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國際商法題型

國際商法題型

發布時間: 2022-01-09 05:15:04

Ⅰ 國際商法的題目 : 我國《合夥企業法》關於普通合夥企業事務決策的規定是什麼

我不是這個專業的,以下答案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合夥人對執行合夥事務享有同等的權利。
2、按照合夥協議的約定或者經全體合夥人決定,可以委託一個或者數個合夥人對外代表合夥企業,執行合夥事務。委託一個或者數個合夥人執行合夥事務的,其他合夥人不再執行合夥事務。
3、作為合夥人的法人、其他組織執行合夥事務的,由其委派的代表執行。
4、不執行合夥事務的合夥人有權監督執行事務合夥人執行合夥事務的情況。
5、由一個或者數個合夥人執行合夥事務的,執行事務合夥人應當定期向其他合夥人報告事務執行情況以及合夥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其執行合夥事務所產生的收益歸合夥企業,所產生的費用和虧損由合夥企業承擔。
6、合夥人為了解合夥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有權查閱合夥企業會計賬簿等財務資料。
7、合夥人分別執行合夥事務的,執行事務合夥人可以對其他合夥人執行的事務提出異議。提出異議時,應當暫停該項事務的執行。
8、受託執行合夥事務的合夥人不按照合夥協議或者全體合夥人的決定執行事務的,其他合夥人可以決定撤銷該委託。
9、合夥人對合夥企業有關事項作出決議,按照合夥協議約定的表決辦法辦理。合夥協議未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實行合夥人一人一票並經全體合夥人半數通過的表決辦法。
10、除合夥協議另有規定外,合夥企業下列事項應當經全體合夥人一致同意:
(1)、改變合夥企業的名稱;
(2)、改變合夥企業的經營范圍、主要經營場所的地點;
(3)、處分合夥企業的不動產;
(4)、轉讓或者處分合夥企業的知識產權和其他財產權利;
(5)、以合夥企業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
(6)、聘任合夥人以外的人擔任合夥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

Ⅱ 國際商法的題目~~!!

國際商法概念初探國際商法作為一門大學課程,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已在國外的一些大學中開設多年。[1]在我國,隨著近年來對外工作的不斷擴大,不僅一些大學開設了國際商法課程,而且尤為引人注目的是,國際商法已成為許多行業和部門人士的重要而受到普遍重視。與此同時,「國際商法」一詞在各種場合被頻繁使用,冠以國際商法名稱的書籍也屢見不鮮。[2]於是,不斷有對國際商法感興趣的大學學生、生和各界人士提出如下一些:什麼是國際商法?怎樣理解國際商法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國際商法是否同國際法、國際經濟法民法、經濟法一樣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筆者認為,這些問題的出現反映了我國對外開放事業的深入,對法學研究不斷提出新的課題和新的要求。而正確地認識和把握這些新課題,推動和繁榮我國的法學研究事業,正是我們法學研究工作者的職責所在。鑒於此,筆者擬對國際商法的概念從理論上進行初步的探討,不妥之處,請讀者批評指正。
關於國際商法概念的研究,綜合考察國內外學者散論於各種著作中對國際商法概念的說明,筆者認為國際商法的概念可有廣義和狹義兩種,下文分別予以闡述。 一、從廣義上看,國際商法是調整國際商事關系的各種法律規范的總和,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第一,按照法學的一般理論,劃分法律部門的主要標準是法律規范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凡調整同一種類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就構成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3]國際商法就是作為調整國際商事關系這一特定的社會關系而獨立存在的法律部門。所謂國際商事關系,是指某種商事關系,其主體不論是個人、法人、國家政府或國際組織,只要這種商事關系的當事人分屬於兩個以上不同的國家或國際組織,或其所涉及的商事問題超越一國國界的范圍,這種關系就可稱之為國際商事關系。用以調整所有這些國際商事關系的法律規范,就屬於國際商法的范疇。具體將,舉凡涉及商事關系的國際公法規范,國際經濟法規范,當事人自願接受的國際商事慣例或沖突法規范,國際商事公約或條約,國內商法中的國際性規范,都應包含在內。 對法律部門的劃分,除以法律所調整的社會關系作為依據和主要的標准外,由法律規范的性質所決定的法律調整的異同也是一個重要的補充標准。舉一個明顯的例證,刑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這從未引起過爭議,但刑法顯然不是調整同一種類的社會關系的,而是調整由於犯罪所破壞的多種社會關系的,幾乎涉及一切法律部門的調整對象。但其調整方法卻是單一的刑罰手段。這是其它法律部門所不具有的調整方法。同樣,基於國際商事法律規范的性質所決定的國際商法的調整方法是多樣性的,有不同於其它法律部門調整方法的顯著特徵。國際商法的調整方法,既包括協商與調解等調整方法,也包括仲裁與訴訟等調整方法,既包括國內法的調整方法,也包括國際法的調整方法。因此,從法律調整方法的角度考察,也可說明國際商法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 在討論國際商事法律問題時,有必要對國際商事法律中的「商事」一詞進行說明。「商事」一詞是國際貿易交往中的一個重要的慣常用語。一般來說,國際組織或國家都對「商事」一詞盡可能做廣義的解釋。如根據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在起草《國際商事仲裁示範法》時,就「商事」一詞所作的注釋[4],具有商事性質的關系包括但不限於下列交易:任何提供或交換商品或勞務的貿易交易;銷售協議,商事代表或代理;保付代理;租賃;咨詢;設計;許可;投資;融資;銀行業;保險;開采協議或特許權;合營或其它形成的或商業合作;客貨的航空、海洋、鐵路或公路運輸。美國加利福尼亞的《國際商事仲裁和調解法典》則仿照《國際商事仲裁示範法》羅列了18種屬商事關系的事項:(1)提供或交換商品或勞務的交易;(2)銷售協議;(3)商事代表或代理;(4)開采協議或特許權;(5)合資或其他形式的工業或商業合作;(6)客貨的航空、海洋、鐵路或公路運輸;(7)建築;(8)保險;(9)許可;(10)保付代理;(11)租賃;(12)咨詢;(13)工程;(14);(15)銀行;(16)資料或技術的轉讓;(17)知識或工業產權、包括商標權、專利權、版權和軟體程序權;(18)專業服務。[5]另根據我國加入1958年訂於紐約的《關於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的公約》時作出的商事保留聲明中提到的「商事」的概念,包括貨物買賣、財產租賃、工程承包、加工承攬、技術轉讓、合資經營、合作經營、勘探開發資源、保險、信貸、勞務、代理、咨詢服務和海上、民用航空、鐵路、公路的客貨運輸以及產品責任、環境污染、海上事故等。[6]因此,我國關於「商事」一詞的解釋也是一種比較廣義的解釋。國際商法就是規范各種商事主體在上述國際「商事」領域活動的法律。 第二,從國際商法的產生看,國際商法從一開始就是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出現的。它最初所調整的商事關系就不是一國國內商人之間的商事關系,而是跨國界的、不同國家商人之間的國際商事關系。 國際商法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國際商法的形成來源於實踐,它的系統化過程不是由於國家的立法或學者的傳播,而是由於其適用者兼推行者的努力。國際商法最初的形式是商人習慣法,它在十一世紀出現於威尼斯,後來隨著航海貿易的發展逐步擴大到西班牙、法國、德國及英國,甚至北歐各國和非洲北部。這種以商人(主要是從事兩國或多國間貿易,並須經船舶運送的商人)間為規范對象的國際商法,屬於商人習慣法,是以當事人自治原則為最高原則,經由交易常例、習尚、習慣而形成的法律規范。其內容主要包括:貨物買賣合同的標准條款、兩合公司、海上運輸與保險、匯票、破產程序等方面的規范。這種商人習慣法是商人在歐洲各地港口或集市用以調整他們之間的商事交易的法律和商業慣例,它與當時封建王朝的地方性法律相比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它具有國際性,是國際商法,普遍適用於各國從事商品交易的商人;(2)它的解釋和運用不是由一般法院的專職法官來執掌,而是由商人自己組織的法院來執掌,其性質類似於的國際商事仲裁或調解;(3)其程序較簡單迅速,不拘泥於形成;(4)它強調按公平合理的原則來處理案件。[7]

Ⅲ 關於國際商法的論文題目(>﹏<)

1、以問題為中心,探索法學課程教學改革——以國際商

法教學改革調查分版析為例權

2、《國際商法》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措施淺談

3、淺議雙語教學的目標、模式及資源開發——以《國際商法》教學為例

4、談高職院校非法律專業的國際商法教學

5、國際商法課程雙語教學研究初探

6、非法學專業法學課程教學方法探討——以《國際商法》課程為例

7、國際商法專論

8、基於工作過程導向的高職國際商法實務教材開發

9、《國際商法》課程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改革

10、高職類國際貿易專業法律教學改革之探討——兼論經濟法和國際商法課程的整合

11、對國際商法與國際經濟法關系的深層思考

12、國際商法雙語教學若干問題研究

13、略論國際商法中的「標准格式之戰」

14、對國際貿易專業《國際商法》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

15、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國際商法雙語教學的思考來源

(以上內容由學術堂整理提供)

Ⅳ 國際商法題目

個人淺見:1 答案:雖然是不可撤銷信用證,但裝運期和信用證的不符,所專以銀行是不屬可能付款給你的。首先,我方是否能出具「賣方所訂船隻因故未能按期抵港裝運」是由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其次,我方可以要求對方出具由第三方(可以我方和對方協調確定)出具的貨物損壞等證明,都則對方沒有權利進行就地銷毀等行為。再次,通過和對方進行協調,協調不成選擇仲裁或訴諸法院。

Ⅳ 國際商法多選題目

11.CD
12.BC
13.BD
14.AB
15.AD

Ⅵ 國際商法題目:中國公司與美國公司根據2010通則,以FOB上海條件簽訂出口合同,目的港紐約.投保後

(1)美國公司與承運人簽訂海運合同?。
(2)該批貨物應由美國公司投保並支付保費。專
(3)出口公司交貨地點在裝運港上海的船屬上。
(4)貨物遲延到達目的港而造成的損失,由保險公司承擔。
(5)根據《海牙規則》,索賠的訴訟時效期限為自貨物交付之日的次日起算一年內。

Ⅶ 關於國際商法的幾個問題

關於國際商法的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國際商法」這一概念中,「國際」一詞的含義是指「跨越國界」的意思,因此,在國際商法上的國際商事交易發生
在( )
A.國家與國家之間 B.不同國家的商事組織之間
C.國際組織之間 D.不同國家的個人之間

2.按照英國公司法的規定,公司的訂約能力( )
A.是不受限制的
B.可以超越公司章程規定的范圍訂立合同
C.須受公司章程的支配,但其越權行為在法律上仍是有效的
D.須受公司章程的支配,其越權行為在法律上是無效的

3.德國法對承諾生效的時間採取( )
A.到達主義 B.了解主義 C.投郵主義 D.通知主義

4.如果受要約人在承諾中對要約的條款作了擴張、限制或變更的,那麼( )
A.其效果也視為對要約的承諾
B.其在法律上視為一項反要約、須經原要約人承諾後,合同才能成立
C.其在法律上視為一項反要約,勿須經原要約人承諾,合同也能成立
D.其效果視為對原要約的部分接受,雙方當事人均受此約束

5.違反擔保是指違反合同的次要條款或附隨條款。那麼違反擔保的法律後果是( )
A.蒙受損害的一方可以請求解釋合同,但不能請求損害賠償
B.蒙受損害的一方只能請求解除合同
C.蒙受損害的一方不能請求損害賠償
D.蒙損害的一方不能解除合同,而只能請求損害賠償

6.在違約金的性質上,認為其具有懲罰性的國家是( )
A.英國 B.美國 C.法國 D.德國

7.近代資本主義各國的法律,在合同形式上,都採取( )
A.不要式原則 B.書面形式原則 C.口頭原則 D.要式原則

8.依《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規定,當合同對交貨的地點未作明確約定,而貨物是特定物的,賣方交貨的地點是( )
A.賣方的營業地 B.貨物所在地
C.買方的營業地 D.將貨物交給第一承運人

9.依照德國法,不動產所有權轉移的條件是( )
A.須以交付標的物為必要條件
B.可以通過交付物權憑證作為所有權的交付
C.必須以主管機關登記為條件
D.不需要以主管機關登記為條件

10.如果買賣合同沒有規定或確定價格的方法,公約規定應按下列哪種情況下的價格確定為貨物的價格( )
A.交貨時候 B.訂立合同時候
C.買方接到貨物時候 D.發價時候

11.在美國由於使用有缺陷的產品遭受損害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損失時,援引的理由對其最有利的是( )
A.違反擔保 B.疏忽 C.嚴格責任 D.自擔風險

12.依美國產品責任法規定,能提出與有疏忽和相對疏忽的抗辯的訴訟是( )
A.合同之訴 B.違反法律之訴
C.違反擔保之訴 D.侵權之訴

13.大陸法的代理權產生的原因中,基於本人的意思表示而產生的是( )
A.意定代理 B.法定代理
C.明示的指定 D.默示的授權

14.對於股份有限公司的資本,英美等國家採取( )
A.法定資本制 B.授權資本制 C.發行資本制 D.折中資本制

15.在股份有限公司法中,構成公司資本基礎的、最重要的一種股份是( )
A.回收股 B.優先股 C.普通股 D.無表決權股

16.匯票保證與民法上的保證的一個主要區別是( )
A.匯票保證是一種要式行為 B.匯票保證具有獨立性
C.匯票保證具有從屬性 D.匯票保證人不得享有先訴抗辯權

17.按照日內瓦統一法的規定,當匯票遭到拒付時,執票人通知背書人與出票人的時間應於拒絕承兌或拒絕付款證書作成
之日後( )
A.1個營業日內 B.2個營業日內
C.3個營業日內 D.4個營業日內

18.按照英國法律,如果銀行由於疏忽對客戶開立的支票付了款,而事後發現客戶的存款或財產不足以抵償這一金額,則
( )
A.銀行向受款人要求賠償 B.銀行向客戶要求賠償
C.損失由銀行自負 D.損失由擔保人負責賠償

19.當案件涉及到外地市場價格時,仲裁員有權要求該地的商會、行業公會或政府有關部門提供物價證明書,並以此作為
仲裁的依據。適用上述規則的仲裁院是( )
A.英國倫敦仲裁院 B.瑞士蘇黎世商會仲裁院
C.日本商事仲裁協會 D.澳大利亞國際商事仲裁中心

20.預約保單雖約定在特定期間內承保貨物,實際它屬於( )
A.定期保單 B.定值保單 C.航程保單 D.不定值保單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有二個至五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弧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中國法律中作為有權解釋的法律解釋通常有( )
A.學理解釋 B.立法解釋
C.司法解釋 D.行政解釋
E.任意解釋

22.海牙公約規定對產品承擔責任的主體包括( )
A.產品或部件的製造商 B.天然產品的生產者
C.產品的供應者 D.在產品准備或銷售等整個商業環節中的有關人員
E.產品供應者的代理人

23.下列屬於無權代理產生的原因是( )
A.默示授權 B.不具備默示授權條件的代理
C.授權行為無效的代理 D.越出授權范圍行事的代理
E.代理權消滅後的代理

24.在股份公司的優先股中,以在某個營業年度內,如果公司所獲得的利潤不足以分派規定的股利時,日後優先股的股東
對往年未付給的股利是否有權要求如數補給為標准分類,可以將優先股分為( )
A.參與優先股 B.非參與優先股
C.累積優先股 D.非累積優先股
E.可調換優先股

25.《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規定的損害賠償責任的主要內容有( )
A.公約規定的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為應與對方因其違約而遭受的包括利潤在內的損失額相等
B.公約對損害賠償責任的范圍還作了一個重要的限制,即不得超過違約一方在訂立合同時,依照他當時已知道或理應知
道的事實和情況,對違反合同預料到的或理應預料到的損失為限C.公約在損害賠償責任的承擔上採取過失責任的原則
D.公約認為損害賠償責任請求權不因當事人採取其他救濟方法而受到影響
E.公約沒有規定,當事人一方違反合同時,沒有違反合同的他方有義務採取必要的措施,以減輕因違約而引起的損失

26.在鐵路貨物運輸中,《國際貨協》規定,發貨人對運輸合同可作的變更有( )
A.在到達范圍內變更貨物的到站 B.變更發站
C.變更發貨人 D.變更收貨人
E.變更零擔貨物件數

27.我國人保公司貨物險條款一般分為( )
A.一切險 B.綜合險
C.水漬險 D.平安險
E.第三人責任險

28.仲裁機構或仲裁員受理爭議案件的依據是( )
A.仲裁規則 B.仲裁協議
C.書面協議 D.仲裁條款
E.貿易雙方國家所簽訂的雙邊條約或參加的國際協定

29.董事的責任主要有( )
A.以應有的謹慎和技能履行其職責
B.不能使自己個人的利益同對公司的責任發生沖突,不能從事與公司相競爭的業務
C.不能把公司的金錢借貸給董事
D.不能以董事的身份謀取個人的利益
E.如董事在與公司簽訂合同時直接或間接地涉及個人的利益,必須把有關的情況在董事會上作出說明

30.票據的法律特點主要有( )
A.票據得以迅速、簡便的方式進行轉讓
B.票據本身與其基礎關系相分離
C.強調保護善意第三人
D.票據是一種不要式證券
E.票據是一種文義證券

三、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1.違約金

32.本票

33.光船租賃合同

34.實際全損

35.仲裁協議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6.英美法規定的一項有效的對價應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37.試比較公司債與股份的不同法律特徵。

38.簡述《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對發價撤銷的規定。

39.簡述代理人的義務。

40.簡述提單背書的效力。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1.試論股份有限公司的特點。

42.試論美國產品責任訴訟中原告可以提出損害賠償的范圍。

Ⅷ 國際商法的題目~求大神指點!!

1、本案採用的是跟單托收見票30天遠期付款交單的方式。
2、在G公司不付款贖單專的情況下,香屬港匯豐銀行不應當去碼頭提貨。
3、在G公司不付款贖單的情況下,香港匯豐銀行應當立即同時托收行並托收人,言明付款人不付款贖單,香港匯豐銀行將持單聽後托收行並托收人的指示處理單據。

Ⅸ 國際商法題目

答:(1)合夥企業是指依法設立的,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合夥人訂立合夥協議,回為經營共同事業答共同出資,合夥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的盈利性組織。①原告與哥哥共同佔有一塊土地②以口頭形式設立合夥關系③兩人按50%對50%比例分享利益④原告負責家務勞動、保管賬冊、處理銀行業務⑤農場的卡車寫有兩個人的名字⑥以共同名義設立銀行賬戶
(2)同意。此案判決是依據美國1914年指定的《統一合夥法》來判決的,該法不要求合夥必須登記,只要求合夥協議已簽訂,資金到位,合夥即認為成立,但要求有合法的目的。
(3)此案不成立。中國法要求合夥必須有書面合夥協議,而原告與哥哥只有口頭協議。

Ⅹ 國際商法案例分析題

1,一號船艙:免責。
海牙規則規定了船東的免責事由,其中船東的第一基本義務就是內適航義務。即,使船容舶適航的責任。
改義務具體要求: a. 在開航前與開航時船舶適用於航行; b. 船員的配備、船舶裝備和供應適當

本案中,一號倉進水的原因是一個完好的螺帽下的螺絲出現裂縫,而該貨輪開航前經具有資格證書的驗船師檢驗認為是適航船舶,如此來看該事項屬於合格的驗船師用標準的檢驗手段仍無法發現的船舶潛在危險。故船方免責。(參見海牙規則-承運人豁免事項第16項:雖克盡職責亦不能發現的潛在缺點。)

2,三號船艙:承擔過失責任
海牙規則規定的承運人豁免事項第1項規定,船長、船員、引水員或承運人的雇傭人員,在航行或管理船舶中的行為、疏忽或不履行義務。該規定僅限於管船行為。
本案中,貨物受損是因為一船員打開三號貨艙的艙蓋後,未將艙蓋關嚴,致使雨水進入貨艙。該行為完全屬於管貨行為。因此不屬於承運人免責的事項,故船方應承擔過失責任。

熱點內容
民事訴訟法中關於侵權行為的 發布:2025-08-11 15:08:56 瀏覽:481
昭通法治網 發布:2025-08-11 14:57:42 瀏覽:729
法官入企業 發布:2025-08-11 14:57:27 瀏覽:714
北京知產法院法官工資 發布:2025-08-11 14:57:24 瀏覽:498
海商法概念 發布:2025-08-11 14:45:41 瀏覽:436
行政法制建設 發布:2025-08-11 14:37:42 瀏覽:117
職業道德調查問卷 發布:2025-08-11 14:30:43 瀏覽:843
勞動法職工腦血栓無法上班 發布:2025-08-11 14:26:52 瀏覽:671
大律師宣東 發布:2025-08-11 14:20:46 瀏覽:565
婚姻法怎麼算全款買房 發布:2025-08-11 14:18:18 瀏覽: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