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场所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⑴ 《宗教事务管理条例》中有哪些规定
《宗教事务管理条例》规定,沙皇是东正教的“最高牧首”。宗教事务管理局的成员与世回俗官员平等,也应向答皇上宣誓:“永远听命于我的天然和真正的国君,以及他根据不容置疑的权力而选定的崇高接班人,永远做他们的忠实仆从,并服从他们的意志。我承认国君是我们这个神圣组织的最高裁判官。”《条例》还规定,教士的职责仅限于精神领域,“不得借口插手中央和地方的世俗事务和仪式”。
⑵ 什么是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
第一条 为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对宗.教活动场所的管理,根据宪.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宗.教活动场所,是指开展宗.教活动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及其他固定处所。
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必须进行登记。登记办法由国.务.院宗.教事务部门制定。
第三.条 宗.教活动场所由该场所的管理组.织自主管理,其合法权益和该场所内正常的宗.教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和干预。
第四条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建立管理制.度。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公.安、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活动场所不受境.外组.织和个人的支配。
第五条 宗.教活动场所的常住人员和外来暂住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户籍管理的规定。
第六条 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接受信教群众自愿捐献的布施、奉献、乜贴。
宗.教活动场所接受境.外宗.教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七条 在宗.教活动场所内,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营销.售宗.教用.品、宗.教艺术品和宗.教书刊。
第八条 宗.教活动场所的财产和收入由该场所的管理组.织管理和使用,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有或者无偿调用。
第九条 宗.教活动场所终止、合并,应当向原登记机.关备案,其财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第十条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的土地、山林、房屋等,由该场所的管理组.织或者其所属的宗.教团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领.取证.书。
国.家征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的土地、山林、房屋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一条 有关单位和个人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范围内改建或者新建建筑物,设立商业、服.务业网点或者举办陈列、展览,拍摄电影电视片等活动,必须征得该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组.织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的同意后,再到有关部门办.理手续。
第十二条 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或者位于风景名胜区内的宗.教活动场所,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管理、保护文物和保护环境,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对本条例的执行情况进行指导、监.督。
第十四条 宗.教活动场所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停止活动、撤销登记的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提请同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取.缔。
第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侵犯宗.教活动场所合法权益,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提请同级人.民政.府责令停止侵权活动的,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损失。
第十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第十九条 本条例由国.务.院宗.教事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⑶ 国家宗教局管理条例
宗教政策是 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
由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由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简单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既有信教的自由,也有不信教的自由,这就是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它是全面的、完整的政策!
⑷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的简介
本条例所称宗教活动场所,是指开展宗教活动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及其他固定处所。
设立宗教活动场所,必须进行登记。登记办法由国务院宗教事务部门制定。 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建立管理制度。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公安、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活动场所不受境外组织和个人的支配。 宗教活动场所可以接受信教群众自愿捐献的布施、奉献、乜贴。
宗教活动场所接受境外宗教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的土地、山林、房屋等,由该场所的管理组织或者其所属的宗教团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领取证书。
国家征用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使用的土地、山林、房屋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办理。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的总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尊重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的宗教信仰自由,依法保护和管理境内外国人的宗教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保护境内外国人在宗教方面同中国宗教界进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 以宗教教职人员身份来访的外国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宗教社会团体邀请,可以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讲经、讲道。
以其他身份入境的外国宗教教职人员,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宗教社会团体邀请,并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同意,可以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讲经、讲道。
应邀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讲经、讲道的外国宗教教职人员,应该遵守该场所的管理规章,尊重该场所人员的信仰习惯。 境内外国人集体进行宗教活动要在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认可的经依法登记的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或在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指定的临时地点举行。
境内外国人在临时地点集体进行宗教活动时,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负责管理。 经中国的宗教社会团体同意,境内外国人可以邀请中国宗教教职人员按各教习惯为其举行洗礼、婚礼、葬礼和道场、法会等宗教仪式。其中,举行婚礼的外国人必须是已经依法缔结婚姻关系的男女双方。
中国宗教教职人员是指由依法登记的宗教社会团体认定、备案的各种宗教教职人员。 经有关全国性宗教社会团体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宗教社会团体同意,并经当地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批准认可,外国人可以根据有关宗教文化学术交流的项目或协议,携带用于宗教文化学术交流的宗教用品入境。
符合上款规定和海关有关规定的宗教用品入境,海关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或国家宗教事务局的证明予以放行。 下列宗教印刷品、宗教音像制品和其他宗教用品不得进境:
(一)超出个人自用合理数量,且不属于第十一条规定范围的;
(二)有危害中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内容的。
发现有违反上款规定的宗教印刷品、宗教音像制品和其他宗教用品,由海关依法进行处理。
违反第一款规定已经携带入境或通过其他手段运入境内的宗教印刷品、宗教音像制品和其他宗教用品,一经发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依法进行处理。 外国组织或个人向中国提供的以培养宗教教职人员为目的的出国留学人员名额或资金,由中国全国性宗教社会团体根据需要接受并统筹选派出国留学人员。
外国组织或个人不得在中国境内擅自招收以培养宗教教职人员为目的的出国留学人员。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进行宗教活动,应当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
外国人不得干涉中国宗教社会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设立和变更,不得干涉中国宗教社会团体对宗教教职人员的选任和变更,不得干涉和支配中国宗教社会团体的其他内部事务。
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不得以任何名义或形式成立宗教组织、设立宗教办事机构、设立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开办宗教院校、举办宗教培训班。 外国人不得在中国境内进行下列传教活动:
(一)在中国公民中委任宗教教职人员;
(二)在中国公民中发展宗教教徒;
(三)擅自在宗教活动场所讲经、讲道;
(四)未经批准在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处所讲经、讲道,进行宗教聚会活动;
(五)在宗教活动临时地点举行有中国公民参加的宗教活动,被邀请主持宗教活动的中国宗教教职人员除外;
(六)制作或销售宗教书刊、宗教音像制品、宗教电子出版物等宗教用品;
(七)散发宗教宣传品;
(八)其他形式的传教活动。 境内外国人违反本细则进行宗教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制止。
境内外国人违反本细则进行宗教活动,构成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⑹ 宗教事务条例第三条规定
法律分析:关于打击犯罪。我国的宗教问题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也有敌对势力和不法分子打着宗教旗号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属于敌我之间的较量。这些活动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侵害公民的权利,严重危害社会,必须依法给予打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事务条例》第三条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关于抵御渗透。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是指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从事违反我国宪法法律和政策的活动,企图争夺群众、争夺思想阵地。境外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不是宗教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关于打击犯罪。我国的宗教问题一般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但也有敌对势力和不法分子打着宗教旗号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属于敌我之间的较量。这些活动破坏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侵害公民的权利,严重危害社会,必须依法给予打击。
⑺ 宗教事务条例有啥内容
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今天(2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采取多项措施,遏内制宗教商业化倾向容,进一步规范宗教界财务管理。
条例规定,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是非营利性组织,其财产和收入应当用于与其宗旨相符的活动以及公益慈善事业,不得用于分配。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捐资修建宗教活动场所,不享有该宗教活动场所的所有权、使用权,不得从该宗教活动场所获得经济收益,禁止投资、承包经营宗教活动场所或者大型露天宗教造像,禁止以宗教名义进行商业宣传。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宗性:新条例的实施对我们下一步宗教团体的建设、宗教院校的建设、人才培养的工作都会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
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宗教管理条例
非宗教团体、非宗教活动场所不得组织、举行宗教活动,不得接受宗教性的捐献,意在保护经过国务院、民族宗教管局批准审核的合法宗教团体活动。避免非法组织利用宗教进行赚取暴利,颠覆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