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总预算法规

总预算法规

发布时间: 2022-03-04 08:37:38

1. 根据《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包括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第三章 资产第十九条 资产是指政府财政占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第二十条 总会计核算的资产按照流动性,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1年内(含1年)变现的资产;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第二十一条 总会计核算的资产具体包括财政存款、有价证券、应收股利、借出款项、暂付及应收款项、预拨经费、应收转贷款和股权投资等。

2. 下一级政府的总预算草案由上级政府负责审查。 会计法规判断题

错误。
应该是由本级人大审查。
《预算法》第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本级总预算草案及本级总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 哪个文件规定总预算会计不按权责发生制

摘要 错误。 财政部2015年10月10日印发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财库[2015]192号)第一章总则: 第十一条 总会计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按照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

4. 招标文件出现两个不同预算总价违法了什么法规

控制价一般是在预算价的基础上调整一定额度得来的。肯定不会是一个数。

5. 做预算需要了解哪些法规

合同法、建筑法、经济法这些是最基本的了,还有相关行业的规章制度。
既然是做造价,那么相关造价站、行业造价管理机构颁布的各类规章制度也是极其重要的。

一本定额一般需要使用3-5年,有的更长。所以中间会根据颁布的法规进行调整的,这些资料也是很总要的。

6. 现代政府预算的七个标准

据我所知是六个,为你奉上,请你参考:
【预算原则】
政府预算原则是指政府选择预算形式和体系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也就是确定政府财政收支计划的方针。自政府预算产生之后,就开始了对预算原则的探索,形成各种各样的思想和主张。时至今日,影响较大并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主要有下述五条原则:
(一)公开性
政府预算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方向和政策,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政府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的形式公诸于人民,让人民了解财政收支状况,并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
(二)可靠性
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确实的资料,并总结出规律性,进行计算,不能任意编造。
(三)法律性
政府预算与一般财政经济计划不同,它必须经过规定的合法程序,并最终成为一项法律性文件。政府预算的法律性是指政府预算的成立和执行结果都要经过立法机关审查批准。政府预算按照一定的立法程序审批之后就形成反映国家集中性财政资金来源规模、去向用途的法律性规范。
(四)统一性
尽管各级政府都设有该级财政部门,也有相应的预算,但这些预算都是政府预算的组成部分,所有的地方政府预算连同中央政府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政府预算。这就要求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要严格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五)年度性
任何一个政府预算的编制和实现,都要有时间上的界定,即所谓预算年度。它是指预算收支起讫的有效期限,通常为一年。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预算年度有两种:一是历年制预算年度,即从每年1月1日起至同年12月31日止,我国即实行历年制预算年度;二是跨年制预算年度,即从每年某月某日开始至次年某月某日止,中间历经12个月,但却跨越了两个年度,如美国的预算年度是从每年的10月1日开始,到次年的9月30日止。所谓预算年度原则,是指政府必须按照法定的预算年度编制国家预算,这一预算要反映全年的财政收支活动,同时不允许将不属于本年度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年度的国家预算之中。
(六) 预测性
在编制预算时,要根据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计,预测能收取到多少收入,根据社会管理和发展的需要安排支出。当客观经济形势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原来预计能取得的收入和安排的支出已不可能实现时,就要及时对预算进行调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专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

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1、筹属资管理 2、投资管理 3、营运资金管理 4、利润分配管理

财务管理是指运用管理知识、技能、方法,对企业资金的筹集、使用以及分配进行管理的活动。主要在事前事中管理、重在“理”。会计是指以资金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连续地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的工作。主要在事后核算,重在“算”。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8. 预算指标未执行违法了什么法律法规

网络文库

搜索文档或关键词
预算编制 法律制度
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的法律制度
版权认证

VIP专享文档

2018-03-31

14页

维普网
预算编制与执行过程中的法律制度王泽彩
・ 10 ・一、预算编制与执行法制建设明显加快
2014年8月31日,历时十年、经历三届人大、经过四次审议的《预算法修正案》终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并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随着新《预算法》正式生效,我国预算管理立法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尤其是在依法治国大的框架下,“依法理财”进程也初显成效。
(一)“依法理财”意识显著增强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今后十年作出的战略部署,而2015年则是开局之年,这个“局”开得好不好,代表委员的履职情况如何,“两会”是一个检验。“两高”报告不用说,政府工作报告也多处涉及到依法治国,即使是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也和“依法理财”有着密切关系。国家的规划和预算安排摘 要:本文从对新修订的《预算法》分析切入,系统梳理了我国预算编
制与执行过程中法律制度建设成效,明确指出了分税种立法、按项目支出立法等财政法制建设的缺失,借鉴发达国家分税种立法、分支出项目立法等经验做法,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快出台《预算法实施条例》、分税种规范财税法律、按项目支出立法、建立财政转移支付法、研究预算绩效管理法等对策建议,对进一步完善财政法制建设、助推现代财政制度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9. 国家对加强总预算会计办理预算支出的管理有哪些具体的规定存在哪些问题

第七章支出
第四十六条财政支出是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的再分配。包括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资金调拨支出和财政周转金支出等。
第四十七条一般预算支出是国家对集中的预算收入有计划地分配和使用而安排的支出。预算支出项目的具体划分和内容,按《国家预算支出科目》规定执行。
第四十八条一般预算支出列报口径如下:
实行限额管理的基本建设支出按用款单位银行支出数列报支出。不实行限额管理的基本建设支出按拨付用款单位的拨款数列报支出。
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非包干性支出和专项支出,平时按财政拨款数列报支出,清理结算收回拨款时,再冲销已列支出。对于收回以前年度已列支出的款项,除财政部门另有规定者外,应冲销当年支出。
除以上两款以外的其他各项支出均以财政拨款数列报支出。
第四十九条凡是预拨以后各期的经费,不得直接按预拨数列作本期支出,应作为预拨款处理。到期后,按第四十八条规定的列报口径转列支出。
第五十条总预算会计按拨款数办理预算支出必须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一、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办理拨款支出必须以预算为准。预备费的动用必须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二、对主管部门(主管会计单位)提出的季度分月用款计划及分“款”、“项”填制的“预算经费请拨单”,应认真审核。根据经审核批准的拨款申请,结合库款余存情况按时向用款单位拨款。
三、总预算会计应根据预算管理要求和拨款的实际情况,分“款”、“项”核算、列报当期预算支出。
四、主管会计单位应按计划控制用款,不得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款”、“项”之间如确需调剂,应填制“科目流用申请书”,报经同级财政部门核准后使用。总预算会计凭核定的流用数调整预算支出明细账。
总预算会计不得列报超预算的支出;不得任意调整预算支出科目;未拨付的经费,原则上不得列报当年支出。因特殊情况确需在当年预留的支出,应严格控制,并按规定的审批程序办理。
第五十一条基金预算支出是用基金预算收入安排的支出。基金预算支出的会计事务处理,比照预算支出的有关规定办理。
专用基金支出是用专用基金收入安排的支出。
基金预算支出和专用基金支出应按规定的用途开支,并做到先收后支,量入为出。
第五十二条资金调拨支出是根据财政体制规定在各级财政之间进行资金调拨以及在本级财政各项资金之间的调剂所形成的支出。资金调拨支出包括补助支出、上解支出、调出资金等等。
补助支出是本级财政按财政体制规定或因专项需要补助给下级财政的款项及其他转移支付的支出。
上解支出是按财政体制规定由本级财政上交给上级财政的款项。
调出资金是为平衡一般预算收支而从基金预算的地方财政税费附加收入结余中调出,补充预算的资金。
资金调拨支出按上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或实际发生数额记账。
第五十三条财政周转金支出是指地方财政部门从上级借入财政周转金所支付的占用费以及周转金管理使用过程中按规定开支的相关费用。
财政周转金支出应按实际支付数额记账。

10. 我国国家预算法规定,我国的国家预算共分为几级

为五级预算。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实行一级专政府一级预算,属设立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五级预算。

全国预算由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组成。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总预算由本级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下一级只有本级预算的,下一级总预算即指下一级的本级预算。没有下一级预算的,总预算即指本级预算。

(10)总预算法规扩展阅读:

国家预算的相关要求规定:

1、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应当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项目分别编制,做到收支平衡。

2、经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以经批准的预算为依据,未列入预算的不得支出。

3、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并对部门预算、决算中机关运行经费的安排、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作出说明。

热点内容
试述经济法形成的一般原因 发布:2025-05-26 00:34:56 浏览:922
员工规章制度算劳动合同吗 发布:2025-05-26 00:34:02 浏览:127
劳动法实务培训 发布:2025-05-26 00:26:07 浏览:888
婚姻家庭法社会调查 发布:2025-05-26 00:21:51 浏览:248
劳动法工资表是怎样的 发布:2025-05-26 00:14:19 浏览:108
打架斗殴违反什么条例 发布:2025-05-26 00:07:51 浏览:717
广东省废止法律法规规章 发布:2025-05-26 00:03:20 浏览:889
浅谈非独立法人的实验室 发布:2025-05-25 23:58:26 浏览:172
八符格书法官网 发布:2025-05-25 23:57:44 浏览:529
克隆与伦理道德 发布:2025-05-25 23:50:40 浏览: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