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商朝的刑法總稱是

商朝的刑法總稱是

發布時間: 2022-01-13 20:15:28

① 商朝有種刑法是一個坑裡有很多蛇叫什麼名字

蠆盆是商朝時酷刑之一。將作弊官人跣剝干凈,送下坑中,喂毒蛇、毒蠍等物。相傳商朝最後一任君主紂王曾在大將黃飛虎之妻與紂王之妃子蘇妲己發生口角之後將其推下蠆盆,令其慘死。此刑罰在歷史上使用較少。

② 商代刑法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該基金基金

商朝法律指導原則是以神權為主要指導原則。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神權法盛行的王朝,商王以神的名義實施法律,法律活動主要是占卜。

商朝主要法律是《湯刑》。

商朝的刑罰種類:除五刑外,還有斷手、活埋、沉水、火焚、炮烙等。刑罰種類多且極為殘酷。

商朝國家制度比夏朝有了很大進步,司法制度已具雛形。主要司法結構是內、外服制度。

商王宣稱自己是自然神在人間的代表,「率民以事神」,尊重商王就是敬天。商王通過血緣關系、身份繼承,將祖先神的崇拜演變為維護其統治的主要方式,既違背王命,不僅獲罪於天,而且為祖先所不容。

商朝的政治、司法統治比夏朝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商王的權威進一步加強外,商朝將中央與地方的統治關系以「內服」、「外服」的方式加以確定。商王直接統治的區域為「內服」;與商部落聯盟、聽從商王命令的其它地區為「外服」,在這些地區生活的部落,其首領被商王封為諸侯、伯,有很大的獨立性。在司法機構的設置上也是如此,「內服」地區由商王直接控制,「外服」則由諸侯實施司法統治。商朝的司法官由高級貴族以世襲的方式擔任。

③ 商朝十大酷刑都有啥

1.劓殄
商朝的一種刑罰。劓,割也,斷也;殄,絕也。即斬盡殺絕,把犯罪者連同其子孫後代都斬盡殺絕。注意:不能與奴隸制五刑中的劓混淆。

2. 炮烙
商朝的酷刑。即在銅柱上加上油脂,銅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銅柱既滑又熱,可使有罪者從銅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燒死。相傳商紂王是為了博妲己一笑而使用此刑罰手段處罰罪犯。

3. 醢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剁成肉醬。相傳在商朝末期,九侯有一個漂亮的女兒,「入之紂」,但九侯的女兒不喜淫,紂王發怒,就把九侯的女兒殺了。九侯因此受牽連,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被剁成肉醬。

4.脯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殺死晾成肉乾。在商朝末期,商紂王醢九侯之後,鄂侯因對九侯案不滿而與紂王發生爭辯,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曬成肉乾。

5.坐嘉石
指對於有罪過但尚不夠判處徒刑的人,要給他們戴上刑具,強迫他們在官府門外左側的嘉石(文石也,上刻嘉言,欲獄囚見之而悔悟也)旁坐一定的時間反省自己的罪過,然後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監督他們服一定期限的勞役。坐嘉石的時間及服勞役的期限,根據罪犯罪過輕重而有所不同。勞役期滿,罪犯由其居住地的負責人擔保,即可被釋放回家。坐嘉石類似於近世的拘役。

6.湯刑
以湯命名的商朝奴隸制刑法的總稱。《左傳,昭公六年》:「商有亂政,而作湯刑。」
注意:湯刑雖然是以湯來命名的,但它並不是商湯所做,同樣是商朝統治者為了追述他們的祖先而以湯命名的。其具體內容不詳。

④ 商朝都有什麼刑罰

1.劓殄
商朝的一種刑罰。劓,割也,斷也;殄,絕也。即斬盡殺絕,把犯罪者連同其子孫後代都斬盡殺絕。
注意:不能與奴隸制五刑中的劓混淆。
2. 炮烙
商朝的酷刑。即在銅柱上加上油脂,銅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銅柱既滑又熱,可使有罪者從銅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燒死。相傳商紂王是為了博妲己一笑而使用此刑罰手段處罰罪犯。
3. 醢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剁成肉醬。
相傳在商朝末期,九侯有一個漂亮的女兒,「入之紂」,但九侯的女兒不喜淫,紂王發怒,就把九侯的女兒殺了。九侯因此受牽連,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被剁成肉醬。
4.脯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殺死晾成肉乾。
在商朝末期,商紂王醢九侯之後,鄂侯因對九侯案不滿而與紂王發生爭辯,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曬成肉乾。
5.坐嘉石
西周的刑罰,指對於有罪過但尚不夠判處徒刑的人,要給他們戴上刑具,強迫他們在官府門外左側的嘉石(文石也,上刻嘉言,欲獄囚見之而悔悟也)旁坐一定的時間反省自
己的罪過,然後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監督他們服一定期限的勞役。坐嘉石的時間及服勞役的期限,根據罪犯罪過輕重而有所不同。勞役期滿,罪犯由其居住地的負責人擔保,即可被釋放回家。坐嘉石類似於近世的拘役。
6.質劑
西周時出現的買賣契約,《周禮·天官·小宰》「聽買賣以質劑」。據鄭玄注釋,把兩份買賣的內容寫在一片竹簡上,然後一分為二,買賣雙方各執一半,半而字全。這種竹簡
分為兩種,長的叫質,短的叫劑;大買賣,如買賣奴隸或牛馬等用長券,即用質;小買賣,如買賣兵器或食品用短券,即用劑。
7.傅別
西周時出現的借貸契約。《周禮·天官·小宰 》:「聽稱責以傅別」。稱責指借貸,傅別即契約。傅別的形式與質劑有所不同,傅別是在一片簡犢上只寫一份借貸的內容、然後從中央剖開,債權人和債務人各執一半,櫝上的字為半文。
注意:在西周時期,民事案件的書狀也叫「傅別」。
8.禹刑
以禹命名的夏朝奴隸制刑法的總稱。據古書記載,夏朝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刑法和軍法。刑法又包括刑名、罪名和一些刑事政策原則。
注意:禹刑雖然是以禹來命名的,但它並不是大禹所做,而是夏朝統治者為了追述他們的祖先而以禹命名的。其具體內容不詳。
9.湯刑
以湯命名的商朝奴隸制刑法的總稱。《左傳,昭公六年》:「商有亂政,而作湯刑。」
注意:湯刑雖然是以湯來命名的,但它並不是商湯所做,同樣是商朝統治者為了追述他們的祖先而以湯命名的。其具體內容不詳。
9.奴隸制五刑
即黥(墨)、劓、刖、宮、大辟。墨刑是在罪犯面部或額上刻辭後塗以墨;劓刑是割鼻;刖刑即斷足;宮刑即男子割去生殖器,女子幽閉的刑罰;大辟即死刑。

⑤ 商朝刑罰是哪幾個

1.劓殄 商朝的一種刑罰。劓,割也,斷也;殄,絕也。即斬盡殺絕,把犯罪者連同其子孫後代都斬盡殺絕。 注意:不能與奴隸制五刑中的劓混淆。 2. 炮烙 商朝的酷刑。即在銅柱上加上油脂,銅柱下燃起木炭,令有罪者在柱上走,因銅柱既滑又熱,可使有罪者從銅柱上掉下,落人木炭中燒死。相傳商紂王是為了博妲己一笑而使用此刑罰手段處罰罪犯。 3. 醢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剁成肉醬。 相傳在商朝末期,九侯有一個漂亮的女兒,「入之紂」,但九侯的女兒不喜淫,紂王發怒,就把九侯的女兒殺了。九侯因此受牽連,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被剁成肉醬。 4.脯 商紂王時的一種酷刑,即把人殺死晾成肉乾。 在商朝末期,商紂王醢九侯之後,鄂侯因對九侯案不滿而與紂王發生爭辯,被紂王處以死刑,行刑後曬成肉乾。 5.坐嘉石 西周的刑罰,指對於有罪過但尚不夠判處徒刑的人,要給他們戴上刑具,強迫他們在官府門外左側的嘉石(文石也,上刻嘉言,欲獄囚見之而悔悟也)旁坐一定的時間反省自 己的罪過,然後把刑具去掉,由司空監督他們服一定期限的勞役。坐嘉石的時間及服勞役的期限,根據罪犯罪過輕重而有所...

⑥ 商朝的法規及主要措施

商朝立法思想 :
(1)、「君權神授,替天行命」:商王認為他的權利是上天授予的,他代表上天統治臣民,他的命令就是上天的命令。例如《尚書·湯誓》「有夏多罪,天命殛之。」 (2)、「天討有罪,恭行天罰」:和夏朝「奉天罰罪」的立法思想是一致的。例如《尚書·湯誓》「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

商朝法律形式 :
(1)、習慣法
(2)、國王的命令
(3)、刑
(4)、典
(5)、彝
很多方面與夏朝相同,請參考夏朝的內容。不同的是「彝」:「彝」是常法,後來西周時周公告誡康叔,在統治商朝遺民時應注意什麼問題時說「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這里的「彝」就是指常法。

商朝主要法令 :
(1)、《湯誓》:商湯討伐夏桀前向商軍將士發布的軍令,首先宣布夏桀的罪狀,然後要求他們奮力征討夏桀,聽從商王命令者有賞,不從命令者予以懲罰。
(2)、《湯刑》:以湯命名的商朝奴隸制刑法的總稱。湯刑並非湯所制定,而是後人為紀念先祖以其名命之。《左傳》昭公六年記載:「商有亂政,而作湯刑。」《湯刑》制定以後多次修訂。比較明確的有兩次:一次是商王盤庚遷都時修訂;另一次是商王祖甲二十四年,進行了一次全面的修訂,這時正是商朝社會秩序動亂時期。
(3)、《官刑》:《官刑》這一名稱在《尚書》里早已有之,這里所講的是商朝的《官刑》。
商朝的《官刑》是商朝懲辦犯罪官吏的專門法律,主要內容有:三風十愆,也就是巫風、淫風、亂風中的十種罪過。

商朝刑法原則 :
(1)、「纘禹舊服,茲率厥典」:要求繼承夏朝的舊制,遵從夏朝的舊典。 (2)、「建中於民,以義制事」:在人民中建立中常之道,用正義裁奪事務。

⑦ 商朝的法律制度大概是什麼

通知時間在公元前十六世紀至公元前十一世紀,
商朝法律指導原則是以神權為主要指導原則。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神權法盛行的王朝,商王以神的名義實施法律,法律活動主要是占卜。
商朝主要法律是《湯刑》。
商朝的刑罰種類:除五刑外,還有斷手、活埋、沉水、火焚、炮烙等。刑罰種類多且極為殘酷。
商朝國家制度比夏朝有了很大進步,司法制度已具雛形。主要司法結構是內、外服制度。
商王宣稱自己是自然神在人間的代表,「率民以事神」,尊重商王就是敬天。商王通過血緣關系、身份繼承,將祖先神的崇拜演變為維護其統治的主要方式,既違背王命,不僅獲罪於天,而且為祖先所不容。
商朝的政治、司法統治比夏朝有了很大的發展。在商王的權威進一步加強外,商朝將中央與地方的統治關系以「內服」、「外服」的方式加以確定。商王直接統治的區域為「內服」;與商部落聯盟、聽從商王命令的其它地區為「外服」,在這些地區生活的部落,其首領被商王封為諸侯、伯,有很大的獨立性。在司法機構的設置上也是如此,「內服」地區由商王直接控制,「外服」則由諸侯實施司法統治。商朝的司法官由高級貴族以世襲的方式擔任。

⑧ 我國古代最早刑法是誰發明的什麼朝代建立的

1、禹刑。具體是誰參與制定,已經不可考。
刑法起源有這樣的說法,"刑始於兵而終於禮"。這是對中國古代法獨特發生路徑的經典概括。在部族戰爭中產生的暴力行為方式作為刑罰,規范己方的軍事行為,維護己方的軍事利益,是為軍事刑法。而這種暴力方式引入到日常生活中,即通過刑罰懲罰犯罪確立正確的行為規范,是為刑法。
2、出處:《禹刑》僅見於《左傳》昭公六年。晉國的叔向在抨擊鄭國子產「鑄刑書」時提到:「夏有亂政,而作禹刑。」
3、釋義:指的是夏朝的刑法,也是夏朝刑法的總稱。
4、內容:禹刑的具體內容已經無從考證,漢代以後的典籍說夏朝的刑條很多,東漢鄭玄說:「夏刑,大辟二百,臏辟三百,宮辟五百,劓、墨各千。」已經有了「五刑」。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奴隸制五刑法——墨、劓、刖、宮、大辟。
分別指的是,在臉上刺字、挖掉鼻子、剜掉膝蓋、毀掉生殖器(男為去勢;女為幽閉)、死刑。這種對人的肉體進行殘忍懲罰的,統稱為」肉刑「,在漢朝時期被逐漸廢除(除了死刑),五代時期又逐漸興起。
5、發展:夏——《禹刑》是夏朝法律的名稱,性質相當於現代的刑法典
商——《湯刑》是繼夏而起的商朝在開國之初制定,在立法思想上是《禹刑》的繼承和發展,罪例有三百條,最重的刑例是不孝。
西周——《九刑》是西周時期成文刑書的總稱,全書共分9篇。九刑基本沿襲商朝的五刑制度,又增加了贖、鞭、撲、流等四種刑罰,稱以上的九種刑罰為為西周的九刑。
5、參考資料:
http://ke..com/view/489014.htm
http://ke..com/link?url=9v_OGUZC1n3czkxa
http://..com/link?url=eYb5BpSOEpm7Jp6JF93fknXvpmDl9_UymOdmE0mkzjDFxu2vtJ_xair__mPBLN1VyQU8OmW

⑨ 商朝有一種刑罰,是將犯罪者搗成肉醬,這種刑罰叫做什麼

第三種是你要的醢是商朝的死刑方法,即把犯罪者搗成肉醬.

1、湯刑是商朝刑法的總稱。並非商湯時所作,而是因「亂政」而作,所謂「商有亂政,而作湯刑」。其內容已不可考,據《竹書紀年》記載「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湯刑」,此次修訂使湯刑更趨完備。
2、炮烙是商朝的死刑方法,即在銅柱上塗油,下加碳加熱另有罪者行其上。
3、醢是商朝的死刑方法,即把犯罪者搗成肉醬。
4、脯是商朝的死刑方法,即把犯罪者曬成肉乾。
5、劓殄是商朝的死刑方法,將犯罪者和其親屬和後代都殺掉,即後世的族誅。
6、墨刑。奴隸制五刑的一種,也叫作黥刑。即在犯罪者的面部或額上刺刻後,塗以墨色,從此犯罪就帶有了永久性的標記。 墨刑,在四種肉刑中是最輕的。
7、劓刑。奴隸制五刑的一種,就是割鼻子的刑罰。甲骨文中有劓刑的象形字。劓刑比墨刑重一等。
8、剕刑。奴隸制五刑的一種,也叫作刖刑。即斷足的刑罰。 剕刑比劓刑重一等。
9、宮刑。奴隸制五刑的一種,破壞犯罪者生殖器官,進而殘害機能的刑罰。宮刑最初適用於淫亂行為,所以也叫作淫刑。宮刑是僅次於死刑的一種重刑
10、兄終弟及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繼承製度,指的是兄長死後,其王位由弟弟繼承。
11、父死子繼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繼承製度。指的是父親死後,將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12、所謂嫡長繼承製,就是「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它是中國古代的繼承製度。父親死後,將王位傳給正妻生的長子。

熱點內容
青島免費律師 發布:2025-07-28 02:34:11 瀏覽:29
信用卡適用法律法規 發布:2025-07-28 02:33:35 瀏覽:316
首都律師查詢 發布:2025-07-28 02:27:20 瀏覽:583
公司法七十五條 發布:2025-07-28 02:26:28 瀏覽:164
主題法治字 發布:2025-07-28 02:16:30 瀏覽:768
工會如何完善規章制度 發布:2025-07-28 02:16:24 瀏覽:403
論我國刑事訴訟法證明標准 發布:2025-07-28 02:15:49 瀏覽:872
幼兒園政策法規案例 發布:2025-07-28 02:00:43 瀏覽:622
勞動法有規定工資條嗎 發布:2025-07-28 01:59:13 瀏覽:634
中辦文件關於加強法律顧問工作 發布:2025-07-28 01:55:08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