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法规
1.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快速检测有规定吗
新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快速检测可用于政府部门做检测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可以采用国家规定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品进行抽查检测。对抽查检测结果表明可能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检验。抽查检测结果确定有关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2. 食品药品监管行业监管有哪些制度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13〕14号),设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部级),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职能转变
(一)取消的职责。
1.将药品生产行政许可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两项行政许可逐步整合为一项行政许可。
2.将药品经营行政许可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两项行政许可逐步整合为一项行政许可。
3.将化妆品生产行政许可与化妆品卫生行政许可两项行政许可整合为一项行政许可。
4.取消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管理职责,工作由中国执业药师协会承担。
5.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需要取消的其他职责。
(二)下放的职责。
1.将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职责下放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2.将药品再注册以及不改变药品内在质量的补充申请行政许可职责下放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3.将国产第三类医疗器械不改变产品内在质量的变更申请行政许可职责下放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将药品委托生产行政许可职责下放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5.将进口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行政许可职责下放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6.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需要下放的其他职责。
(三)整合的职责。
1.将原卫生部组织制定药品法典的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将原卫生部确定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制定检验规范的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3.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化妆品生产行政许可、强制检验的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4.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医疗器械强制性认证的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并纳入医疗器械注册管理。
5.整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所属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推进管办分离,实现资源共享,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形成统一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支撑体系。
(四)加强的职责。
1.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作用,建立让生产经营者成为食品药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有效机制。
2.加强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和综合协调,完善药品标准体系、质量管理规范,优化药品注册和有关行政许可管理流程,健全食品药品风险预警机制和对地方的监督检查机制,构建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的机制。
3.推进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整合,公平对待社会力量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完善技术支撑保障体系,提高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4.规范食品药品行政执法行为,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的机制,推动加大对食品药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的依法惩处力度。
3. 食品药品方面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版次会议通过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订)
精神药品管理办法
(1988年11月15日国务院第二十五次常务会议通过1988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4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同日公布 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食盐专营办法
(1996年5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97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
(国办发〔2001〕86号2001年11月3日)
还要什么?你说。
4. 证明食品药品检验所属于行政类事业单位的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和出处),越全越好
能证明食品药品药检所是事业单位的,只能是上级政府的编制委员会,有上级编制委员会下发的文件。
5. 食品药品监管行政法律法规有哪些
转载自《海峡都市报》--省人大代表林善平:改进药占比监管,让患者看病不繁琐
目前,药品收入占比、耗材收入占比等系列指标被作为公立医院的监控管理抓手,遏制住了乱开药、开高价药的现象,对减轻百姓看病负担卓有成效。但有市民发现严控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增加患者看病交通成本,看病变繁琐等问题,尤其是慢性病患者。对此,省人大代表林善平做了相关调研,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了控制药占比和次均费用,医院主要采取控制用药天数,设立每张处方最高限额,限制开药盒数等做法,我认为,这些做法如果不科学设置,很容易产生问题。”林善平说,这些问题体现在用药天数短,病患要多次往返医院开药,费时费力,比如原来一次开药可以解决的病,现在按比例支付药费只能开到部分的药,有的药不够吃一周,病人要来医院开多次药;此外,限定用药盒数不科学,有些药两盒可以用一个月,有些药只能用5~6天,限定药盒数应该结合更多具体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于药占比有考核指标,有出现过医院为了防止指标超标,一旦指标用完,就不给供药的情况,一些需要长期用药、甚至是不能断药(如糖尿病人)的慢性病病人就面临断药的困境。林善平建议,医院应该运用最新的数据,制定合理的药品准入制度并定期调整药品目录;医院也要多开展合理用药的宣传活动,加强患者和药师的沟通,使患者更为正确地了解疾病和用药知识,减少对医师用药的干扰;发挥政策的指挥棒作用来切实缓解老百姓看病贵、看病流程繁琐,慢性病人供药难的问题,使监测管理更科学、更合理。
6. 食品、药品检验相关法律法规主要看什么书
专门的书不多,可看《药品管理法》、《食品安全法》以及相关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很多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网站上可查!
7. 食品药品检验的法规有哪些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对出具回的检验报告书承担法律责答任;
2、保证本所行政管理工作不干预或影响食品检验人员的检验工作,确保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3、严格按现行的食品安全相关国家标准进行食品检验,绝不允许任何人暗示检验人员自行变更检验数据与结果,保证检验过程和检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不以职、权谋私,自觉抵制经济利益的诱惑和行政方面的干扰,保证检验工作的独立性和严肃性;
5、对客户提供的样品、技术资料和检验结果予以保密,保护其知识产权和经济利益;
6、诚恳接受客户对检验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抱怨和质疑,并及时、妥善地做出答复和处理。
8. 《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检验人有哪些规定
你好。一、《食品安全法》的相关内容规定很笼统:
第五章食品检验
1、第八十四条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具有同等效力。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食品检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第八十五条 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
检验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规范对食品进行检验,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3、第八十六条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章资质认定条件与程序
1、第十条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程序:
(一)申请资质认定的食品检验机构(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国家认监委或者省级质量监督部门(以下统称资质认定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申请材料应当真实有效;
(二)资质认定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书面审查,并自收到材料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三)资质认定部门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对申请人完成技术评审工作,评审时间不计算在作出批准的期限内;
(四)资质认定部门应当自技术评审完结之日起20日内,对技术评审结果进行审查,并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决定批准的,向申请人颁发资质认定证书,并准许其使用资质认定标志;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2、第十二条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3年。
食品检验机构需要延续依法取得的资质认定的有效期的,应当在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向资质认定部门提出复查换证申请。
第三章技术评审
3、第十六条国家认监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资质认定条件和相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制定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4、第十七条资质认定部门应当按照评审准则的要求,组成技术评审组,对申请人的基本条件、管理体系和检验能力等资质条件的符合性情况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组应当由2名以上评审员组成,必要时,可以聘请技术专家参加评审。
5、第十八条从事技术评审的人员应当具有食品检验、科研或者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历和与评审工作相适应的能力,并经资质认定部门考核合格。
6、第十九条技术评审组对申请人的检验能力进行评审时,应当审查确认申请人具备相关能力验证、比对试验、测量审核的证明;需要进行现场试验的,应当按照评审准则的要求进行考核。
7、第二十条技术评审组应当按照评审准则规定的时限组织评审,评审发现有不符合项的,技术评审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判定为评审不合格。
技术评审组完成评审后,应当提出评审意见并制作评审报告,及时报送资质认定部门。
8、第二十一条技术评审组实施评审中发现申请人存在重大问题的,应当及时向资质认定部门报告。
技术评审组组长应当对评审活动和评审结论负责,评审人员应当对其所承担的评审工作负责。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
9. 食品药品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说食品:《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药品:《药品法》《一次性医疗器械管理条例》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实行什么负责制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属于食品安全法五章第八十六条。
食品安全法中原文如下:
第五章食品检验
第八十四条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食品检验活动。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具有同等效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食品检验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第八十五条 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
检验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按照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规范对食品进行检验,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出具虚假检验报告。
第八十六条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第八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并依据有关规定公布检验结果,不得免检。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支付相关费用;不得向食品生产经营者收取检验费和其他费用。
第八十九条食品生产企业可以自行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也可以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食品行业协会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消费者需要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