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责任免除的条件
Ⅰ 试述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免责条件
1、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就是关于归责原则的阐述。在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专是由:过错责任属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所构成。过错推定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方式。
(一)过错责任原则是以行为人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要件的归责原则。无过错即无责任。《民法通则》第106条第2款就是该原则的一般规定。过错推定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一种方式,它是根据损害事实的发生推定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主要行为人证明自己确无过错时,才能免除责任。
(二)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在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不以过错的存在判断行为人应否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民法通则》第106条第3款就是该原则的一般规定。
(三)公平责任原则是在法律没有规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又显失公平时,依公平原则在当事人之间分配损害的归责原则。
2、民事责任的免除需要具备三种特征,一是不可抗力,二是受害人的过错(故意或过失),三是符合一定约定或者法律免责条件的。
Ⅱ 免除民事责任的条件有哪些
正当防卫,不可抗力
Ⅲ 法律责任可以进行免除吗
有追诉时效,过了追诉时效就不再追诉了
Ⅳ 责任免除是什么有哪些要求
“责任免除”也就是保险公司不承担责任风险以及保险金赔偿的情况,这是保险条款中必要的组成部分。每个保险产品中的责任免除都不尽相同,但是绝大多数的责任免除都包含以下行为:
1、自杀行为:在意外险中,被保险人自伤或者自杀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在寿险中,被保险人自合同成立(若曾复效,则自合同最后复效)之日起2年内自杀,也属于责任免除,但被保险人自杀时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除外。
2、保险欺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收益人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不退还保险费。同时如果是这三者为了得到保险金赔偿故意制造出保险事故的,保险人也是有权利不退还保险金,并解除保险合同的。
3、违反告知义务:若是投保人故意隐瞒合同中需要的告知业务,没有履行告知义务的,保险人对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给付责任,并不退还保险费。投保人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对保险事故的发生有严重影响的,保险人对保险合同解除前发生的保险事故,不承担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给付责任,但可以退还保险费。
4、犯罪行为
保险人、受益人或者被保险人作出不符合法律规范的而导致出现事故,保险人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比如:
(1)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故意杀害、故意伤害;
(2)被保险人故意犯罪或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
(3)被保险人主动吸食或注射毒品;
(4)被保险人酒后驾驶、无效驾驶证驾驶或驾驶无效行驶证的机动车等。
5、特殊因素当出现战争、军事冲突、暴乱、恐怖活动或武装叛乱(以上行为以政府宣告认定为准);核爆炸、核辐射或核污染等特殊情况是,保险人也是可以不承担赔偿和保险金给付责任的。
虽说绝大多数的保险产品的责任免除条款中都有上述的责任免除类型,但是特定的保险产品也会有特定的责任免除范围,所以在购买保险产品的时候请务必看清楚该产品的责任免责条款,免得出现不必要的纠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对自己负责,别人才有机会对你负责。
Ⅳ 免除民事责任的情形有哪些
免除民事责任的情形:
免除民事责任,是指由于存在法律规定的事由,行为人对其不履行合同或法律规定的义务,造成他人损害不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
1、不可抗力
2、受害人自身的过错
3、正当防卫
4、紧急避险
Ⅵ 法律责任的免除是什么意思
法律责抄任的免除,也称免责,袭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而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从我国的法律规定和法律实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免责形式:
1、时效免责,即法律责任经过了一定的期限后而免除。
2、不诉及协议免责,是指如果受害人或有关当事人不向法院起诉要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行为人的法律责任就在实际上被免除,或者受害人与加害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协商同意的免责。
3、自首、立功免责,是指对那些违法之后有立功表现的人,免除其部分和全部的法律责任。
4、因履行不能而免责,即在财产责任中,在责任人确实没有能力履行或没有能力全部履行的情况下,有关的国家机关全部或部分免除其责任。
Ⅶ 试论我国法律规定的主要的免责条件和方式
1、 不可抗力,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1)自然灾害、如台风、洪水、冰雹;
(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
(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
2、免责条款,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免除将来可能发生的违约责任的条款,其所规定的免责事由即约定免责事由。免责条款不能排除当事人的基本义务,也不能排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
(1)免责条款是合同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合同条款。它既然是一种合同条款,就必须是经当事人双方同意的,具有约定性。
(2)免责条款的提出必须是明示的,不允许以默示方式作出,也不允许法官推定免责条款的存在。
(3)免责条款旨在排除或者限制未来的民事责任,具有免责功能,这是免责条款最重要的属性,是区别于其他合同条款的明显特征。
(7)法律责任免除的条件扩展阅读
1、在不可抗力的适用上,有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1)合同中是否约定不可抗力条款,不影响直接援用法律规定;
(2)不可抗力条款是法定免责条款,约定不可抗力条款如小于法定范围,当事人仍可援用法律规定主张免责;如大于法定范围,超出部分应视为另外成立了免责条款;
(3)不可抗力作为免责条款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得约定将不可抗力排除在免责事由之外。
2、不可抗力的免责效力。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但有以下列外:
(1)金钱债务的迟延责任不得因不可抗力而免除。
(2)迟延履行期间发生的不可抗力不具有免责效力。
3、不可抗力与意外事件。实际上,民法通则和合同法均未将意外事件作为免责条件。因此,多数学者主张意外事件不应该作为免责事由。
Ⅷ 免除民事责任的条件
您好,
民事责任的免除需要具备三种特征,一是不可抗力,二是受害人的过错(故意或过失),三是符合一定约定或者法律免责条件的。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因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损害的,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紧急避险人如果是受益人,危险又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应承担适当的责任。否则,由引起险情的人承担责任,或由其他受益人分担责任。
民事责任的免除情况
1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洪水、旱涝、战争等。《民法通则》第 107 条规定: "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2 .受害人的过错(故意或过失)。由于受害人的故意或过失引起合同不能履行或侵权损害的,由受害人自己承担损害后果,致害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如一条家养的狗咬了人,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由狗的饲养人承担责任,但如果是受害人自己的过错引起被狗咬,则饲养人可以不承担责任。
3、符合约定或法定免责条件的
《合同法》第四十条 格式条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条和第五十三条规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第五十三条 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
(一)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
(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
所以说,除了通常的不可抗力和第三人或非违约方原因,法律没有具体列名免则条款包括哪些,这要根据各行业的不同来具体操作。
Ⅸ 国家责任及其免除情形
国家责任(National Responsibility),即一个国家不仅要为其国民的生存、发展、安全、健康、幸福生活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同时,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一员,应为全人类的安全、健康、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承担和履行责任。
广义的国家责任分为国际责任和国内责任两大类,狭义的国家责任就是国际责任。国家责任是国际法术语,在国际法上,违反国际法的行为就是国际不法行为,行为国要对这些行为承担法律责任,就称为国家责任或国家的国际责任。[1][2]
性质
通过追究国家责任以限制国家的不法行为:引起国家责任的基本条件之一
国家责任的免除情形
由于客观原因或条件,行为国根据国际法中的国家责任规则,可以对不法行为免除承担国家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免责情况: 同意:一个国家以有效方式表示同意他国实行某个与其所负义务不符的特定行为。
自卫:一国按照联合园宪章所采取的合法自卫措施,虽然使用武力,但并不违法,不违反宪章关于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的规定。 反措施:一国针对另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所采取的对应自救措施,尽管这种反措施违反了一国原来所承担的国际义务,但也不构成国际不法行为。采取反措施的前提是,行为国的所为已构成国际不法行为,受害国对此有必要采取对应措施,以维护自己的权益。实践中,这个条件往往是由受害国单方来判断的,而且取决于双方的实力对比。 不可抗力:一国违反本国国际义务的行为,是由于不可抗力,即由于该国无法抗拒、无力控制或无法预料的外界事件,以致该国不能履行自己的国际义务,则该行为的不法性可以排除,该国可以不承担国家责任。 危难与危急情况:危难是指代表国家执行公务的机关或个人,在遭遇极端危难的情况
下,为了挽救其生命或受其监护的人的生命,作为唯一的选择,不得已而作出的违反本国国际义务的行为。危急情况指一因为保护本身的根本利益、应对严重而紧迫的危险不得已而所作出的、但是违反该因所承担的国际义务的行为,同时该行为并不严重损害对其承担义务的国家的根本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该国可援引危急情况作为理由来排除自己行为的不法性。
Ⅹ 什么是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法律责任的免责条件有哪些
免责,也称法律责任的免除,是法律责任由于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主要存在时效免责、不诉及协议免责、自首、立功免责和因履行不能而免责四种形式。