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池规章制度
❶ 游泳池多久换一次水有没有规定
法律分析: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一般取决于各个经营场所定制的规章制度。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游泳场所卫生规范》 第十一条 人工游泳场所应当制订以下操作规程:
(一)池水循环、净化、补充、消毒操作规程。
(二)浸脚消毒池水更换消毒操作规程。
(三)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操作规程。
(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规程。
(五)池水循环净化设备维护、污水处理排放等操作规程。
❷ 在游泳馆应该怎样
游多长时间比较安全
皮肤对寒冷的刺激一般有3个反应期。一是入水后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肤色苍白。二是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流扩张,皮肤由苍白色转呈浅红色,皮肤由冷转暖。三是停留过久,当身体会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现象时,就已到了游泳的禁忌期,应及时出水。一次游泳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个小时,如果感觉到心慌脱水或者体力不支,应立即上岸休息。
游泳时哪些纪律要遵守
青少年尤其是儿童在游泳池游泳时,一定要有家长或专职的管理人员看管,而且最好在浅水区游泳,尽量不要去深水区。在水中要遵守纪律,不要跳水,游泳池内的水深还达不到跳水的标准。此外,不要在水中打打闹闹,要听从大人或管理人员的指挥。深水区不要潜泳,潜泳时上面的人看不到,很容易发生危险。在池边不可推人下水,以免撞到他人或撞到池边受伤,水池中不可将他人压入水中不放,以免因呛水而窒息。万一溺水千万不要惊慌,手不要抓,脚也不要乱蹬,否则只会加速下沉的速度。最好溺水者能够放松自己,尽可能地让头部露出水面。若发现有人溺水应即刻呼救,不可贸然下水施救。
泳后卫生
游泳时,池水会进入口腔,一些病菌也随之而入,游泳后应该及时刷刷牙,漱漱口再吃东西。池水中的氯会损伤头发,导致发质枯黄、干涩,所以游泳后一定要仔细洗头。泳池里的氯制剂也容易刺激皮肤,所以游泳后应及时冲洗干净。
游泳前的准备
下水前需要做一些准备活动:弯弯腰、踢踢腿,让身体充分活动开,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身体,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等现象。
游泳装备
泳镜,用来保护眼睛;泳帽,用来保护头发;泳衣、泳裤,防止进水后变“透明”而走光;还有鼻夹、耳塞等,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游泳者还可在泳前自备拖鞋,浴巾等物品。
游泳时抽筋了怎么办
游泳时如果发生抽筋,离岸很近的话应立即出水,到岸上进行按摩;如果离岸较远,可以采取仰泳姿势,仰浮在水面上尽量对抽筋的肢体进行牵引,按摩以求缓解;如果不会游泳,应大声呼叫救生员或者求救于其他人员,尽快脱离水域。
游泳馆内如何防滑
游泳后头部血压会比较高,脚发软,上岸前应该在水中泡一会儿、缓一缓,上下水池一定要扶着扶梯。切忌在岸边嬉戏、打闹、奔跑。
这些情况下不宜游泳
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皮肤病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酒后、饱食或者饥饿状态下、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女性经期不宜游泳。
怎样选择游泳馆
合格的游泳场所必须符合下列要求:有合格的救生员持证上岗;齐全的救生设备;完备的规章制度;医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