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的領域

民法的領域

發布時間: 2022-01-06 23:42:05

❶ 目前我國民法領域有哪些前沿問題

民法前沿問題

從各國和我國民法學研究的重點看,近年來民法學研究的重大問題主要包括:

一、公法與私法的關系

目前,我國已經有不少這方面的研究,其中包括公法學者的研究成果,也包括民法學者的研究成果,如環境權的公法與私法保護、公法上的請求權與私法上的請求權、人格權的公法淵源和私法淵源、法律行為中的國家強制與私法自治、物權法定原則中的強制與自由等。我國正處於改革時期,妥善處理公法與私法的關系顯得越來越重要。

公法與私法的劃分直接對應的是政治國家與市民社會的兩分模式。國家與社會最理想的狀態不是此消彼長,而是同生共長、相互促進的關系,最終促進國家的善治。任何一方的力量過小都可能引發重大的社會問題。這既是理論的邏輯,也是人類歷史展現的邏輯。在當今社會普遍存在公民政治冷漠、公共領域淡泊、公民與國家的距離越來越遠的情況下,尤其應注意這一問題。在我國,不能走強調私法自治而忽視國家作用的極端,也不能因為強調國家的推動作用和主動性而忽視了群眾的改革想像力和創造力。事實上,制度的形成總是社會自組織和國家推動合力的結果。中國的經驗也表明了這一點。如改革開放後,民間組織日趨壯大,吸納能力增強,這為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在我國,雖然公法與私法的區分已經成為法學界的常識,但是,公法與私法關系的真正澄清和釐定,還有許多技術問題。民法學界有學者討論過德國法關於憲法對第三人的效力問題,很多學者也都注意到了「私法公法化」和「公法私法化」的傾向,但大多數議論以宏觀縱論居多,鞭辟入裡、細致精微的微觀問題分析較少。在一切部門法學中,民法學應是最擅長微觀分析的學科。在公法與私法的兩分已經達成共識的學術背景下,我們需要討論更為細致的公法與私法的關系問題。如我國國家賠償法規定的國家賠償與民法通則中規定的國家機關或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執行職務侵權行為之間是什麼樣的關系?某人被公安機關無端羈押,在決定賠償數額時,應適用何種法律?如果對這類侵權行為都適用國家賠償法,那麼國家減輕其責任的合法性是什麼?民法通則的規定還有什麼價值?

我國已經出現了一些典型的、引起公眾關注的公法、私法交融的案件,如山東的受教育權被侵害案。對於本案,公法學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而民法學界相對寂然得多。民法學家研究的是私法問題,是社會的秩序問題,但關注公眾事務,似乎也應該是我們的社會擔當,也是我們的職業(或許還是一種天職)。

二、大規模侵權、風險與賠償

在西方,因為技術的有限性和經濟效益的驅動,因為產品責任而造成的大規模侵權相當嚴重,勞動者和消費者遭受的損害也相當嚴重。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石棉造成的損害。1980年,世界衛生組織就確認石棉是一種致癌物質,但由於找不到更合適的替代材料,石棉在工業生產中仍然被廣泛使用。近年來最為突出的例子是,瑞士的ABB公司1990年收購了生產鍋爐的CE公司。這一收購將ABB公司帶到了虧損的邊緣。這是因為CE的鍋爐產品使用了含有致癌物質的石棉為隔熱材料,10萬名接觸過這種鍋爐的人(不包括CE員工)對ABB提起集體訴訟。過去10年,ABB為此先後支付了8.65億美元的賠償,官司卻仍未了斷。日本的一些健康專家預計,因石棉導致的癌症大潮還沒有正式到來,在未來的40年中,日本將有10萬人死於石棉引發的各類疾病。美國總統布希在2006年3月的電話講話中,甚至還專門提到「濫用石棉損害訴訟」,呼籲要改革石棉官司的司法程序。

因為科技、權利意識以及救濟技術等原因,中國的石棉損害還遠遠沒有引起索賠風潮。但我國仍是石棉生產國,石棉製品仍被廣泛應用。有專家指出,如不及時採取限制措施,石棉將成為我國公共衛生的極大隱患。目前,我國比較多發的是矽肺,這也是一種較為長期的損害。之所以如此,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矽肺的潛伏期不如石棉損害長。

大規模侵權涉及現代社會的風險分配問題。其各項法律制度的設計也是一個風險分配問題。德國社會學家貝克指出,晚期工業社會則主要通過反思現代化、技術民主化、全球風險控制體系來控制。經濟制度、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不僅捲入了風險製造,而且還參與了掩蓋風險真相的活動。風險分配的利益平衡必須考慮以下問題:第一,潛在損害發生之前,有關損害的知識幾乎都為廠商所掌握,消費者和勞動者可能一無所知。吉登斯依據其對現代國家變遷中知識/符號系統功能的考察,指出在風險社會中,社會成員對符號系統和專家系統的依賴程度越來越深,無法獨立做出風險判斷。但是,在損害發生後,消費者和勞動者則可能獲得關於因果關系的知識。這樣,讓廠商承擔責任就在雙方的信息獲取能力上達成了一定的平衡。第二,廠商往往因風險而獲得巨大的利益,他們已被豁免了與技術有限性有關的責任,再免除其潛在損害的責任,社會政策上未免失衡。在市場經濟建設初期,由於技術的有限性、勞動力的過剩、國家執法能力與風險管理和控制水平的不足,我國的產品市場、勞動市場幾乎還處於「失范」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讓消費者和勞動者承擔經濟發展的成本,在社會資源的分配上,無疑是不公平的:可能是很多人付出各種代價,成就了一個企業。第三,如果廠商不承擔潛在損害的賠償,可能會造成敗德行為,尤其是在市場經濟初期信用失范的時期。廠商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則至少可間接促進各種社會保障法以及產品責任法的適用。

大規模侵權還涉及許多問題,如公益訴訟的啟動、訴訟時效、損害賠償額的確定等,這些問題需要結合其他相關學科來研究,目前美國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已經相當深入,我國的研究還剛剛起步。

❷ 民法適用范圍

1,我國民法的適用范圍主要包括以下兩類:一、民法對人的適用范圍
民法對人的適用范圍,是指民法對於哪些人具有法律效力。民法通則第8條第1款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即在我國境內的自然人及法人,除了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均適用我國民法;我國自然人、法人在國外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一般適用所在地的法律規定,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民法在空間上的適用范圍
民法在空間上的適用范圍,就是民法在哪些地方發生法律效力。我國立法部門和政府制定的民法規范,其適用的空間范圍及於我國的領土、領空、領海,包括我國駐外使館、在我國領域外航行的我國船舶。但是,一些區域民法規范,只能在特定的區域內有效:
(1)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制定的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只適用於某一地區的,例如全國人大和國務院制定的適用於經濟特區的民事法律規范;
(2)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的民事法規、經濟特區的民事法規適用於制定者管轄的行政區域之內。2,你所說的「在我國領域外航行的我國飛機」,由於不在我國的空域范圍之中,即在空間上不歸屬我國,因此,不適用於我國民法。

❸ 最權威的民法包括哪些法

一、法學理論上的體系

(一)小民法

民法總則、物權法、債權(合同、無因回管理、不當得利、答侵權行為)、親屬(婚姻、繼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識產權法(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還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體系

總則:民法通則

物權:物權法

債權:合同法、侵權責任法

親屬:婚姻法、繼承法

知產: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海商法、擔保法,等等。

❹ 中國 民法 領域 權威人士 有哪些

發到網上看看

❺ 犯罪心理學在民法領域的運用,至少包括哪三個方面

犯罪心理學在民法領域的運用至少包括哪三個方面?犯罪心理學在民法領域的運用,至少包括不正當的正當防衛或者是他殺暗殺,只要是違背民法法規的,我們都要正確地運用民法。

❻ 單選]民法典按其適用的領域劃分屬於什麼

民法典的食用范圍比較廣,它包括七大類。可以說,除了刑法行政訴訟之外。民法典幾乎都可以使用。

❼ 中國的《民法》都包括哪些內容

一、法學理論上的體系

(一)小民法

民法總則、物權法、債權(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內得利、侵權行容為)、親屬(婚姻、繼承)。

(二)大民法

小民法+知識產權法(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

如果算上商法部分,還有公司法、海商法等等。

二、立法體系

總則:民法通則

物權:物權法

債權:合同法、侵權責任法

親屬:婚姻法、繼承法

知產:著作權法、商標法、專利法

其他:公司法、合夥企業法、個人獨資企業、法海商法、擔保法,等等。

❽ 什麼是民法的適用范圍

1、民法是調抄整平等主體之間的財襲產關系和人身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
2、民法的適用范圍有二,一是對人的適用范圍,二是在空間上的適用范圍。
(1)民法對人的適用范圍:是指民法對於哪些人具有法律效力。民法通則第8條第1款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2)民法在空間上的適用范圍:指民法在哪些地方發生法律效力。我國立法部門和政府制定的民法規范,其適用的空間范圍及於我國的領土、領空、領海,包括我國駐外使館、在我國領域外航行的我國船舶。但是,一些區域民法規范,只能在特定的區域內有效:1)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國務院制定的法律法規中明確規定只適用於某一地區的,例如全國人大和國務院制定的適用於經濟特區的民事法律規范;2)地方性法規、民族自治地方的民事法規、經濟特區的民事法規適用於制定者管轄的行政區域之內。

❾ 民法通則的適用范圍

第八條 在中華人民復共和國領域內制的民事活動,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本法關於公民的規定,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外國人、無國籍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簡稱「民法通則」)是中國對民事活動中一些共同性問題所作的法律規定,是民法體系中的一般法。所謂民事活動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組織為了一定的目的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的行為。如買賣、運輸、借貸、租賃等。進行民事活動時,應遵循自願、公平、等價有償、誠實信用、守法的原則。

❿ 中國 民法 領域 權威人士 有哪些

你注意市場上流行的教材的那些作者就是了。推薦幾個,王利明和梁慧星咯,他們各領銜一個民法典編寫組;老一點的江平哦,還有幾個比如郭明瑞、魏振瀛、徐國棟、彭萬林等等。

熱點內容
勞動合同法2020最新第37條 發布:2025-08-14 02:43:42 瀏覽:375
到靜安法院 發布:2025-08-14 02:41:18 瀏覽:570
屬於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的是 發布:2025-08-14 02:36:57 瀏覽:532
室內塗漆工程法規 發布:2025-08-14 02:35:31 瀏覽:573
行政法規和授權行政法規的區別 發布:2025-08-14 02:34:10 瀏覽:816
最新勞動法搬廠 發布:2025-08-14 01:55:18 瀏覽:116
我的法治故事徵文 發布:2025-08-14 01:54:25 瀏覽:441
財經法規各種總結 發布:2025-08-14 01:54:24 瀏覽:657
鄞州法院網 發布:2025-08-14 01:47:22 瀏覽:603
簽名指紋法律效力 發布:2025-08-14 01:31:09 瀏覽: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