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不包括规章
① 论述: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在行政诉讼中的地位
规章以下文件是依法的授权和程序制定的,具有法律效力,它在行政管理领域,对行政管理相对人具有拘束力和强制执行力;在行政诉讼领域,诉讼当事人可作论证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人民法院进行合法审查后,可据此维持或撤销具体行政行为。另外,最高院司法解释规定可在裁判文书中直接引用合法、有效的文件。但是,文件的制定由于程序相对简便,加之制定机关可能就是最大利益人。
在行政案件的审理中,文件虽然不属行政立法的范畴,但由于对行政相对人有拘束力和强制执行力,所以,又要和法律、法规、规章一并适用。故文件就存在着选择及合法性审查的必要。文件的制定首先要符合《宪法》、《立法法》的规定,即要有法律的授权并与立法精神一致,案件的审理必须以法律为准绳,所以依照诉讼法的规定、法律必须遵照,规章必须参考,文件只能结合考虑,文件与法律、法规、规章相冲突则不合法而不能适用。其次,文件的制定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法律、法规、规章,使其效力达到每一方面的实处,如果文件的适用无益于此或产生负面作用,则不应适用或不能适用。例如,《立法法》第八条规定“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六)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也就是说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只能由国家法律制定有关规定,规章、文件均无权制定。但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的征收公民私有财产的文件却屡见不鲜。对此,审理中应是不应适用的。
② 行政规章与规范性文件的区别
“规章”是指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并以法定回方式对外公布的具有答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从广义上讲,规章也是一种规范性文件,但是它不同于我们所讲的一般规范性文件。一般规范性文件指的是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实际上讲的是一般规范性文件,或者称为狭义的规范性文件。这里,规章与一般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内容上看,凡是法律、法规规定以规章形式规定的事项,应当制定规章,比如,设定行政处罚,出台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均属于规章。至于一般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部署工作,通知特定事项、说明具体问题。
③ 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法律文件都不能设定行政处罚是指行政处罚的种类吗
不是哦!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能设行政处罚指的是具体的处罚事项,如不能有类似的条款“违反规定乱丢垃圾,罚100元”这样的具体罚则。
至于行政处罚的种类,也是只能有法律规定。
④ 新行政诉讼法第53条,为什么诉讼过程中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不包含规章
你理解的很对,我国行政诉讼法没有赋予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查规章的权利。由于国版务院各部、委的规章,行政效权力及于全国范围。地方人民政府的规章,行政效力只及于其所辖的地域。实践中,法院在审理案件中,所参照的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的规章不一致的或者国务院各部、委的规章之间不一致的时候,应当中止诉讼的进行,逐级上报到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国务院作出的解释或者裁决具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应当作为审判的依据。
⑤ 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有什么区别
一、区别:
1、概念含义不同:
(1)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法规,在法律体系中,主要指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法规及经济特区法规等。
(3)规章,是指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并以法定方式对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
(4)规范性文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一般是指属于法律范畴(即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立法性文件和除此以外的由国家机关和其他团体、组织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的总和。
狭义一般是指法律范畴以外的其他具有约束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2、制定主体不同:
(1)法律一般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民法、刑法等;
(2)法规,指国务院、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民族自治机关和经济特区人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3)规章主要指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和人民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4)规范性文件一般指狭义的规范性文件,各级党组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人民团体、社团组织、企事业单位、法院、检察院等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效力的,非立法性文件。
3、效力等级不同:
(1)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2)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3)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4)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5)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互有交叉,无法比较。
二、不能直接写成"卫政法发[2006]228号 《卫生标准管理办法》",因为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标题的格式应为XX(发文机关)关于XX(事项)的XX(文种)。
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
⑥ 行为人违反规章以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为不应属于违法行为对吗
行为人违反规章以下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行为不应属于违法行为。—— 正确。
解析:1、本质上,这是违规行为;从广义上讲,法律是指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它们的制定、审查、备案、发布都有严格的法律程序。
2、其他规范性文件,包括各个部委制定的一些其他规范性文件,效力低于规章;省政府、直辖市政府、较大市(含经济特区)以下的市政府、县政府甚至乡政府以及省、市、县政府所属各部门都会制定一些规范性文件,这些规范性文件面很广,量也很大,只要部门领导签字就可以发布,程序非常的简单,对其缺乏严格程序约束,因此,不能称之为“法律”。
⑦ “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有什么区别
收藏来推荐 小刘:甄律师,我在自学习统计法的过程中经常看到“规章”、“规范性文件”这样的提法,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您能帮我解释一下吗? 甄律师:“规章”是指有规章制定权的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并以法定方式对外公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从广义上讲,规章也是一种规范性文件,但是它不同于我们所讲的一般规范性文件。一般规范性文件指的是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所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实际上讲的是一般规范性文件,或者称为狭义的规范性文件。这里,规章与一般规范性文件的主要区别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内容上看,凡是法律、法规规定以规章形式规定的事项,应当制定规章,比如,设定行政处罚,出台法律、法规的配套制度,均属于规章。至于一般规范性文件,主要用于部署工作,通知特定事项,说明具体问题。 小刘:《<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罚款处罚办法》、《北京市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就应当属于与《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相配套的地方规章。 甄律师:对。此外,行政管理的重大制度也应当制定规章。
⑧ 部门规范性文件是部门规章吗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所属的各部门、委员会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发布的调整部门管理事项的规范性文件是部门规章,也就是说,部门规范性文件是部门规章。
⑨ 行政处罚法规定,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任何行政处罚:
C 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关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