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刑法
Ⅰ 秦朝的刑法是什麼樣的,其中有多少種類的死刑
提起秦朝的滅亡,大家有一個共同的認知就是秦國刑法嚴峻,所以大家才會起來反抗。秦國刑法的嚴峻是所有人都認同的。不過秦國刑罰到底有多嚴峻,很多人都不清楚。根據史書的記載,商鞅變法後一直到秦朝滅亡前,秦國光是死刑就有三十六種。這三十六種並不是說是有三十六種罪必須處死,而且執行死刑的方式有三十六種。可以說死刑數量非常多,而且每一種都非常殘忍。我們看一下這些死刑的大致狀況。
棄市
這個刑罰另一個名字大家都知道就是滅九族。自己的三族、妻子三族、母親三族全部誅殺。古人講的斬草除根也就是這個意思。
這些刑罰只是其中一部分,不過光是這些就能讓人感受到秦朝刑罰的嚴峻了。不得不說在刑罰方面,古代刑罰確實比較重。
Ⅱ 「劓鼻盈累,斷足盈車,舉河以西,不足以受天下之徒」什麼意思
劓鼻和斷足是兩種刑罰。就是割掉鼻子和腳。
「劓鼻盈累,斷足盈車」說的是被割下來的鼻子和腳多的沒地方放了。「舉河以西,不足以受天下之徒」指整個河西都難以容納天下的犯人,形容犯人太多了。
這句話意思是形容秦國刑法嚴厲的。
秦始皇統一全國以後,採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以中央集權為核心的一整套國家制度,構築了中國歷史上數千年相傳的專制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秦始皇統一全國以後,把法定的重刑主張推向極端,用嚴刑峻法來鎮壓臣民的反抗,用橫征暴斂的方法維持龐大的國家開支,終於激起農民反抗。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幾年,即告飛灰煙滅。
(2)秦國刑法擴展閱讀:
秦律的主要特點:
1、革除舊法,殘存舊制。
在春秋戰國時期新舊制度的交替過程中,秦律作為一部維護新生制度的成文法,明確規定了一些限制奴隸制的法律內容。如秦律嚴禁掠取人質抵償債務,違者「皆貲二甲」,以限制債務奴隸的擴大。《軍爵律》規定,奴隸立有軍功,可以免除奴隸身份,並取得相應爵位,也可以用爵位贖免其親屬的奴隸身份。《司空律》規定,百姓在應征服役期外自願戍邊五年,也可贖免一名親屬的奴隸身份。
2、重法輕禮,厲行「法治」。
在先秦法家「法治」原則的指導下,秦政權放棄「禮治」思想,堅持「明法度,定律令」,通過焚書坑儒、統一思想、以吏為師、以法為教等手段,確立了君主專制集權的法律制度與獨裁統治,使秦律具有重法輕禮、厲行「法治」的鮮明特徵。
3、重刑輕罪,刑罰嚴酷。
秦律繼承先秦法家「重刑輕罪」的定罪量刑原則,制定了一套嚴酷殘暴的刑罰制度。如前引秦律規定,「盜采人桑葉,臧(贓)不盈一錢」,就要「貲徭三旬」;五人以上共盜贓值一錢,則斬左趾並黥為城旦;甚至「誹謗者族」;「敢有挾書者族」;「妄言者無類」;「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從而使 「劓鼻盈累,斷足盈車,舉河以西,不足以受天下之徒」,罪犯刑徒數量激增。
4、內容豐富,體系繁雜。
秦律內容非常豐富,調整范圍相當廣泛。它以李悝《法經》確立的「王者之政,莫急於盜賊」的立法原則為宗旨,以維護官私財產所有權和人身安全,鞏固君主專制集權國家的社會秩序為基本內容,涉及社會關系的諸多方面。但是,由於早期立法技術的局限,秦律未進行系統全面的整理,因而導致其內容瑣碎,條目繁縟,體系繁雜,缺乏條理,有的法律概念不確切,某些條文互相重復或自相矛盾。
Ⅲ 秦國的刑法有多嚴,李斯有什麼下場
很嚴,稍有過錯,就酷刑加身,百姓生活水深火熱,戰戰兢兢。李斯最後被腰斬了,因為秦始皇的猜忌,找了個罪名處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