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执行

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执行

发布时间: 2021-02-27 13:02:12

Ⅰ 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吗

调解协议不一定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要让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需完成专司法确认程序。
司法属确认程序是司法机关通过确定性的法律规则和强制性的国家权力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使经确认的调解协议获得强制执行力。根据《人民调解法》、最高院颁布的《关于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程序的若干规定》以及《民事诉讼法》关于司法确认程序的规定,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的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30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同样,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与最高人民法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在全国部分地区开展建立保险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了保险纠纷“诉调对接”的方式。试点地区法院采用立案前委派调解、立案后委托调解等方式,引导当事人通过保险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高效、低成本的解决纠纷。保险纠纷当事人经调解组织、调解员主持调解达成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可申请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确认其效力。经法院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

Ⅱ 调解协议书具有法律效力吗

调解协议书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签字后,一般有法律效力内了。
《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Ⅲ 调解书生效后的法律效力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调解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与生效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诉讼结束,当事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再行起诉。

2、一审的调解协议或调解书发生效力后,当事人不得上诉。

3、当事人在诉讼中争议的法律关系中的争议归于消灭,当事人之间实体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依调解协议的内容予以确定。

4.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当负有履行调解书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未按调解书履行义务时,权利人可以根据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具体规定如下:

1、第四十九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2、第九十七条调解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诉讼请求、案件的事实和调解结果。

调解书由审 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3、第九十九条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

4、第二百三十六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3)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执行扩展阅读

调解书主要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一、首部,依次写明下列事项:

(一)标题和编号,标题写明“调解书”,并在其右下方写明文书的编号。

(二)申请人栏内写明申请人的名称、姓名和地址;有代理人的写明代理人的姓名、单位和地址等。

(三)在被申请人栏内,写明被申请人名称、姓名和地址;有代理人的,写明代理人的姓名、单位和地址等。

二、正文,依次写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和发生的争议事项,以及双方当事人的仲裁或调解要求。

(二)仲裁员的选定及其工作情况和结果即“XX仲裁委员会根据合同的仲裁条款受理了本案,组成以XXX为首席仲裁员,XXX和XXX为仲裁员的仲裁庭,(或组成以XXX为独任仲裁员的仲裁庭)经当事人双方同意,由仲裁庭进行了庭前调解。通过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三)争议双方当事人之间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

(四)调解费金额的分担。

三、尾部,依次写明;

(一)调解书份数及分持情况;

(二)仲裁员、秘书签名,仲裁委员会盖章;

(三)制作调解书的日期和地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Ⅳ 调解协议的执行效力可否及于自愿加入的案外人

【案情】 张兰借给魏亮10万元,因魏亮在约定期限内未能履行给付,张兰诉至法院,要求被告魏亮给付借款万元及利息。法院受理后,被告魏亮主动要求法院对案件进行调解,案外人魏岩(魏亮之哥)主动参与进来,经双方协商,原告张兰与被告魏亮及案外人魏岩达成如下协议:1、借款10万元由魏亮和魏岩共同负责清偿。2、原告放弃对利息的要求。调解协议生效后魏亮及魏岩均未履行义务,故张兰向法院申请执行。 【争议】 由于本案中调解协议中有案外人履行义务的条款,该调解协议可否强制执行,及申请执行人张兰应以魏亮还是魏岩为被执行人向法院申请执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 第一种意见认为,在诉讼过程中达成和调解协议是三名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具有合法性,符合民事诉讼法关于申请执行的法律依据的相关规定,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由于张兰在诉讼程序中,经法院调解,同意了案外人魏岩对该笔借款的偿还,属于部分债权债务的转让,形成了新的契约,经法院的审查确认,因此张兰可以以魏亮及魏岩为被执行人申请执行。 第二意见认为,该案在诉讼过程中由于有案外人的加入,因此对和解协议的效力是否及于该案外人应予以考虑,案外人魏岩不履行该调解协议时,张兰可以依据该调解协议申请执行,但被执行人也只能为魏亮一人。 【评析】 笔者同意第一种意见,首先在本案在调解协议可否强制执行,应看调解协议是否合法。 一、调解协议的合法性 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特色的一项制度,它也是目前我国法院运用最多的一种处理民事诉讼的结案方式,同时也是鼓励法官在实际审理案件中应用的一种结案方式,对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纠纷矛盾有良好的作用。诉讼调解是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调,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了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破产还债程序外,只要不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没有违反法律禁止性、限制性规定及损害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均可由当事人达成协议,法院予以确认。从性质上讲,在诉讼过程中当事人达成的调解协议,是当事人对解决他们之间矛盾和争议的合意,具有契约的性质。调解协议的内容本身是协议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本案中,张兰、魏亮与案外人魏岩之间达成的协议,其内容是三方的合意,即三方订立的契约,又因为该协议是在诉讼中调解形成的并经法院确认,从而转化为法院的有效的法律文书形式。 二、调解协议的效力 民事调解协议的效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当事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效力。民事调解协议表明双方当事人对曾经发生争议的民事法律关系已取得共识,并得到法院的确认,原先争议的法律关系演变为无争议的法律关系。 2、结束诉讼的效力。当事人不得以同一吊带裤和理由向人民法院再行起诉,这是程序上的效力。调解协议是当事人根据自愿、合法原则,充分协商达成的,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送达前,允许协议当事人反悔。当事人有充分的时间考虑协议内容是否合意,因而不存在上诉的问题。 3、强制执行效力。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当具有履行调解协议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未按调解书履行义务时,权利人可以持调解书,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本案中当事人及案外人之间达成的调解协议完全没有违反法律规定,案外人与被告之间达成了债权债务的部分转移,且原告同意。三方当事人达成的协议是三方的合意,虽然案外人不是本案原、被告,亦不是第三人,但系其自愿参加进来,因此法院不应反对,应予确认,经法院确认后该协议被赋予了法律效力。 三、执行效力的范围——可否及于案外人 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调解书赋予了强制执行的效力,权利人可以申请法院执行。没有案外人参加的调解协议,被执行人即是履行义务的一方,本案中由于案外人魏岩的加入,成为了履行义务的一方。其是否可以成为本案的被执行人?笔者认为,由于该调解协议是三方当事人共同协商达成的合意,原告作为债权的所有人同意被告与案外人对该债权的共同偿还,对债权的部分转让予以同意,因而形成了新的契约,该契约经法院确认形成了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调解书,因而原告张兰可以以案外人魏岩为被执行人申请执行,魏岩应依照协议履行,否则法院可依调解协议内容执行案外人魏岩。

Ⅳ 根据民诉司法解释151条的规定,调解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如若债务人不履行,是否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五十一条 规定回:根答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八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的,经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应当记入笔录或者将调解协议附卷,并由当事人、审判人员、书记员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前款规定情形,当事人请求制作调解书的,人民法院审查确认后可以制作调解书送交当事人。当事人拒收调解书的,不影响调解协议的效力。
2、这条规定的意思就是,当事人各方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发生法律效力的,这份调解协议才有法律效力。怎么体现双方同意?就是法院制作调解协议时,在调解协议的最后一段,都有一段话:双方当事人一致同意在调解协议上签名或者盖章后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调解协议上有这段话,这份调解协议就是有效的,如果没有这段话,这份调解协议就是无效的。

Ⅵ 司法所调解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司法所调解是以人民调解形式完成,制作的人民调解协议书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但没有经过司法确认前还不具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人民调解协议书经过法院的司法确认后,则承裁了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人民调解协议书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纠纷当事人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对纠纷的解决自愿达成一致意见的意思表示。其中"纠纷简要情况"栏应当载明纠纷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协议"栏应载明各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写清履行协议的时间、地点和期限,当事人签字按手印,调解人签字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第1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
一、凡是符合下列四个条件的人民调解协议,也就具有民事合同性质:
1.主持调解的必须是人民调解委员会;
2.调解协议必须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
3.调解协议的形式是书面协议;
4.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
二、《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第35条规定:"调解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双方当事人基本情况;
(二)纠纷简要事实、争议事项及双方责任;
(三)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四)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
(五)当事人签名,调解主持人签名,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六)调解协议由纠纷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

Ⅶ 人民调解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强制力

就楼主的问题,试探答复如下:
人民调解协议书一旦达成、并经当事人签署,即具有民事合同的性质,对于签署调解协议书的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但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如果一方不履行该调解协议,另一方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而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告诉楼主,法律依据如下(因楼主没有讲清楚使劳动争议,还是雇佣关系的民事争议,故分别叙述):
1.如果是民事争议(雇佣关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指的就是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第二条“当事人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对方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指的就是没有法律强制力,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只能向法院起诉,由法院来审判,形成具有法律强制效力的民事判决书或者民事调解书。
2.如果是劳动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第十四条第一款“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
第二款“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指的就是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第十五条“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仲裁。”指的就是没有法律强制力,不能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而只能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仲裁机构的仲裁裁决书具有法律强制力,而其他机构(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会委员会等)的调解协议,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与对当事人的约束力不相同),是国家司法制度强制性所决定的,就是要维护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的裁判文书的法律强制效力,而其他文书,则不具有法律强制力——不能据此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则必须向法院起诉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建议楼主,尽早起诉(或者申请仲裁)!
祝依法维权成功!

Ⅷ 调解所签的调解协议书有法律效力吗

调解书只要内容不违法,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签字后具有法律效力。回
最高人民法院、答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中: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各级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人民法庭,要认真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对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反悔而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按照该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准确认定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
凡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具有无效、可撤销或者变更法定事由的,应当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并以此作为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依据,通过法院的裁判维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Ⅸ 和解协议有无法律效力,调解协议有法律效力对吗

执行和解,是指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就执行标的的一部或全部,自愿协商达成如何执行的协议。
对执行和解协议的效力,有的学者认为“执行和解协议不具有法律效力”,理由是执行和解协议是当事人之间自行和解的结果,

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仍要按原法律文书执行,只有原法律文书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约束力。

签订协议书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达成和解,至于和解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在法律上是有明确规定的。双方在自愿的情形下签订的协议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是,大家在签订协议书的时候也要看清和写明协议书的基本内容,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

《调解协议》与《民事调解书》不同。调解协议系案件各当事人自行判断各方利益后,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达成的协议,提交给法院,法院据《调解协议》制作《民事调解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89条的规定,法院调解书的内容包括以下三项:

一是诉讼请求。即原告向被告提出的实体权利请求。

如果被告向原告提出反诉的,调解书中也应当列明。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还应当写明第三人的主张和理由。

二是案件事实。即当事人之间有关民事权利义务争议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和双方争执的问题。

三是调解结果。即当事人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的内容,其中包括诉讼费用的负担。

拓展资料:

和解协议,是指债务人与债权人会议之间就债务清偿、避免破产清算所达成的书面契约。和解程序开始后,为达成和解协议,债务人须向债权人会议提交和解协议草案,供其审査讨论。

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和解协议,交法院裁定是否认可。法院裁定认可后,发布公告,中止破产程序。和解协议自公吿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通常,和解协议包括对债务人减免清偿债务的数额,债务清偿期限,清偿方式,债务清偿的担保等内容。

由债务人提出草案、债权人会议表决通过、法院认可的关于清偿债务的协议。债务人提交的和解协议草案的内容应当包括:清偿债务的财产来源;清偿债务的办法;清偿债务的期限等。

1.双方债务纠纷的情况、金额。

2.债务人承认的债务事实。

3.债务人偿付债务的期限与金额。

4.债务支付的优惠。

5.延迟付款的后果。

6.双方签字、生效。

Ⅹ 人民调解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调解书只要内容不违法,是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都具有法律效力。
最高版人民法院、权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中:依法确认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各级人民法院特别是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的人民法庭,要认真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对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达成的调解协议,一方当事人反悔而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按照该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准确认定调解协议的性质和效力。
凡调解协议的内容是双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及社会公共利益,不具有无效、可撤销或者变更法定事由的,应当确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并以此作为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依据,通过法院的裁判维护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热点内容
山东省网络法律知识竞赛答案 发布:2025-09-28 18:30:30 浏览:996
国际经济法学排名 发布:2025-09-28 18:22:28 浏览:930
道德与幸福的论文 发布:2025-09-28 18:03:38 浏览:448
劳动法结合公法和私法 发布:2025-09-28 17:59:07 浏览:259
尖扎法院 发布:2025-09-28 17:26:23 浏览:281
百度搜索2015年劳动合同法 发布:2025-09-28 17:25:38 浏览:824
超帅的法官 发布:2025-09-28 17:09:09 浏览:476
职业道德考核材料 发布:2025-09-28 16:59:56 浏览:619
2017年法律知识考试 发布:2025-09-28 16:53:26 浏览:404
劳动法第六十条 发布:2025-09-28 16:53:26 浏览: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