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民法典認識
㈠ 你對民法典的頒布有哪些認識和看法
民法典的編創體現了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精神
㈡ 大學生對民法典的認識和看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網路全書",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和保障書。民法典是一個我國民族精神的立法表達。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充分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法治特徵。民法典草案凸顯著中華文化的印記,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精氣神」,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民法典沿著「權利通則—各種權利-權利救濟」的邏輯展開,權利是民法典的軸心。所以說,民法典是人民的權利法,是人民權利的宣言書。
㈢ 對於中國人民共和國人民法典的認識
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認識。他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
㈣ 圍繞民法典淺談自己的認識
要說從《民法典》中學到什麼,可能真的不是三兩句話能說清楚的,也不應該是一個問答的量,前幾天通過時,整個法律圈都炸了,《民法典》對人們生活影響實在太大。不過作為專業人士,看到這樣他的問題難免又很感興趣,加上前幾天也初步的發了一些內容,所以我們還是來粗略的嘮嘮《民法典》這個話題。
一、體例結構
民法典的起草歷時近70年,幾輩法律人的心血成就了今天的國之重典,從結構上來說共計1260條,分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家庭婚姻、繼承、侵權責任七編,就在5月28日通過這一天,整個法律圈各種言論可謂萬馬齊喑,有說「專業選得好、年年似高考」的、有說「半生所學、毀於一旦」的,也有搬出第1260條來論證民法典的威力的,畢竟在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中,《民法典》內容最多,條文最多,也達到了十萬字之最,更重要的是,《民法典》的出台直接廢止了幾十年來陸續通過的《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所以大家開玩笑說「半生所學、毀於一旦」。
二 具體內容
不過說到《民法典》的具體內容,就真的是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了,雖然這部法律達到了1260條之多,但是它並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新」制定法,這話怎麼說呢,因為我們《民法典》的制定思路就是匯編制,先將各編制定成單行法,陸續施行,待各編都成熟後再匯編在一起,現有《民法典》各編中,只有人格權編沒有制定單行法,但是人格權編的具體內容又實際上散見於《民法通則》《民法總則》《侵權責任法》等單行法律中,可以說,整部《民法典》95%的內容都是現行有效各單行法律規定了的,所以不管是內行還是外行,不必恐慌,只需要翻著《民法典》和相對應的單行法,找到對應發條,即可理解民法典的具體規定,關於完整的內容,請看下圖:
把該圖認真看一遍,即可了解民法典的體例及大致內容,再有針對性的學習其中一些新規,就可以熟練掌握民法典了。
三 《民法典》新規
要說到《民法典》新規,可以說幾條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
1、規定了離婚冷靜期,民法典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2、未成年人在網路游戲平台大額充值、在直播平台大額大賞主播的,可以退款;
3、職場、校園等場所性騷擾得到遏制,法律規定: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
4、高空拋物傷人,整棟樓同賠(除非能證明自己不是傷人者)、物管對高空拋物傷人擔責,公安機關、城管等部門應當盡快調查高空拋物責任者;
5、網路APP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可能面臨巨額賠償及行政處罰。民法典規定,APP處理自然人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原則,不得過度處理;
6,高利貸從此絕跡,民法典明確規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針對高利貸頻發、網路借貸無序、金融借款變相高息,民法典有了明確態度,從此再有高利貸的,法律將嚴打,我們期待最高法院司法解釋;
7、小區電梯廣告收益歸業主共享,過去很多年以來,我們一直看到,每個小區的電梯里都掛滿樓宇廣告,但絕大部門地區都沒誰過問廣告收益的歸宿,實際上這個規定也不算新規,在《物業管理條例》中有明確規定,公共區域屬於業主共有,收益也歸全體業主共有,但一直未上升到法律層面,這次,民法典明確規定,該類收益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附言
鑒於民法典出台時間太短,我們也都還在學習過程中,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一起學習,一起總結,有什麼困惑的,可以留言一起交流。
㈤ 簡要談談對中國民法典的認識
中國的民法典是為了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調整民事關系維護社會的經濟秩序,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要求,更好地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憲法而制定的民法典。
㈥ 1、談談當代大學生對民法典的認識。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同時將有九部法律廢止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2886名代表以2879票贊成、2票反對、5票棄權,於5月28日表決通過了《民法典》,《民法典》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實施。民法典是1949年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民法典全文共1260條,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和附則,是對1949年以來分散民事立法的系統整合、編訂纂修。民法典無所不包,從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商品交易,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市場經濟的基本法、社會學意義上的憲法。
2014年10月,提出了編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務。這次編纂沿著常委會法工委在2015年3月提出的「兩步走」思路進行,即:先制定《民法總則》,再整合其他單行民事法律為民法典。其中《民法總則》在2017年出台,完成了第一步;2018年8月,各分編草案打包提請常委會初次審議,隨後各分編草案進行了二審,有的進行了三審,此後,《民法總則》與分編草案一同形成完整民法典草案,於5月22日提請全國人代會審議。受百年難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法典問世比原計劃晚了兩個半月,但並未脫離2020年完成立法的時間表。民法典回應疫情,在監護制度、財產徵用、物業責任、國家訂貨合同等方面作了有針對性的規定。
交付表決前,根據各代表團的審議意見和有關方面的意見,草案作了100餘處修改,其中實質性修改40餘處。如,實踐中,有的物業服務人員採取斷水、斷電等方式催收物業費,對業主的基本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對此,民法典合同編物業服務合同一章增加了禁止性條款。如,提交審議的草案規定: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最終出爐的民法典將「言語、行為等方式」進一步細化為「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
《民法典》實施後,我國現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將同時廢止。《民法典》的頒布適應了時代發展需要,回應了當今社會的現實需求。如以下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問題:
一、居住權擬入法
居住權保障「居者有其屋」,為老人、孩子等弱勢群體提供最低居住保障。
二、小區電梯廣告收益歸誰?
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益,在扣除合理成本後,屬於業主共有。
三、高鐵霸座怎麼治?
針對高鐵霸座,旅客、承運人分別應按照有效客票記載的時間、班次和座位號乘運、運輸。
四、刷臉識別將受限
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電子郵箱、行蹤信息等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
五、向性騷擾說不
「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應當採取合理措施,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
六、胚胎實驗劃紅線
從事與人體基因、人體胚胎等有關的醫學和科研活動的,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危害人體健康、違背倫理道德、損害公共利益。
七、隱私權利得保護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不得擅自進入、拍攝、窺視他人的住宅、賓館房間等私密空間。
八、可離可不離,一個月後再決定
協議離婚設置30天冷靜期。「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九、高空拋物墜物鎖定責任人
針對高空拋物墜物,有關機關應當依法及時調查查清責任人,物業服務企業等建築物管理人應當採取必要安全保障措施防止此類行為的發生。
㈦ 對民法典有什麼新的認識和看法
民法典制定的意義在於:
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實需要;
編纂民法典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
編纂民法典是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
㈧ 請結合社會生活實際談談對民法典的認識
民法典對人的看法,發生了相當重大的改變。
民法典總則編第二條,「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這就跟1986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不同。《民法通則》的相應規定,是把財產關系放在人身關系的前邊。當時對人的定位,主要是期待人能夠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主體;而當我們來到21世紀第二和第三個十年的交匯期,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其最為核心和關鍵的內容,已經從吃飽穿暖變成了人身自由、人格尊嚴,我們首先是把人定位為推動實現自身自由和全面發展的主體,然後才是實現其他發展目標的主體。
與此相呼應,民法典在編排體例上一個重大的創新,那就是我們有了獨立成編的人格權編。這就是在集中表達民法典對人的看法,只有人身自由、人格尊嚴得到了法律的確認和保障,人才有可能成為推動實現自身自由和全面發展的主體。包括在民法典侵權責任編中間,還有自甘風險的規定,這就是鼓勵人們去進行探索創新,甚至合理范圍內的冒險。民法典希望每一個個體的生命都是生機勃勃的生命,這就是民法典對人的看法。
㈨ 關於民法典編纂的看法與意見
充分體復現了以人民為中制心的發展思想,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民法典編纂不是簡單的法律匯編,它是對我國現行的、制定於不同時期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全面系統的編訂纂修。貫穿於這次立法全過程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法典各分編草案加強對建築物業主權利的保護,增加規定居住權,強化對債權實現的保護力度,實現人格權獨立成編。
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保護民事權利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切實回應人民的法治需求,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民法典成為新時代保護人民民事權利的權利法典。
(9)對民法典認識擴展閱讀:
民法典編纂的相關內容:
1、民法典分編草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事法律規范,使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外化於法律規范,內化於人民心中。
2、編纂民法典,以物權法、合同法、擔保法、婚姻法、繼承法、侵權責任法和人格權保護制度為基礎,制定民法各分編草案,大大增強了民事法律規范的系統性,既保持了民事法律制度的連續性、穩定性,又保持了適度的前瞻性、開放性,同時實現了法律體系的科學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