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虚控公司法律责任

虚控公司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1-02-27 19:48:44

1. 公司的法人承担什么责任

依照公司法相关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已认缴出资为限,承担有限责任。也版就是权说如果公司法人是公司股东之一,且认缴出资并持有公司部分股权时,当公司出现债务的情况,只要履行完出资义务后,就不会承担其他责任。反之,则应当在未缴足数额范围内承担有限责任。需要强调的是,个人独资公司的法人,如果不能证明自己和公司财务区分,出现自己挣钱,自己拿钱。而没有单独制作财务报表的情况时,当公司出现债务法人应当承担相关责任。

2. 实际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

实际控制人和法定代表人的法律责任如下:

1、实际控制人是指虽不是公司的股东,但通过投资关系、协议或者其他安排,能够实际支配公司行为的人。

简而言之,实际控制人就是实际控制上市公司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行使的表决权;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三十。

2、法定代表人是指依法代表法人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主要负责人(如:工厂的厂长、公司的董事长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法人由其法定代表人进行诉讼;其他组织由其主要负责人进行诉讼。法定代表人有权直接代表本单位向人民法院起诉和应诉,其所进行的诉讼行为,就是本单位(或法人)的诉讼行为,直接对本单位(或法人)发生法律效力

资料拓展:

实际控制人的规定散见于《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两个交易所的《股票上市规则》、《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指引》等文件。归结而言,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被认定为实际控制人:

1、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超过该公司股东名册中持股数量最多的股东行使的表决权;

2、单独或者联合控制一个公司的股份、表决权达到或者超过百分之三十;

3、通过单独或者联合控制的表决权能够决定一个公司董事会半数以上成员当选的;

4、能够决定一个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

5、有关部门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某一主体事实上能对公司的行为实施控制的其他情形。

资料来源:网络实际控制人



3. 我是被公司虚设的实际控股人,如果公司出事儿了我会担责吗

有可能担责来,看具体案件自,你不参与公司经营的话,无论是法人还是什么实际控股人,你不是,就不要挂名。
法定代表人民事纠纷作为公司诉讼代表出席,情节严重涉及刑事犯罪的,可能会追究实际出资人的责任。法定代表人与实际出资人之间如因代持股协议发生争议则单独处理。

4. 在我国,“空壳公司“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根据《公司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空壳公司”的民事责任主体主要是公司的股东(包括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同时还包括未尽到法律义务的公司董事、高管人员、实际控制人、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中介服务机构,此外还包括垫资设立公司的第三人。
一般来讲,股东是出资的主体,理应承担“空壳公司”出资不实以及抽逃出资的责任,但是,法律同时赋予公司董事、高管人员、实际控制人、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中介服务机构诚实、勤勉尽职的法律义务,违反了此项义务,即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公司法》第二百零八条的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因其出具的评估结果、验资或者验证证明不实,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除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外,在其评估或者证明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规定,股东在公司增资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法起诉的股东、债权人,请求未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义务而使出资未缴足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债权人请求抽逃出资的股东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协助抽逃出资的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而垫资设立公司的第三人,也可因协助股东抽逃出资,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构成民事责任的主体。

5. 有限责任公司出现法律问题情况下,是实际控制负担责任还是法人谢谢

民事责任的话按持有股份比例承担。如果是刑事责任需要抓捕的话,那就是抓实际责任人和法人,不和股份比例挂钩。

6. 公司意图骗保承担的法律责任

认识“骗保”一词
什么才是真正的骗保呢?《刑法》中对“骗保”做了明确的规定:1、编造虚假原因
编造虚假原因的意思是事故发生后,为了获取保险金将事故谎称为虚假的原因。比如某人酒驾、无证驾驶,依法车损险,意外险不赔,为获取保险金家人谎称为有驾照未酒驾的他人是驾车司机。
2、夸大损失程度
夸大损失的程度是指事故发生后,为了获取保险金或更多保险金夸大损失。比如某人患了呼吸暂停综合征住院,但血氧值未达到理赔标准,依据合同不予赔偿,但申请理赔时篡改病历将指标修改至重疾标准试图获取赔偿。
3、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
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是指故意杀害、伤残被保险人、或者故意让被保险人染病。比如本案中何某制造自杀的假象时,如造成了真实的自身伤残,并申请保险金的情况。
除此之外,投保人逆选择、代理人销售误导、保险公司收益低、保险公司拒赔等情况均不属于“骗保”范畴。
科普点二:
清楚骗保的后果
根据《刑法》,如果骗保,将受到双处罚加一追责,杜绝了通过保险诈骗犯罪获利的可能。第一处罚:人身监禁;第二处罚:罚金;追偿责任:诈骗所得依法需归还。
刑法在保险诈骗罪中约定的罚金范围高于保险诈骗所得范围,且即使处罚罚金也仍未免除犯罪嫌疑人依法归还诈骗所得的义务。
科普点三:
是否可以免罪?
根据《刑法》,保险诈骗超过3000元未达1万元的,不适用保险诈骗罪,但可以适用诈骗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其中,“数额较大”的标准是人民币3000元。
那么3000元以下是否就可以随意骗保了呢?《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所以,只要是骗保行为就可能会依法受到处罚。

7. 控股公司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共同点是:
(1)股东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无论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还是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有限责任”的范围,都是以股东公司的投资额为限。
(2)股东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是分离的,股东将财产投资公司后,该财产即构成公司的财产,股东不再直接控制和支配这部分财产。同时,公司的财产与股东没有投资到公司的其他财产是没有关系的,即使公司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股东也只以其对公司的投资额承担责任,不再承担其他的责任。
(3)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都是以公司的全部资产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公司对外也是只承担有限的责任,“有限责任”的范围,就是公司的全部资产,除此之外,公司不再承担其他的财产责任。
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不同点:
(1)两种公司在成立条件和募集资金方面有所不同。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条件比较宽松一点,股份有限公司的成立条件比较严格;有限责任公司只能由发起人集资,不能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股份有限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有最高和最低的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人数,只有最低要求,没有最高要求。
(2)两种公司的股份转让难易程度不同。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转让自己的出资有严格的要求,受到的限制较多,比较困难;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转让自己的股份比较自由,不象有限责任公司那样困难。
(3)两种公司的股权证明形式不同。在有限责任公司中,股东的股权证明是出资证明书,出资证明书不能转让、流通;在股份有限公司中,股东的股权证明是股票,即股东所持有的股份是以股票的形式来体现,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凭证,股票可以转让、流通。
(4)两种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权限大小和两权分离程度不同。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由于股东人数有上限,人数相对来计比较少,召开股东会等也比较方便,因此股东会的权限较大,董事经常是由股东自己兼任的,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上,程度较低;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由于股东人数没有上限,人数较多且分散,召开股东会比较困难,股东会的议事程序也比较复杂,所以股东会的权限有所限制,董事会的权限较大,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上,程度也比较高。
(5)两种公司的财务状况的公开程度不同。在有限责任公司中,由于公司的人数有限,财务会计报表可以不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也可以不公告,只要按照规定期限送交各股东就行了;在股份有限公司中,由于股东人数众多很难分类,所以会计报表必须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并出具报告,还要存档以便股东查阅,其中以募集设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还必须要公告其财务会计报告。

8. 公司出现重大违法行为主要法律责任由谁承担(法人还是最大股东)

公司出现重大违法行为主要法律责任由法人来承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五十七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第五十八条法人应当依法成立。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8)虚控公司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法人具有以下一般特征:

一、法人不是人,是一种社会组织,是一种集合体,是由法律赋予法律人格的组织集合体。

这是法人与自然人的根本区别。它可以是个人的集合体,也可以是财产的集合体。不以组织集合体名义出现在民事主体的,不能为法人。

二、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通过自己的行为享有和行使民事权利,设定和承担民事义务。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

三、依法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它有自己独立的权益,可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

四、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可否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是区别法人组织和其它组织的重要标志。《民法总则》第60条规定,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9. 如果公司涉嫌违法违规操作,财务负责人要负法律责任吗

需要。

财务负责人一般由总会计师或财务总监担任,全面负责公司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与监督工作。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单位负责人应当承担以下责任:通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采取通报方式对违法行为人予以公告、批评;罚款。

在对单位实施罚款的同时,可以对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以300o元以上50000~以下的罚款:行政处分。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可以由所在单位或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新《会计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单位负责人,是指单位法定负责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代袭单位行使职权的主要负费人。”

(9)虚控公司法律责任扩展阅读

公司法中财务负责人的主要职责

1、规划企业财务战略

财务总监的重要职责就是根据企业未来的战略提前做好财务预测决策工作,做到未雨绸缪,从财务的角度预先做好投融资、成本控制的准备,为企业高层决策提供后续资金保障,确保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够顺利实施。

2、健全企业财务制度

财务制度是否健全是衡量一家企业是否规范,也是衡量财务总监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财务制度协调的是企业内外的各种经济关系,它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订,是企业经济活动和资金管理的“最高法律”。

3、建立预算检查制度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财务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越显突出,财务预算包括收入和支出预算,财务总监必须把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化成财务目标,并细化成相应的财务指标,再把财务指标与各责任中心挂钩,通过目标控制法,控制好成本、费用、资金、利润等预算。

热点内容
中华民法典民国 发布:2025-09-28 16:19:02 浏览:731
法律顾问服务的模块化 发布:2025-09-28 16:14:11 浏览:737
如何进行间接行政法律授权 发布:2025-09-28 16:14:04 浏览:994
离婚律师夏芳草结局 发布:2025-09-28 15:53:09 浏览:342
中国法官图片 发布:2025-09-28 15:13:03 浏览:33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合同法解释的解读 发布:2025-09-28 14:59:43 浏览:710
劳动法病假工资如何计算2019 发布:2025-09-28 14:39:32 浏览:671
兰州市劳动合同法产假多少天 发布:2025-09-28 14:38:53 浏览:7
津南区法院有法律援助吗 发布:2025-09-28 14:22:56 浏览: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