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规百科 » 农村五保供养条例释义

农村五保供养条例释义

发布时间: 2021-01-26 20:59:01

①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释义 电子版 五保户生前死后的财产分配问题

哈哈,是这本书吧,需电子的,加一下俺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释义》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回部编 页数:265 出版日期答:2006.07

简介:本书内容包括该条例的总则,供养对象及相关的法律。
ISBN:7-5087-1011-8

② 2017年五保户新政策规定

根据《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六条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第七条规定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应当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因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对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

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批准给予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申请人的家庭状况和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核实。

必要时,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进行复核。申请人、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应当配合、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八条规定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不再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村民委员会或者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

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死亡,丧葬事宜办理完毕后,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书》。

(2)农村五保供养条例释义扩展阅读:

农村五保供养包括下列供养内容:

1、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2、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3、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4、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5、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③ 农村社会保障“五保”制度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1.五保的来历 :古代户籍制度。百姓以五户为伍而相保,故名"五保"。 特别是到了宋王专安石变法,于熙宁三属年实行保甲制,十家相保,一人为长,相互检察;五保为一大保。 2.社会主义农村社会的五保:新中国成立后合作化的农村,对无依无靠无劳动能力的人实行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以及儿童保教﹑老人死后保葬的制度,简称为"五保"。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也弘扬了中华民族的道德情操。

④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释义的图书目录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条文释义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供养对多
第三章供养内容
第四章供养形式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关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财产问题的补充说叽
附录
一、《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修订前后对照表
二、立法说明,
三、相关法褂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节选)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节选)
(四)忡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节选)
(五)忡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节选)
(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节选)
(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节选)
(九)帅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节选)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节选)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节选)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选)
(十三)帅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立法解释
(十四)忡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节选)
四、有关文件
(一)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节选)
(三)帅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
(四)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意见的通知
(五)民政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好农村五保障供养工作的通知
(六)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七)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暂行办法
(八)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对老年服务和机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
(九)民政部关于支持社会力量的兴办社会福利机构的意见
(十)民政部关于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
(十一)民政部 卫生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求助的意见
(十二)民政部 卫生部 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医疗求助工作的通知
(十三)民政部 财政部 国家统计局对《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第三条第一款中“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解释的通知

⑤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释义的内容简介

配合条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帮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农专村五保供养服务属机构、村民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各界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条例的立法原意和精神实质,由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法劳动杜合保障法制司、财政部社会保障司组织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共同编写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释义》。本书对条例中的有关概念和条文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财产处理进行了补充说明。同时,还收录了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以备查阅。由于编写时间仓促,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⑥ 农村五保供养条例

原则上不能申请,其子属于法定赡养人,理应承担赡养义务。如果其子收入无保障,无赡养能力,可以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认定为五保户。一般农村五保理解为无子女,无配偶,无经济来源的人员。

⑦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的条例内容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本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第三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开展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第四条 国家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供捐助和服务。
第五条 国家对在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供养对象
第六条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第七条 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应当由村民本人向村民委员会提出申请;因年幼或者智力残疾无法表达意愿的,由村民小组或者其他村民代为提出申请。经村民委员会民主评议,对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在本村范围内公告;无重大异议的,由村民委员会将评议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评议意见之日起20日内提出审核意见,并将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审核意见和有关材料之日起20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对批准给予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发给《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申请人的家庭状况和经济条件进行调查核实;必要时,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进行复核。申请人、有关组织或者个人应当配合、接受调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第八条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不再符合本条例第六条规定条件的,村民委员会或者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并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书》。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死亡,丧葬事宜办理完毕后,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向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报告,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核准后,核销其《农村五保供养证书》。
第三章供养内容
第九条 农村五保供养包括下列供养内容:
(一)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四)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五)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未满16周岁或者已满16周岁仍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保障他们依法接受义务教育所需费用。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疾病治疗,应当与当地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
第十条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调整。
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可以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区域内公布执行,也可以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
国务院民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制定工作的指导。
第十一条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有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的地方,可以从农村集体经营等收入中安排资金,用于补助和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将承包土地交由他人代耕的,其收益归该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所有。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在资金上给予适当补助。
农村五保供养资金,应当专门用于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生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截留或者私分。
第四章供养形式
第十二条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在当地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
第十三条 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供养服务;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提供照料,也可以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有关供养服务。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县级人民政府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为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设备、管理资金,并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
第十五条 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民主管理和服务管理制度。
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应当经过必要的培训。
第十六条 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可以开展以改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生活条件为目的的农副业生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对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开展农副业生产给予必要的扶持。
第十七条 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与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签订供养服务协议,保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符合要求的供养。
村民委员会可以委托村民对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照料。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制度,并负责督促实施。
第十九条 财政部门应当按时足额拨付农村五保供养资金,确保资金到位,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
审计机关应当依法加强对农村五保供养资金使用情况的审计。
第二十条 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申请条件、程序、民主评议情况以及农村五保供养的标准和资金使用情况等,应当向社会公告,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一条 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应当遵守治安、消防、卫生、财务会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向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符合要求的供养服务,并接受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村民不予批准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或者对不符合农村五保供养条件的村民批准其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的;
(二)贪污、挪用、截留、私分农村五保供养款物的;
(三)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的。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村民委员会组成人员贪污、挪用、截留农村五保供养款物的,依法予以罢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私分、挪用、截留农村五保供养款物的,予以辞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提供的供养服务不符合要求的,由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有权终止供养服务协议;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 《农村五保供养证书》由国务院民政部门规定式样,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监制。
第二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1994年1月23日国务院发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同时废止。

⑧ 农村的五保户是什么意思怎么还有共养和散养

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
(三)无生活来源的。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所谓五保,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保吃、保穿、保医、保住、保葬(孤儿为保教)

供养形式:在当地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的集中供养和在家的分散供养。

《农村五保户供养条例》(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相关规定:
第六条 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
第九条 农村五保供养包括下列供养内容:
(一)供给粮油、副食品和生活用燃料;
(二)供给服装、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钱;
(三)提供符合基本居住条件的住房;
(四)提供疾病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
(五)办理丧葬事宜。
第十二条 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在当地的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也可以在家分散供养。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自行选择供养形式。
第十三条 集中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供养服务;分散供养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可以由村民委员会提供照料,也可以由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提供有关供养服务。

⑨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释义的介绍

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释义 简介:本书对条例中有关概念和条文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对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财产处理进行了补充说明,同时还收录了与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热点内容
寿县人民政府法律服务 发布:2025-07-07 21:45:30 浏览:650
公务员必学法律知识 发布:2025-07-07 21:30:58 浏览:200
公司扣工资劳动法 发布:2025-07-07 21:29:55 浏览:626
盘锦律师排行 发布:2025-07-07 21:26:57 浏览:911
读书与道德的名言 发布:2025-07-07 21:11:57 浏览:701
司法拍卖机动车的流程 发布:2025-07-07 21:10:48 浏览:675
法律服务所是做什么的 发布:2025-07-07 21:09:12 浏览:336
申请法学双学位 发布:2025-07-07 21:03:30 浏览:208
2010年民事诉讼法 发布:2025-07-05 18:21:14 浏览:133
行政处罚与刑法 发布:2025-07-05 16:48:45 浏览: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