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条例
⑴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的残疾人教育条例
(1994年8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1号发布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内法规的决定》修订)容 第五十一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依照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第五十二条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⑵ 《残疾人教育条例》规定,适龄残疾儿童,残疾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途径有哪些
《残疾人抄教育条例》规定了袭以下就学途径:
第十七条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接受普通教育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就近到普通学校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够接受普通教育,但是学习生活需要特别支持的,根据身体状况就近到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一定区域内指定的具备相应资源、条件的普通学校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进入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适龄残疾儿童、少年需要专人护理,不能到学校就读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通过提供送教上门或者远程教育等方式实施义务教育,并纳入学籍管理。
第十八条在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经教育、康复训练,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学校可以建议残疾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将其转入或者升入普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在普通学校学习的残疾儿童、少年,难以适应普通学校学习生活的,学校可以建议残疾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将其转入指定的普通学校或者特殊教育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⑶ 残疾人教育条例 残疾人保障法 有那些
不太懂你抄的意思,你都说了是残疾人教育条例和残疾人保障法了,这是两个具体的法律文件,如果是要这两个文件的具体条文的话,网络一下就有
如果你要是想问残疾人教育的相关法律的话就只有这一个专门文件,当然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文件,只不过大多是政策上的。
如果想问有关残疾人保障方面的文件的话,就多了,残疾人保障法算是最为综合的文件,里面规定了关于残疾人各种保障的具体条文,如就业保障,社会保障等等。
⑷ 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对残疾人有什么照顾政策
残疾人的照顾政策不会在物业管理条例内陈述。对于残疾人的照顾条例,应该在民政部门的法律法规中体现。
⑸ 国家对残疾人评残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等级划分标准:
一、中度残疾人包括:
视力残疾中的一版级低视权力、二级低视力;
听力残疾中的二、三级;
言语残疾中的二、三级;
肢体残疾中的二级;
智力残疾中的三、四级。
二、重度残疾人包括:
视力残疾中的一级盲、二级盲;
听力残疾中的一级;
言语残疾中的一级;
肢体残疾中的一级;
智力残疾中的一、二级。
⑹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教育条例的简介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会上的讲话和最近专国务院和国家教委先属后发出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关于颁发〈普及义务教育评估验收暂行办法〉的通知》等重要文件,对发展残疾人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1994年8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1号发布 根据2011年1月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订)颁布日期:20110108 实施日期:20110108 颁布单位:国务院
⑺ 2017年残疾人教育条例在内容和结构调整上与1994年残疾人条例相比有什么不同
1990家颁布实施复《残疾保障》务院制1994颁布实施《残疾教育条例》2007颁布实施《残疾业条例》据完全统计涉及残疾权益保障律规50部现已形残疾保障核行政规、规支撑保障残疾权益律体系主要:《华民共残疾保障》残疾康复、教育、劳业、文化、社保障、障碍环境律责任做明确规定《残疾教育条例》残疾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级等教育及教育、教师、物质条件保障奖励与处罚做明确规定《残疾业条例》用单位责任、保障措施、业服务律责任做明确规定《刑》第18条规定:精神病能辨认 或者能控制自行候造危害结经定程序鉴定确认负刑事责任第19条规定:聋哑或者盲犯罪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事诉讼》第34条规定:告盲、聋、哑或者未没委托辩护民院应指定承担律援助义务律师其提供辩护《高等教育》第9条规定:高等校必须招收符合家规定录取标准残疾入其残疾拒绝招收《收养》第8条规定:收养能收养名收养孤或者残疾童受收养满35周岁及收养名限制
⑻ 2018残疾人政策
1、重度残疾来人单独立户申自请低保。对于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范围。2、4类人增发低保金。对于低保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群,采取增发低保金等多种措施提高救助水平。3、低保设置“减退期”。对于参与扶贫项目的农村低保对象,在核算其家庭收入时可以扣减必要的工作成本,并给予一定期限的“渐退”期,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低保范围。
⑼ 保障残疾人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
1990年,国家颁布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国务院1994年颁布实施《残疾人教育条例》,2007年颁布实施《残疾人就业条例》。据不完全统计,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法规有50多部,现已形成以残疾人保障法为核心,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为支撑的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体系,主要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和法律责任做了明确规定。
《残疾人教育条例》对残疾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普通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及成人教育、教师、物质条件保障和奖励与处罚做了明确规定。
《残疾人就业条例》对用人单位的责任、保障措施、就业服务和法律责任做了明确规定。
《刑法》第18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 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刑事诉讼法》第34条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高等教育法》第9条规定:“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收养法》第8条规定:“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收养孤儿或者残疾儿童可以不受收养人无子女和年满35周岁以及收养一名的限制。”
⑽ 2017年的条例,残疾人(二级残疾证)的开公司都有哪些优惠,税是多少
财政部国家税务抄总局《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7]92号)第三条、第四条规定:对残疾人个人就业的增值税和营业税政策(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36号)第六条第(二)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93)财法字第40号]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对残疾人个人为社会提供的劳务免征营业税。(二)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农业产品增值税税率和若干项目征免增值税的通知》[(94)财税字第004号]第三条的规定,对残疾人个人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免征增值税。对残疾人个人就业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主席令第四十四号)第五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142号)第十六条的规定,对残疾人个人取得的劳动所得,按照省(不含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减征幅度和期限减征个人所得税。具体所得项目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和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和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