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廣告法
❶ 民商法,行政法,刑法,經濟法 這些法律部門分別包含哪些分支法律
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獨資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破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商法》
經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票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物業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❷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內容是什麼
《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條:虛假廣告罪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內違反國家規定,容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2)刑法廣告法擴展閱讀: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七十五條的規定: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二)給單個消費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或者給多個消費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累計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三)假借預防、控制突發事件的名義,利用廣告作虛假宣傳,致使多人上當受騙,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四)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兩年內因利用廣告作虛假宣傳,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利用廣告作虛假宣傳的;
(五)造成人身傷殘的;
(六)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❸ 從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刑法角度分析詐騙信息
違反了廣告法中的「發布廣告的媒體,必須審查廣告發布者的資質和內容合法性」
同時也屬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上規定的強迫接受服務的行為
刑法的話貌似沒有具體點的規定
❹ 發布虛假廣告會受到什麼處罰
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二十二條 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三十一條 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三十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公通字[2010]23號)第七十五條的規定,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二)給單個消費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或者給多個消費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數額累計在二十萬元以上的;
(三)假借預防、控制突發事件的名義,利用廣告作虛假宣傳,致使多人上當受騙,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
(四)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兩年內因利用廣告作虛假宣傳,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利用廣告作虛假宣傳的;
(五)造成人身傷殘的;
(六)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第五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
兩年內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廣告費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並由廣告審查機關撤銷廣告審查批准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
(4)刑法廣告法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第二十八條 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 廣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虛假廣告:
(一)商品或者服務不存在的;
(二)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規格、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或者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以及與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允諾等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對購買行為有實質性影響的;
(三)使用虛構、偽造或者無法驗證的科研成果、統計資料、調查結果、文摘、引用語等信息作證明材料的;
(四)虛構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效果的;
(五)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其他情形。
❺ 廣告法規定不得利用多大孩子做廣告
《廣告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 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
❻ 虛假宣傳的最新認定標準是什麼
中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四條第1款規定:「經營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四條第2款規定「廣告經營者,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的監督管理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依法處以罰款。」
《廣告法》第三十七條規定:「違反本法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責令廣告主停止發布,並以等額廣告費用在相應范圍內公開更正消除影響,並處廣告費用1倍以上5倍以下罰款,情節嚴重,依法停止其廣告業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經營者利用廣告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屬於不正當競爭的違法行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經濟組織或個人,為了競爭的目的,針對不特定的商業競爭對象,故意製造和誇大事實,通過廣告、影視、圖書、信件、傳單等手段,公開以言論、文字、圖形等形式,散布關於同業競爭者的生產、經營、服務及產品質量等方面的虛假信息,欺騙消費者,從而使自己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其他方法……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百貨供應站宣傳自己經銷的商品並無不當,但其誇大性廣告語言,容易使消費者信以為真,此廣告直接影響了它的銷量,另外廣告的經營者和發布者明知廣告內容不真實,領導作用為代理、發布,致使其他經營者利益受損,廣告發布者,依據法律、行政法規查驗有關證明文件,核實廣告內容,對內容不實或證明文件不全的廣告,廣告經營者不得提供設計、製作、代理服務,廣告發布者不得發布。」本案中,廣告公司和報社未能盡上述義務,故應與百貨站共同承擔法律責任。
❼ 虛假宣傳電影是否構成犯罪
您好:
我國《刑法》第222條規定: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構成虛假廣告罪。本罪的基本特徵是:(1)本罪的客體是國家對廣告的管理制度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本罪的客觀方面表現為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做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行為。具體包括:①前提是違反國家規定,主要是違反《廣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②行為人利用廣告對商品和服務做虛假的宣傳。「廣告」,是指向公眾介紹商品、報道服務內容或文娛節目等的一種宣傳方式。但是本罪的廣告是指商業廣告。「商業廣告」,指的是商業經營者或者服務者承擔費用,通過一定的媒介和形式直接或間接地介紹自己所經營的商品或者所提供的服務的廣告。「虛假廣告」,是指內容與事實情況不相符合的廣告,包括誇大失實的廣告,語意模糊、令人誤解的廣告和不公正的廣告。③虛假廣告構成犯罪在客觀上還要求達到情節嚴重的程度。
如何確認虛假廣告行為的「情節嚴重」性呢?一般情況下從客觀方面加以認定。例如其內容、手段、方法、地點以及後果是否嚴重,同時也要從主觀方面的特徵加以考慮。具備下列情節之一的行為,可認為是情節嚴重:①多次進行虛假廣告宣傳的;②虛假廣告宣傳致使消費者蒙受重大損失的;③廣告經營者和廣告主牟取特別巨大非法利益的;④同類生產的經營者受到重大損失的;⑤行為人雖未獲取巨大非法利益,但卻嚴重干擾了商品市場秩序和正當競爭活動的;⑥曾因虛假廣告宣傳受過行政處罰又做虛假廣告的;⑦虛假廣告宣傳導致人身傷亡等其他嚴重後果的。
(3)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本罪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或單位。單位犯本罪的,實行雙罰制,對單位判處罰金,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廣告主」,是指為推銷商品或提供服務,自行或委託他人設計、製作、發布廣告的單位和個人。「廣告經營者」,是指受委託提供廣告設計、製作、代理服務的單位和個人。「廣告發布者」,是指為廣告主或廣告主委託的廣告經營者發布廣告的單位。
(4)本罪的主觀方面是故意的。
我國刑法規定,犯虛假廣告罪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或單處罰金。
❽ 商家大篇幅虛假宣傳,掩蓋真實參數觸犯了哪條法律
一、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表現形式
(一)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廣告宣傳和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其他宣傳
根據宣傳是否採用廣告,可以將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分為引人誤解的虛假廣告宣傳和引人誤解的其他虛假宣傳。引人誤解的虛假廣告宣傳有三個特點:即採用廣告宣傳形式、內容不具有真實性、引起人們的誤解。
除廣告形式外,如展覽會、展銷會、博覽會、訂貨會,舉辦新聞發布會,散發宣傳材料,價格標簽、公共場合下領導人對某種產品或服務發表講話等。在這些宣傳活動中,如果經營者弄虛作假,引人誤解,同樣構成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二)反不正當競爭法第8條: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
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網路)
(三)司法解釋:第八條:經營者具有下列行為之一,足以造成相關公眾誤解的,可以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
1、對商品作片面的宣傳或者對比的;
2、將科學上未定論的觀點、現象等當作定論的事實用於商品宣傳的;
3、以歧義性語言或者其他引人誤解的方式進行商品宣傳的。
以明顯的誇張方式宣傳商品,不足以造成相關公眾誤解的,不屬於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行為。
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日常生活經驗、相關公眾一般注意力、發生誤解的事實和被宣傳對象的實際情況等因素,對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行為進行認定。
二、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法律規制
行政責任:反:第二十條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八條規定對其商品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或者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的,由監督檢查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的罰款,可以吊銷營業執照。
經營者違反本法第八條規定,屬於發布虛假廣告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規定處罰。
廣告法55條。
民事責任:《廣告法》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先行賠償。
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前款規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或者作推薦、證明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此外,《刑法》還規定了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和刑事責任: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違反國家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情節嚴重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❾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規定:製造,散播虛假廣告是: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的,由廣告監督管理機關責令廣告主停止發布、並以等額廣告費用在相應范圍內公開更正消除影響,並處廣告費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對負有責任的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沒收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法停止其廣告業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釋義〕 本條是關於發布虛假廣告的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規定。
(一)所謂利用廣告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宣傳的,一般有以下幾種表現:
1.消息虛假。即廣告所宣傳的商品或者服務的信息本身是不存在的,也可以稱為「騙局廣告」。
2.品質虛假。即廣告宣傳的商品或者服務並未達到廣告中所說的質量或者技術標准,也被稱為不實質量聲稱廣告。
3.功能虛假。即廣告所宣傳的商品或者服務並不具備廣告中所宣傳的功能或者服務內容。
4.價格虛假。即消費者購買商品或者服務所支付的貨幣與廣告所宣傳的商品或者服務的價格不符,也被稱為欺騙性價格廣告。
5.證明虛假。即廣告假借他人的言論或者採用其他帶欺騙性的證據宣傳商品的質量、功能等,也被稱為「不實證詞廣告」或「不實證據廣告」。
(二)按照本條的規定發布虛假廣告的廣告主應當承擔的行政責任是:1.停止發布,並以等額廣告費用在相應的范圍內公開更正消除影響;2.並處廣告費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所謂「以等額廣告費用在相應的范圍內公開更正消除影響」,是指要使用與不低於作虛假廣告宣傳時所發生的廣告費用,在原來虛假廣告所產生影響的范圍內,公開更正消除影響,即用同樣的廣告費用,在原來發布虛假廣告的媒介上,公開更正消除影響。
如果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在虛假廣告發布過程中也有責任,如不按照規定查驗有關證明文件、核實廣告內容,或者與廣告主串通製作、發布虛假廣告,或者明知廣告內容虛假而設計、製作、代理、發布的,則應當按照本條的規定沒收其收取的廣告費用,並處廣告費用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
應當注意,關於虛假廣告問題在《反不正當競爭法》中也有規定。該法第二十四條第一款規定了廣告主的行政責任,「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作虛假宣傳,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1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關於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的行政責任,該法第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廣告的經營者,在明知或者應知的情況下,代理、設計、製作、發布虛假廣告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依法處以罰款。」應當說本條的規定,已經將《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加以具體化,並在一些地方改變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如關於對廣告主處以罰款的規定。
❿ 廣告代言有什麼法律責任
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前款規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或者作推薦、證明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發布虛假廣告,欺騙、誤導消費者,使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由廣告主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不能提供廣告主的真實名稱、地址和有效聯系方式的,消費者可以要求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先行賠償。
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前款規定以外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其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廣告代言人,明知或者應知廣告虛假仍設計、製作、代理、發布或者作推薦、證明的,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10)刑法廣告法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三十八條廣告代言人在廣告中對商品、服務作推薦、證明,應當依據事實,符合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並不得為其未使用過的商品或者未接受過的服務作推薦、證明。不得利用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作為廣告代言人。
對在虛假廣告中作推薦、證明受到行政處罰未滿三年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不得利用其作為廣告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