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关于病假事假的规定2015
A. 劳动法里对病假和事假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分析: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全额发给。病假超过两个月不满六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按本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的90%计发;工作年限满十年的按本人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全额发给。鉴于实行了年休假和新的工时制,工作人员一般不应再请事假。需要处理私事的,应安排到假期中进行,事假应先用年休假(或探亲假)冲抵。若当年享受年休假后再请事假,其假期天数累计超过20天,则下一年不再享受年休假。确有特殊原因必须另请事假的,由本人事先提出申请。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 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B. 劳动法关于请事假的规定
劳动法关于请事假的规定如下:
一、事假的基本定义
事假,指的是员工因个人原因需要请的假期,通常不包括病假或其他特殊假期。在劳动法中,事假的申请、审批以及相关的工资待遇扣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
二、事假的申请与审批
1. 员工在需要请事假时,应提前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明确请假事由、时间和期限。
2. 单位在接到申请后,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批,并在合理期限内给予答复。
3. 批准的事假,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休假,不得随意延长或缩短。
三、工资待遇扣减
1. 在事假期间,员工通常不会获得与正常工作相同的工资待遇。
2. 具体扣减标准根据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中的约定而定。一般来说,事假期间的工资会按照天数或比例进行扣减。
3. 若员工事假时间过长,影响到了企业的正常运转,企业也有权进行相应的处理。
四、其他注意事项
1. 请事假应当遵守企业的相关规定,避免滥用事假影响正常工作秩序。
2. 企业制定的事假规定应当合法、合理,不得违反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3. 在特殊情况下,如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员工请事假的规定可能会有所调整,企业和员工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
总的来说,劳动法关于请事假的规定旨在保障企业和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劳动秩序。双方应共同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事假制度的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