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口腔科影像受检者告知规章制度

口腔科影像受检者告知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2022-03-03 15:19:33

Ⅰ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循什么原则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Ⅱ 放射科的X线受检者须知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放射防护条例“对受检者和患者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者射线进行诊断、治疗、检查时,必须严格控制受照及量,避免不必要的照射”的有关规定。
一、来放射科检查就诊的患者,请您坐在走廊中等候检查,不要挤在检查室门口,更不能进入等候,以防治电离空气对您产生危害。
二、放射科机房工作时,防护门是关闭的,门上的红灯开启,此时说明室内正在曝光,请您千万不要推门直接进入,防治射线漏到走廊中,给您和其他患者造成不必要伤害。
三、婴幼儿、孕妇(尤其怀孕初期三个月内)以及有生育能力者,下腹部和性腺部位做X线检查,必须慎重。必须做X线检查时,也应采用以“拍片为主”的原则,尽量拍片。检查时,尽量进行必要的防护。
四、儿童、孕妇在受检时,应尽量避免X射线的照射,如果必须进行检查时,请与照像技师讲明情况,技师要给患者下腹部盖上铅衣,防止性腺和胎儿接收过量的射线。
五、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要配合医务人员穿戴铅橡皮防护用具。
六、在透视及拍片时,其他人员勿停留在X线检查室内,避免照射。需陪伴人员扶持受检者时,也应穿戴防护用具,已免照射。严禁孕妇及18岁以下青少的年扶持受检者。
七、任何受检患者有权要求进行放射防护。放射科备有铅防护用品,如:铅帽、铅围脖、铅围裙和铅衣,患者可以无条件提出使用。使用这些铅防护用品,能有效地保护胎儿、性腺、甲状腺和眼睛。
八、照完透视的患者,拿到检查结果后,可以马上离开放射科。照完片子的患者,请您在走廊等候报告结果,远离检查室,相对安全的多。
九、放射医师对患者检查需暴露人体部位时,一定要事先告知本人,经得同意后,方可
进行检查。对必须暴露的人体部位,在给女性患者检查时,当需要暴露胸部、腹部时,需有家属或第二位女性在场。
十、如果患者或家属,提出保护隐私要求时,放射科工作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予以支持。
十一、放射科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有义务向患者宣传放射防护知识,并对患者告知射线有可能对健康产生影响。
十二、患者对放射科工作人员的检查及要求有疑义和不理解时,有权当时提出疑问,并要求得到解答。
十三、每一位前来就诊检查的患者和家属,都享有选择权和投诉权。

Ⅲ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遵守什么原则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无害化和发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

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3)口腔科影像受检者告知规章制度扩展阅读: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

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本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定期检查放射诊疗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等制度的落实情况,保证放射诊疗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开展放射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

(一)执行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等情况;

(二)放射诊疗规章制度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健康监护制度和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

(四)放射事件调查处理和报告情况。

Ⅳ 去医院影像科拿CT报告,被告知:审核医生没同意初审医生意见,回退了,须等主任审定,什么意思

ct分三部,一是给患者拍片的操作医生,二是对接的是看片医生,确诊这个片子有没有啥问题,最后还需要一个审核医生,看看上一个医生的结论对不对,你这种情况就是两个医生意见不一致,会找主任专家会诊给出结论。

Ⅳ 公布性,告知性以及规章制度文体多采用什么写法

摘要 你好,关于你的问题我认为这一类通知因为是发布(印发、下达)式通知,其发布、印发的多数是条例、办法等行政法规,如《林业部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的通知》等。与会议通知一样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格式、内容和写法与会议通知相同。

Ⅵ 在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医学影像部放射科 ---------------------------

你好,请问你张嘴吞口水会不会痛呢?

Ⅶ 医疗告知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1

医疗行为告知制度

一、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事故处
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有关知情告知、知情同意的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患者依法享有对所患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及医务人员所采取的诊疗措施、疗效、
并发症、医疗费用开支等情况的知情同意权。在获知有关情况后,有权决定同意或拒绝。

三、医院及医务人员在不违背保护性医疗措施的前提下,有义务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
施、医疗风险等情况告知病人。在取得患者同意后才能施行医疗操作。告知的主要内容如下。

1
、医院的基本情况,主要医务人员的学术专长、技术职称等。

2
、医院规章制度中与病人诊疗工作有利益关系的内容。

3
、疾病诊断、可能的病因、病情及发展情况、需要采取的诊疗措施及相应的后果等。

4
、诊疗措施、诊疗方法的准确性、有无副作用;检查结果对诊断的必要性、作用等。

5
、治疗的目的、方法、预期效果、成功率及可能预料到的后果、潜在的危险性等。

6
、预计需要支付的医疗费用。

7
、出现医疗纠纷时的解决程序。

四、医务人员在履行告知同意手续时,应考虑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素质和理解能力,尽量
做到全面、准确、通俗易懂。根据病情及诊疗行为的风险情况,有口头和书面告知两种形式。

1
、口头告知同意手续:操作简单、无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率低的有创检查、治
疗,在病情允许、准备充分、操作者水平达到要求时,在向患者及家属交待检查、治疗的意
义并征得同意后,可以不履行书面知情同意手续。如周围浅静脉穿刺、常规肌肉注射等。

2
、书面告知同意手续:操作较为复杂、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
及治疗后果难以准确判断的有创检查、治疗,必须履行书面告知同意手续。包括:

①实施各类手术、有创检查、治疗或实施麻醉;

②输注血液及血液制品;

③急诊或病情危重,处于抢救状态情况下,患者及家属要求终止治疗、出院、转院等。

五、使用血液及血液制品前,主管医生必须对患者及家属详细交待血液及血液制品可能
带来的血源传播性疾病、输血反应等,在其知情同意并签署医疗用血同意书后,方可使用。

六、履行知情告知同意手续时,院方不能仅有一人,应有相关其他人员出席;听取病人
意见时病人方也应包括第二人参加。

七、履行知情告知同意手续时,应根据不同情况界定患方行使知情同意权人员:

热点内容
道德犯罪案 发布:2025-05-26 09:06:19 浏览:182
动漫公司办公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26 09:03:13 浏览:922
物业公司配电室操作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26 08:51:14 浏览:914
行政法对盘问的规定 发布:2025-05-26 08:51:11 浏览:205
建材市场商户装修规章制度 发布:2025-05-26 08:50:14 浏览:609
法治身边 发布:2025-05-26 08:38:21 浏览:481
中央民法典宣讲 发布:2025-05-26 08:37:12 浏览:190
合伙开公司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5-05-26 08:24:52 浏览:671
银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总结 发布:2025-05-26 08:11:40 浏览:961
中国刑法专家 发布:2025-05-26 08:10:13 浏览: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