正重刑主義的錯誤思想,強化量刑公正的執法觀念。由於種種復雜的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深受封建刑法觀念的影響,作為封建刑法思想重要表現之一的重刑主義傳統,至今在一部分法官頭腦中根深蒂固。尤其是在社會治安不好的時期,重刑主義觀念表現得尤為突出。必須指出,重刑主義是一種野蠻落後的刑法思想,是與罪刑均衡原則直接對立的刑法觀念。因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重刑主義的危害,促使每一個法官都樹立起量刑公正的思想,切實做到罰當其罪,不枉不縱。
(三)實現量刑平衡
在司法實踐中貫徹罪刑均衡原則,是否還應當糾正量刑輕重懸殊的現象,實現量刑平衡。按照罪刑均衡原則的要求,類似的案件在處理的輕重上應基本相同。但是,從我同的實際情況來看,不同法院在對類似案件的處理上輕重懸殊的現象。時有發生情節基本相同的案件,如果由不同的法院審理,甚至由同一法院不同的法官審理,最終判決的結果可能差別很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既有立法上的粗疏,也有司法活動中的沒有統一標准可循,還有法官個人業務素質等各種復雜因素。為解決量刑不平衡的問題,應當進一步加強司法解釋工作,為正確適用刑罰提供明確具有的標准。同時加強刑事判例的編纂工作,重視判例對刑事審判工作的指導作用。此外,還應當改進量刑方法,逐步實現量刑的規范化、科學化和現實化。
罪刑法定原則
罪刑法定是啟蒙時代的產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孟德斯鳩在《波斯人的信札》中提出,真正將罪刑法定上升為刑法基本原則是義大利法學家貝卡利亞。罪刑法定原則由兩個基本方面組成,其一是法律明文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依照法律定罪處刑;其二是法律沒有規定為犯罪行為的,不得定罪處刑。第一個方面可稱之為積極的罪刑法定原則;第二個方面,可稱之為消極的罪刑法定原則。積極的罪刑法定原則和消極的罪刑法定原則都有其各自的含義。積極的罪刑法定原則與消極的罪刑法定原則的統一,運用刑罰權,懲罰犯罪,保護人權與約束刑罰權,防止濫用,保障人權的統一,這就是罪刑法定原則的全面的正確的含義。罪刑法定原則的這兩個方面的含義集中到一點,就是對人權的維護,這是我國罪刑法定原則的真諦。
罪刑法定原則是我國刑法的基本原則之一,簡單說來就是「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法無明文規定不處罰」,即「罪要法定,刑也要法定」。由此派生出以下幾個原則:成文法主義;排斥習慣法;排斥絕對不定期刑;禁止類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刑法的明確性。
罪刑法定的思想基礎傳統上認為是自然法理論、三權分立學說及心理強制說,但現在通說認為是民主主義與尊重人權思想,或者說是民主與自由。民主主義要求刑法法律主義,即刑罰必須由法律事先規定,不可濫刑。尊重人權意味刑法要保障人權,不致阻礙國民的自由行動,就必須使國民能夠預測自己行為的性質與後果,必須事先明確規定犯罪與刑罰。罪刑法定主義是現代社會保障人權的要求和體現。刑法的機能,站在國家的角度要打擊犯罪,保護公眾;站在公眾的角度要限制國家權力,保障人權。罪刑法定主義,一方面,法律規定為犯罪的,必須要依照法律定罪處罰,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保障;另一方面,對於法律沒有規定為犯罪的,不得定罪處罰,這體現了對國家權力的限制和對人權的保障。所以說,罪刑法定主義是刑法機能的有機結合,它最終的落腳點是要保障人權。
罪刑平等原則的概念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國憲法確立的一般原則。鑒於我國司法實踐中適用刑法不平等的現象在現階段還較為嚴重,為貫徹憲法規定,刑法第4條明確規定:「對任何人犯罪,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這就是罪刑平等原則。罪刑平等原則的基本含義是:就犯罪人而言,任何人犯罪,都應當受到法律的追究;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規定的特權;不論犯罪人的社會地位、家庭出身、職業狀況、財產狀況、政治面貌、才能業績如何,都一律平等地適用刑法,在定罪量刑時一視同仁,依法懲處。就被害人而言,任何人受到犯罪侵害,都應當依法追究犯罪、保護被害人的權益;被害人同樣的權益,應當受到刑法同樣的保護;不得因為被害人身份、地位、財產狀況等情況的不同而對犯罪人定罪量刑上有所區別
罪刑平等原則在刑法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定罪上的平等
定罪上的平等,是指任何人犯罪,無論其地位多高,功勞多大,都應當受到刑事追究而不得例外。在我國社會,雖然消滅了法律特權,但由於封建特權思想還根深蒂固地存在;封建等級制度的社會基礎還在一定程度上殘存著,因而還有人藉其特殊的地位與身份逍遙法外,逃避法律制裁。因此,定罪上的平等具有重要意義。刑法再具體規定中都體現了定罪上的平等原則,例如刑法第6至第條,明確規定了我國刑法適用的空間范圍。這些規定表明,只要實施了我國刑法規定的犯罪行為,無論是在我國領域內還是領域外,也不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除法律另有規定以外,在適用我國刑法上一律平等,不存在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權。此外,我國刑法分則關於具體犯罪的規定,同樣體現了罪刑平等原則,尤其是適應我國經濟格局的變化,由過去僅重視對公有財產的法律保護,發展到對公私財產的同等保護。例如,將 1979年刑法第125條規定的破壞集體生產罪,修改為1997年刑法第276條規定的破壞生產經營罪,將保護范圍從集體生產擴大到個體生產。
(二)量刑上的平等
是指犯相同的罪,除具有法定的從重、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的情節以外,應當處以相同之刑。因此,量刑上的平等並非不考慮犯罪情節的絕對的同罪同罰。刑法第61 條規定:「對於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應當根據犯罪的事實、犯罪的性質、情節和對於社會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這一量刑原則體現了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精神,同時也包含著對一切犯罪人都應當公正、平等地依法處刑的內容。
(三)行刑上的平等
行刑上的平等是指在刑罰執行上,應當受到相同的處遇,不因身份、地位而有所特殊。
以往論及罪刑平等原則,往往注重定罪與量刑上的平等,忽視行刑上的平等,這是不應該的。尤其是在現實生活中,行刑上的不平等現象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有些人通過各種手段獲得非法減刑和假釋,極大地損害了判決的嚴肅性。為此,刑法嚴格地規定了減刑和假釋的程序。刑法第79條規定:「對於犯罪分子的減刑,由執行機關向中級以上人民法院提出減刑建議書。人民法院應當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對確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實的,裁定予以減刑。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減刑。」這一規定,體現了行刑上的平等
三、罪刑平等原則的司法適用
罪刑平等原則不僅應當體現在立法中,而且應當貫徹在司法活動中。司法適用中貫徹罪刑平等原則,應當注意以下問題:(一)正確理解平等罪刑平等原則體現在司法適用上,是指依法裁量而使不同的人受到平等的待遇。當然,罪刑平等並不意味著絕對的同罪同罰,因此,在司法活動中應當正確地協調平等與差別的關系。平等並不完全否認差別,而恰恰是建立在對不同情況的正確區別的基礎之上的,沒有差別也就不可能存在平等。平等的要旨在於公正,只要是有助於實現刑法公正性的差別都是應當承認的,都不違背罪刑平等原則。
(二)反對封建特權。由於封建傳統等級思想的影響,加之現實生活中多方面因素對公平執法的干擾,以及司法水平、司法意識和司法人員素質等方面的原因,應當承認,目前我國司法實踐中仍然存在著刑法的適用有悖於罪刑平等原則的特權現象。堅持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在刑事司法活動中就必須反對形形色色的特權思想,做到只要是犯罪,就要平等地適用刑法,追究其刑事責任,予以懲處,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⑧ 砍斷右手無名指是否構成輕傷
1、是否構成輕傷:要以法醫的鑒定結論為准,網友給出的意見只能做為參考。如果只是骨折、愈後無功能障礙的,很可能不構成輕傷,但如果是粉碎性骨折或愈後功能受限的,有可能構成輕傷。
建議:向公安機關報案,同時申請法醫鑒定,帶當時治療的病歷和診斷證明、拍片等去做鑒定,然後根據鑒定結論再做打算。
2、如果最終鑒定結論是構成輕傷:可以要求公安追究你嫂子的刑事責任,也可以由你哥到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追究其刑事責任,然後提起附帶民事訴訟索要損害賠償,但如果不離婚,這種索賠沒有太大的意義。
3、輕傷的追訴時效是5年,如果真的構成輕傷,08年的事,現在應是還在追訴時效期間內。而且向公安報案後,就不存在追訴時效的限制了,什麼時候都可以追究。
4、關於她堅決不讓見孩子的事:這只能靠你家人自己先找到一定的線索了,如果知道她的電話和大致所在地,可以找當地警察協助或是自己找人,找到後到法院起訴離婚同時要求孩子的撫養權。
5、關於你的補充:刑事責任的追訴時效問題已經回答;民事賠償中,能要求的,不只是醫葯費,還包括你哥的誤工費、住院的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等。但如果不離婚,夫妻財產是共同的,這索賠沒有實際意義。
⑨ 六安霍山無名屍案嫌疑人被抓獲,兇手的作案動機是什麼
安徽霍山縣檢察院以涉嫌故意殺人罪把吳姓男子依法批准逮捕,目前官方並沒有披露兇手的作案動機。
網友們也是高度關注此案,殺人拋屍,死者還是一名年輕女性,所以,紛紛猜測兇手的動機是否為情感糾紛?
一切都等待官方通告解開謎團,這起案件性質惡劣,社會影響度高,希望嚴懲兇手。
圖片來源網路
結語法網恢恢疏而不漏,要做一個守法公民,有法可依,有法可循,千萬不要犯錯,以身試法,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
看社會案件,反省自己的人生,莫以惡小而為之,勸君不要學吳姓男子不懂法,做個糊塗人!
無論男女,都要潔身自愛,安全警鍾長鳴,定會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