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间房屋抵押合同有法律效力么

民间房屋抵押合同有法律效力么

发布时间: 2021-02-05 07:19:56

1. 房屋抵押合同与房子实物平方不符合有法律效力

我国实行的是不动产登记制度,房屋面积以产权证登记为准。抵押合同与房屋实物面积不符合,应当以房屋实物面积为准。

2. 民间借款合同,并注明由房产抵押,但没有经过房管所登记,那样的抵押合同在法律上是否有效

抵押合同无效,因为根据《担保法》的有关规定不动产的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所以未经过登记的抵押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一条 抵押物登记及其效力

当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二条 抵押物登记机关

办理抵押物登记的部门如下:

(一)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为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管理部门;

(二)以城市房地产或者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

(三)以林木抵押的,为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

(四)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为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

(五)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为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2)民间房屋抵押合同有法律效力么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关于抵押合同的规定:

第三十九条 抵押合同内容

抵押合同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担保的主债权种类、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抵押物的名称、数量、质量、状况、所在地、所有权权属或者使用权权属;

(四)抵押担保的范围;

(五)当事人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抵押合同不完全具备前款规定内容的,可以补正。

第四十条 抵押合同的禁止

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权人和抵押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时,抵押物的所有权转移为债权人所有。

第四十四条 办理抵押物登记应提交的文件

办理抵押物登记,应当向登记部门提供下列文件或者其复印件:

(一)主合同和抵押合同;

(二)抵押物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

3. 我俩私下签订房产抵押合同有法律效应吗满意另送高分!

未经登记的话,合同不具备法律效应。
我国在房地产抵押登记的问题上专采取的是抵押生效的原则属,也就是说房地产抵押登记作为房地产抵押权成立的条件,未经登记的,房地产抵押权不得设立。
【案情简介】
2007年12月,杨某因资金周转困难,以自己价值30万元的房屋作抵押,向王某借款12万元,借款期限为6个月,但双方并未将房屋进行抵押登记,王某仅要求杨某将用以抵押的房屋产权证书交由其保管。半年后,杨某无力还债,王某遂诉至法院,要求实现其对该房屋的抵押权。
【法院判决】
法院经审理认为:虽然王某与杨某签订借款合同约定由房屋作为债权的抵押,但因该房屋未进行抵押登记,王某的抵押权并未设立。故王某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法院不予支持。
律师点评】
房屋抵押不进行登记,实际上等于未设立抵押。而由于房屋产权证书可以挂失,故本案中债权人王某保管被抵押房屋产权证书的做法,并不能有效防止抵押人将房屋进行二次抵押。

4. 民间借贷用房屋合同作抵押是否受法律保护

受保护。但是房屋抵押必须去房产管理部门做抵押登记才行,没做抵押登记也是有效的,只不过没有优先受偿权。

5. 共有房屋,其中一人签署房屋抵押协议有法律效力吗

按照我国物权法及其有关规定,房产的抵押是要依法进行登记才生效的,因此,版签订房产抵押协议本身是不能产权生抵押权的法律效力的。不过,抵押协议也有合同的约束力,受合同法的保护,如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权利义务关系,双方还是要受合同约束的。

6. 私人签订房屋抵押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所谓合同的效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合同的法律效力。合同生效专是法律对当事人合意的属肯定评价,发生了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因此,合同的效力,即当事人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发生。抵押合同在当事人就抵押事项达成合意时成立,但并不立即生效。只有待办理抵押登记时,合同方生效。首先,从法理上讲,房地产抵押合同仅是当事人之间就抵押物设定抵押权的债权债务合同,其成立乃至生效时,抵押权尚未产生,订立抵押合同,属于一种债权行为。抵押合同的履行,即抵押人实际设立抵押权予以抵押登记,才是物权的行为;其次,国家在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时,对违反国家规定的强制性、禁止性规范的抵押登记予以坚决的否定,即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真实、一致,也不能承认其法律效力,而只对符合法律要求的抵押才予以设立登记,才承认其法律效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四十一条【抵押物登记及其效力】当事人以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合同的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

7. 房屋抵押合同的效力怎么确定

房屋抵押合同的效力认定
所谓合同的效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合同的法律效力。合同生效是法律对当事人合意的肯定评价,发生了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因此,合同的效力,即当事人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发生。
抵押合同的效力,即指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约定设立的抵押权的成立。抵押权是合同双方预期的法律效果。在合同生效前,它虽由合同约定,但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实际存在。只有在办理抵押登记之后,抵押权才从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由于合同的成立时间与生效时间往往一致,因此长期以来,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司法实践中并不严格区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认为合同成立即为生效;违反法律要求的合同为无效合同或可撤销合同。对《担保法》第41条的误解即根源于此。新颁布实施的《合同法》则第一次从立法上明确区分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合同法》第25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第44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由此,合同的成立时间为承诺生效之时,即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之时;合同的生效时间,多数情况下,与合同的成立时间一致,但法律、行政法规要求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按照其规定。合同成立与生效的明确区分,将有利于人们走出“违反法律要求的合同,一律为无效合同”的误区,同时也有利于对合同中无过错一方的保护,维护交易安全。
依据《合同法》第25条、第44条及《担保法》第41条的规定,抵押合同在当事人就抵押事项达成合意时成立,但并不立即生效。只有待到办理抵押登记时,合同方生效。生效,体现了法律对抵押双方合意的认可。登记这种物权公示手段作为抵押合同的生效要件,也体现了法律对第三人的保护力度和法律的价值取向。
《合同法》第44条“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生效时,依照其规定。”而《担保法》第41条规定“当事人以本法第42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依上述法律规定,法定抵押合同应自办理抵押登记之日起生效。如此规定所直接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当债务人或第三人提供财产并与债权人签定抵押合同之后却又拒绝协助债权人办理抵押登记时,债权人不能依据合同要求对方履行登记义务。因为根据《担保法》的规定,抵押合同未登记还没有生效,当然也不能依合同要求对方履行义务。显然,这对债权人是不公平的。虽然债权人还可以通过追究对方缔约过失责任以弥补损失。但通过追究缔约过失责任,债权人得到的充其量只是主张赔偿损失的债的保护(提供抵押人为其他第三人时),甚至连债的保护都得不到(提供抵押人为债务人时);倘若依据合同生效来处理,债权人则可以要求对方依合同履行协助登记之义务,从而实现抵押权,得到物权之保护。显然,后者于债权人更有利,也更符合公平、合理的理念。
结合《合同法》以及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担保合同无效的原因有以下几条:(1)因担保人主体资格、权利能力等方面的欠缺导致的合同无效。例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企业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国家机关,以公益单位、社会团体违法提供的担保。(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强制性规定的担保,主要是担保物不合格导致的合同无效。如以法律禁止流通的财产或不可转让的财产设定担保,或以被法院依法查封、扣押的财产设定的担保等。以法律明确规定不得设立抵押的财产设立抵押,因其违法而无效。(3)越权代表行为导致的合同无效。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第11条规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担保合同,若相对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越权,该担保合同无效。若对仅因抵押合同应登记而未登记就视该合同为无效,显然不符合无效合同设立的目的。在以往的司法实践中,因未能正确区分抵押合同的成立与生效,从而将大量的抵押合同不成立问题作为无效抵押合同对待,混淆了合同无效后的责任与合同不成立的责任;亦有将一些已经成立但不具备生效要件的抵押合同都作为无效抵押合同对待,消灭了大量本不该消灭的交易。因为一些已经成立但不具备生效要件的抵押合同若生效要件得到补充或满足,则可变为有效合同。

8. 个人签订的房屋抵押合同有法律效力吗如果借款到期还不上借款,我有权收回他所抵押的房屋吗

只要没有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合同就是有效的,涉及房屋抵押借款的,应当办理回抵押登记。在借款到期后,你答是有权通过拍卖变卖等方式实行抵押权,你在变现款中优先受偿。如果双方为此发生争议,可以协议解决纠纷的方式,可以约定仲裁解决,如果能够达成仲裁解决纠纷协议,可以向合同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不能达成协议,就直接到法院起诉解决纠纷。

热点内容
对法治工作关注的问题 发布:2025-10-03 01:31:44 浏览:83
合同法知识架构 发布:2025-10-03 01:30:49 浏览:711
婚姻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第二条 发布:2025-10-03 01:03:00 浏览:441
律师尽调清单 发布:2025-10-03 00:36:18 浏览:461
问责条例宣讲稿 发布:2025-10-03 00:33:52 浏览:629
法律自我救助免除责任 发布:2025-10-03 00:33:08 浏览:766
旌德法院法官 发布:2025-10-03 00:32:15 浏览:649
阅读劳动法心得 发布:2025-10-03 00:14:18 浏览:319
人大法工委对劳动合同法的答复 发布:2025-10-02 23:59:50 浏览:745
道德管理的内容 发布:2025-10-02 23:58:10 浏览: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