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规章制度须经工会
Ⅰ 公司制度是否需要职工代表大会通过
1、一般来讲,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要由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2、不同性专质(所有制)属的公司职代会的职权是不同的。
3、不同地区(省级)的《职工代表大会规范》(甘肃是这个名称,你所在地可能略有不同)对不同性质企业职代会的职权规定亦不尽一样。
4、所以,确定你公司的性质、你公司所在地、你公司所要制定的制度内容(是否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才能最终确定你问题“公司制度是否需要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答案。
Ⅱ 公司内部设立的各种工作纪律、制度规范具有多大的法律效力
还是看规章制度的内容,一般来说,规章制度不违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是有效的。当然劳动合同法对一些规章制度制定应履行的程序也做了规定。
《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第八十条 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Ⅲ 用人单位能否以违反规章制度为由开除劳动者
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第一,该规章制度必须是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现实生活中,多数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形成于劳动者入职之前,并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向劳动者出示。劳动者享有自主选择权,如果认为规章制度不合适的,直接选择其他工作即可。也有规章制度形成于劳动者入职后的,此时向劳动者说明规章制度,规章制度一般是约束劳动者,限制劳动者权利,增加劳动者的负担,这实际上是单方变更劳动合同。我国法律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劳动合同。因此该规章制度必须经工会、职工代表大会或劳动者本人同意,方能约束劳动者。劳动者可以接受这一规章制度,也可以选择不接受,这时双方可以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绝不能以此为由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第二,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在实践中,有的规章制度规定,劳动者主动辞职的,扣除最后一个月工资。获得劳动报酬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规章制度的该项规定显然违法,当然是无效的。因此,即便劳动者主动辞职的,也不应根据该规章制度的规定扣除工资。如果劳动者的违法辞职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损害赔偿。
第三,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向劳动者明示。部分用人单位在制定出来规章制度后只是简单向劳动者进行了宣读。事后就以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进行处罚,这存在一定法律风险。规章制度必须向劳动者明示,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以发放员工手册的形式向劳动者宣传规章制度,并由劳动者书面签收;2、通过召开会议,向劳动者宣读,并由劳动者在会议记录上签名;3、举办规章制度考试,进一步证明劳动者明知规章制度的内容;4、最起码用人单位也应在工作场所以醒目的方式公示规章制度,并进行证据保全。归根结底,劳动者只有明知规章制度的内容,才能期望其能遵守规章制度。如果劳动者根本不可能知道规章制度,那么用人单位岂不是就可以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了?
第四,用人单位须有充足证据证明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因此,这就要求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进行证据的固定,以备核查。
Ⅳ 公司奖惩制度实施过程中,是否要经过工会
按现行劳动合同法,及劳动仲裁法,规定企业制定规章制度,必须要经过工会通过,或者公示,劳动者无异议, 和现行法律不冲突,送劳动局备案后,才可以生效
否则争议或仲裁时,不做有效证据支持.等于说是无效的.
Ⅳ 公司的规章制度怎样才能算是在法律上生效
依法订立,制度的内容和订立的程序均符合法律规定。
如你所述,公司应当举证证明你严重违法规章制度的事实和制度的合法性。
Ⅵ 没有工会未经民主程序,私营老板自己制定的规章制度是否合法有效
一.符合《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企业制定的合法有效的规章制度可以作为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反之,没有法律效力的规章制度即使企业再有理也不能作为处理员工的依据。因此,用人单位制定企业规章制度要依法制定,要保障职工各项劳动权利得以实现,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得借口强化管理,损害职工的权益。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只有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才是有效的。如果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违反了法律、法规,那这样的规章制度一定是无效的。无效的规章制度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法律责任。作为企业需承担以下的法律责任:
1.行政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该条款是无效条款,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处理。
2.民事责任: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比如在劳动安全卫生、工作时间,社会保险等方面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规章制度的制定需经过民主程序
对于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需要经过民主程序。比如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工培训,劳动纪律等需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并应经职代会审议通过,没有职代会的,应当征求工会的意见。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应当征得超过半数职工所推举的职工代表的意见。如果是用人单位的某个部门制定的规章制度,也应以企业的名义发布,才能使其发生企业规章制度的效力。
三.规章制度需公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规定,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劳动者公示,保障劳动者的知悉权,才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公示的方式一般为:1.用人单位以经其法定代表人签署并加盖公章的正式文件在公司内部张榜公布;2.将规章制度制成手册向每一位员工发放;3.组织全部员工签到学习;4.通过企业内部的网络公布。
四.规章制度应具体化,以便于实际执行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一般采用很宽泛的语言来描述劳动者的违纪行为,如“严重违纪”,“造成重大损失”等,但是何为“严重违纪”,何种损失属于“重大损失”,法律、法规不可能一一列举,这就需要用人单位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对此进行细化、具体化,才能够实际执行。
五.证据的保留
用人单位在制定规章制度中应注意对相关证据的保留。如会议纪要、讨论情况、公示录像、员工签名等。在执行规章制度过程中,对劳动者的违纪行为,如违纪员工的检讨书、违纪情况说明,政府部门的处理意见等进行证据保全,才能够对员工做出相应的处罚。
Ⅶ 企业哪些管理制度需经过职工代表大会通过
企业需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制度有:职代会审议制度、职代会评议制度、职代会提案制度、职代会监督建议制度、职代会闭会履职制度。一般来说,涉及全体或大多数职工的正当权益的规章制度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包括用工制度、人事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福利制度、劳动安全保护制度等。
拓展资料
1.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职工代表大会是公司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协调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是职工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建立职工代表大会是公司的法定义务,目前,部分地方已经出台了企业民主管理条例,指导企业成立职工代表大会并规范其运行,如《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2017修正)对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评议规则、职工代表的产生方法等都作出了明确规定。
2.规章制度的制定缺少民主程序时的效力认定:随着公司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工会制度等职工民主管理制度的发展,对于规章制度制定的民主程序要素的审查越来越严格。《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公司制定规章制度时未经民主程序的,一般应认定为无效。
3.证明公司履行民主程序最重要的证据是职工代表大会的会议纪要,因此,公司职工代表大会的会议纪要一定要有:“职工代表大会依法成立,依法选举了职工代表,并依法召开了职工代表大会,公司提出规章制度的草案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职工代表提出方案和意见,最终公司在与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的基础上通过了公司规章制度。”等类似的表述,确保规章制度的制定符合法律要求的民主程序。
Ⅷ ”请教: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要经过哪些程序才能生效
《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直接版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权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员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或者重大决定实施过程中,如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向用人单位提出,经过双方协商,用人单位应予以修改完善。对于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用人单位应当将其公示、告知劳动者。 因此,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符合下列条件才算有效:1、内容合法、合理;2、制定、修改程序合法;3、向劳动者公示或者直接告知。 人性化的创普,正在不断完善规章制度生效的程序。请各位员工放心,也请不断监督我们的工作!
Ⅸ 怎么证明公司规章制度是经过工会通过的
摘要 亲亲,您好,针对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小编通过所有平台公示的资料,为您查询到以下答案。您可以作为相应的参考。李ྀིྀི❤️ྀི
Ⅹ 规章制度必须经过工会吗
法律分析:是的。如果该公司成立了职工代表大会,那么就应当由职工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这部分制度。如果该公司并未成立职工代表大会,则应当召开职工大会进行制度草案讨论。公司针对经法定民主程序讨论后的制度,与工会协商确定,才能成为有效的规章制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