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乡镇人大工作条例

乡镇人大工作条例

发布时间: 2021-01-01 14:42:40

1. 在线等~人大工作法律法规

《宪法来》
《中华人民共和源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县级以下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直接选举的若干规定》
《中国人民解放军选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都有人大工作各种制度的体现。

2.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乡镇人大工作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是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选举乡镇人大代表组成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是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但由于诸多原因,实际工作中,乡镇人大的职责与作用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调查显示,目前乡镇人大工作中依然存在乡镇人大主席作用发挥不够、制度建设不完善、代表活动开展不到位、闭会期间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工作缺乏连续性等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乡镇人大工作:

一、摆正心态、增强信心,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

人大工作要有所建树,有所发展,关键要有一支锐意进取、无私奉献,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些人大主席走上此岗位后,认为组织部门对人大干部重视不够,对此职位不看好,进了人大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政治生涯到了头,产生失落感、寂寞感和空虚感,工作消极、不主动,没有把人大工作抓好、抓出特色来的激情和心态。因而,摆正心态、增强信心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乡镇人大主席只有通过工作努力赢得尊重,没有谁会喜欢不自信的人,也没有谁会喜欢自暴自弃的人。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挺直腰杆做事,增强号召力,放弃那种人大岗位是虚位,组织上不重用的思想,才能真正干好人大工作。

二、处理好“四个”关系,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

(一)处理好与党委的关系。乡镇人大工作要服从服务于党委工作,开展好乡镇人大工作,离不开党委的领导和支持,既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工作,又不能老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要把基层人大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一是要围绕党委大局,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充分搜集民意、反映民声、维护民利,当好党委参谋和助手。二是要坚持向党委报告工作。经常主动向党委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要求,寻求理解和支持,主动听取党委对人大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工作做到事前报告、事后汇报。三是完成好党委分配工作。

(二)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人大与政府的关系,从法律角度上讲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在党委的领导下,人大与政府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坚决按照镇党委的安排,围绕中心与重点,扎扎实实完成各项任务。消除思想顾虑,走出“监督就是唱对台戏”的误区,大胆开展监督,做到既不越权,又不失职,既要敢于监督,也要善于监督,监督工作要出于公心,以推动工作为目的,意见建议有价值和可操作性,支持乡镇政府有效推进工作。

(三)处理好与法律的关系。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大有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定的遵守与执行的职责。这就告诉我们,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是各级人大当然也包括乡镇人大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方面要严格依法办事。只要是法律赋予的职权,就要敢于去行使。另一方面,严格行使职权又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

(四)处理好人大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乡镇工作事多繁杂,必须学会统筹兼顾,坚持服务大局的原则。处理好本职与中心的工作关系,弹好“钢琴”,统筹兼顾,既要做好党委的中心工作,更要做好人大工作,切实把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镇与服务党委中心工作结合起来。

三、抓好“四项”工作,发挥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职能

一是制订好“一个”年初工作计划。根据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重大决策,紧紧围绕本乡镇工作重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制定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组织、有步骤地逐一抓好落实,使乡镇人大的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二是筹备好“一个”重要会议。组织开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一次的乡镇人代会是法律赋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会前乡镇人大主席团要认真抓好工作调研和筹备。会中要审议好大会的各项议题,保障代表行使好各项职权;会后要抓好宣传和落实。

三是开展好“四项”常规工作。一要认真抓好执法监督工作。切实加强法律监督,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大力督促开展普法活动,推动基层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着力加快依法治镇工作进程。二要认真组织开展好专题调研工作。紧紧抓住关系全乡镇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帮助政府改进工作。三要认真组织开展好代表视察工作。定期组织本辖区县、乡人大代表围绕法律法规的执行、农业生产及发展情况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事关民生环节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视察、调研工作。四要抓好站所评议工作。每年选准两个部门进行评议,通过评议促进作风转变,推进政府工作。利用评议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

四是抓好人大信息工作。抓好人大宣传工作是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有效途径,各乡镇人大主席团要重视人大宣传工作,要及时收集整理工作情况,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形成信息上报县人大,使之成为工作汇报和工作宣传的有效途径。

四、认真落实好“四项”制度,切实增强人大工作实效

制度建设是乡镇人大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镇人大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各自实际,尽快修订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确保乡镇人大工作顺利进行。一是要认真落实好信访工作制度。乡镇人大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途径,解决群众困难的重要手段,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信访工作新机制,及时、依法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要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排查和化解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认真落实好代表活动制度。要按照代表法规定的“便于组织和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对全乡镇的各级人大代表进行混合编组,选好代表小组组长,具体负责小组活动的组织和服务工作。要不断健全活动制度,创新活动形式,完善保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切实提高代表活动质量和效果。三是认真落实代表意见建议督办制度。人代会结束后,尽快将人代会上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后转达乡镇政府,并会同乡镇政府及所属站所召开代表意见、建议交办会,明确承办单位及办理要求。在办理期间,对代表意见集中的问题,要进行跟踪督办,确保代表所提意见建议得到及时有效办理。四是认真落实好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选民意愿,听取选民意见、反映选民呼声的重要渠道。乡镇人大要切实加强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组织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地走访选民,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法律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 四川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工作条例的条例条款

第一条为了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保证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有关规定,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主席团。主席团召集并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处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日常工作。
主席团对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三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由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本级人民代表中选举产生。主席团成员除需要个别变动外,本届内可不再重新选举。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由五至七人组成,人口特多的乡、镇不超过九人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成员不得担任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的工作。
第四条每届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由上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负责筹备、召集。每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候选人名单由上届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提出
第五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每三个月至少举行一次会议。主席团举行会议时,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人员可以列席。
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决定问题由主席团全体成员的过半数通过。
第六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负责筹备、召集和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负责下列工作:
(一)确定会议召开日期;
(二)决定列席会议人员名单;
(三)通过代表资格的审查报告;
(四)拟定会议议程草案、会议选举办法草案、议案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草案,提请代表大会审议通过;
(五)决定代表联名提出的议案是否列入代表大会会议议程;
(六)依照法定程序确定乡长、副乡长,镇长、副镇长的候选人名单;
(七)决定对质询案的处理和将罢免案提请大会审议;
(八)提出各项决议、决定草案,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表决。
第七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主席团的职责是:
(一)检查宪法、法律、法规及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决议、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的遵守和执行情况;
(二)听取本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汇报,提出意见和建议,调查研究本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
(三)审查本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财政预算的部分变更,并向下次代表大会报告;
(四)将代表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议案和对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交有关机关或组织研究处理,督促有关机关或组织将办理情况答复代表;
(五)联系代表、组织代表视察或调查,指导代表小组活动;
(六)受理人民群众对本级人民政府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和意见:
(七)召集选民依法罢免、补选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本选区的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八)决定临时召集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九)办理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八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设常务主席一人,常务主席在主席团成员中推选,提请代表大会通过。
主席团常务主席因故出缺,在主席团成员中另行推选,并提请下次代表大会通过。
第九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召集并主持主席团会议,受主席团委托处理主席团的日常工作,具体职责是:
(一)做好召开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的具体准备工作;
(二)了解代表活动情况,总结交流代表小组活动经验;
(三)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本级人民政府反映代表的意见和要求;
(四)参加本级人民政府的重要会议;
(五)督促办理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
(六)组织实施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主席团决定的有关事项。
第十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的工作接受县级人大常委会的指导。
第十一条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和代表活动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十二条本条例由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第十三条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4. 怎样召开乡镇的人代会会序是怎样的谢谢!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进程的加快推进,作为基层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也越来越高,因而,有人提出乡镇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也要设立常设机构,以保证乡镇人大行使职权。笔者认为,不仅眼下没有这个必要,而且将来也没有这个必要。原因有三:
一是乡镇人大是由直选产生,乡镇人大的权力由人代会行使。地方组织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设立常委会,乡镇人大不设立常委会,是鉴于县以上人大代表人数较多,至少都在150人以上,经常召开会议讨论决定有关事项不便于组织、费用也大;而乡镇人大,按照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就是一个3、5万人口的乡镇,代表数也只有60多名,召开会议决定本乡镇重大事项可操作性较强,花费也不太多,容易组织。
二是地方组织法赋予乡镇人大有十三项职权,概括起来主要有决定权、监督权和选举权,如果设立乡镇人大常设机构,势必将这些权力,交由更少的一部人去行使,民主本来应该是逐步扩大了,这样的话反而缩小了。乡镇人大设立常设机构,部分代行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三权”,不仅不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而且与不断推进的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相悖。
三是依照地方组织法规定,乡镇人大主席团不但主持会议,而且负责召集下一次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这就是说乡镇人大主席团不仅是会议领导机构,而且还暂时担当着许多职责,如联系代表、组织代表开展活动等。实践证明,这些做法基本能够适应目前乡镇人大工作开展的需要。但有些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赋予了乡镇人大主席团在闭会期间行使包括监督权、审议本行政区域内重大问题、代表联络等方面的职权,这显然违背了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是不可取的。
依照地方组织法规定,无论乡镇人大主席还是乡镇人大主席团在人代会闭会期间都不具备乡镇人代会的权力包括代行权力,乡镇人代会权力的行使存在一个相当长时间的空档期,这给人大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很多不便。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乡镇人大没能够发挥预期的作用。因而,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以及乡镇人大工作的实际,笔者认为,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增加乡镇人代会的召开次数,但这会大大地增加监督的成本。泉州市惠安县推出的“小人大”会议模式无疑是解决这一困扰乡镇人大工作的最佳办法之一。2004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地方人大制度研究课题组与福建省泉州市人大常委会合作在泉州市惠安县开展了乡镇“小人大”建设实验项目。该项目主要内容就是在不违反地方组织法的前提下,将基层人大每年一次的人代会改为每年至少两次。除代表和少数政府主要领导列席会议外,一般不再邀请其他人员列席会议,通过精简参加会议人数,精选会议议题,缩短会议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会议成本,减轻乡镇财政压力,从而达到增加会议次数,缩短乡镇人代会的会期间隔,增强代表对政府的监督力度,提高人大工作效能的目的。

5. 浅谈怎样做好乡镇人大工作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是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选举乡镇人大代表组成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是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但由于诸多原因,实际工作中,乡镇人大的职责与作用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调查显示,目前乡镇人大工作中依然存在乡镇人大主席作用发挥不够、制度建设不完善、代表活动开展不到位、闭会期间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工作缺乏连续性等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乡镇人大工作:

一、摆正心态、增强信心,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

人大工作要有所建树,有所发展,关键要有一支锐意进取、无私奉献,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些人大主席走上此岗位后,认为组织部门对人大干部重视不够,对此职位不看好,进了人大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政治生涯到了头,产生失落感、寂寞感和空虚感,工作消极、不主动,没有把人大工作抓好、抓出特色来的激情和心态。因而,摆正心态、增强信心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乡镇人大主席只有通过工作努力赢得尊重,没有谁会喜欢不自信的人,也没有谁会喜欢自暴自弃的人。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挺直腰杆做事,增强号召力,放弃那种人大岗位是虚位,组织上不重用的思想,才能真正干好人大工作。

二、处理好“四个”关系,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

(一)处理好与党委的关系。乡镇人大工作要服从服务于党委工作,开展好乡镇人大工作,离不开党委的领导和支持,既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工作,又不能老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要把基层人大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一是要围绕党委大局,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充分搜集民意、反映民声、维护民利,当好党委参谋和助手。二是要坚持向党委报告工作。经常主动向党委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要求,寻求理解和支持,主动听取党委对人大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工作做到事前报告、事后汇报。三是完成好党委分配工作。

(二)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人大与政府的关系,从法律角度上讲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在党委的领导下,人大与政府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坚决按照镇党委的安排,围绕中心与重点,扎扎实实完成各项任务。消除思想顾虑,走出“监督就是唱对台戏”的误区,大胆开展监督,做到既不越权,又不失职,既要敢于监督,也要善于监督,监督工作要出于公心,以推动工作为目的,意见建议有价值和可操作性,支持乡镇政府有效推进工作。

(三)处理好与法律的关系。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大有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定的遵守与执行的职责。这就告诉我们,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是各级人大当然也包括乡镇人大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方面要严格依法办事。只要是法律赋予的职权,就要敢于去行使。另一方面,严格行使职权又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

(四)处理好人大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乡镇工作事多繁杂,必须学会统筹兼顾,坚持服务大局的原则。处理好本职与中心的工作关系,弹好“钢琴”,统筹兼顾,既要做好党委的中心工作,更要做好人大工作,切实把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镇与服务党委中心工作结合起来。

三、抓好“四项”工作,发挥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职能

一是制订好“一个”年初工作计划。根据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重大决策,紧紧围绕本乡镇工作重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制定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组织、有步骤地逐一抓好落实,使乡镇人大的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二是筹备好“一个”重要会议。组织开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一次的乡镇人代会是法律赋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会前乡镇人大主席团要认真抓好工作调研和筹备。会中要审议好大会的各项议题,保障代表行使好各项职权;会后要抓好宣传和落实。

三是开展好“四项”常规工作。一要认真抓好执法监督工作。切实加强法律监督,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大力督促开展普法活动,推动基层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着力加快依法治镇工作进程。二要认真组织开展好专题调研工作。紧紧抓住关系全乡镇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帮助政府改进工作。三要认真组织开展好代表视察工作。定期组织本辖区县、乡人大代表围绕法律法规的执行、农业生产及发展情况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事关民生环节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视察、调研工作。四要抓好站所评议工作。每年选准两个部门进行评议,通过评议促进作风转变,推进政府工作。利用评议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

四是抓好人大信息工作。抓好人大宣传工作是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有效途径,各乡镇人大主席团要重视人大宣传工作,要及时收集整理工作情况,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形成信息上报县人大,使之成为工作汇报和工作宣传的有效途径。

四、认真落实好“四项”制度,切实增强人大工作实效

制度建设是乡镇人大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镇人大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各自实际,尽快修订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确保乡镇人大工作顺利进行。一是要认真落实好信访工作制度。乡镇人大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途径,解决群众困难的重要手段,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信访工作新机制,及时、依法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要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排查和化解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认真落实好代表活动制度。要按照代表法规定的“便于组织和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对全乡镇的各级人大代表进行混合编组,选好代表小组组长,具体负责小组活动的组织和服务工作。要不断健全活动制度,创新活动形式,完善保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切实提高代表活动质量和效果。三是认真落实代表意见建议督办制度。人代会结束后,尽快将人代会上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后转达乡镇政府,并会同乡镇政府及所属站所召开代表意见、建议交办会,明确承办单位及办理要求。在办理期间,对代表意见集中的问题,要进行跟踪督办,确保代表所提意见建议得到及时有效办理。四是认真落实好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选民意愿,听取选民意见、反映选民呼声的重要渠道。乡镇人大要切实加强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组织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地走访选民,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法律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蔡铭)

6. 如何落实好安徽省乡镇人大工作条例

依法落实

7. 乡镇人大代表视察活动有什么规定

一、代表视察主要围绕法律、法规的实施,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的贯彻执行情况,政府在不同时期内的中心工作,以及群众普遍关心和迫切要求解决的重大问题等,通过视察力求推进政府工作,提高视察效果。
二、代表视察的形式主要有:
(一)、集中视察,每年在人代会召开之前和年度中期分别组织全体代表就地视察;
(二)、代表小组视察,列入代表小组活动计划,每年不少于一次,必要时可邀请主席团人员参加;
(三)、专题视察,由镇人大主席团组织有关代表就特定内容进行视察,视察次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列入人大主席团年度工作计划;
(四)、持证视察,代表个人或相约几位代表联合进行。
三、认真做好视察前的准备工作,根据视察内容,拟定好视察计划,并提前通知代表和被视察单位。
四、被视察单位要热情接待代表视察,实事求是地介绍情况,认真听取代表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五、视察时可以邀请本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也可邀请在本地的上级人大代表参加。
六、视察中,代表不直接处理问题。对视察中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人大主席团交政府及有关单位研究处理。承办单位应在三个月内将办理结果告知人大主席团,并答复代表。

8. 如何做好乡镇人大工作2017年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是最基层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选举乡镇人大代表组成乡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是保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但由于诸多原因,实际工作中,乡镇人大的职责与作用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调查显示,目前乡镇人大工作中依然存在乡镇人大主席作用发挥不够、制度建设不完善、代表活动开展不到位、闭会期间工作基本上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工作缺乏连续性等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乡镇人大工作:

一、摆正心态、增强信心,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

人大工作要有所建树,有所发展,关键要有一支锐意进取、无私奉献,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一些人大主席走上此岗位后,认为组织部门对人大干部重视不够,对此职位不看好,进了人大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政治生涯到了头,产生失落感、寂寞感和空虚感,工作消极、不主动,没有把人大工作抓好、抓出特色来的激情和心态。因而,摆正心态、增强信心至关重要。笔者认为,乡镇人大主席只有通过工作努力赢得尊重,没有谁会喜欢不自信的人,也没有谁会喜欢自暴自弃的人。只有加强自身修养,提升人格魅力,挺直腰杆做事,增强号召力,放弃那种人大岗位是虚位,组织上不重用的思想,才能真正干好人大工作。

二、处理好“四个”关系,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

(一)处理好与党委的关系。乡镇人大工作要服从服务于党委工作,开展好乡镇人大工作,离不开党委的领导和支持,既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工作,又不能老是“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要把基层人大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一是要围绕党委大局,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充分搜集民意、反映民声、维护民利,当好党委参谋和助手。二是要坚持向党委报告工作。经常主动向党委汇报工作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要求,寻求理解和支持,主动听取党委对人大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工作做到事前报告、事后汇报。三是完成好党委分配工作。

(二)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人大与政府的关系,从法律角度上讲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在党委的领导下,人大与政府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坚决按照镇党委的安排,围绕中心与重点,扎扎实实完成各项任务。消除思想顾虑,走出“监督就是唱对台戏”的误区,大胆开展监督,做到既不越权,又不失职,既要敢于监督,也要善于监督,监督工作要出于公心,以推动工作为目的,意见建议有价值和可操作性,支持乡镇政府有效推进工作。

(三)处理好与法律的关系。宪法和法律规定,各级人大有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定的遵守与执行的职责。这就告诉我们,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是各级人大当然也包括乡镇人大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方面要严格依法办事。只要是法律赋予的职权,就要敢于去行使。另一方面,严格行使职权又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范围。

(四)处理好人大工作与中心工作的关系。乡镇工作事多繁杂,必须学会统筹兼顾,坚持服务大局的原则。处理好本职与中心的工作关系,弹好“钢琴”,统筹兼顾,既要做好党委的中心工作,更要做好人大工作,切实把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实施依法治镇与服务党委中心工作结合起来。

三、抓好“四项”工作,发挥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职能

一是制订好“一个”年初工作计划。根据乡镇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和重大决策,紧紧围绕本乡镇工作重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要点,制定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并有组织、有步骤地逐一抓好落实,使乡镇人大的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二是筹备好“一个”重要会议。组织开好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每年一次的乡镇人代会是法律赋予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会前乡镇人大主席团要认真抓好工作调研和筹备。会中要审议好大会的各项议题,保障代表行使好各项职权;会后要抓好宣传和落实。

三是开展好“四项”常规工作。一要认真抓好执法监督工作。切实加强法律监督,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大力督促开展普法活动,推动基层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着力加快依法治镇工作进程。二要认真组织开展好专题调研工作。紧紧抓住关系全乡镇经济建设的重大问题,抓住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活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帮助政府改进工作。三要认真组织开展好代表视察工作。定期组织本辖区县、乡人大代表围绕法律法规的执行、农业生产及发展情况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事关民生环节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视察、调研工作。四要抓好站所评议工作。每年选准两个部门进行评议,通过评议促进作风转变,推进政府工作。利用评议为党委、政府排忧解难。

四是抓好人大信息工作。抓好人大宣传工作是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有效途径,各乡镇人大主席团要重视人大宣传工作,要及时收集整理工作情况,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形成信息上报县人大,使之成为工作汇报和工作宣传的有效途径。

四、认真落实好“四项”制度,切实增强人大工作实效

制度建设是乡镇人大建设的重要内容。乡镇人大要切实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各自实际,尽快修订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确保乡镇人大工作顺利进行。一是要认真落实好信访工作制度。乡镇人大要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途径,解决群众困难的重要手段,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健全信访工作新机制,及时、依法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要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排查和化解矛盾,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重要作用。二是认真落实好代表活动制度。要按照代表法规定的“便于组织和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对全乡镇的各级人大代表进行混合编组,选好代表小组组长,具体负责小组活动的组织和服务工作。要不断健全活动制度,创新活动形式,完善保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切实提高代表活动质量和效果。三是认真落实代表意见建议督办制度。人代会结束后,尽快将人代会上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整理后转达乡镇政府,并会同乡镇政府及所属站所召开代表意见、建议交办会,明确承办单位及办理要求。在办理期间,对代表意见集中的问题,要进行跟踪督办,确保代表所提意见建议得到及时有效办理。四是认真落实好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人大代表联系选民,是法律赋予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是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及时了解选民意愿,听取选民意见、反映选民呼声的重要渠道。乡镇人大要切实加强代表联系选民工作,组织代表定期或不定期地走访选民,了解社情民意、宣传法律和党的方针政策,密切代表与选民的联系,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9. 如何完善县乡人大制度

一、首先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作为基层党委对政权领导的责任,应主要放在制定大政方针政策上,提出目标、任务、指明方向道路上,放在研究宪法法律如何落实本乡镇的方法、步骤上,放在树立人大权威上。
二、党政职能分开。本行政区内重大事项和民众关心热点问题,党委讨论决定后,提请人大讨论通过,人大形成决议后交政府执行。党委要支持人大、政府依法行使各项职权。
三、加强乡镇人大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议在乡镇人大党员中,建立隶属于基层党委的党组织,党组织直接对党委负责。通过党组织活动,模范遵守法律,保证党的重大决策和党推荐人选顺利通过。
四、加强乡镇人大思想建设。自觉接受党的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激发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牢牢树立党的领导和代表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
五、加强人大组织建设。扩大一线人民群众比例;依法设立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主席,同时配备人大秘书或专干。人大干部不兼任行政职责和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专司其职。依法召开代表大会、主席团会议、小组会议,努力提高会议质量,充分行使各项职权。闭会期间,围绕大局,组织代表开展走访、调查、评议等各种有益活动。要想有地位,必须有作为。
六、加强人大作风建设。作风是人大代表的政治生命。人民代表,代表人民。必须密切联系选民群众,倾听人民意见,代表人民利益,反映人民心声,畅通民主渠道。
七、创新选举制度。把选举权真正交给人民群众,扩大人大代表和政府候选人比例,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推进“海选”代表和“直选”乡镇长。
八、创新组织制度。总结地方立法经验,明确乡镇人大主席团在大会期间职权和闭会期间职权,及行使职权程序。确保人大主席团主席、副主席一正两副,并设秘书或专职干部。
九、创新会议会期制度。乡镇人民代表大会改为一年至少两次,在春季秋季召开,每次1至2天;主席团会议至少3个月一次,小组会议至少1个月一次;给代表充分发言机会。
十、完善人大法律规范机制。有行为模式,更要有行为后果;有权必有责;实体与程序并重,增强法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对人大组织制度、会议制度、经费保障等制度不落实的,区别情况给予党纪、政纪、法律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一、依法制定《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完善乡镇人大法律体系,使乡镇人大权力具体化、规范化、程序化
十二、创新法律执行制度,增强法治观念。人大代表、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热点内容
异地离婚法院起诉 发布:2025-05-18 01:12:18 浏览:354
行政诉讼法试行日期 发布:2025-05-18 01:12:07 浏览:428
机修业条例 发布:2025-05-18 01:00:55 浏览:557
法律责任调查员是做什么啊 发布:2025-05-18 01:00:21 浏览:400
法治进行时吸毒富家女 发布:2025-05-18 00:47:17 浏览:484
遗嘱信托立法 发布:2025-05-18 00:41:08 浏览:737
劳动法旷工怎么处理 发布:2025-05-18 00:36:43 浏览:493
劳动法主动辞职的补偿 发布:2025-05-18 00:28:45 浏览:725
中英法学院 发布:2025-05-18 00:28:43 浏览:956
劳动法一个月上几天班 发布:2025-05-18 00:27:23 浏览: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