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知识 » 自离需要付法律责任吗

自离需要付法律责任吗

发布时间: 2021-02-28 17:04:29

㈠ 试用期自离需要负法律责任

试用期内辞职只需提前3天通知单位,做好工作交接,3天后就可以离职,不需要内单位批准。辞职是容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力,不是用人单位赋予的。单位一年内不能辞职的规定排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力,是违法的,是无效的。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㈡ 请问,我和一家公司签了合同,现在我打算自离会有什么后果要付法律责任吗

那要看你合同上是怎么写的了,正常的不会在上面写
违约金数额的,实版际上,如果公司不同意,而权你自已
又不干了,顶多这段时间工资公司不支付了,其它没
什么的。但如果你与公司签订了违约条款协议或培训
协议,那你可能要支付违约金。不支付对方就会起诉
你,但这样做的公司非常少,不值得为这点小事上诉,
没那时间。

㈢ 自离要不要承担风险

自动离职有风险,员工需注意。劳动者擅自离职又称自动离职。是指劳动者不辞而别的一种违法行为,本质是其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实际上处于一种尚未结束的状态。因此,用人单位应及时作出相应处理,解除彼此之间的劳动关系。按照法律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因此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其次,我们看看用人单位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劳动者提出辞职,用人单位应要求其提供书面文本,并注意离职原因。
2、劳动者辞职(非因用人单位过错)未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可要求赔偿。
3、如何计算没有提前通知的损失?
最后我们来看看具体的操作。
一、通常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合同通知书,应向劳动者送达并经劳动者签收,否则将无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对擅自离职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1、直接送达
单位人资部门制作《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将通知书及时送达劳动者本人,并要求劳动者在备查的通知书上签收(签署名、写签收时间),将通知书当面送交本人。
2、邮寄送达
用人单位在签订的劳动合同中要约定劳动者通讯的地址,以便在通讯不畅的情况下,用人单位能及时和劳动者发放相关通知或规定。如劳动者地址发生变更,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一般为7天)将变更地址及时通知单位。因送达地址改变造成无法送达,应视为送达,否则责任自负。这几点要在劳动合同中体现。
可采用正规邮递公司特快专递方式。如EMS,不仅提供送达回执、发票凭证,还提供对方的签收证明,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要在表格备注里注明是“离职通知书”。
若邮件被退回未能送达,则人力资源部应将退回的信件完整保存,这是一份十分重要的未邮寄送达的证据。
3、公告送达
可在所在地区有影响力的报刊杂志上刊登离职通知(即张贴公告或通过新闻媒介通知),并限定公告期限,期满即视为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
4、留置送达
如当事人拒绝接收,可将通知书存放在其住所内,由第三人见证①。
二、计算损失要注意的问题
1、损失期间为劳动合同解除之日往前推至与30日相差的期间。如劳动者在9月1日提出辞职申请,在9月30日解除劳动合同(仅提前15天)那么计算损失的期间范围为9月1日至9月15日。
2、损失应与未提前通知有必然的联系。如公司9月14日安排员工去参加培训,已交付的培训定金、机票、预订酒店等费用。
3、损失应为实际损失、直接损失。比如培训定金、机票、预订酒店等为实际发生的、直接的损失,而因劳动者辞职造成的企业经营损失为间接损失,除非用人单位提供票据和凭证能证明该损失与劳动者未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有直接联系,否则劳动者可不承担责任。
三、省份证能否登报的问题
至于身份证号是否登报,这涉公民隐私问题。 用人单位在交付报刊杂志之前,报刊杂志方会衡量是否侵权的问题;另外,登身份证号的话所涉及的版面也会增多,如果你们公司此类员工多的话,占用的版面将会比不登身份证号的大所涉及的刊登费用也会增多。从缩减单位成本的角度来说,刊登身份证号不可取。最关键的是,我个人认为,只有法院的公告才写身份证号。比如说法制报刊登的某某案,涉及的当事人一般都是有身份证号的。
相关法律依据援引: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31条。
(2)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33条。
(3)劳动部《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第4条、第5条。
(4)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 第18条。
(5)《关于企业处理擅自离职劳动者问题的复函》
(6)劳动部《关于通过新闻媒介通知劳动者回单位并对逾期不归者按自动离职或旷工处理问题的复函》(1995年7月31日 劳办发[1995]179号)。
(7)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6条
《8)民事诉讼法》第77条至84条

㈣ 在职员工自离了,要负什么法律责任吗劳保还退得了吗

如果未提前向公司通知或上交书面申请导致工作不能正常交接,对公司影响大,有经济损失的可以向该员工追偿。公司也可以以未提前上交书面申请而拒绝支付相关工资。《劳动合同法》。

㈤ 实习生在没有签订合同的情况下自离需要付什么法律责任吗

实习期间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相互了解的过程,要想离职只要通知即可。只要你没有给公司造成损失自然无责任可言。如果感觉满意的话,一定要给我投采纳啊 谢谢

㈥ 自动离职要付什么法律责任吗

虽然已经提出离职,但是还没有到最后工作日就不去上班,按照你原来的公司制度内,是可以按照旷容工给你处理,连续旷工达到三天以上,公司就可以对你做除名处理,且会被扣相应的旷工款项,但是属于你的工资,应在你办理好离职手续,照常发放给你。

只要连续旷工达到三天以上,公司对你做除名处理,您就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了。不存在什么经济赔偿,只能扣除你无故旷工的款项。关于旷工的扣除标准 可以根据你们公司的制度才进行。

㈦ 已经签订了劳动合同,自离需要负法律责任嘛!

复自离应当赔偿用人制单位损失。
自理,自动离职,即不告而别,是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规定,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要求自动离职的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应当对损失承担举证责任。

㈧ 在工厂里上班我不想做自离需要付法律责任吗

不用的,大不了工资不要

㈨ 自离需要负法律责任吗

一般情况下,不用。

㈩ 自动离职要负法律责任吗

  1. 你应当找对策,你不是自动离职,你应当找公司的毛病。

  2. 第二年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你可以公司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为由,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并且离职。这样你就一举两得。

热点内容
安全生产管理员法律责任 发布:2025-09-28 13:22:36 浏览:871
新条例九大亮点 发布:2025-09-28 13:17:33 浏览:559
劳动法不保护个体户 发布:2025-09-28 13:03:20 浏览:292
劳动法关于福利待遇减少 发布:2025-09-28 12:57:15 浏览:292
广东省绿化条例 发布:2025-09-28 12:57:14 浏览:307
劳动法兼职临时工 发布:2025-09-28 12:57:14 浏览:771
梦见法官背对我 发布:2025-09-28 12:57:12 浏览:639
劳动法关于病假事假的规定2015 发布:2025-09-28 12:56:25 浏览:642
吕梁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9-28 12:55:49 浏览:183
太原晋源区法律咨询 发布:2025-09-28 12:54:09 浏览: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