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公司法司法解釋
⑴ 公司法司法解釋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於2010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04次會議通過,自2011年2月16日施行。解釋(三)具體從如下六個方面進行設計:一是落實公司成立前債務的責任主體;二是確立典型非貨幣出資到位與否的判斷標准及救濟方式;三是界定非自有財產出資行為的效力;四是明確未盡出資義務(包括未履行出資義務或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和抽逃出資的認定、訴訟救濟的方式以及民事責任;五是規范限制股東權利的條件和方式;六是妥善平衡名義股東、股權權屬的實際享有者以及公司債權人間的利益。
(1)2014公司法司法解釋擴展閱讀
根據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的決定和修改後重新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的決定》 於2014年2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07次會議通過,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進行第一次修訂,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為確保民法典實施進行司法解釋全面清理的工作安排,《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破產企業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應否列入破產財產等問題的批復〉等二十九件商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 已於2020年12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進行第二次修訂,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⑵ 公司法司法解釋四全文有哪些
公司法司法解釋四全文的具體條款內容包括公司決議效力、股東知情權、利潤分配權、優先購買權和股東代表訴訟等內容,具體條款由於數量過多不一一贅述。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若干問題的規定(四)》第一條
公司股東、董事、監事等請求確認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無效或者不成立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第二條
依據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請求撤銷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的原告,應當在起訴時具有公司股東資格。
⑶ 司法局2014年1月16日發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司法解釋》(四)請司法、律師高人告知:發布日
法發〔1997〕15號規定,司法解釋「以在人民法院報上公開發布的日期為生效時間,但司法解釋專有規定的除外」。因此,該解釋的發布日期即實施日期。
⑷ 公司法的司法解釋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第一條公司法實施後,人民法院尚未審結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為或事件發生在公司法實施以前的,適用當時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第二條因公司法實施前有關民事行為或者事件發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如當時的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沒有明確規定時,可參照適用公司法的有關規定。
⑸ 公司法司法解釋一
其實你的說法是不科學的,應該說公司的財產本身屬於公司自身獨立的資產,不是妻子的個人財產,更不是夫妻共同財產。如果離婚,涉及分割的也僅僅是公司的股權以及分紅。可以這樣去理解,如果公司是婚前成立,那麼女方在公司的股權屬於其個人財產,不能分割,能分割的只是公司在婚後分紅的收益部分;如果公司是婚後成立,那麼公司的股權以及分紅均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予以分割。希望以上分析可以幫的到你。
⑹ 新公司法司法解釋共有幾個
目前《公司法》有三個司法解釋: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回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答)
(法釋〔2006〕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一)》已於2006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82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
(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47次會議通過法釋〔2008〕6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二)》已於2008年5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47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8年5月19日起施行。
二○○八年五月十二日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若干問題的規定(三)》已於2010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04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1年2月16日施行。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⑺ 公司法司法解釋四是什麼
法律分析: 司法解釋四明確了股東就《中華人民會更好公司法》享有的訴權,並規定了有限責任公司原股東享有的有限訴權。二是結合司法實踐經驗,對股東查閱公司會計賬簿可能有的不正當目的作了列舉,明確劃定了公司拒絕權的行使邊界。明確規定,公司不得以公司章程、股東間協議這種方式,實質性剝奪股東的法定知情權。公司以此為由拒絕股東行使法定知情權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另外,為保障股東知情權的行使,對股東聘請中介機構執業人員輔助查閱,作了規定。就股東可以請求未依法履行職責的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賠償損失也作出規定,以防止從根本上損害股東知情權。公司法司法解釋四還規定了股東優先購買權的行使和損害救濟,同時,對股東的監督權,完善了股東代表訴訟機制。公司法司法解釋四還就決議效力瑕疵訴訟制度作了明確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三條 股東有權查閱、復制公司章程、股東會會議記錄、董事會會議決議、監事會會議決議和財務會計報告。股東可以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股東要求查閱公司會計賬簿的,應當向公司提出書面請求,說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據認為股東查閱會計賬簿有不正當目的,可能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絕提供查閱,並應當自股東提出書面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書面答復股東並說明理由。公司拒絕提供查閱的,股東可以請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閱。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司法解釋《四》司法局2014年1月16日發衣。請司法.律師高人告知:發衣了,是
是實施了
⑼ 論述題,從2014年3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司法解釋四開始實施,
以下僅供參考:
1、經濟角度:市場經濟的發展,誠信作為市場經濟靈魂,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行政制度改革角度:縮減行政程序,提高效率。
3、政府鼓勵創業,解決就業壓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