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乡条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哪一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
宪法第一百零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专,管理本行政属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
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2. 少数民族乡是由国家什么部门规定的
少数民族乡是由国家民政部门规定实施执行认定的!
3. 国务院《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是哪一年批准颁布的
《城市民族复工作条例》制1993年8月29日由国务院批准,1993年9月15日国家民委令第2号发布;《城市民族工作条例》是由国务院批准、经国家民委发布,旨在加强城市民族工作,保障城市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适应城市少数民族需要的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而制定。
《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1993年9月15日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发布。《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民族乡行政工作条例》是为了促进民族乡经济、文化等项事业的发展,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增强民族团结而制定。
4. 依照法律的规定的权限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不可以从事什么
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不可以从事:
1、自行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2、制定具有民族特点的政府规章。
3、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5. 选项中哪个有权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有权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零七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城乡建设事业和财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计划生育等行政工作,发布决定和命令,任免、培训、考核和奖惩行政工作人员。
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执行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省、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
(5)民族乡条例扩展阅读:
《行政区划管理条例》第三条行政区划的设立、撤销以及变更隶属关系或者行政区域界线时,应当考虑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人文历史、地形地貌、治理能力等情况;变更人民政府驻地时,应当优化资源配置、便于提供公共服务;变更行政区划名称时,应当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
第四条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行政区划的具体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全国行政区划相关的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行政区划的具体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本行政区域行政区划相关的管理工作。
6. 民族乡的规定
民族乡除依照抄《中华人民袭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52条的规定,行使和一般乡、镇的职权之外,还具有比一般乡镇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民族特点,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对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的决议、决定和其他规定中不符合本民族乡情况的部分,可以报请该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工作部门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民族乡人民政府组成方面也有别于一般乡镇。民族乡乡长应由建乡少数民族公民担任。两个或三个少数民族联合建立的民族乡,根据民族干部的条件,经过协商,选举建乡民族的公民分别担任乡长、副乡长。乡人民政府其他工作人员的配备,应保证建乡少数民族公民占有一定的比例。民族乡在执行职务时,使用当地通用语言文字或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字。国家对民族乡实行优惠政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注意民族乡的特点,帮助和扶持民族乡发展经济和文化事业。
7. 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权限采取适合的什么具体措施
《宪法》规定,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