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国防教育条例
A. 我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各地方的国防教育由( )领导。
我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各地方的国防教育由各地方人民政府领导。
国防教育是内涵十分丰富的社会活动,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存亡。基本问题主要有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国防教育的基本特征,国防教育基本规律,国防教育体制,国防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国防教育法律法规,国防教育的地位作用等。
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有不同的军事战略和国防指导思想,国防教育的指导思想、方针和原则也有很大差别。国防教育指导思想是指导国防教育活动的基本思想和观点。
(1)江西省国防教育条例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国防教育指导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军事战略的变化经常进行调整和改变的。
中国现阶段国防教育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持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眼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紧贴形势任务,丰富教育内容,突出教育重点,创新方法手段。
推进全民普及,努力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为建设和巩固国防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B. 我国国防教育方针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一、必须坚持国防教育的内容时时更新,保证其先进性。
二、要充分重视全民国防教育的地区差异性和对象的多元性,结合实际,切实抓好全民国防教
三、必须走国防法制化道路。国防教育法制化的建设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符合我国依法治国的治国方针。
四、全民参与。
五、国防教育应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和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
(2)江西省国防教育条例扩展阅读:
重要地位
1.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具有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作用。
2.国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社会工程,国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精神。
3.国防教育是国防建设的重要措施,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C. 军队军事职业教育条例在逻辑构架上共包括哪些板块
《条例》共8章43条,界定了军.事职业教育对象范围、组.织形式、时代要求等基本内涵,构建了中.央军.委统.一领.导下的军.事职业教育领.导管理体.系,对教育任务、学习管理、支撑保.障、激励与监.督等内容作了系统规范,为激发官.兵学习动力、规范工作管理运行提.供了有力制.度保证。
D. 、《国防教育法》规定我国国防教育的方针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第四条规定:国防教育贯彻全民参与、长期坚持、讲求实效的方针,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对象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分类组织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4)江西省国防教育条例扩展阅读:
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组织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国防教育。
E.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我国每年9月的第几个星期六为全国人民国防教育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我国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为全国人民国防教育日?
F. 我国《国防教育》法规定:我国国防教育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全民参与, 长期坚持。 讲求实效。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 )规定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国防教育法第五条规定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应当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组织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国防教育。
(7)江西省国防教育条例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十八条国家机关应当根据各自的工作性质和特点,采取多种形式对工作人员进行国防教育。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国防知识。从事国防建设事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需的国防知识。各地区、各部门的领导人员应当依法履行组织、领导本地区、本部门开展国防教育的职责。
H. 国防教育基地的法律法规
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管理办法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
2007年9月7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国防教育基地建设,推动全民国防教育普及和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国防教育基地是具备国防教育功能,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命名的国防教育场所。主要是:用于缅怀纪念的场所,包括纪念馆、纪念地、领袖故居、烈士陵园、革命和历史遗址等;用于观摩学习的场所,包括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宫、国防园、兵器馆、部队荣誉(军史)馆等;用于开展军事训练的场所,包括民兵训练基地、学生军训基地、少年军校等;以及其他具有国防教育功能的场所。
第三条 国防教育基地是开展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应当坚持建用并重的原则和巩固、提高、发展、创新的方针,不断加强建设,完善设施,充分发挥国防教育功能,促进全民国防教育深入开展。
第四条 国防教育基地应当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为公民接受国防教育提供便利,对有组织的国防教育活动实行优惠或者免费;对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和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向社会免费开放。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负责国防教育基地的命名管理工作。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从国防教育基地中评选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第六条 命名国防教育基地应当坚持标准,注重实效,保证质量,实行动态管理。
第二章 国防教育基地的条件
第七条 国防教育基地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主题内容鲜明。紧扣国防教育主题,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具有思想性、知识性、可鉴赏性,有助于普及国防知识,增强群众国防观念,陶冶公民爱国情操。
(二)管理正规有序。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有健全的规章制度,管理规范,运作有序,无不正当经营,无违章违规现象。
(三)基础工作扎实。基本建设比较完善,教育资料完整详实,师资或者讲解员队伍素质较高,配套设施齐全,更新及时,适合开展国防教育活动需要,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经费保障落实。有必要的经费保障,能够保证正常运转。
(五)社会效果显著。按照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国防教育工作机构的部署和要求,经常开展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国防教育活动,并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
第八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可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国防教育基地命名的具体条件。
第三章 命名程序
第九条 国防教育基地由地级市(地区、自治州、盟、直辖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推荐,经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考核,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时报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备案。
第十条 国防教育基地一般每五年命名一次,根据需要可以召开命名大会,授予牌匾,颁发证书。
第十一条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应当从已命名的国防教育基地中遴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择优推荐,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综合考评。
第十二条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一般每五年评选一次,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命名,授予牌匾,并颁发证书。
第四章 国防教育基地的管理
第十三条 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每年对国防教育基地进行一次抽查,并视情通报检查情况。
第十四条 对工作无创新发展或者发生问题造成不良影响的国防教育基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应当及时给予批评帮助,并限期整改。
第十五条 国防教育基地不再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由省级国防教育工作机构报原批准机关撤销命名,同时报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备案。
第十六条 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不具备相应条件的,由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决定撤销。
第五章 国防教育基地的保障
第十七条 各级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国防教育基地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财力、物力上给予支持,为其发挥作用提供必要的保障。
第十八条 各级国防教育工作机构可以会同有关部门,对开展国防教育活动费用支出较大的国防教育基地,给予适当经费补助或者采取其他方式予以扶持。
第十九条 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提供或者捐赠所收藏的具有国防教育意义的实物,用于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国防教育基地对提供使用的实物应当妥善保管,使用完毕及时归还。
第二十条 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所需的军队退役装备,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办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二条 各地区制定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I. 国防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十三条规定: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并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
国防教育法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国防教育的意义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校要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加强对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对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并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国防教育为主题的少年军校活动。、
教育行政部门、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和其他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少年军校活动的指导与管理,也可以根据需要聘请校外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教育活动。学校要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学校组织军事训练活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安全保障。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人大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
J. 我国《国防教育法》规定,( )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
我国《国防教育法》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四十二条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以及有关军事机关,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国防教育工作。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都应当组织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开展国防教育。
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军事机关应当协助学校开展国防教育。
(10)江西省国防教育条例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五十二条 公民应当接受国防教育。公民和组织应当保护国防设施,不得破坏、危害国防设施。公民和组织应当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国防方面的国家秘密,不得非法持有国防方面的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秘密物品。
第五十三条 公民和组织应当支持国防建设,为武装力量的军事训练、战备勤务、防卫作战等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