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審限規定
⑴ 審限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為了嚴格執行法律和有關司法解釋關於審理期限的規定,提高審判工作效率,保護當事人的訴訟權利,結合本院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案件審限管理規定》
第一條 審理刑事上訴、抗訴案件的期限為一個月,至遲不得超過一個半月;有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情形之一的,經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一個月。
第二條 審理對民事判決的上訴案件,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審理對民事裁定的上訴案件,期限為一個月。
第三條 審理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的民事決定不服申請復議的案件,期限為五日。
第四條 審理行政上訴案件的期限為兩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
第五條 審理賠償案件的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第六條 辦理刑事復核案件的期限為兩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院長批准。
辦理再審刑事復核案件的期限為四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院長批准。
第七條 對不服本院生效裁判或不服高級人民法院復查駁回、再審改判的各類申訴或申請再審案件,應當在三個月內審查完畢,作出決定或裁定,至遲不得超過六個月。
第八條 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刑事案件的審理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視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裁定再審的民事、行政案件,根據再審適用的不同程序,分別執行第一審或第二審審理期限的規定。
第九條 辦理下級人民法院按規定向我院請示的各類適用法律的特殊案件,期限為三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准,可以延長三個月。
第十條 涉外、涉港、澳、台民事案件應當在庭審結束後三個月內結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由院長批准。
第十一條 辦理管轄爭議案件的期限為兩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兩個月。
第十二條 辦理執行協調案件的期限為三個月,至遲不得超過六個月。
⑵ 民事案件中人民法院延長審限和扣除審限的規定
一審民事案件,按照簡易程序與普通程序區分。簡易程序適用於糾紛簡單、金額不大案件,審限一般3個月;普通程序則處理較復雜案件,同樣審限3個月。對於二審民事案件,不論簡易還是普通程序,審限均為3個月,上訴案件例外。
然而,案件審理過程中,有時會發現並未在規定的審限內結案,可能是審限延長或存在未計入審限的情形。以下集中描述民事法律中審限延長與不計入審限的幾種情況。
審限延長通常僅因特殊事由,由院長批准,還需延長時,需上級法院批准。具體法律依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明確規定了審限,普通程序案件需在立案後6個月內審結,特殊情況需延長6個月,還需上級法院批准;簡易程序案件需3個月內審結。二審民事案件需在立案後3個月內審結,特殊情況需延長由本院院長批准。對裁定不服的上訴案件審限為30日。特別程序案件需在立案後30日內審結,特殊情況需延長由本院院長批准,但選民資格案件除外,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
不計入審限的事由較多,如再審案件、申請再審案件、民事、行政、執行案件的公告、鑒定期間等。法律詳細規定如下:
《民訴法解釋》等法律文件中列舉了不計入審限的具體事由,包括但不限於對案件的鑒定時間、當事人提出的管轄異議處理時間、專業機構進行審計、評估及資產清理的時間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中明確指出,案情重大、疑難需由審判委員會作出決定的案件,自提交審判委員會之日起至作出決定之日止的期間,不計入審理期限。
在民事調解工作過程中,當事人在訴訟中自行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依法確認製作調解書,調解期間不計入審限。雙方當事人申請庭外和解的期間同樣不計入審限。在答辯期滿前進行調解的,普通程序案件需在15天內,簡易程序案件需在7天內達成協議;未達成的,經各方同意,可以繼續調解,但延長的調解期間不計入審限。
綜上所述,民事案件的審限管理和不計入審限的事由均有明確法律規定,旨在確保案件公正、高效審理。不同情形下,審限延長或不計入審限的處理方式各有規定,旨在適應案件復雜性,確保法律適用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⑶ 民事一審審限多長時間
民事一審審限一般為3至6個月。
【法律分析】
民事案件一審審理按不同審理程序有不同的期限:1、對於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一審審理期限應該為立案之日起的六個月內。如有特殊情況,可經本院院長批准延長至一年。仍需延長的,應向上級人民法院報批;2、對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其審理期限為三個月。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不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可轉為普通程序,其審理期限相應延長。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經本院院長批准,可以延長六個月,還需延長的,報請上一級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長三個月。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 第一百二十八條 再審案件按照第一審程序或者第二審程序審理的,適用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一百七十六條規定的審限。審限自再審立案的次日起算。 第一百六十一條 對當事人不服一審判決提起上訴的案件,在第二審人民法院接到報送的案件之前,當事人有轉移、隱匿、出賣或者毀損財產等行為,必須採取保全措施的,由第一審人民法院依當事人申請或者依職權採取。第一審人民法院的保全裁定,應當及時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