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司法警察
『壹』 上海市法院有多少法警
上海法院現有法警857人,其中女法警98人。多年來,上海法院高度重視對女法警的培養,為她們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空間和良好平台,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女法警韓瑩曾榮獲最高法院政治部「探索司法警察隊伍內涵式發展路徑」徵文評比活動一等獎,上海金山法院女法警顏娉婷曾在最高法院司法警察教練員教學技能競賽警務基礎理論類比賽中榮獲一等獎
『貳』 法警考試筆試一般考什麼
法警考試筆試考試內容:各個地方的考試科目都是地方自定的,一般都有筆試和面試。筆試科目各有不同,北京、山東、浙江、上海和廣東等省的筆試科目為《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
司法警察簡稱「法警」。司法機關所設執行特定任務的警察。主要任務:警衛法庭,維持法庭秩序,押解犯人出庭受審,執行搜_、拘傳、送達、協助執行人員執行法院判決和裁定,協助檢察人員進行偵察活動等。
司法警察報考條件
1、年齡在25歲以下。特殊崗位或少數民族和邊遠地區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廳(局)商錄用主管機關同意可適當放寬,但不得超過30歲。
2、身體健康,體形端正,無殘疾,無口吃,無重聽,無色盲,裸眼視力在1.0以上。男性身高在1.70米以上,女性身高在1.60米以上。
法警和公安警察區別
法警和公安警察,一般有以下的三個區別,具體如下:
1、隸屬部門不同:公安警察是行政機關警察屬於公安部管,司法警察是司法機關警察屬於司法部管。
2、職責不同:司法警察的主要職責是警衛法庭,維持法庭秩序,押解犯人出庭受審,執行搜_、拘傳、送達協助檢察人員進行偵察活動等。公安局裡警察的主要職責是保護人民的民主權利和其他合法權益的社會效能等。
3、概念不同:法警一般指司法警察。司法機關所設執行特定任務的警察。警察一詞是指國家及其統治者,根據國家和統治者階級的意志,按照確定標准設置的警察機關及其警務人員。
『叄』 想當法警需要哪些條件,學歷多高
你好!法警屬於公務員!你只要滿足公務員考試的條件就可以了!報考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2、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3、18周歲以上、35周歲以下。招考優秀村幹部的職位可放寬至40周歲;招考法院聘任制書記員的職位要求25周歲以下(法院在編人員和編外聘用的書記員或速錄員,在法院工作滿3年的,年齡放寬至35周歲);4、具有國家承認學歷大專以上學歷(招考優秀村幹部的職位可放寬至中專、高中學歷),那麼就可以報考公務員考試。5、具備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6、報考公安、司法人民警察職位的人員還應具備招警簡章規定的條件;7、具備省、市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擬任職位所要求的其他資格條件。另外,報考者必須身體健康且年齡在35周歲以下。報考特殊職位的考生還應具備該職位要求的特殊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報考公務員,除應當具備本法第十一條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當具備省級以上公務員主管部門規定的擬任職位所要求的資格條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可知下列人員不得錄用為公務員:(一)曾因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二)曾被開除公職的;(三)有法律規定不得錄用為公務員的其他情形的。 報考的學歷問題說明一、非普通高等學歷教育的其他國民教育形式(自學考試、成人教育、網路教育、夜大、電大等)畢業生取得省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認可的畢業證後,符合職位要求的資格條件的,可以報考。二、經國家教育部或省政府同意,可自主頒發國民教育序列學歷文憑的民辦高等院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若符合報考條件和具體職位要求的,可以報考。
『肆』 上海司法警官職業學校是大專嗎
應該說是有大專類的學科。
一般像這樣的學校不需要擔心太多呀,會有人來招考法院系統司法警察學員的對象。
具有上海市常住戶口(不含高校集體戶口及各省市駐滬辦事處工作集體戶口),取得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大專(高專、高職)及以上學歷的人員都是有機會的。
『伍』 女生考上海人民警察學員有前途么以後是做什麼的
看你報的什麼崗位,裡面主要是公安系統人民警察學員和法院系統司法警察學員兩大類。
女孩子報的話還是比較吃虧的,筆試何時分數線會比男生高出40-50分的樣子!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人民警察的警種之一。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務是預防、制止和懲治妨礙審判活動的違法犯罪行為,維護審判秩序,保障審判工作的順利進行。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職責:
(一) 維護審判秩序;
(二) 對進入審判區域的人員進行安全檢查;
(三) 刑事審判中押解、看管被告人或者罪犯,傳帶證人、鑒定人和傳遞證據;
(四) 在生效法律文書的強制執行中,配合實施執行措施,必要時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五) 執行死刑(註:基層法院司法警察無此項職責);
(六) 協助機關安全和涉訴信訪應急處置工作;
(七) 執行拘傳、拘留等強制措施;
(八) 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實行警銜制度。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實行國家公務員工資制度,並享受國家規定的警銜津貼和其他津貼、補貼以及保險福利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