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司民刑商 » 實用主義刑法

實用主義刑法

發布時間: 2025-07-17 23:13:54

⑴ 誰能跟我詳細的介紹下美國的法律

美國法律:
(Survey of the law of the United States) 美國法來源於英國法,又根據美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作了較多的改變。美國建國初期就制定了成文的聯邦憲法,但聯邦和各州都自成法律體系。聯邦除在國防、外交和州際商業等方面外,無統一的立法權;刑事和民商事方面的立法權基本上屬於各州。
憲法的特點
①按三權分立和制衡原則建立總統制的資產階級民主政體。國會分參眾兩院,為最高立法機關。兩者現在都由各州選民直接選舉產生。參議員為100名,各州不論大小,一律兩名;任期6年,每2年改選三分之一。眾議員按人口比例選舉產生,現固定為435名。法律須經兩院通過,有分歧時組成兩院聯席會議解決。國會主要職權為立法、修改憲法和進行彈勁等,以及專由參議院行使的批准條約和審議重要官員的任命。總統任期4年,主要由民主黨和共和黨兩大黨提名候選人,經普選產生的選舉人間接選舉產生。總統兼為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三軍統帥。國會只能按彈劾程序,由最高法院首席法官主持參議院審理通過,方得罷免總統。總統有否決兩院通過的法案的權力;但如兩院再以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法律即有效。美國最高法院由總統提名並經參議院同意任命的9名終身法官組成,審判獨立。
②聯邦與州分權較復雜。各州均有其憲法與法律,但應符合聯邦憲法。聯邦的權力主要在外交、國防、貨幣、聯邦預算、全國性財經政策、國際貿易和州際商業方面,至於衛生、教育、福利和稅收等,各州都享有較大權力。
③法院享有司法復議權,可以受理對聯邦和各州立法、行政法規和行政措施違憲的控告。這是從19世紀著名的「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的判例肇始的。
④對公民權利的保障,特別是訴訟權利的保障,有較詳細的規定。

⑵ 什麼是法家

法家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潮之一,屬於諸子百家思想的一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戰國時期的法家學派創始人韓非。法家以"法"為核心概念,強調法律和制度在社會治理中的重要性。
法家的基本觀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法治思想:法家強調法律的重要性,認為通過制定明確的法律規范和有效的制度來管理社會和維護秩序是治理國家的根本方法。法家追求嚴密而恢弘的法治體系,以規范行為並實現社會穩定與進步。
2、重視權謀和實用主義:法家將政治視為權謀活動,強調政治手段和策略的運用。法家提倡實用主義,注重實際效果和功利考量,強調符合國家利益和強大國力的施政措施。
3、強權政治:法家主張集權統治,強調君主的專斷和權威。法家認為一個強大的君主可以通過合理有效的制度和法律來統治國家,並實現社會秩序和穩定。
4、重視刑法和獎罰:法家強調刑法的作用,主張嚴格的刑罰體系和明確的獎懲制度,以維護社會秩序和法律權威。他們認為通過嚴厲的懲罰可以震懾罪犯,從而實現社會安定。
5、經濟發展與農商結合:法家注重經濟發展,提倡農業和商業的發展,主張通過加強農業生產和商業貿易來增加國家財富和實力。
法家思想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國傳統政治和社會觀念,對中國法律制度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法家思想逐漸被其他思潮所取代,如儒家、道家等。

⑶ 高中生如果將來想當法官要選什麼科

法律屬於文科。過去有個大學自學輔導雜志,文科(社會科學)門類包括文學、歷史、哲學、經濟、政治、法律六大類。
在高中階段,要以考大學為首要目標、當務之急,對知識的學習要按照高考大綱要求進行,不能太講實用主義。
如果說實用主義,在中國當律師、基層司法人員,無須學習英語。而高中生不學英語,那麼上大學的理想不可想像。
法律工作者要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就邏輯本身而言,與數學有關,但似乎用不了多少高深的數學知識。但是邏輯的外殼——客觀事實等,卻涉及到物理、化學等等理科知識。如果沒有必要的「多餘知識」,就很可能在常識問題上鬧笑話。而法律事務是絲毫不能開玩笑。
例如「定性定量分析」這個詞語的來源,就是「分析化學」的專用術語。根據硫酸與重金屬反應,會生成不同顏色的沉澱,從而利用硫酸試劑檢查出某種重金屬(如硫酸銅有結晶水為綠色),這叫做「定性分析」。到底包含有多少銅(離子),那要看用了多少硫酸試劑,這叫做「定量分析」。在刑法里,犯什麼罪,叫「定性」,該判幾年徒刑,叫「量刑」。現在不少人寫文章也使用到「定性定量分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數學和語文一樣,是能夠聯繫到各種事物的「語言」。就律師來說,不懂得高等數學,那隻能是承辦居民生活中常見的糾紛等案件。如果涉及到橋梁建築等需要高等數學「語言」才能理解的案件,懂高等數學的律師辦起來更得心應手。
總之,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可以鼓勵鬥志。而為了考出理想的高考成績,還是要根據大綱要求,全面學習。

⑷ 試論中華法系的特徵

試論中華法系的特徵:

1.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中華法系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強調道德倫理和人文關懷,注重個人修養和社會和諧。

2.禮法結合:中華法系強調禮法結合,即道德規范和法律規則的結合。這種結合體現在法律制定和實施中,使得法律更加公正、合理。

3.刑法發達,民法薄弱:中華法系以刑法為主,民法相對薄弱。這體現了中國古代法律體系中注重社會秩序和公共利益的方面。

中華法系是理法結合得主刑輔的法系。禮和德既是法律制定必須遵循的基礎性准則,也是法律適用,必須服從的指導性原則,由於理智和德智被持續地倡導,在司法程序中通過調節和教化來解決糾紛就成為非常普遍的現象,可以說,特別重視調解息訟也是中華法系頗為特色的傳統。

熱點內容
道德主義電車 發布:2025-07-18 05:16:28 瀏覽:514
女法官婚戀 發布:2025-07-18 05:16:21 瀏覽:260
民法典第五章民事權利 發布:2025-07-18 05:16:18 瀏覽:231
泰興人民法院直播 發布:2025-07-18 05:12:48 瀏覽:949
中央黨務公開條例 發布:2025-07-18 05:11:26 瀏覽:844
直銷企業管理條例 發布:2025-07-18 05:02:58 瀏覽:671
勞動合同法解除範本 發布:2025-07-18 04:48:53 瀏覽:185
道德素質的名言 發布:2025-07-18 04:26:39 瀏覽:114
法治的傳承 發布:2025-07-18 04:17:41 瀏覽:173
法律知識觀後感大學生 發布:2025-07-18 04:03:11 瀏覽: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