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财经法规第一章框架图

财经法规第一章框架图

发布时间: 2022-01-07 09:24:11

❶ 2015年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学习丛书财经法规第一章的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高顿部落是中国最权威的会计论坛,为财务内人士提供一个日常容财务学习,财会实务经验交流,财务资料下载的平台。


更多资料请登录高顿部落查找!


为了适应考试不断改革的需要。在线备考做题已是必经之路。而考试题都已经随机抽取的情况下,想用哪套题都不能完全符合学习的要求了。在如此复杂的应考条件下,郑重向您推荐高顿题库。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高顿网校是财经网络教育领导品牌,更多财会问题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提问。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❷ 财经法规里的第一章第三节,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应当注明各联的用途,只能以一联作为报销凭证;一式几联

双面复写纸

举例:

会计用的“收款单”,一般为一式二联;

库管员用的“入库单、出库单”一般为一式三联;

农副产品收购用的“结算单”一般为一式五联;

棉花收购用的“结算单”一般为一式六联;

等等。

❸ 财经法规考试重点内容有哪些

财经法规考试从分数分别看,第一章会计法最多,因此抽到概率比较高。特别注专意的是会计从业属资格证考试采用随机抽题方式,每一位同学抽到题目都不一样,不清楚抽到什么题目,因此不能押题,更不能猜题。

2014年以来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新变化:

第一,2013年7月1日出台新政策,取消免试并规定一次考三门且三门必须通过同时通过,才可以拿证。
第二,考试题库问题:2014年要求全国各地用国家统一的题库,不存在地方题库,全国题库是绝密文件,除了考试机构,谁都没有,因此,市面上号称是全国题库,那只是号称而已,不要太信以为真。
第三,教材问题:各地教材都有差异,全国题库不可能依据某地方教材编写的,一定按统一的考试大纲编的,因此,不要拘泥某一种教材。各地方教材都是按考试大纲编写的,一定有所差异变化,这些差异可以忽略不计。为什么新教材相对于老教材要有所小的变化,各地教材为什么要有所差异,其主要是都是利益驱使,如果不变,凭什么让自己地区的考生掏腰包呢。

第四,考试大纲,10月1日启用全国统一的大纲, ,电算化用财政部开发的统一的考试软件。

❹ 谁有会计的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的第一章教材视频

帮我申请q好吗

❺ 财经法规的第一章练习题,求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会计法》的规定,(B )主管全国的会计工作。
A、国务院 B、国务院财政部门 C、商务部 D、国家税务总局

2、当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律有关规定时,应当由( B)作出吊销起从业资格证书的决定。
A、省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C、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D、省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3、会计凭证按( )不同,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A、来源 B、填制程序和用途药厂 C、有无固定格式 D、经办人员
此题目无正确答案,估计是B,可能楼主打了错别字,
答案是:会计凭证按照填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4、根据《会计法》的规定,(D )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对该辖区各单位会计工作行使监督权,对违法会计行业实施行政处罚。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税务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审计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部门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

5、下列关于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经济业务事项的经办人员与审批人员可以由一人兼任
B、记账人员和经济业务事项的审批人员可以由一人兼任
C、记账人员和财物保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明确,并相互分离
D、记账人员和经济业务的经办人员可以由一人兼任

6、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出纳人员可以兼管的工作为( D)
A、稽核工作 B、会计档案保管工作 C、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D、固定资产登记工作

7、某单位由出纳人员兼管稽核工作。该做法违反了(D )
A、内部稽核制度的规定 B、内部牵制制度的规定
C、会计岗位责任制的规定 D、会计监督制度的规定
8、以企业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按其性质进行归类、确定会计分录,并所以登记会计账簿的凭证是指(B )
A、原始凭证 B、计账凭证 C、销货凭证 D、购货凭证
9、根据有关规定,会计人员因故离职时应与接替人员办理工作交接手续。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D)
A、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因故离职,未办清交接手续的,不得调动或离职
B、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负责人负责监交
C、交接工作结束后,接替人员应当另立账册记账,以便分清各自职责
D、交接工作结束后,原会计人员与接替人员双方应在移交清册上签章
10、《会计法》特指的“会计主管人员”是指(C )
A、单独设置会计机构的会计机构负责人
B、主办会计、主管会计
C、未单独设置会计机构而在有关机构中指定的行使会计机构负责人职权的负责人
D、未设总会计师的单位中分管会计工作的行政副职领导

❻ 财经法规 企业内部控制原则 哪一页

对企业而言,内部控制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回制目标答的过程。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包括:合理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

第一章 第四节会计监督

❼ 财经法规的作品目录

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本章考点
考点归纳解读
典型真题详解
同步考点强训
参考答案及解析内
第二章支付结算法容律制度
本章考点
考点归纳解读
典型真题详解
同步考点强训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
本章考点
考点归纳解读
典型真题详解
同步考点强训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四章财政法规制度本章考点
考点归纳解读
同步考点强训
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
本章考点
考点归纳解读
典型真题详解
同步考点强训
参考答案及解析
命题预测试卷(一)
参考答案及解析
命题预测试卷(二)
参考答案及解析
附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最新考试大纲
其它书目
《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卷》《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卷》

❽ 2010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总复习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考试大纲
第一章 财经法规总论
(一) 基本要求
1. 了解法的含义、法的特征。
2. 了解法的分类及我国的法律体系。
3. 熟悉财经法律关系的概念及财经法律关系的要素。
(二) 考试范围
1. 财经法律关系要素。2. 会计法律制度的构成。3.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4. 会计法律的构成、特征、调整对象以及会计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失。
第二章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管理的法律规定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基本规定。2. 掌握会计机构设置的基本规定。
3. 掌握会计人员管理的基本规定。4. 熟悉总会计师的设置范围、任职条件以及职责和权限。5. 掌握代理记帐机构的设立条件、审批程序,代理记帐的业务范围、基本程序,委托人的责任和义务,代理记帐人员的从业规则,财政部门的管理与监督等。
6. 掌握会计工作交接的基本内容、程序、方法和有关部门注意事项。
(二) 考试范围
1. 会计工作管理体制的概念、会计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以及会计制度的制定权限。
2. 会计机构设置的基本要求、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
3. 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及其管理要求、会计工作岗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有关规定,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会计人员回避制度、会计工作交接的规定。
4. 代理记帐管理办法。
第三章 会计核算的法律规定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基本规范2. 掌握特制原始凭证、记帐凭证的基本要求。
3. 掌握登记会计帐簿的基本要求4. 掌握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
5. 掌握会计档案管理的范围、种类以及归档、保管期限和销毁的一般程序。
(二) 考试范围
1. 会计核算的原则和基本规范。
2. 会计资料、会计年度、记帐本位币、会计记录文字的基本规定。
3.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基本规定。4. 登记会计帐簿的基本规定。
5. 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规定。6. 财产清查的基本规定。
7. 会计档案管理的基本规定。
第四章 会计基督的法律规定
(一) 基本要求
1. 解会计监督的概念、内容、体系。
2. 掌握实施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必要性、原则、目标及内容、方法。
3. 掌握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的对象范围、内容、方式、程序。
4. 掌握会计工作社会监督的范围、内容、方式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
(二) 考试范围
1.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的概念、监督主体和对象以及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2. 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的概念、监督主体、财政监督的对象和范围。
3. 会计工作的社会监督的概念、注册会计师及其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
第五章 金融法律制度
(一) 基本要求
1. 了解金融法律制度的概念、构成及体系等。
2. 掌握现金管理的范围、基本原则及现金使用范围、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3. 掌握支付结算的概念、原则、种类、基本要求及填写票据、结算凭证的基本要求。
4. 掌握银行结算帐户的基本规定。
5. 熟悉证券法的规定。
(二) 考试范围
1. 现金管理的基本规定。包括现金使用的范围和国家对现金管理的基本要求。
2. 支付结算管理的基本规定。包括办理支付结算的基本要求,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的规定。
3. 票据结算的基本规定。包括票据的概念、种类和我国使用的四种票据: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
4. 银行结算户的基本规定。包括银行结算户的概念、种类、开户、变更撤销规定以及基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个人银行结算户的使用范围、开户要求。
5.证券的基本规定。
第六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一)基本要求
1.掌握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概念、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和遵守主体。
2.税款征收的原则、税款征收制度、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税款的欠缴和追征。
3.税条检查形式和方法,税条检查的职责。
(二)考试范围
1.税务登记的概念、范围以及税务登记的五种类型,即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业、复业登记,注销登记,外出经营报验登记。
2.发票的概念、开具要求以及发票的三种类型,即增值税专用发票普通发票专业发票。
3.纳税申报的概念、对象、方式。4税款征收方式、核定应纳税额的概念和法定情形。
第七章 违反财经法律的法律责任
(一)基本要求
1.掌握法律责任的概念、形式。2.熟悉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3.掌握违反财经法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考试范围
1.法律责任的概念。2.违反财经法规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 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一)基本要求
1.掌握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其本质。2.掌握职业道德的特点。、
3.党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4.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点。
5.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特征和作用。6.掌握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区别与联系。7.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展望。
8.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作用和指导思想。9.掌握会计职业道德框架结构与基本内容。
(二)考试范围
1.职业道德的概念。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3.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特征和作用。4.会计法律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第九章 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规范体系
(一)基本要求
掌握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
(二)考试范围
爱岗敬业、廉洁自律、诚实守信、坚持准则、客观公正、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待会计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含义和基本要求。
第十章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
(一)基本要求
1.了解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2.了解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特点。
3.掌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4.掌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
5.掌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6.熟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
7.熟悉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8.掌握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9.掌握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
(二)考试范围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内容、途径和会计职业修养的内容。
第十一章 会计职业道德评评价
(一) 基本要求
1. 了解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实质和作用。2. 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标准和依据。
3. 掌握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二) 考试范围
1.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2. 会计职业道德评价的方法。
第十二章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管理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组织与实施的主要途径。
2. 掌握财政部门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3. 掌握会计职业组织的行业自律机制和会计职业道德惩戒制度。
4. 掌握企事业单位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重要内容。
5. 掌握如何构建财政部门推动、社会各界配合、齐抓共管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监督机制。
6. 了解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的含义。
7. 了解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奖惩的现实意义。
8. 掌握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政府监管的形式和主要内容。
9. 掌握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业自律与约束的内容。
10.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和考核奖惩内容。
(二)考试范围
1.财政部门组织和推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形式。
2.企事业单位建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重要内容。
3.如何构建财政部门推动、社会各界配合、齐抓共管的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监督机制。
4.会计职业道德检查途径。5.会计职业道德检查与政府监管的形式和主要内容。
6.会计行业组织对会计职业道德实行的行业自律与建立约束机制的主要内容。
7.会计职业道德的激励机制的主要内容和考核奖惩内容。

《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
第一章 计算机概论
(一)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发展概况。2.熟悉计算机按计算机操作对象、规模、用途的分类。
3.掌握计算机的物点、性能指标及应用。
4.掌握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特别其基本逻辑结构及物理构造。
5.掌握计算机软件基本知识,特别是软件的概念及软件的分类。
6.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的概念、结构及多媒体的主要技术。
(二)考试范围
1. 计算机发展概念。2. 计算机分类。3.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4. 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5. 计算机软件基本知识。6. 多媒体计算机。
第二章 WINDOWS2000的使用方法
1. 熟悉WINDOWS2000版本。2. 熟悉WINDOWS2000的运行环境。
3. 掌握WINDOWS2000的启动、安装和退出。4. 掌握WINDOWS2000窗口的基本操作。
5. 了解WINDOWS2000的资源管理。6. 熟悉文件系统。
7. 掌握文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及文件夹的创建、删除、重新命命、移动、复制文件夹的打开与查找。8. 掌握驱动器的基本操作。9. 掌握文件的打印。10.掌握文件的打印。
11.掌握磁盘维护。12.熟悉中文输入法的基本知识,掌握常用的中文输入法及其相互切换,熟悉添加、删除中文输入法。13.熟悉记事本和计算器的应用。14.掌握写字板。
(二)考试范围
1.WINDOWS2000的基本知识。2.WINDOWS2000的资源管理和文件系统。
3.控制面板和磁盘维护。4.WINDOWS2000的应用程序。
第三章 WORD 2000的使用方法
(一)基本要求
1.熟悉WORD 2000的启动和关闭。
2.掌握文档的基本操作、文档的编辑、排版的基本知识。
3.熟悉新建表格、编辑表格和绘制图形的基本知识。
4.熟悉表格的插入、图片的插入、文档的插入和图表的插入的基本知识。、
5.熟悉目录的编制和文档打印的基本知识。
(二)考试范围
1.WORD 2000启动和关闭。2.文件的基本操作。3.文档的编辑。4.排版。
5.制作表格及绘制图形。6.文档的各种插入操作。7.编制目录和打印文档。
第四章 EXCEL2000的使用方法
(一)基本要求
1.熟悉EXCEL的启动和退出。2.掌握创建EXCEL工作薄。
3.掌握EXCEL工作表的编辑。4.掌握EXCEL工作表数据的输入。
5.掌握使用公式与函数。6.掌握格式化工作表。7.了解数据的运算,排序,筛选与分类汇总。8.图表的应用。9.EXCEL的页面设置及打印。
第五章 会计电算化概述
(一)基本要求
1.熟悉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特点。
2.了解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意义无反以及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3.掌握会计核算软件、会计数据输入、输出、处理的要求。
4.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运行环境的基本要求。
5.掌握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基本要求。
6.掌握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基本要求。7.掌握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8.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概念、会计软件功能模块的构成以及会计软件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
(二)考试范围
1.会计电算化的概念及特点。2.会计电算化的作用、意义以及会计电算化工作。
3.会计电算化的基本要求。4.会计软件概述。
第六章 会计核算软件的操作
(一)基本要求
1.熟悉会计核算软件的概念。2.掌握会计核算软件系统模块的划分原则。、
3.掌握会计核算软件务子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4.了解会计核算软件系统总体结构。5.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过程。
6.掌握账套设置、操作员权限设置。7.掌握会计科目设置、凭证类别设置及余额装。
8.掌握凭证的输入、修改、审核。9.掌握记账的原理、过程及数据处理。
10.掌握各种成本费用和汇兑损益的结转。11.掌握试算平衡。12.掌握对账、结账。
13.掌握银行对账的基本过程。14.熟悉往来核算、管理及往来单位的增删。、
15.熟悉账务系统输出方式。16.掌握记账凭证的输出、账簿输出。
17.了解数据的备份、恢复、上机记录的查询和打印。
18.掌握报表文件名称登记、报表格式设置、报表公式设置。19.掌握报表编制、输出。
20.熟悉报表基本结构分析及报表格式和相关概念。
21.了解会计报表简介、会计报表系统概述及基本处理流程和主要功能。
22.了解报表的汇总、合并、分析、维护、表页管理。
23.了解数据透视功能、用户自定义功能。
24.掌握工资管理子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及软件的使用方法。
25.掌握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及软件的使用方法。
26.掌握材料核算管理子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及软件的使用方法。
27.掌握成本核算管理子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及软件的使用方法。
28.掌握产成品及销售核算管理子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及软件的使用方法。
29.掌握商品进行销存管理子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及软件的使用方法。
30.了解各子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图及功能结构。
(二)考试范围
1.会计核算软件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会计核算软件功能模块的构成。
3.数据处理的基本流程。4.会计核算软件的系统初始化。
5.凭证处理、记账、期末业务处理。6.银行对账、往来业务日常处理。
7.财务系统输出。8.系统维护。9.会计报表处理系统概述。10.报表系统的基本概念。
11.报表系统的设置。12.报表编制和输出。13.其他功能。14.工资管理子系统。
15.固定资产管理子系统。16.材料核算管理子系统。17.成本核算管理子系统。
18.产成品及销售核算管理子系统。19.商品进销存管理子系统。
第七章 计算机网络
(一)基本要求
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概念。2.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3.熟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
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方式和通信标准。5.掌握计算机网络设备。
6.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常用传输介质。7.了解局域网。
8.熟悉专用网和对等网。9.了解构建WINDOWS 2000对等网。
10.掌握连接WINDOWS 2000NT域及资源共享。11.了解因特网。
12.掌握因特网连接及设置。13.掌握INTERMETEXPLORER。
14.掌握电子邮件。15.熟悉订阅新闻组。
(二)考试范围
1.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2.局域网。3.因特网。
第八章 计算机的安全与维护
(一)基本要求
1.熟悉计算机硬维护及软维护。
2.掌握计算机常见故障及其检测方法。
3.掌握计算机安全隐患及其对策。
4.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5.了解计算机病毒产生发展阶段。
6.熟悉计算机病毒结构、特性及其分类。
7.掌握计算机病毒发现与检测。
8.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9.熟悉网络病毒与黑客简介。
10.掌握实用计算机安全防护基础知识。
11.了解计算机病毒认识的误区。
12.掌握日常上网安作用全防护。
13.掌握安装和卸载杀毒软件时应注意的问题。
(二)考试范围
1.计算机的一般维护。
2.计算机常见故障及其检测方法。
3.计算机安全。
4.实用计算机安全防护基础知识。

《会计基础》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论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会计的概念与任务。
2. 掌握会计对象。
3. 掌握会计要素与会计基本等式。
4. 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 掌握会计核算的内容和基本程序。
6. 掌握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二)考试范围
1. 会计的概念与任务。
2. 会计对象。
3. 会计要素与会计基本等式。
4.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5. 会计核算的内容和基本程序。
6. 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和方法。
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帐户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会计科目的概念、设置意义、设置原则、分类、编号。
2. 掌握会计帐户的概念、基本结构。
3. 掌握帐户分类的意义、标志、作用,熟悉帐户按经济内容、用途和结构以及统驭关系的分类。
(二) 考试范围
1. 会计科目设置原则、分类。
2. 会计帐户的基本结构。
3. 帐户的分类、按经济内容分类、用途和结构分类、统驭关系的分类。
4. 会计科目与会计帐户的关系。
第三章 复式记帐原理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记帐方法的概念和种类,复式记帐的意义、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种类。
2. 掌握借贷记帐法的概念、帐户结构、记帐原则、帐户对应关系、会计分录、试算平衡。
3. 掌握总分类帐户与明细帐户的概念、平行登记。
(二) 考试范围
1. 复式记帐原理。
2. 借贷记帐法。
3. 总分类帐户与明细分类帐户的概念、平行登记。
第四章 会计凭证
(一)基本要求
1.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作用、种类。
2.掌握原始凭证的构成要素及填制、审核。
3.掌握记帐凭证的构成要素,记帐凭证的编制、审核。
4.熟悉会计凭证的传递。
(二)考试范围
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作用、种类。
原始凭证的构成要素及填制、审核。
记帐凭证的构成要素,记帐凭证的编制、审核。
会计凭证的传递。
第五章 会计帐簿
基本要求
1. 掌握会计帐簿的概念、意义、分类、作用。
2. 掌握会计帐簿的登记方法和规则。
3. 掌握对帐和结帐。
4. 熟悉错帐查找与更正的方法。
5. 熟悉帐簿的更换与保管。
考试范围
1. 会计帐簿的意义与分类。
2. 会计帐簿的登记和规则。
3. 对帐和结帐。
4. 错帐查找与更改。
5. 帐簿的更换与保管。
第六章 会计处理程序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会计处理程序的概念、意义、种类、基本要求及会计处理的一般程序。
2. 掌握记帐凭证会计处理程序的特点及凭证、帐簿的设置、帐务处理程序。
3. 熟悉科目汇总表会计处理程序的特点及凭证、帐簿的设置、帐务处理程序。
4. 熟悉多栏式日记帐会计处理程序的特点及凭证、帐簿的设置、财务处理程序。
5. 熟悉汇总记帐凭证会计处理程序的特点及凭证、帐簿的设置、财务处理程序。
6. 熟悉日记总帐会计处理程序的特点、格式与登记方法、会计处理程序及其缺点。
(二) 考试范围
1. 会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
2. 记帐凭证会计处理程序。
3. 科目汇总表会计处理程序。
4. 多栏式日记帐会计处理程序。
5. 汇总记帐凭证会计程序。
6. 日记总帐会计程序。
第七章 流动资产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现金管理制度以及现金收支核算的凭证、现金的总分类核算、现金的明细分类核算及现金清查核算。
2. 掌握银行帐户的管理以及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明细分类核算、银行存款的清查。
3. 熟悉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外埠存款、信用证存款的核算。
4. 熟悉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5. 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概念与其核算方法。
6. 掌握应收票据核算的基本要求以及应收票据的总分类核算、明细分类核算。
7. 掌握应收款项计价及总分类核算。
8. 熟悉预付款项和其他应收款核算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以及总分类核算、明细分类核算和备用金的核算。
9. 熟悉坏帐损失的确认条件、估计坏帐损失的方法以及坏帐损失的会计处理。
10. 掌握存货的定义、基本特征、分类、确认。
11. 掌握存货的初始计量,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初始计量。
12. 掌握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
13. 掌握存货的明细核算。
(二) 考试范围
1. 现金。
2. 银行存款。
3. 其他货币资金。
4. 交易性金融资产。
5. 应收票据。
6. 应收款项。
7. 预付帐款及其他应收款。
8. 坏帐及坏帐损失。
9. 存货概念。
10. 存货的初始计量。
11. 发出存货成本的确定。
12. 存货的期末计量。
13. 存货的明细核算。
第八章 固定资产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固定资产定义及其确认条件。
2. 掌握固定资产的分类、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核算凭证的编制。
3. 掌握其他单位投资转入、购入、自行建造完工等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
4. 掌握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出售、报废和毁损。
5. 掌握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
6. 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含义、范围、方法及核算。
7. 掌握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8. 掌握固定资产减值及减值准备。
9. 掌握固定资产的清查有关核算内容。
10. 熟悉固定资产卡片、登记簿的设置和登记。
(二) 考试范围
1. 固定资产的概述。
2. 固定资产的初始化。
3. 固定资产的折旧。
4.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5. 固定资产减值。
6. 固定资产的处置。
7. 固定资产明细核算。
第九章 长期股权投资、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无形资产的核算内容及无形资产的核算。
2. 掌握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规定及核算。
3. 了解长期股权投资概念及主要内容。
(二) 考试范围
1. 无形资产。
2. 其他资产。
第十章 负债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和预付项、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
2. 掌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
(二) 考试范围
1. 负责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2. 流动负责、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和预付款项、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的概念及核算。
3. 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核算。
第十一章 所有者权益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构成。
2. 掌握实收资本的概念及核算。
3. 熟悉资本公积的概念及核算。
4. 熟悉留存收益的概念及核算。
(二) 考试范围
1. 所有者权益。
2. 实收资本。
3. 资本公积。
4. 留存收益。
第十二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收入的概念及商品销售收入、其他销售收入的核算。
2. 掌握费用的概念及核算。
3. 熟悉利润的概念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本年利润、利润分配、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核算。
(二) 考试范围
1. 收入。2. 费用。3. 利润。
第十三章 财产清查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财产清查的概念、作用、种类及主要内容。
2. 掌握财产清查的步骤与方法。
3. 熟悉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二) 考试范围
1. 财产清查的作用与种类。
2. 财产清查的步骤与方法。
3. 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第十四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一) 基本要求
1. 掌握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2. 掌握会计报表的作用与种类。
3. 掌握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内容及编制说明。
4. 熟悉利润表的格式、内容几编制说明。
5. 了解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及格式。
(二) 考试范围
1. 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及基本要求。
2. 会计报表的作用与种类。
3.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4. 利润表的编制。

热点内容
公务员必学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07 21:30:58 浏览:200
公司扣工资劳动法 发布:2025-07-07 21:29:55 浏览:626
盘锦律师排行 发布:2025-07-07 21:26:57 浏览:911
读书与道德的名言 发布:2025-07-07 21:11:57 浏览:701
司法拍卖机动车的流程 发布:2025-07-07 21:10:48 浏览:675
法律服务所是做什么的 发布:2025-07-07 21:09:12 浏览:336
申请法学双学位 发布:2025-07-07 21:03:30 浏览:208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
民法典ar 发布:2025-07-05 16:24:45 浏览: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