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法规与运政管理
⑴ 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很多与道路运输相关的部门规章,都有哪些
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涉及:道路运政、水路运政、港政、航政、地方海事、公路路政(包括超限运输管理)等六个方面领域,共有56件,其中法律4件、行政法规12件、地方性法规3件、政府规章3件、国务院部门规章34件。还有与这些法律法规配套执行的十多项国家标准和十多项交通部行业标准。
道路运政法律法规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放射性物品道路运输管理规定》、《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国际道路运输管理规定》。
公路路政管理面法律法规
公路路政管理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X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路政管理规定》、交通部、公安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在全国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告
2005年 第44号)。
水路运政法律法规
水路运输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2012年9月26日国务院第218次常务会议通过,并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内水路运输管理条例》。
港口管理法律法规
港口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港口经营管理规定》、《XX省港口条例》、《港口危险货物管理规定》。
航政管理法律法规
航道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管理条例实施细则》、《XX省航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标条例》、《内河航标管理办法》。
地方海事法律法规
地方海事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海事行政处罚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
等等
⑵ 道路运输相关规定
《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道路运输条回例》
《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答管理规定》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试行办法》
《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
《公路法》
《收费公路管理条例》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
《路政管理规定》
⑶ 道路运输管理职责是什么
不知道你问的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还是道路运输管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职责是:一、宣传、贯彻、实施国家和地方有关道路运输行业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负责本辖区内道路运政管理工作;二、负责本辖区内运输市场的调查研究和预测,具体实施本辖区内道路运输行业发展规划;建立本辖区内相关道路运政管理制度和具体实施细则;三、根据本级权限,负责道路客货运输(含出租汽车客运)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业户申请开、歇、停业的行政许可及审批工作,核发经营业户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营运车辆道路运输证;四、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本辖区道路客、货运输站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五、负责道路客(含出租汽车)货运输和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经营业户服务质量信誉考核以及营运车辆年度审验等工作;六、按照交通部“三关一监督”(严把运输企业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态关、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做好汽车客运场站的安全生产监督的工作要求,履行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职责,负责本辖区内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状况评估工作;七、负责对本辖区内经营性道路运输车辆的维护和检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八、维护本辖区内道路运输市场秩序,对违法经营行为依照法规授权实施行政处罚,维护合法经营者及其服务对象的正当权益;九、受理各种运输经营投诉,调查和处理运输违法案件和服务质量纠纷。
⑷ 交通管理局和道路运输管理局是一个单位吗
交通运输管理局是属于交通局的2级单位。
其中,正县级3个:市公路管理局、市航运管理局、市地方铁路管理局,副县级2个:市运输管理处、市交通稽查支队,正科级3个:市交通战备办公室、交通信息中心、市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组织协调交通行业利用外资、对外合作与交流工作,参与涉外运输管理工作。贯彻执行交通科技政策、技术编制和规范、组织科技开发,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交通工业产品认证和质量监督。
(4)道路运输法规与运政管理扩展阅读:
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全市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行业的发展战略、措施,拟定有关规定并监督实施。
(二)根据全国、全省的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行业发展规划以及全市国民经济发展总体布局,编制全市公路、水路和地方铁路交通行业的发展规划、中长期计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行业统计和信息引导工作。
⑸ 路政与运政的区别
道路运政管理的任务是:对道路运输业的发展、经济关系及运输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
从事旅客运输、货物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由运管机构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证(简称道路运输证)》。
道路运政管理的任务是:对道路运输业的发展、经济关系及运输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
路政管理是指交通主管部门、法定授权组织、法定委托组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为保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维护公路的合法权益,发展公路事业所进行的有组织的行政管理。
⑹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是为了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内输安全,容保护道路运输有关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而制定的法规。2004年4月14日,国务院第48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04年4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06号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根据2012年11月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订,删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内容由于涉及的其他条款也会因此随之变动,因此国务院法制办在修订时仅将二十一条删除,其他条款不做调整。根据2016年2月6日国务院令第666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⑺ 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和交通法规有何区别行人能否违反前者
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和交通法规区别:
规范交通部门的行政法规国务院制版 ,由交通的权运管来行使管理权。交通法规是法律由人大常委会制 ,交警行使权力, 前者规定了运输企业 个人和司机权利义务。对行人没有规定,不存在行人违反的事。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就是在交通运输的活动过程中违反国家和省市、自治区颁布的有关交通运输管理的法律和规定,闯红灯是违法的,也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为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制定本法。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⑻ 运政什么意思
运政:执行国家道路运输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通过行业管理,保护合法经营,保障货主和旅客的正当利益。
按照管理权限,对道路运输行业进行行政许可,并对道路运输管理行业实施行业管理,维护运输行业安全和市场秩序;监管道路客货运输、运输站场、汽车维修以及运输服务等。
(8)道路运输法规与运政管理扩展阅读:
运政的目的:
运政稽查的目的是执行国家道路运输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通过行业的管理,保护法律允许的经营,保障旅客和货主的正当利益,促进路上运输产业的发展,实现货畅其流,给方便于人行,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运输市场,让道路运输业发展的更健康。
运政稽查职能的发挥和延伸,就是要求我们充分运用法律规章制度,赋予运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和手段,改变思路和方法,并运用现代化的运政管理手段,与此同时加强内设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在道路运输管理中探索,找到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好做法。
参考资料:中国交通运输部-运政
⑼ 道路运输管理条例
属于擅自改装!
交通部文件
交公路发[2006)158号
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改装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厅(局、委):
为加强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依法打击非法改装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管理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现就进一步加强道路运输车辆改装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依法认定非法改装道路运输车辆
非法改装道路运输车辆,是指未经有关部门批准,擅自改变已获得《道路运输证》车辆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车辆。
主要包括:
1.擅自改变车辆类型或用途。指擅自将客车改为货车、货车改为客车、普通货车改为专用货丰、专用货车改为普通货车、卧铺客车改为座位客车、座位客车改为卧铺客车。
2.擅自改变车辆颜色。指擅自将驾驶室和车身改为与原车辆不同的外观颜色。
3.擅自改变车辆主要总成部件。指擅自更换与原车型不—致的发动机、变速箱、前桥、后桥或者车架;擅自更换车辆车身或者罐车罐体;擅自改变车辆悬架形式(空气悬架、复合悬架、钢板弹簧式悬架等悬架形式之间的改变)。
对于小型、微型道路客运车辆加装前后防撞装置,道路货运车辆加装防风罩、水箱、工具箱、备胎架等,道路运输车辆增加车内装饰等,在不影响安全和识别号牌的情况下,可由道路运输经营者自行决定,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不得将其认定为非法改装道路运输车辆。
4.擅自改变车辆外廓尺寸或者承载限值。指擅自加高、加宽、加长、拆除货厢拦板或者增加车辆外廓尺寸;擅自增加或者减少轮胎数量;擅自增加或者减少车轴数量;擅自增加客车座位或者卧铺铺位。
非法改装道路运输车辆,将破坏车辆本身的结构和性能,给车辆行驶带来安全隐患,同时会造成道路运输市场的不公平竞争,不利于道路运输市场健康协调发展,危害很大。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相关配套规章的规定,严格道路运输车辆改装管理,对擅自改装车辆的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
二、坚决防止非法改装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必须严把道路运输车辆市场准入关。对非法改装等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车辆,一律不得允许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对准许非法改装等不符合技术标准的车辆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责任。
三、规范已取得《道路运输证》车辆的改装行为
已获得《道路运输证》的车辆确需改装的,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事先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交由合法改装企业实施车辆改装作业。改装完毕后,道路运输经营者应当到有关部门办理车辆行驶证变更手续,并经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合格后,到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道路运输证》变更手续。
四、规范对非法改装道路运输车辆的执法行为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认定非法改装道路运输车辆,不得扩大认定范围.对允许或经批准改装的道路运输车辆,不得处罚。对经确认的非法改装道路运输车辆,应当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七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在执法过程中,应当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以消除违法违章行为为目的,督促运榆经营者采取措施恢复车辆原状。拒不改正的,发放《道路运输证》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注销其《道路运输证》。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认定非法改装道路运输车辆时,应当承担举证责任.
五、实施非法改装道路运输车辆黑名单制度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结合道路运输车辆年度审验和执法检查,完善非法改装道路运输车辆信息管理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有关信息,并将非法改装较多的车型纳入重点监管车型,实施重点检查和管理。必要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督促相关车辆生产厂家直接设计生产符合道路运输市场需要的车型,引导道路运输经营业户直接选购符合道路运输车辆技术标准的车型。
六、建立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严厉打击非法改装企业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非法改装车辆专项整治活动,查处非法改装企业,并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对源头管理和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非法改装企业信息,定期向公安、工商、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通报,力争从源头上消除非法改装道路运输车辆。
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机动车维修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发现机动车维修企业存在非法改装等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相关条款的规定予以处罚,并将有关情况作为机动车维修质量信誉考核的重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章)
二○○六年四月十三日
⑽ 路政和运政有什么区别
路政全称公路路政管理,运政,县一级叫运管所,市一级叫运管局。
区别如下:
1、职能不同
运政职能主要是:执行国家道路运输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通过行业管理,保护合法经营,保障货主和旅客的正当利益;
按照管理权限,对道路运输行业进行行政许可,并对道路运输管理行业实施行业管理,维护运输行业安全和市场秩序;监管道路客货运输、运输站场、汽车维修以及运输服务等。
路政承担依法保护路产路权,依法查处各类违反路政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行为;检查监督公路养护作业、道路施工,依法开展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管理;检查监督所辖路段公路标志标线设置情况等职能。
3、执法类型不同
运政属于交通运输法授权执法,指执法必须以法律、法规的明文授权为依据。
而路政属于公路法委托执法,指不仅范围包括法律法规,还包括规章,而且还不如授权执法那样严格,只要在行政主管部门的法定权限范围内,不违背法律精神和法律目的即可实施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