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38

民法典38

發布時間: 2025-05-06 20:19:19

Ⅰ 關於性騷擾法律上如何規定的

《憲法》第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

民法通則》第101條和第120條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公民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婦女權益保障法》第39條規定,婦女的名譽權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宣揚隱私等方式損害婦女的名譽和人格。

刑法》也規定有猥褻、侮辱婦女罪及侮辱、誹謗罪。《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猥褻他人的,或者在公共場所故意裸露身體,情節惡劣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猥褻智力殘疾人、精神病人、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1)民法典38擴展閱讀

屬於性騷擾的行為:

實際或未遂的強奸或性攻擊;不受歡迎的性要求;不受歡迎的故意接觸、倚靠、擠路、夾靠;不受歡迎的帶性意味的觀看或行為;不受歡迎的信件、電話或涉性物品;不受歡迎的約會要求;不受歡迎的涉性玩笑、挑逗、談論或問題;

用小姑娘、大塊頭、洋娃娃、小妞或小可愛等稱呼成年女性;朝人吹口哨;無聊的電話;性評價;把工作討論引向性話題;講述性隱語或性故事;

詢問性幻想、性愛好或性歷史;關於身體或性生活的個人問題;對他人衣著、身材或外貌進行涉性評價;做出接吻聲、嚎叫或嘟嘴;捏造或傳播關於他人性生活的謠言;

觸摸他人脖子;觸摸下屬的衣服、頭發或身體;贈送私密禮物;在他人身邊轉悠;擁抱、親吻、拍打或撫摸他人;在他人周圍對自己做涉性的接觸或撫摸;靠他人太近或者貼近他人;上下打量他人;盯著他人看;帶性意味的暗示;擠眉弄眼、飛吻或舔舌頭;用手或肢體動作做性暗示。

Ⅱ 探視權不讓接走怎麼辦

法律規定探望權是不能以孩子的人身為對象強制執行的。如果監護人拒絕配合行使探望權,法院只能要求監護人給予配合,比如在指定地點進行探望。法院不能強制執行,只能對拒不履行判決的監護人根據情節嚴重程度實行罰款、拘留等措施。協議優先的原則被規定在《民法典》第38條第二款中,即父母應首先通過協商確定探望的時間和方式。然而,在實際中,由於父母在感情破裂後解除婚姻關系,可能過多考慮自身利益,故意提出不合理的探望時間或方式。如果父母通過協商無法達成協議,探望權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法院依法確定探望的時間和方式。法院將受理請求,並根據法律作出相應的判決。當行使探望權的父母一方因身體健康、經濟狀況等條件發生變化,需要對原定的探望方式進行變更時,雙方應首先進行協商。若協商不成,可再次提起訴訟,由法院作出裁決。法律依據為《民法典》第38條第二款,規定了確定探望的時間和方式的兩種途徑:由當事人協議,如無法達成協議,則由法院判決。

Ⅲ 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規定在民事案由的哪一條

第三十八條,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是屬於民事案件這一類案由的。財產損害糾紛賠償主要是指因為侵權或損害行為所造成的損失的賠償。包括直接的物質損失、伴隨物質損失、因此而產生的間接的物質損失。直接損失指現有財產的損失或減少,間接損失指可得利益(包括可實現預期收益)的減少。
法律分析
財產損害賠償糾紛要區分不動產和動產確定管轄。不動產的損害賠償糾紛,應由不動產所在地人民法院專屬管轄。動產的損害賠償糾紛,適用一般地域管轄,一般由造成動產損毀的侵權行為實施地或者被告的住所地或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財產損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財產直接損失折款,還應包括現場搶救(險)、人身傷亡善後處理的費用,但不包括停工、停產、停業所造成的財產間接損失。設施,是指道路安全設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設施,如電力、水利設施,房屋,樹木花卉等。修復。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應進行修復,恢復原狀。修復以就地修復為主,盡量恢復原來狀態,即在功能上、形態上、價值上沒有太大變化。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既可能是屬於民事案件案由也可能是屬於刑事案件案由的,主要是看是否構成了刑事犯罪這一條件的。同時財產損害賠償的范圍主要是實物賠償、折價賠償還有修復等賠償范圍的。如果是要進行訴訟的話,管轄地是在被告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條 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計算。
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條 故意侵害他人知識產權,情節嚴重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相應的懲罰性賠償

Ⅳ 38歲還能改名字嗎

法律分析:38歲還是可以改名字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零一十二條 自然人享有姓名權,有權依法決定、使用、變更或者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千零一十五條 自然人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在父姓和母姓之外選取姓氏:

(一)選取其他直系長輩血親的姓氏;

(二)因由法定扶養人以外的人扶養而選取扶養人姓氏;

(三)有不違背公序良俗的其他正當理由。

少數民族自然人的姓氏可以遵從本民族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

熱點內容
保留司法救濟 發布:2025-05-07 00:35:37 瀏覽:694
勞動法實質要件的作用 發布:2025-05-06 23:59:30 瀏覽:217
管理的道德是 發布:2025-05-06 23:59:29 瀏覽:154
孫鵬法學家 發布:2025-05-06 23:33:35 瀏覽:479
勞動合同法監督案例 發布:2025-05-06 23:31:36 瀏覽:834
司法所歸鎮 發布:2025-05-06 23:23:36 瀏覽:531
合同法的撤銷 發布:2025-05-06 23:23:27 瀏覽:523
法醫法院 發布:2025-05-06 23:08:46 瀏覽:7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53 發布:2025-05-06 23:07:03 瀏覽:491
關於舉辦法治漫畫的通知 發布:2025-05-06 23:02:03 瀏覽: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