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法的規定
Ⅰ 電商法對商家提出的新要求有哪些
1、 代購、微商、主播等需納稅
電商法規定包括「代購」在內的電子商務經營者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並且依法納稅。電子商務經營者包含了代購、「帶貨」主播、朋友圈微商、抖音賣貨、在淘寶、微店、小程序等平台開設小店的個人賣家等。
2、不能刪差評刷好評
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不得刪除消費者對其平台內銷售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的評價,否則可能被處以最高50萬元的罰款。
3、捆綁搭售必須明示
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務,應當以顯著方式提請消費者注意,不得將搭售商品或者服務作為默認同意的選項。否者將被處以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以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4、大數據殺熟被禁止
電商法要求電商平台推出允許用戶關閉「個性化推薦」的選項,對大數據殺熟起到制約作用。
5、押金退還不及時將被罰款
電商法要求明示押金退還的方式,對押金退還不設不合理條件,符合押金退還條件的,需及時退還。
6、平台自營應顯著標記
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平台經營者在其平台上開展自營業務的,應當以顯著方式區分標記自營業務和平台內經營者開展的業務,不得誤導消費者。
7、平台需保障人身、財產安全
電商法規定,若提供的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平台需要依法擔責。
8、商家不得隨意砍單
商品缺貨、操作失誤、系統出錯、產品質量、訂單異常等,電商交易合約關系並不穩固。電商法規定,用戶選擇商品或者服務並提交訂單成功,合同成立。平台經營者不得毀約,格式條款等含有消費者支付價款後合同不成立的,其內容無效。
9、強化經營者舉證責任
電商法對此要求經營者有提供相關證據的義務,如果丟失、偽造、篡改、銷毀、隱匿或拒絕提供相關資料則承擔法律後果。
10、不能強制商家「二選一」
電商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競爭
Ⅱ 2019電商法內容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是政府調整、企業和個人以數據電文為交易手段,通過信息網路所產生的,因交易形式所引起的各種商事交易關系,以及與這種商事交易關系密切相關的社會關系、政府管理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電商法規定了適用范圍,一般規定,爭議的解決等內容。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電子商務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所稱電子商務,是指通過互聯網等信息網路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法律、行政法規對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金融類產品和服務,利用信息網路提供新聞信息、音視頻節目、出版以及文化產品等內容方面的服務,不適用本法。
Ⅲ 請問電商費有法律明確規定嗎
這是不合法的
「以錢抵錢」的房產電商費來源於電商平台,故也被取名為電商費。這實內際上是房產中容介提高中介費甚至成為開發商變相漲價的手段。
電商費並不寫入《商品房買賣合同》中,和「一房一價」的政策不沖突。但它的存在確實加重了購房者的負擔,成為一筆莫須有的費用。
(3)電商法的規定擴展閱讀:
《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受託房地產中介服務機構在代理銷售商品房時不得收取傭金以外的其他費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二條規定,對於買受人因商品房買賣合同與出賣人發生的糾紛,人民法院應當通知包銷人參加訴訟;出賣人、包銷人和買受人對各自的權利義務有明確約定的,按照約定的內容確定各方的訴訟地位。
Ⅳ 電子商務法的實施,需要辦理什麼證件
《電子商務法》正式實施後,微商、代購們都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擁有營業執照。否則將面臨最高1萬元的罰款。個人銷售自家農副產品、家庭手工業產品,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需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和零星小額交易活動的不在范圍內。
其次,微商和代購們還必須依法納稅。《電子商務法》規定,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並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此外,《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從事經營活動,依法需要取得相關行政許可的,應當依法取得行政許可。這意味著,如果微商或代購賣的是食品,還需要申請食品流通許可證。
Ⅳ 電商法將出台是怎麼回事
由於新電商法的頒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每家網店都必須要在工商備案注冊營業內執照,容並且在近幾年的稅務收緊的情況下,稅務報關也是必不可少了(即使是零申報)。touchshishang(記得標注)現在提供全國的虛擬地址注冊(做過公司都知道每年的土地使用稅等大量稅不少,虛擬地址可以減去這部分費用並且不影響正常營業)。
實地注冊和虛擬注冊的區別:jiahao..com/s?id=1575850434448091&wfr=spider&for=pc
新電商法2019的全文政策:jiahao..com/s?id=1610756965239289364&wfr=spider&for=pc
Ⅵ 電子商務法律法規
第1章 電子商務法概述
1.1 電子商務法的基本含義
1.2 電子商務立法概況
1.3 電子商務法體系說明
自測題
實訓題
小組任務
第2章 電子商務主體確認的法律制度
2.1 電子商務主體概述
2.2 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建立與運行法律制度
2.3 電子商務交易方的確認的法律制度
自測題
實訓題
小組任務
第3章 電子簽名法律制度
3.1 電子簽名法律制度概述
3.2 數據電文的法律效力
3.3 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
3.4 電子認證的法律規定
自測題
實訓題
小組任務
第4章 電子支付法律制度
4.1 電子支付概述
4.2 國內外電子支付的立法狀況
4.3 電子銀行法律制度
4.4 第三方支付法律制度
自測題
實訓題
小組任務
第5章 電子商務安全保障與爭議解決法律制度
5.1 電子商務安全與網路犯罪的防範
5.2 電子商務爭議解決法律制度
自測題
實訓題
小組任務
第6章 其他相關電子商務法律制度
6.1 電子商務中網路隱私權保護法律制度
6.2 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法律制度
6.3 電子商務中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律制度
6.4 電子商務稅收法律制度
自測題
實訓題
小組任務
Ⅶ 電商法哪些規定對在線銷售有影響請列示。
對我國現行稅法進行完善,使其適用於電子商務領域,需要統籌協調國內外諸多領域和環節,可謂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不可能僅僅通過立法就能達到一勞永逸的目標,還受執法環節、社會綜合配套措施等因素的制約。只有以全局視野,科學規劃,統籌推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立法層面的完善
在立法完善的過程中不能採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視、局部行為,應釆取全局把控、統籌規劃、同步推進、重點突破的方式進行。
1.全面規劃同步推進
鑒於我國電子商務領域立法層級低,不同部門制定的規范之間缺乏協調統一的情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應將已有的、散落在各個行政部門的規章、規范性及政策
性文件進行整合,對應由國家統一性法律進行調整的涉及相關概念的界定、法律關系、糾紛解決機制、工商登記、安全認證、在線支付、信息管理、稅收等事項納入
國家立法規劃,結合我國電子商務這十幾年的運行實踐,借鑒國際組織及國外相關國家的成功經驗,統籌協調,制定出符合我國電子商務發展實際、引領電子商務發
展、保護我國電子商務產業的、前瞻性的法律規范。
2.立足現有規范査缺補漏
在電子商務綜合配套法律得到完善的同時,針對現有稅法構成要素在電子商務領域適用存在的問題,以現有法律規范為基礎,查缺補漏,擴充完善,達到法律規范有效適用目的。
Ⅷ 電商法關於刷單的處罰具體是怎麼規定的
摘要 電商法關於刷單的處罰是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處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刷單的處罰是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