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又聾又刑法

又聾又刑法

發布時間: 2022-01-05 21:02:16

A. 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對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犯罪的處罰原則是

單選題: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對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犯罪的處罰原則是:
A 可以從輕、減輕專或免除處屬罰
B 應當從輕或減輕處罰
C 可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D 應當減輕或免除處罰
答案為:A
解析:《刑法》第十九條【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B. 為什麼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我國刑法第十九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此規定說的非常明確了,然而在實踐中,當事人有時還是會出現一些理解上的錯誤。所謂又聾又啞是指不但耳聾而且是啞巴。耳聾和啞巴必須同時存在,集於一身。如果僅僅是耳聾或者僅僅是啞巴,那麼犯罪就與平常人一樣對待。該負什麼責任就負什麼責任,根本不存在從輕減輕的問題。同時耳聾和啞巴也必須達到幾乎完全失聰和幾乎完全不能說話的程度,如果僅僅是有些聽力上的障礙,或者語言表達能力極差,但都不能說是「聾和啞」。按照規定,只要行為人屬於盲人,那麼對他的犯罪行為就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只要具備了盲的條件既可,無需再具備其他的殘疾條件,但我們也要注意,所謂盲人是指完全喪失了視力,如果只是眼睛有些疾病,實力模糊,或者說是一隻眼盲另一隻眼正常,或者一隻眼盲,另一隻眼有些疾病,視物不清,都不屬於盲人犯罪的情形。
對於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對其實施的處罰按照法律規定屬於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的情形而不是應當。既然不是應當,也就是說不是必須。既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但也可以視具體情況部予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如果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認為由於自己的身體缺陷的存在在犯罪量刑時肯定會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是完全錯誤的。

C. 刑法中的對又聾又啞又盲的人犯罪,解釋為又聾又啞的人犯罪或者盲人犯罪,這是什麼解釋,是擴張嗎

刑法上的規定就是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而不是又聾又啞又盲的人

D.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什麼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什麼人,都不能凌駕法律之上。
即使是殘疾人,犯罪了就應該接受相應的懲罰。

E. 聾啞刑法第19條

搶奪財物時有沒有攜帶凶器?帶凶器的 算搶劫罪 ,沒帶的 算搶奪罪
你給的信息太少了 沒辦法說太清楚
給你兩個罪名的量刑標准吧
還有,刑法第十九條規定的是「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是可以 ,而不是應當,所以法官有自由裁量權的,能不能減輕處罰要看案件情況和法官的裁量。
搶奪罪:
1.搶奪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構成搶奪罪,搶奪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3.攜帶凶器搶奪的,按照搶劫罪處罰。
搶劫罪:
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構成搶劫罪,搶劫罪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入戶搶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
(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
(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額巨大的;
(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
(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
(七)持槍搶劫的;
(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

F. 我國刑法規定 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對於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綜合考慮犯罪性質、情節、後果以及聾啞人或者盲人犯罪時的控制能力等情況,可以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下;犯罪較輕的,可以減少基準刑的50%以上或者依法免除處罰。

G. 我國刑法規定,又聾又啞或者盲人犯罪

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第十九條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又聾又啞的人,又稱聾啞人,是指喪失聽覺能力和口頭語言能力的人。盲人是指喪失視覺能力的人。我國刑法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要負刑事責任的,但是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又聾又啞或者盲人雖然生理上出現殘疾,但其精神或智力是健全的,尤其是在現代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根據他們的經濟條件和所處的環境不同,有的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有的可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並不會因為身體的殘疾而完全喪失辨認是非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應當與正常人一樣負刑事責任。

(7)又聾又刑法擴展閱讀

盲人犯罪是指喪失視覺的人構成的犯罪。喪失視覺的人即盲人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後天喪失視覺可以是由疾病、傷害、用葯不當等原因造成。

中國刑法基於盲人因視覺喪失而往往影響其責任能力的實際情況,對盲人實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會行為的,規定了與聾啞人犯罪相同的刑事責任原則,即盲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但原則上作為限制責任能力人犯罪看待,一般要減輕其刑事責任,予以從寬處罰或者免除處罰;對極少數責任能力完備且性質嚴重、情節惡劣的犯罪盲人,才可以不予以從寬處罰。

H. 我國《刑法》規定,聾,啞,盲人是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對還是錯

錯。但是如果是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刑法》第十九條【又聾又啞的人或盲人犯罪的刑事責任】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I. 請問我國刑法總則對又聾又啞的人與盲人的刑事責任有何規定

答:刑法第19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首先,又聾又啞的人與盲人雖然因為生理缺陷導致對某些行為的辨認控制能力減弱,但並沒有完全喪失辨認控制能力,因此,他們實施犯
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其次,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的,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因為通常情況下,他們由於生理上的缺陷,接受教育與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受到了一定限制,其辨認控制能力可能低於沒有生理缺陷的人。如果因為生理缺陷對其犯罪行為的辨認控制能力有一定影響,就表明其非難可能性比一般人犯罪的非難可能性小一些。值得注意的是,刑法只是規定「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而不是「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這就要聯系犯罪的本質特徵來理解和適用,,即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由於生理缺陷導致對具體犯罪行為的辨認控制能力有影響時,得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如果沒有影響,則可以不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最後,又聾又啞,一般應是先天性的又聾又啞,至少是自幼聾啞;盲人,應是指雙目失明的人。

J. 又聾又啞的人屬於限制刑事責任能力人嗎

屬於可以從輕或減輕處罰的情形

熱點內容
光谷法律援助 發布:2025-08-15 00:21:17 瀏覽:322
經濟法專業必讀書目 發布:2025-08-15 00:20:18 瀏覽:894
廣東法官員額 發布:2025-08-15 00:14:41 瀏覽:887
法院能否當被告 發布:2025-08-15 00:12:06 瀏覽:628
歐米伽3立法 發布:2025-08-15 00:02:39 瀏覽:844
民法典飼養 發布:2025-08-15 00:00:56 瀏覽:943
行政法的淵源判例 發布:2025-08-14 23:57:40 瀏覽:203
贛江新區條例 發布:2025-08-14 23:52:45 瀏覽:657
中國人民法律刑事責任 發布:2025-08-14 23:52:02 瀏覽:844
柘城法院法官 發布:2025-08-14 23:51:54 瀏覽: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