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的原文

民法典的原文

發布時間: 2022-01-16 14:22:19

民法典第1012條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來和國民源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條是: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姓名權的具體分為:

1、姓名決定權

姓名決定權是自然人決定自己姓名的權利。

2、姓名使用權

姓名使用權是自然人使用自己的姓名或不使用自己姓名而不受他人干涉的權利。

3、姓名變更權

姓名變更權是自然人依照有關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而不受他人干涉的權利。

(1)民法典的原文擴展閱讀:

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1、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2、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3、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自然人決定、變更姓名,或者法人、非法人組織決定、變更、轉讓名稱的,應當依法向有關機關辦理登記手續,但是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⑵ 民法典第九百六一條的內容是什麼

關於中介合同來的:

民法典第自九百六十一條中介合同是中介人向委託人報告訂立合同的機會或者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委託人支付報酬的合同。

第九百六十二條中介人應當就有關訂立合同的事項向委託人如實報告。

中介人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損害委託人利益的,不得請求支付報酬並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九百六十三條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委託人應當按照約定支付報酬。對中介人的報酬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依據本法第五百一十條的規定仍不能確定的,根據中介人的勞務合理確定。因中介人提供訂立合同的媒介服務而促成合同成立的,由該合同的當事人平均負擔中介人的報酬。

中介人促成合同成立的,中介活動的費用,由中介人負擔。

第九百六十四條中介人未促成合同成立的,不得請求支付報酬;但是,可以按照約定請求委託人支付從事中介活動支出的必要費用。

第九百六十五條委託人在接受中介人的服務後,利用中介人提供的交易機會或者媒介服務,繞開中介人直接訂立合同的,應當向中介人支付報酬。

第九百六十六條本章沒有規定的,參照適用委託合同的有關規定。

民法典961條原文

⑶ 民法典948條原文釋義解讀

第九百四十八條物業服務期限屆滿後,業主沒有依法作出續聘或者另聘物業服務人的決定,物業服務人繼續提供物業服務的,原物業服務合同繼續有效,但是服務期限為不定期。
當事人可以隨時解除不定期物業服務合同,但是應當提前六十日書面通知對方。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的網路全書,是新中國第一部以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居於基礎性地位,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民法典》共分為7編、1260條,各編依次為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以及附則。它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為出發點,對公民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作了明確而詳細的規定,並規定了侵權責任、權利被削弱、減損或受到侵害時的請求權和救濟權,體現了對人民權利的充分保護,被稱為「新時期人民權利宣言」。

在保留的基礎上新增加了148個條文,佔比在11%。具體到各編為物權編新增12條,合同編新增70條,人格權編新增43條,婚姻編新增8條,繼承編新增7條,侵權責任編8條。

⑸ 民法典關於借錢不還沒有借條的規定,要原文

摘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條:借款合同定義,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並支付利息的合同。

⑹ 民法典原文男人出軌如何分割

民法典男出軌財產是先由夫妻雙方協議分割;協議不成的,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屬於男女雙方的共有財產才能分割。人民法院在判決時,會對無過錯方適當傾斜,對出軌方少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條
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按照照顧子女、女方和無過錯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對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經營中享有的權益等,應當依法予以保護。

⑺ 《民法典》第1063條:夫妻個人財產的內容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條:下列財產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損害獲得的賠償或者補償;

(三)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夫妻對共同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如工資和獎金、從事生產、經營的收益等,歸夫妻共同所有。這一規定表明,我國的夫妻共同財產制採用的是婚後所得共同制,即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除個人特有財產和夫妻另有約定外,夫妻雙方或一方所得的財產,均歸夫妻共同所有,夫妻雙方享有平等的財產所有權的制度。這里的共同所有指的是共同共有,不是按份共有。

(7)民法典的原文擴展閱讀:

根據本條的規定,我國的夫妻共同財產具有以下特徵:

1、夫妻共同財產的主體,是具有婚姻關系的夫妻,未形成婚姻關系的男女兩性,如未婚同居、婚外同居等,以及無效或被撤銷婚姻的男女雙方,不能成為夫妻共同財產的主體。

2、夫妻共同財產,是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婚前財產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自合法婚姻締結之日起,至夫妻一方死亡或離婚生效之日止。

3、夫妻共同財產的來源,為夫妻雙方或一方所得的財產,既包括夫妻通過勞動所得的財產,也包括其他非勞動所得的合法財產,當然,法律直接規定為個人特有財產的和夫妻約定為個人財產的除外。這里講的「所得」,是指對財產權利的取得,而不要求對財產實際佔有,如果一方在婚前獲得某項財產如稿費,但並未實際取得,而是在婚後出版社才支付稿費,此時這筆稿費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4、雙方享有同等的權利,承擔同等的義務。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特別是夫妻一方對共同財產的處分,除另有約定外,應當取得對方的同意。

5、不能證明屬於夫妻一方的財產,推定為夫妻共同財產。

6、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應當均等分割。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財產的來源等情況,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⑻ 民法典419條如何理解

擔保物權存續期限是我國《擔保法》遺留的一個法律漏洞.雖然《擔保法司法解釋》和《物權法》都試圖填補此漏洞,但由於擔保物權在經過特定期間後是否消滅仍不明確,司法實踐和學說長期難以統一.《民法典物權編(草案)》兩次審議稿和《民法典(草案)》審議稿繼承《物權法》第202條對抵押權存續期限規定的做法不可取.擔保物權是定限物權和有期限物權,基於促進擔保物流通的法政策考量,擔保物權應當有存續期限.盡管擔保物權的存續期限與被擔保債權的訴訟時效沒有法理上的因果關系,但二者在規范構造上有相當的牽連關系.未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應在完善《物權法》抵押權存續期限規定的基礎上,將之提至擔保物權總則部分並與擔保物權的法定消滅事由規范融合.
關鍵詞:擔保物權 存續期限 制度構造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草案)》

根據民法典第七百八十五條的相關規定,定作人在承攬合同中對承攬人提出保密要求的,承攬人應當嚴格遵守,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秘密,否則,應該承擔違約責任。

社會上很多同類產品中之所以能成為暢銷或專利的品牌,是因為比同類的其他產品有獨特的工藝流程,從而佔領先地位。一旦失密,定作人的損失就慘重了。因此,承攬人違反保密規定,除給定作人造成損失以外,定作人還可以追究侵權責任。

民法典原文

第七百八十五條 承攬人應當按照定作人的要求保守秘密,未經定作人許可,不得留存復製品或者技術資料。

視頻精選

《如何理解合同法的NDA條款》

內容詳述

七百八十五條規定的是一個法定義務,就是在承攬合同中間,立法者來賦予承攬人的一個義務——保密義務。

那麼它具體內容是說,承攬人應當按照定作人的要求保守秘密,沒有經過他的一個許可,不能留存復製品或者技術資料,那麼這種義務的話,我們可以把它解釋成就是,它是一個法定的一個義務。

也就是說,即便我們在承攬合同中間並沒有設定,我們今天在合同實踐中間,非常流行這種所謂的NDA這種條款,就是這個Non Disclosure Agreement。

這種條款的話,那麼承攬人,他也要承擔一個法定的一個保密義務,這個法定保密義務,其實我們從定作上的話,可以做兩種觀察,第一種,我們可以把他解釋成是一個附隨義務,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間,那麼定作人,我這個承攬人接住了定作人一些技術秘密等等,我要給大家進行一個保密,或者說在合同履行完了以後,因為我接觸到了定作人,承攬人接觸到定作人的一些秘密,那麼他也承擔一個了後合同義務,甚至在合同締結的時候,締結的時候雙方其實還沒有正式定義這個承攬合同,也有可能存在一個承攬人接觸到了定作人的一些秘密的問題,那麼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承攬人還要承擔一個至於前合同義務產生的一種,具體的一些就是保密義務。

但在實踐中間,我想最常見的還是一種,就是在合同履行中間出現的附隨義務和合同履行完畢以後產生的一種後合同義務。

⑼ 民法典1176條內容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

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活動組織者的責任適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條的規定。

(9)民法典的原文擴展閱讀:

活動組織者的責任適用本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至第一千二百零一條的規定: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機場、體育場館、娛樂場所等經營場所、公共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經營者、管理者或者組織者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第一千二百零一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熱點內容
深圳經濟特區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條例 發布:2025-07-26 00:00:23 瀏覽:134
以道德為話題的議論文 發布:2025-07-25 23:33:03 瀏覽:885
廣州黃埔法律援助免費咨詢 發布:2025-07-25 23:23:14 瀏覽:371
山西省法院法官學院 發布:2025-07-25 23:03:41 瀏覽:872
天津律師大廈 發布:2025-07-25 22:33:37 瀏覽:91
刑法282 發布:2025-07-25 22:29:22 瀏覽:996
連帶責任需要法律明確規定 發布:2025-07-25 22:28:29 瀏覽:751
租車車主不承擔責任的法律依據 發布:2025-07-25 22:23:59 瀏覽:311
信訪條例里 發布:2025-07-25 22:22:32 瀏覽:373
社會與法卧底林超華 發布:2025-07-25 21:50:10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