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董事辭職
㈠ 最高院:公司董事辭職的程序及生效條件如何認定
您好,
最高院認為:
一、關於金恩淑、蔡孟傑、曹鳳君在參加320會議時是否具備世紀盛康公司董事資格的問題。首先,關於金恩淑、蔡孟傑的董事資格問題。公司和董事之間屬於委任關系,在法律和公司章程沒有相反規定的情況下,公司董事辭職一般應於董事辭職書送達公司董事會時發生法律效力。金恩淑、蔡孟傑分別於2011年10月31日和11月11日向世紀盛康公司提交了關於辭去世紀盛康公司董事職務的辭職書。其時,趙丙賢繫世紀盛康公司法定代表人,可以依法代表世紀盛康公司,因其認可已經收到該兩份辭職書,故金恩淑、蔡孟傑的辭職已經生效。此外,在原審判決認可的2012年2月7日的世紀盛康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第4次會議決議中已經明確確認會議應參與表決董事5名,實際參加表決董事5名,在該5名董事中不包括金恩淑、蔡孟傑,且金恩淑在答辯狀中明確承認未參加該次董事會會議的原因系未接到董事會通知,也印證了世紀盛康公司董事會認可金恩淑、蔡孟傑辭去董事職務的行為。原審判決認為「對於公司而言,在董事提出辭職後公司股東會一般會對董事辭職事項進行審議,並將董事辭職的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公示」,以及「世紀盛康公司在長達二年多的時間內不進行工商變更登記和增選董事有悖常理」,均缺乏足夠依據,其據此否定金恩淑、蔡孟傑辭職已經生效系適用法律錯誤。金恩淑辯稱其並未向世紀盛康公司提出辭職申請,與其在二審中承認相關辭職書系本人簽字自相矛盾,本院不予採信。金恩淑、蔡孟傑在辭職時雖表示「望公司批准」,以及中證萬融公司雖在金恩淑、蔡孟傑辭職後作出召集世紀盛康公司臨時股東會會議決議免除其董事職務等意思表示,但均屬相關主體對公司與董事法律關系性質,以及董事辭職何時生效的法律認識偏差,不影響金恩淑、蔡孟傑辭職生效。對被申請人的相關主張,本院均不予支持。綜上,320會議召集於2014年,而金恩淑、蔡孟傑在2011年底即已經不具備世紀盛康公司董事資格,依法不應享有320會議的召集提議權和表決權。
其次,中證萬融公司系持有世紀盛康公司70%股份的大股東,2013年11月28日世紀盛康公司召集並主持的臨時股東會會議即使在程序上存在瑕疵,會議作出的決議效力亦應經有權部門根據當事人訴請依法裁判方可被否定,此前應視為有效,而不應在不能否認決議上的簽章等真實性的情況下,無視公司法關於取消決議效力的有關規定,直接適用民事訴訟證據規則否定其真實性,從而否定其效力。原審判決以2013年11月28日世紀盛康公司臨時股東會決議在會議召集程序、表決方式及決議內容等方面存在瑕疵,或者與相關事實矛盾為由,不予採信該股東會決議,屬於適用法律錯誤,應予糾正。該次股東會決議作出改選董事的決議應當視為有效,此後曹鳳君已經不再具備世紀盛康公司董事資格。
二、關於320會議召開前趙丙賢是否存在不能履行或不履行董事長職務的情形的問題。《公司法》第四十七條規定:「董事會會議由董事長召集和主持;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副董事長召集和主持;副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的,由半數以上董事共同推舉一名董事召集和主持。」因該規定系針對董事會的召集和主持的法定主體,故「董事長不能履行職務或者不履行職務」亦應指向董事長召集和主持董事會的職責,而非指董事長的其他職責,故對中證萬融公司以趙丙賢履行了世紀盛康公司董事長其他職責為由,認為320會議召集不符合《公司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由於中證萬融公司未能提交趙丙賢自其於2012年2月7日主持召開董事會會議至2014年3月4日副董事長吳芳召集320會議前,在長達兩年的時間內曾召集或者主持世紀盛康公司董事會會議的相關證據,而世紀盛康公司章程規定董事會會議應當每半年至少召開一次,因此320會議的召集符合《公司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前提條件。《公司法》第四十七條並未規定在副董事長或者半數以上董事推舉的董事依法召集董事會會議前須提請或者催告董事長召集,故對中證萬融公司關於320會議召集前未要求趙丙賢召集董事會不符合《公司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三、關於320決議內容是否違反公司章程規定的問題。2009年9月28日舒滿平、楊帆、中證萬融公司與世紀盛康公司共同簽訂的《增資擴股協議書》第四條第3款約定:「董事長在中證萬融公司委派的董事中產生。」第九條第2款約定:「本協議作為解釋新世紀盛康公司股東之間權利和義務的依據,長期有效,除非各方達成書面協議修改;本協議在不與新世紀盛康公司章程明文沖突的情況下,視為對新世紀盛康公司股東權利和義務的解釋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該規定由全體股東一致同意,並經世紀盛康公司簽署。因此,該文件雖名為協議,但在主體上包括公司和全體股東、內容上屬於公司章程的法定記載事項、效力上具有僅次於章程的最高效力,其法律性質應屬世紀盛康公司對公司章程相關內容的具體解釋。違反該約定應為決議的可撤銷事由。由於該協議對董事長選任范圍的限制,並不違反公司章程關於董事長經選舉產生的規定,應為有效。在楊帆和舒滿平向中證萬融公司轉讓股權後,雖然公司股權結構以及董事會組成人數和各方委派的董事人數均發生變化,但並未書面協議修改董事長選任范圍的規定。320決議選舉吳芳為世紀盛康公司董事長,而吳芳並非中證萬融公司委派的董事,故該決議內容違反了全體股東及公司對公司章程的解釋,應視為違反了公司章程的規定。
綜上,320會議召集和舉行時,五名參會人員中曹鳳君、蔡孟傑、金恩淑已不具有董事資格,故320會議召集程序及表決方式均存在重大瑕疵,320決議內容亦違反公司及全體股東對公司章程的解釋。依據《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該決議應當予以撤銷。中證萬融公司再審申請的事由部分成立,對其關於撤銷320決議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
㈡ 公司法董事辭職後什麼時候生效辭職原則是什
公司法對董事辭職程序沒有明確的規定,看公司章程的具體規定,一般情況下,是提交辭呈生效。法定生效是通過董事會決議。公司法規定,如果董事辭職後,該公司董事會人數低於法定人數,該辭職董事還必須繼續履行職責。如果董事辭職後,該公司董事會人數不低於法定人數,辭職生效。
《公司法》第四十六條第二款規定:「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或者董事在任期內辭職導致董事會成員低於法定人數的,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董事職務。」
㈢ 董事會成員辭職需要哪些程序
根據相關法規的描述,董事辭職有以下程序可循,董事分為獨立董事和非獨立董事,辭職原則為:
1.董事辭職應向董事會提交書面辭職報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規定)。(1)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在辭職報告中說明辭職時間、辭職原因、辭去的職務、辭職後是否繼續在上市公司任職(如繼續任職,說明繼續任職的情況)等情況。辭職原因可能涉及公司或其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法違規或不規范運作的,提出辭職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及時向本所報告(深圳中小板規定);(2)董事因任期屆滿離職的,應向上市公司董事會提交離職報告,說明任職期間的履職情況,移交所承擔的工作。
2.若董事辭職不會導致「公司董事會低於法定人數」、「職工代表監事辭職導致職工代表監事人數少於監事會成員」(深交所
主板
、中小板規定)、「獨立董事辭職導致獨立董事人數少於董事會成員的三分之一或獨立董事中沒有會計專業人士」(深交所主板、中小板規定),則董事的辭職自辭職報告送達董事會或監事會時生效(未提及交由股東大會審批);
3.若董事辭職導致上述情形發生,則辭職報告應當在下任董事或監事填補因其辭職產生的空缺後方能生效。在辭職報告尚未生效之前,擬辭職董事或監事仍應當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繼續履行職責。出現第一款情形的,上市公司應當在二個月內完成補選(深交所主板、中小板規定)。
如因董事的辭職導致公司董事會低於法定最低人數時,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本章程規定,履行董事職務(《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規定)。
4.
董事可以在任期屆滿以前提出辭職。董事辭職應向董事會提交書面辭職報告。董事會將在2日內披露有關情況(《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規定);董事非因任期屆滿離職的,除應遵循前款要求外,還應在離職報告中專項說明離職原因,並將離職報告報上市公司監事會備案。離職原因可能涉及上市公司違法違規或者不規范運作的,應具體說明相關事項,並及時向本所及其他相關監管機構報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選任與行為指引》規定);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本章程的規定,履行董事職務(《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規定)。
5. 董事辭職生效或者任期屆滿,應向董事會辦妥所有移交手續,其對公司和股東承擔的忠實義務,在任期結束後並不當然解除,在本章程規定的合理期限內仍然有效。
注釋:公司章程應規定董事辭職生效或者任期屆滿後承擔忠實義務的具體期限。(《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規定)
6.關於獨立董事的特別規定:(1)獨立董事在任期屆滿前可以提出辭職。獨立董事辭職應向董事會提交書面辭職報告,對任何與其辭職有關或其認為有必要引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注意的情況進行說明。如因獨立董事辭職導致公司董事會中獨立董事所佔的比例低於本《指導意見》規定的最低要求時,該獨立董事的辭職報告應當在下任獨立董事填補其缺額後生效。(2)獨立董事在任期內辭職或被免職的,獨立董事本人和證券公司應當分別向公司注冊地及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和股東會提供書面說明。
㈣ "上市公司董事" 如何辭職
我根據相關法規的描述,董事辭職有以下程序可循,董事分為獨立董事和非獨立董事,辭職原則為:
1.董事辭職應向董事會提交書面辭職報告(《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規定)。
(1)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在辭職報告中說明辭職時間、辭職原因、辭去的職務、辭職後是否繼續在上市公司任職(如繼續任職,說明繼續任職的情況)等情況。辭職原因可能涉及公司或其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違法違規或不規范運作的,提出辭職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應當及時向本所報告(深圳中小板規定);(2)董事因任期屆滿離職的,應向上市公司董事會提交離職報告,說明任職期間的履職情況,移交所承擔的工作。
2.若董事辭職不會導致「公司董事會低於法定人數」、「職工代表監事辭職導致職工代表監事人數少於監事會成員」(深交所主板、中小板規定)、「獨立董事辭職導致獨立董事人數少於董事會成員的三分之一或獨立董事中沒有會計專業人士」(深交所主板、中小板規定),則董事的辭職自辭職報告送達董事會或監事會時生效(未提及交由股東大會審批);
3.若董事辭職導致上述情形發生,則辭職報告應當在下任董事或監事填補因其辭職產生的空缺後方能生效。在辭職報告尚未生效之前,擬辭職董事或監事仍應當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繼續履行職責。出現第一款情形的,上市公司應當在二個月內完成補選(深交所主板、中小板規定)。
如因董事的辭職導致公司董事會低於法定最低人數時,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本章程規定,履行董事職務(《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規定)。
4. 董事可以在任期屆滿以前提出辭職。董事辭職應向董事會提交書面辭職報告。董事會將在2日內披露有關情況(《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規定);董事非因任期屆滿離職的,除應遵循前款要求外,還應在離職報告中專項說明離職原因,並將離職報告報上市公司監事會備案。離職原因可能涉及上市公司違法違規或者不規范運作的,應具體說明相關事項,並及時向本所及其他相關監管機構報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選任與行為指引》規定);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本章程的規定,履行董事職務(《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規定)。
5. 董事辭職生效或者任期屆滿,應向董事會辦妥所有移交手續,其對公司和股東承擔的忠實義務,在任期結束後並不當然解除,在本章程規定的合理期限內仍然有效。 注釋:公司章程應規定董事辭職生效或者任期屆滿後承擔忠實義務的具體期限。(《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規定)
6.關於獨立董事的特別規定:(1)獨立董事在任期屆滿前可以提出辭職。獨立董事辭職應向董事會提交書面辭職報告,對任何與其辭職有關或其認為有必要引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注意的情況進行說明。如因獨立董事辭職導致公司董事會中獨立董事所佔的比例低於本《指導意見》規定的最低要求時,該獨立董事的辭職報告應當在下任獨立董事填補其缺額後生效。
(2)獨立董事在任期內辭職或被免職的,獨立董事本人和證券公司應當分別向公司注冊地及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和股東會提供書面說明。
二、法規中的規定:
(一)《公司法》規定:
1.股東大會的職權:„„2、選舉和更換非由職工代表擔任的董事、監事,決定有關董事、監事的報酬事項。
2.如因董事的辭職導致公司董事會低於法定最低人數時,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本章程規定,履行董事職務。
(二)《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訂)》規定:
1.董事任期從就任之日起計算,至本屆董事會任期屆滿時為止。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本章程的規定,履行董事職務。
董事可以由經理或者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兼任,但兼任經理或者其他高級管理人員職務的董事以及由職工代表擔任的董事,總計不得超過公司董事總數的1/2。
2.董事可以在任期屆滿以前提出辭職。董事辭職應向董事會提交書面辭職報告。董事會將在2日內披露有關情況。
如因董事的辭職導致公司董事會低於法定最低人數時,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本章程規定,履行董事職務。
除前款所列情形外,董事辭職自辭職報告送達董事會時生效。
3.董事辭職生效或者任期屆滿,應向董事會辦妥所有移交手續,其對公司和股東承擔的忠實義務,在任期結束後並不當然解除,在本章程規定的合理期限內仍然有效。
注釋:公司章程應規定董事辭職生效或者任期屆滿後承擔忠實義務的具體期限。 „„
4.獨立董事在任期內辭職或被免職的,獨立董事本人和證券公司應當分別向公司注冊地及主要辦事機構所在地中國證監會派出機構和股東會提供書面說明。
(三)《關於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規定:
1.獨立董事在任期屆滿前可以提出辭職。獨立董事辭職應向董事會提交書面辭職報告,對任何與其辭職有關或其認為有必要引起公司股東和債權人注意的情況進行說明。如因獨立董事辭職導致公司董事會中獨立董事所佔的比例低於本《指導意見》規定的最低要求時,該獨立董事的辭職報告應當在下任獨立董事填補其缺額後生效。
㈤ 董事辭職導致董事會成員為偶數,應該怎麼處理
董事會法定最低人數: 董事會會議必須有法定最低人數的董事出席方可舉行,並形成有效的董事會決議。為保證董事會會議的民主決策,法定人數應當超過董事會成員的半數。我國《公司法》明確規定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會議的法定人數,應由1/2以上的董事出席方可舉行。對於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法》沒有明確限定董事會會議的法定人數,應由公司章程確定。 此外,我國《公司法》規定,公司經理、監事有權列席董事會會議。董事會或經理就涉及職工切身權益的問題做出決定,應當事先聽取工會和職工的意見,並邀請工會代表或職工代表列席會議。 《公司法》第四十五條規定,董事任期屆滿未及時改選,或者董事在任期內辭職導致董事會成員低於法定人數的,在改選出的董事就任前,原董事仍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的規定,履行董事職務。 由上面可以知道,如果該董事辭職,造成董事會低於法定人數,那麼在新的董事出現之前他都不可以辭去該職位,知道新任董事產生才行
㈥ 公司董事提出辭職後什麼時候才能生效
董事是由股東會任免的,與股東會的關系屬於委任(或委託)關系。依據公司法與合同法,委任方與被委任方任何一方均有權可隨時單方面解除委任關系,不需要對方同意。即委任方的罷免決議或者被委任方的辭職書一經送達對方,委任關系解除即刻生效。
㈦ 公司董事長辭職,法定代表人可以不變更嗎
法定代表人可以變更。公司依據公司章程形成了任命新法定代表人的決議之後,即具有法律效力,新法定代表人取得法定代表人的資格,並產生法定代表人變更的法律效果。法定代表人變更後,還要依法辦理有關變更登記,雖然公司辦理法定代表人變更登記手續不是法定代表人產生的必要條件,但是不進行變更登記對外不具有公示力。工商登記的法定代表人對外具有公示效力,如果公司以外的第三人因公司代表權而產生外部爭議,應以工商登記為准。法定代表人變更的具體流程如下:1.領取《公司變更登記申請表》。2.變更營業執照,填寫公司變更表格,加蓋公章,整理章程修正案、股東會決議、承諾書、公司營業執照正副本原件、到工商局辦證大廳辦理;如果存在股權轉讓須填寫股權轉讓協議,如果法人是外地戶口那麼要辦理暫住證。3.變更組織機構代碼證,填寫企業代碼證變更表格,加蓋公章,整理公司變更通知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企業新法人身份證復印件、老的代碼證原件到質量技術監督局辦理。4.變更稅務登記證。5.變更銀行信息。
㈧ 公司法董事離職後還能用該公司名義簽合同嗎
不能的。既然公司董事離職,就與該公司沒有關系了。再以公司名義簽訂合同是違法行為。公司應該登報聲明並告知社會。
㈨ 公司董事辭職是否自動喪失董事資格
依照公司章程,公司組織機構的構成由公司章程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